《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42377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表1课程基本信息表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开课部门信号教研室课程代码L102115090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参考学分/学时4学分/64学时考核性质考试适用专业铁道信号自动控制课程类型理论课实践课理论+实践(整周)理实一体化表2课程建设团队名单序号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1二、课程性质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研究电路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高职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类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电路分析基础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并掌握各种常用电工仪器

2、、仪表的使用及其简单的电工测量方法,初步学习一些电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布线工艺,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今后踏入社会后的工程实际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使学习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课程功能定位表3课程功能定位分析对接的工作岗位对接培养的职业岗位能力对应岗位的知识点电工仪器仪表、电工工具管理生产岗位1.熟悉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1.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2.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1.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2.电气安装与调试3.了解电工仪器仪表、电工工具的维护、维修方法。L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2.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电气产品组装、装配岗位L熟

3、悉电气原理图、电气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的阅读方法。1.电路基础知识2.电气安装图的阅读2.有较强的电路分析能力。1.电路基础知识3.掌握常用电气元件的识别方法、技术参数和装配要求。1.直流电路的分析2.交流电路的分析4.掌握常用电子元件的安装与焊接工艺L万用表的安装2.元器件的识别与焊接5.掌握电子产品的调试技术。L万用表的调试仿真电路设计岗位L会使用常见的电路仿真软件。1.Multisim软件的应用2.理解电路原理,并能用仿真软件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2.Multisim软件的应用电气设备检测、调试与维修岗位1.能分解整个大电路为小电路,并分析小电路的功能。1.电路识图2.会用电工仪器仪表检

4、测电气设备故障。1.电路故障排查3.能对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和简单维修。1.电路故障检修三、课程目标与内容1 .课程总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电路分析能力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备电气工程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的电路组装、调试能力,初步具备工程计算和实验研究的能力,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课程的考核合格率不低于95%o2 .课程具体目标具体表述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学生应达到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在进行目标表述时应以学生作为行为主体来表述。表4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序考核指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号占八、1能够掌握电路的

5、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了解电路和电路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路的主要物理量的定义及测量,熟悉电阻、电压源、电流源等电气元件的功能,掌握基尔霍夫定律。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掌握电路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和常见电气元件的参数,具有一定的查阅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手册和其他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元器件、仪器仪表及其操作的职业素质感情和职业道德。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动画、视频、微课、PPT、文档2掌握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计算方法,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会分析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并能用串并联电阻解决电路问题,能利用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等解决实际问题。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

6、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动画、视频、微课、PPT、文档3掌握正弦交流电路及应用理解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掌握单一元件在正弦交流电路的应用,掌握RLC交流电路的分会分析正弦交流电的使用和分析方法,会用万用表测量交流电的物理量,会用功率表测量交流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弦交流电路及应用动画、视频、微课、PPT、文档析方法,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功率及功率因数的计算方法。功率。4掌握三相交流电路的分析和应用掌握三相交流电的产生和连接方法,熟悉三相负载的连接和分析方法,了解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能够根据三相负载的额定电压选择三相负载的正确

7、连接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相交流电路动画、视频、微课、PPT、文档5了解互感耦合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应用熟悉自感、互感的基本概念,掌握同名端的测量方法,掌握互感耦合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理想变压器的分析方法。掌握用万用表测量同名端的方法,会分析自感、互感电路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元器件、仪器仪表及其操作的职业素质感情和职业道德。互感耦合电路动画、视频、微课、PPT、文档6会分析线性电路的瞬态过程掌握瞬态过程及换路定律的计算方法,了解RC电路、RL电路的瞬态过程,会用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分析和解决能用示波器观察一阶电路的瞬态过程,会用一阶电路三要素发解决一阶电路的计算问题。通过对问题的

8、分析,体验分析的乐趣,提高学生对生活对学习的积极性。线性电路的瞬态过程动画、视频、微课、PPT、文档一阶电路的计算。7了解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特点了解非正弦周期波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了解非正弦周期波的合成与分解及谐波的概念;了解常见非正弦波的识别。了解各种不同电压表、电流表测量非正弦量所对应的值。能用不同电压表测试非正弦周期电路参数。能用示波器观察非正弦波的合成与分解的原理。通过对谐波信号的了解,掌握谐波对电气设备的危害,使学生具有积极应对无法避免的困难的态度。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视频、微课、PPT、文档表5课程教学安排序项目(模块)任务(单元)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学时1第1章电路

9、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1电路和电路模型电路的组成及作用;理想元件和电路模型;电路的工作状态重点:理想元件和电路模型难点:理想元件的物理含义讲授课: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21.2电路的主要物理量电流及参考方向;电位、电压及电动势;电功率及电能重点:各电路参数的方向难点:各电路参数的参考方向讲授课: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41.3电阻元件电阻元件及伏安特性;电阻元件的功率重点: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难点:参考方向对欧姆定律中正负符讲授课: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2号的影响。1.4电压源与电流源理想电压源与实际电压源;理想电流源与实际电流源;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重点: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模型难点:实际电源

10、模型的等效变换讲授课: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21.5基尔霍夫定律电路的几个常用名词;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重点: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难点:用基尔霍夫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讲授课: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41.6电路中电位的计算电路中电位的计算重点:电位的计算难点:用电位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讲授课: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22第2章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2.1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二端网络等效的概念;电阻的串联及等效;电阻的并联及等效;电阻的混连及等效重点:电阻串并联等效的计算难点:串联、并联电阻的实际应用讲授课: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22.2星形电阻网络与三角形电阻网络的等效变换电阻星形连接与电阻的三角

