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识别技术》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用植物识别技术》课程标准.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药用植物识别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药用植物识别技术课程类型:必修课程属类:专业基础课程学分:3.0计划课时:48学时适用专业:中药学制订时间:2013.01职业资格:中药种植员、中药购销员开课部门:中药系制订:药用植物识别技术课程组批准人,课程负责人: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药用植物识别技术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实践技能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在中药学专业的知识结构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前导课程主要是中药学,后续课程有中药鉴定技术、中药化学技术及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等,本课程通过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是通过对药用植物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阐明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内
2、部结构和分类特点,培养学生掌握本课程范围内的常见药用植物科的识别要点,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二)课程定位本课程内容根据学校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确定,在充分体现本课程前沿发展水平的同时,通过理论学习及实验实训,使学生掌握从事药用植物识别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三)课程设计思路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学结合为模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中医药专门人才。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
3、求和行业、职业的资格标准,以工作过程选取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组织教学,教、学、做结合,课堂与现场、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以校园网络、实训基地、技术服务等平台,拓展学习能力,以培养必需的专业能力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体要求,以突出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技能操作为主导,有针对性地满足专业的教学要求,也适度考虑学生的深造发展。具体设计思路如下:定位准确: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课程目标不是培养学生成为研究者,而是要体现职业性,配合专业教育,着眼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增强实效:改变说教式、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展现现代教学的开放式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大学生
4、个性发展规律,教学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课程本身就充满生机与活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突出特色: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目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设计学生的实践任务,培养他们认识和分析复杂的药用植物的能力,并使学生的切身体验内化为能力和素质。二、课程目标依据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理论学习及实验实训,使学生掌握识别药用植物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适应药用植物识别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如下:1.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药用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点。(2)掌握药用植物重点科的
5、形态特征。(3)熟悉药用植物各器官类型、各科常用药用植物特点及主要化学成分。4 4)了解药用植物研究范围、发展简史等内容。5 .能力培养目标.(1)能够准确描述药用植物各个器官特征和内部构造。(2)能够将待鉴定的药用植物分类到科的水平。(3)能够准确识别常见药用植物220种左右。(4)具有发现寻找中药材新资源和继续学习的能力。6 .素质教育目标(1)具有较强求职能力,热爱中药事业,爱护药用植物资源。(2)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严格的科学态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本着“强实践、重应用”的课程理念,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实践教学过程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
6、力的培养,本课程构建了3个模块,全部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每个模块的理论知识为背景工设计了24个任务,使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从基本技能提升到了综合设计,实现了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完整的思维过程训练,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表序号教学模块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学时1药用植物形态谡别教学内容:(1)根的形态及变态、根系的类型等;(2)茎的特点、芽的类型、茎的类型及变态等;(3)叶的组成、形态特征、叶的类型及变态等;(4)花的组成、花冠类型、雄蕊类型、雌蕊类型、花序类型、花程式及花的类型等;(5)果实的组成及类型等;(6)种子的组成及类型等。技能实践:根、茎、叶、
7、花、果实、种子的形态观察教学要求:(1)熟悉根的类型,根的变态;(2)熟悉茎的形态特征,茎的类型、变态;(3)熟悉叶的组成,叶片的形状,单叶和复叶,叶序,叶的变态;(4)掌握花的组成及形态构造、熟悉花和花序的类型,花程式;(5)熟悉常见药用果实的形态特征和类型;(6)熟悉常见药用种子的形态特征和类型。(7)了解芽及其类型、花图式、花的组织构造。活动设计:主要采用课堂和实验教学,理实一体化,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直观展现药用植物各器官形态特征,结合实物对比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生动化。教学过程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观察、讨论、总结,教师引导、总结、辅导、监督、评估。122药
8、用教学内容:活动设计:22序号教学模块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学时植物分类识别(1)了解植物分类学的含义、任务和与研究中药的关系,植物命名、分类等级及分类检索表的应用;(2)了解藻类、菌类、地衣类、蕨类植物的特点及代表药用植物;(3)熟悉裸子植物的特点及代表药用植物;(4)熟悉被子植物的特点,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的部分科的特征及代表植物。技能实践:各科的主要特征观察及多种药用植物观察教学要求:(1)能够快速区分藻类、菌类、地衣类、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2)能够阐明被子植物各科主要特征和药用植物识别要点;(3)能够将未知的被子植物门药用植物分类鉴定到科。主要采用课堂和实验教学,理
