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43814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1、焦虑、紧张的情绪状态焦虑状态常表现为持久地出现强烈的担心、烦躁不安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类初中生较常见的情绪问题。这些学生总是诉说内心的烦躁不安,他们经常为小事抱怨父母、抱怨周围环境,总是不高兴、不满意,感到精神紧张和无法放松。无故地担心亲人、担心学业失败、人际关系不良或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等。小处方:对于焦虑状态,家长和老师应给以更多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批评以委婉为宜,特别是对于他们的微小进步及时给以鼓励。心理治疗(对学生及家属)、松弛疗法、生物反馈治疗都是一些可以选择的应对方法。严重焦虑症的学生可适当地使用一些药物。2、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一种复

2、杂的情绪现象,学生在考试期间心理上的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在情绪上的反应都可称之为考试焦虑。当考试焦虑加剧时,其状态反应也更为强烈,如眼花耳鸣、头痛脑昏、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处于僵滞停顿状态,严重的还可能引发呼吸困难、尿急、尿频、呕吐、腹泻甚至昏厥等症状,“晕场”就是其最为典型的一种表现。小处方:每位学生对考试的意义都要有客观正确的认识,认真准备,适度降低求胜动机,减轻心理负担,真正做到轻装上阵。当怯场现象发生时,只要掌握必要的技巧,也可以顺利度过这一危机期。3、人际关系紧张在人际关系方面,有调查显示,有22.45%的中学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与同学、老师、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处不融洽,不善

3、与人交往,与别人合作有困难;其中,有3.8%的中学生人际关系很差,很难与他人融洽、愉快地相处。这些学生给人的感觉缺乏热情、缺乏耐心,有的甚至喜欢强词夺理,不合群、孤僻,或者爱发脾气、骂人等,包括亲子冲突、师生关系紧张等。(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

4、严重的创伤。(2)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有研究认为,父母双方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小处方:要帮助初中生解决这类问题,首先,父母和老师要有正确的态度;其次,是从调整认知、建立新的人际交往习惯出发,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采取措施帮助这些学生。在心理辅导中,要强调有明确具体的目标,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都要明白到底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同时,要从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入

5、手,注意到改变中的细微进步,及时给予表扬。4、对抗行为这类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0%,往往表现为思想绝对化(非黑即白),过分自以为是,但常常“眼高手低二爱唱反调,对老师、长辈没有礼貌;对父母的意愿服从性降低,经常与父母顶撞,有时会用离家出走的形式来对抗父母。小处方:由于对抗行为有时容易被老师、家长误认为仅仅是道德问题,而只是加以批评、惩罚等,最终导致结果适得其反。为此,对于这类学生切忌用生硬的态度,而应当首先学会理解他们,用心理咨询的技巧和方法帮助这类学生做出态度的改变。从心理治疗而言,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及集体心理治疗都是可以采用的方法。5、自卑自我评价偏低,缺乏自信,感到别人什么都行,而自己恰

6、恰什么都不行,这是自卑的表现。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什么都处以冷漠的态度;上课因害怕讲错而不敢举手发言;老师提问,因怕错而不敢大声回答;班级布置的活动,经常以力不胜任而推辞,或者勉强应付;做事缺乏主动性;做作业不敢相信自己是对的,总要与别人对答案以后才放心;“我不行”、“我不会”、“我不去”成了口头禅;如是等等的这些自卑自弃的心理现象,长此以往,会使他们变得孤独、畏缩、与世无争,严重妨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对班级成长也会造成消极的影响。小处方:学生的自卑可能与其性格、生活有关,但主要原因还是取决于我们教育的方式方法。那么,如何纠正学生的自卑心理呢?第一,帮助学生树

7、立“我不完美,但是我明天总可以更好”的信念。第二,让学生学会正确归因,进一步提高能力。第三,肯定优点,摆出实绩,给其成就感。第四,交给任务,培养自信,助其自立形象。第五,行为迁移。对有自卑感的学生,还要进行行为训练,引导他们昂起头走路,训练他们敢于盯住别人的眼睛看,教会他们积极的自我暗示。6、问题行为出现频率高中小学生常见的问题行为有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违抗性行为、说谎、偷窃、逃学或离家出走等。小处方:品行问题的治疗比较困难,常用的方法是:行为矫正治疗、家庭治疗等。由于治疗效果差,为此预防此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当说,预防得越早效果越好,这其中主要强调的是: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干预高危儿童

8、、树立和宣传良好的社会风范。7、早恋青春期是中小学生成为个体发展中的“暴风骤雨”期,他们身心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其情绪波动往往比较大,情绪反应的强度也相对较高,这个时期的学生最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困惑。我国青少年儿童性意识萌发成熟的平均年龄在11、12-16.17岁,近几年来还有提前的趋势。身高、体重的迅速增长以及性器官的成熟促使青少年对异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微妙的爱慕之情,于是注意自己的仪表、举止,在异性面前变得热情兴奋,或者变得羞涩不自然,许多学生把这种异性间的吸引误认为是爱情。小处方:在处理男孩和女孩的交往问题时,一定要非常谨慎,不能对青春期孩子的异性交往过分敏感和警惕,也不能不闻不问,也

9、不能心急,更不能“草木皆兵”,避免用“早恋”等字眼。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能正常的交往而不是早恋。8、过度迷恋网络调查发现,过度迷恋网络与学生成绩、心理、情绪因素以及一些不良行为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迷恋网络的人较少。迷恋网络的学生焦虑的倾向比较明显,性格内向,有孤独感、感觉被其他学生孤立的学生更倾向于迷恋网络。有吸烟、吸毒、打架、赌博、观看色情信息、离家出走倾向、自杀倾向的学生对网络的迷恋程度明显高于一般的学生。小处方:迷恋网络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有家庭、学校、社会的因素。对班主任来说,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改变学生迷恋网络的行为习惯。(1)时间管理技术。核心在于通过给予适当的支持

10、,帮助学生发展一种积极的行为方式以取代消极的迷恋行为。比如,可以打乱学生的网络使用时间表,如果学生喜欢在中午上网,那就在中午监督其午睡,让其适应一种新的时间模式,从而打破其上网习惯。还可以请父母监督上网情况,用小闹钟等手段安排他准时下网,从而逐步减少上网时间。(2)支持群体。让学生参加诸如互助小组、兴趣小组之类的团体。提高学生结交具有相类似背景的朋友的能力,从而减少对网络交往的依赖。比如,可以参加一些流行音乐的合唱团或歌友会,先在现实生活中,和有共同爱好、共同语言的同学建立良好关系,再进一步发展其他的人际关系。(3)家庭治疗法。让家长明白孩子可能具有强烈的迷恋倾向,减少对网络迷恋者的责备。建议家长和孩子之间多就孩子的迷恋网络原因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家长要真诚地倾听孩子的感受,与孩子一起外出度假或帮助孩子培养一些新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爱好。(4)行为契约法。让过度迷恋网络的学生和自己或家长,在协商的前提下,共同制定行为契约,主动接受外界的监督,以达到摆脱迷恋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