11、形连接;等效变换的方法重点:等效变换的方法难点:等效变换的实际应用讲授课: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22.3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弥尔曼定理重点:支路电流法难点:支路电流法解决电路问题讲授课: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42.4叠加定理叠加定理重点:叠加定理难点:叠加定理的实际应用讲授课:讲授法、职教云互2动等2.5戴维南定理戴维南定理重点:戴维南定理难点:戴维南定理的实际应用讲授课: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23第3章正弦交流电路及应用3.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重点:正弦交流电三要素难点:振幅、有效值的计算;周期、频率、角频率之间的转换;相位差的计算。讲授

12、课: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43.2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复数;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重点: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难点:正弦量和相量之间的转化及计算方法讲授课: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43.3单一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纯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重点:电感、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难点:用相量计算的方式计算电感、电容正弦交流电路讲授课: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43.4RLC交流电路的分析RLC串联交流电路的分析;RLC并联交流电路的分析重点:RLC串联、并联交流电路的分析难点:用相量方法计算RLC串并联电路讲授课: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43.5RLC谐振电串联电路的谐振;重点:串联、并联讲授课:4路的分析并联电路

13、的谐振电路的谐振难点:串联谐振的分析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3.6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及功率因数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三角形;功率因数的提高重点:正弦交流电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计算难点:功率三角形的计算讲授课: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44第4章三相交流电路4.1三相电源三相交流电的产生;三相电源的连接重点:三相电源的连接难点:三相电源星形连接时,线电压和相电压的计算讲授课: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24.2三相负载负载的星形连接;负载的三角形连接重点:三相负载的连接难点:负载三角形连接时,线电流和相电流的计算讲授课: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24.3三相电路的功率三相电路的功

14、率重点: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难点: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讲授课: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45第5章互感耦合电路5.1自感与互感自感与自感电压;互感与互感电压;同名端重点:互感与互感电压的相量计算;同名端的判断难点:用万用表判断同名端讲授课: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25.2互感耦合电路的分析互感线圈的串联;互感线圈的并联;重点:互感线圈的串并联等效变换讲授课:讲授法、4互感线圈的T型等效难点:互感线圈的T型等效职教云互动等5.4理想变压器理想变压器的条件;理想变压器的主要性能重点:理想变压器的主要性能难点: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变换讲授课: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26第6章线性电路的瞬态过程6.1瞬态过程及换路定律瞬态

15、过程的基本概念;换路定律;电压、电流初始值的计算重点:换路定律;电压、电流初始值的计算难点:电压、电流初始值的计算讲授课: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26.2RC电路的瞬态过程RC电路的充电过程;RC电路的放电过程重点:RC电路的充放电过程难点:RC电路的充放电过程讲授课: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26.3RL电路的瞬态过程RL电路接通直流电源;RL电路短接重点:RL电路接通直流电源、RL电路短接难点:RL电路接通直流电源、RL电路短接讲授课: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26.4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一阶电路过渡过程的一般规律;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的应用重点: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的应用难点: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的应用讲授课:

16、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47*第7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7.1非正弦周期量的产生和分解非正弦周期量的产生;非正弦周期量的合成与分解重点:非正常周期量的合成难点:非正常周期量的分解方法讲授课:讲授法、职教云互动等27.2非正弦周期非正弦周期量的最重点:非正弦周期讲授课:2量的最大值、有大值、有效值、平量的最大值、有效讲授法、效值、平均值和均值和平均功率的值、平均值和平均职教云互平均功率定义及计算功率的定义;动等难点:非正弦周期量的最大值、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的计算注2:每个任务(单元)最多不超过12学时。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学时范围为68-76学时的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表5中的学时为建议和参考学时,

17、实际教学内容和课时可结合课程标准,根据教学的专业和课时进行选择和调整。四、课程考核具体阐述课程考核方案(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1 .考核方式:闭卷、线下。2 .评价方式: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即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原则上形成性考核占50%,终结性考核占50%o形成性考核包括课堂考勤10%,课堂表现(职教云互动和作业)20%、期中测验20%。终结性考核指期末考试50%。五、实施要求1 .授课教师基本要求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电工电子技术理论知识扎实,有较强的理论教学能力,熟悉电子仪器仪表操作,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践教学管理经验。2 .实践教学条件要求此部分主要填写本课程教

18、学需要使用的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的相关信息,可参考下表填写。(1)校内实训室(一间实训室对应一张表,如有多间实训室可自行增加表格)表6电路分析基础实训室实训室名称电路分析基础实训室面积要求100m2序号核心设备数量要求备注1电路分析实验箱25个1组/个2指针式万用表25块1组/块3数字万用表25块1组/块4函数信号发生器25块1组/块5双踪示波器25台1组/台6交流毫伏表25台1组/台7直流稳压电源25台1组/台3.教学方法和策略描述本课程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可参考如下要点来撰写:(1)教学方法本着“淡化理论、够用为度、培养技能、重在应用”的原则,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9、以及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的能力。本课程主要推荐采用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指导自学法等。(2)教学策略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及电路分析的相关知识,熟悉直流、交流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具备进行简单电路设计与应用的能力。课程原理性和概念性知识点较多,内容抽象。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教学策略的运用:D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外给学生明确的复习和预习任

20、务;课堂提问及时有效,注意艺术性,采取有效的表扬和激励。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索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问题。3)小组分工协作,让学生合作学习。在课程遇到有难度的知识点、实验过程中,可以根据学情分组,以竞赛为方式,运用学习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4)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时常在教学中注入新科技元素,增强学习兴趣,同时注重电路的制作和测试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习积极性。4.教材和数字化资源的选用(1)课程网站:表8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材选用表序号教材名称教材出版社主编出版日期1电路分析基础公开出版中国铁道出版社唐志珍2019.01表9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参考教材选用表序号教材名称教材出版社主编出版日期1电路分析基础公开出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付玉明2008.12电路分析基础公开出版天津大学出版社李洪征2013.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