9、实一体化,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直观展现药用植物各器官形态特征,结合实物对比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生动化。教学过程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观察、讨论、总结,教师引导、总结、辅导、监督、评估。3药用植物内部构造识别教学内容:(1)植物细胞的构造;(2)植物组织的构造及特点;(3)掌握根的内部构造;(4)掌握茎的内部构造;(5)掌握叶的内部构造;技能实践:细胞、组织、根、茎、叶内部构造的观察教学要求:(1)分辨根、茎、叶的内部构造特征;(2)具备在显微镜下区别单子叶植物根与双活动设计:主要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采用问题引导法和实验实训教学法,加强学生对植
10、物根、茎、叶内部构造的理解,变微观为直观,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内容生动化。教学过程中以职业能14序号教学模块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学时子叶植物根、双子叶植物根茎与单子叶植物根茎等能力;(3)培养学生具有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打牢理论基础。合计学时48四、课程实施1.教学方法本门课程教学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针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不同特点,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1)直观教学法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课
11、堂内的教学主要采用直观教学,启发引导、分组讨论等方法。例如:采用采集来的新鲜药用植物标本和课件中的药用植物图片进行直观教学,引导学生对药用植物的特征进行观察并讨论观察结果,教师归纳总结。(2)分组教学法在校内实践基地的教学活动中,主要采取分组教学法。学生在实践基地进行识别药用植物的技能训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教师主要进行指导,必要时学生进行演示操作和讲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发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3)启发引导法启发引导是一种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及时给以点拨、指
12、导、诱导、启示、启迪,不仅仅解除了学生的疑惑,更主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从好奇进入探究的积极思维状态。这样就有效地把教学过程中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得以和谐统一,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归纳总结法无论课堂内还是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对药用植物的识别都应用“四步骤”识别方法,即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然后归纳总结出该药用植物的特征。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本课程的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做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与实践技能评价、职业素质评价相结合,构建以知识、技能和素质为基础的职业能力评价考核体系。总成绩以百分计。(一)过
13、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40%)1 .理论知识考核:知识的认知程度,包括课堂问答、作业、阶段性闭卷、开卷、半开卷考核;(占40%)2 .实训考核:包括实训方案的制定(讨论表现等)、实训实施过程、实训结果等;(占50%)3 .职业素质考核:包括学习态度、团结协作精神等。(占10%)(二)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的60%)1 .技能考核(50%)采用现场操作形式。选取典型的操作项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操作、数据处理和报告,同时注重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和职业素质。2 .理论考核(50%)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核内容注重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核,难易程度为:易30%、中等50%、难20%。题型包
14、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释题、计算题。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1 .教学资源本课程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课程录像、视频、图片库、电子教案、课件、检测标准、习题库等资源信息。同时通过网上交流、QQ群、电子邮件等现代化交流技术,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多样化交流,同步或异步进行作业、答疑、讨论等教学活动。配有多媒体设备。2 .实训条件校内实训条件:本专业拥有药用植物园、药用植物实验室、显微互动实验室、精密仪器室等。药用植物园中汇集从全国各地引种的药用植物200多种,学生亲自参与药用植物形态观察、分类教学的全过程;药用植物实验室收集药用植物标本2000余种;显微互动实验室配备荧光分析仪、显微图像显示
15、仪、体视显微镜及双目生物显微镜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安装了多媒体、视频演示和数码照相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常年对学生开放,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训练,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校外实训条件:我校与崂山、沂山、昆布山等风景管理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成立了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基地,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深入野外资源丰富的大自然中中进行认知见习、综合实训、实训拓展、工学交替等活动,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应用。3 .师资队伍本课程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学团队。6名以上教师承担过药用植物学的授课任务,全部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4 .教
16、材编写依据课程标准,从认知的实际情况出发,编写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模块的技术教材,实现“教材与岗位操作规范一体化“。教学内容按完成工作任务的逻辑顺序由易到难编排,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反映新技术、新工艺。编写考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组织,先教学生做,再扩展相关知识,体现教学做一体。文字表述通俗易懂。(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2)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能够体现特征的图片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3)在教材组织上可按照形态特点、植物分类、内部构造三大模块来组织编写。知识的重构整合要具备逻辑性、连续性和互补性,要充分体现知识结构的
17、有序化。(4)教材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给学生拓展思维的空间。(5)教材要突出实践操作的活动安排,强化实践应用技能的培养。5.信息化教学资源(1)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以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拓展学生的应用知识领域。七、野外实习环节的设计野外实习教学计划为I周,不包含在计划学时内。组织野外实习,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被子植物重点科的分类特征,识别药用植物200种左右,提高被子植物分科检索表的使用能力和识别鉴定药用植物的能力。八、其他说明1 .本标准所规定的学习模块,在教学顺序上可适当调整。2 .本标准中规定的学时,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