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导论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51794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导论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临床医学导论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临床医学导论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临床医学导论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临床医学导论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导论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导论知识点总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临床医学导论知识点总结绪论医学定义:预防与治疗疾病的艺术和科学。医学导论指的是:导医学、导医生、导临床。第一篇:医学篇中医趋于成熟的标志性典籍:皇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及伤寒杂论。汉谟拉比法典内有关医学的内容为目前世界上可以见到的关于古代医学的最早的有确切年代可以相信的文字记载。黄帝内经是目前可见的中国医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医书,是关于中医理论的第一部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是目前可见的中国医学史上的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所撰写,是目前可见的中国医学史上最早的一部有明确作者的医书。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医学最终在欧洲形成的西方医学是在文艺复兴的过程中随着西方文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医学最重要的

2、基石是人体解剖学。文艺复兴时期西方解剖学及生理学发展中最重要的人:维萨里和哈维。中医的“人痘接种技术”最迟于16世纪初期发明,清初普及。300年后(18世纪末)英国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技术”o影响医学发展的主要因素:1机械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2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及其对医学发展的影响:1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不仅适用于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同时也适用于包括人在内的生物界的物质代谢运动);2生物进化论(解决了人类的起源问题,推动了胚胎学的发展);3细胞学说的建立。基础医学也称为临床前医学,是指与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实践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诸学科的总称。临床医学以疾病为研究和诊治对象。临床

3、医学通常是指诊断学、治疗学、内科学、外科学.内科学:涉及面广,整体性强,是各学科的基础,与各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外科: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人体部位又分为腹部外科、胸心外科;按人体系统分为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按年龄分为小儿外科、老年外科;按手术方式:整复外科,显微外科,移植外科;按疾病性质:肿瘤外科,急症外科。临床重大疾病1恶性肿瘤:第一或第二的死亡原因我国最常见:城市:肺癌,肝癌肠癌乳腺癌农村: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肠癌2心血管疾病(人类的一大杀手,发病死亡率上升)3呼吸系统疾病高新技术进展1生物技术产物2医学影像学3核医学、激光医学(PET)4器官组织细胞移植5显微外

4、科6生物材料与内置体(人工肾)医学模式是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的一种高度哲学概括,是一种特定的观念形态。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影响:1临床医学上2预防医学上3卫生服务上4医学教育上医学目的:治疗疾病,延长寿命,降低死亡率;预防疾病,减少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优化生存环境,增进身心健康。医学目的的特征:实践性,历史性和阶段性,发展性,客观真理性,主观超前性。医学的权力(社会赋予):信息获取,诊断,处方,手术,干预病人行为,宣告病人死亡等医学责任: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对医学所提出的要求,也就是医学所应承担的社会义务。全科医学(提供主动的、连贯的、协调的和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以病

5、人为中心概念:也称家庭医学,是一门综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型医学科学分支,以现代医学模式为基础,以预防医学为导向,防治与保健一体化,为人们提供主动的、连贯的、协调的和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全科医学的原则:L注重人而不是病2.从完整的背景入手3.以家庭为服务单位4以“生物心理一一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5.以预防医学为导向6.发扬团队合作的精神。7.提供连续性、综合性的服务。8.强调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全科治疗的基本特征:1综合性2可及性3人格化4持续性5协调性6以家庭为单位7以社区为基础8采用生物心理社会诊治程序9以预防为导向10合作性全科医生:经过全科医学专业培训,临床技能全面、医德

6、高尚的高素质基层医疗保健人才,富有独立工作能力,对个人、家庭、社区提供便捷、廉价的防、治、保、康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临床预防的内容:1一级预防(无病预防)2二级预防(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3三级预防(治病防残)卫生组织机构:一卫生行政组织(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厅,卫生局)二卫生事业机构(卫生,医药,保健,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医学教育机构,医学科学研究机构。三群众卫生组织(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群众性学术团体,群众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卫生改革的目标: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四项基本卫生制度:建

7、立覆盖城乡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不同形式医疗保险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科学规范的公益性医院管理制度。医学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医学的服务对象是人,医学教育的质量要求更高,医学生应具备全面的素质;医学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具备实验室、临床教学基地等;医学教育成本较高,属于精英教育;医学教育周期较长,实行长学制;医学教育需要优秀的师资力量;医学教育是一个连续统一的整体,是一种终身教育;医学教育的国际交流多,合作性较强。第二篇:医生篇医生角色社会期待1医疗保健服务的提供者(最佳,全面,全程)(实用,优质,成本效益好,公平)2医疗保健的决策者(原则:循证为基础、患者效益第一、公平、服务对象参与)3信息交流

8、者4社区卫生的领导者5卫生服务的管理者医生职业精神:人文(精髓)、科学(特征)、公正(支柱)、合作(要素)精神医生角色实现: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过程医学的人文精神:道德精神(精髓)、科学精神(核心)、公正精神(基础)、合作精神(特征)、艺术精神(目标)。优秀医生必备的素质:科研创新能力医生培养的三个阶段:基本医学教育阶段,毕业后医学教育阶段,继续医学教育阶段。病人求医行为:主动被动强制求医影响因素:1对疾病的认知评价2医疗卫生服务的条件和质量3社会经济因素病人的权利:平等医疗,疾病的认知,病人的认知,病人的自主,知情同意,正当隐私,免除一定社会责任,诉讼和赔偿病人角色的基本特征:L原有的社

9、会角色退位2.自制能力减弱3.求助愿望增强4.康复动机强烈5.人际合作愿望加强。病人需要的心理感受:1.被尊重与被重视的需要2.良好的医患沟通的需要病人义务: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合作医疗,接受医学检查,签署同意书,按时、按数支付医疗费用,尊重医务人员及其他病人,协助医院进行随访工作。医患关系:从事医学职业的人员与患者在医学实践中行成的各种关系的总称。医患关系模型:主动被动指导合作共同参与卫生法律: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卫生法律责任:1行政责任(警告,罚款,行政处罚)2民事责任(经济赔偿)刑事责任(判刑)医生的角色:健康促进者,团队合作者,学者,管理者。第三篇临床篇健康的定义: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

10、好状态。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权利。健康的标准:L躯体健康标准2.社会心理健康标准亚健康:介于健康(第一)和疾病(第二)之间的中间状态(第三状态)疾病:机体在外界和体内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因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病理变化指不同疾病中机体发生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改变,如炎症)疾病自然进程:1易感期2发病前期(潜伏期)3发病期(临床期)4发病后期(转归期)(4*完全恢复健康*不完全恢复健康*迁延不愈或转为慢性*蔓延扩散*合并症、继发症和后遗症*死亡)疾病过程的共同规律:1自稳与紊乱动态平衡2损伤与抗损伤贯穿始终3因果关系交替转化4局部与整体相互影响5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6本质与

11、表象对立统一。疾病发生的一般机制一神经体液机制二cell机制三分子机制疾病分类:慢性病、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和职业病传染病(致病微生物、病原体:传播流行性)(甲乙丙三类)鼠疫、霍舌L(甲类)、肝炎、艾滋(乙类)、结核病、血吸虫病、流行性感冒(丙类)死亡的标准:脑死亡:指包括大脑、间脑,特别是脑干部分在内的脑功能不可逆性丧失。脑死亡依据:零电位脑电图脑血管造影证明脑血液循环停止(主要的两个)无自主呼吸(人工15分后)不可逆性昏迷,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颅神经反射消失致病因子:物理、化学、生物因子疾病发生三要素:致病因子,宿主,环境疾病发生内在条件:宿主,社会行为因素(社会心理、精神心理、人的

12、行为因素)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人为因素:1.不良的嗜好2.不良的饮食习惯3.不良的文体活动习惯4.不健康的性行为5.营养结构不合理6.不良的医疗习惯7.不良的心理因素8.不遵守法律和交通规则。医源性疾病:1医院感染2用药中的医源性疾病3医源性创伤4免疫接种性疾病5其他医源性疾病(抗肿瘤药物所致,放射治疗所致,医生语言不当造成)疾病症状:发热,胸痛,发维,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黄疸,水肿,晕厥。发热:机体在致热原(致病因子)作用下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产热增加,散热不能相应增加或散热减少,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发热疾病的分类:L感染性发热2.非感染性发热晕厥或称昏厥,是指突然

13、发生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症状:是指病人自己主观上能感受到的一种不适、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体征:是疾病的客观表现。临床的诊断思维方法:1.从症状入手的诊断方法2.从疾病入手的诊断方法3.从系统入手的诊断方法。临床治疗的准则:L实行人道主义2.重视心理治疗3.整体、综合治疗4.个体化治疗5.最优化治疗6.预防为主。主诉:主诉为病人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也就是促使其就诊最主要的原因。问诊内容:1一般项目(姓名等)、2主诉、3现病史(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的经过)(起病情况与患病原因、主要症状特点、病因与诱因、病情的发展与

14、演变、伴随症状、诊疗经过、病程中的一般情况)4既往史5系统回顾6个人史7婚姻史8月经史9生育史10家族史。腹痛的问诊要点:L易患原因2.起病与病程3.腹痛部位4.性质与程度5.牵涉痛6.诱因与缓解腹痛的因素7.腹痛与体位的关系8.伴随症状体格检查:视诊、触诊、叩诊(叩诊方法:直接、间接;叩诊音:清音:正常肺部、浊音、鼓音、实音、过清音:肺气肿,正常人听不到)、嗅诊。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液,尿液各种体液排泄物2影像学检查:普通X射线、DSA、CRPET超声3内镜检查4病理检查5其他特殊检查(心电图)医生素质:高尚的医疗服务素质,做到可信的疾病资料搜集,拥有渊博的医学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临床

15、工作经验,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误诊界定划分:1非过失性,2过失性误诊分类:(原因分)1责任性误诊(不良服务态度、工作作风、思维方法、职业道德),2技术性误诊,3兼有性误诊。形式或过程分:1部分误诊,2完全误诊,3拖延性误诊误诊后果分:1死亡性误诊,2伤害性误诊,3一般性误诊。循证医学: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一声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念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再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循证医学实践“五部曲”:L确定临床实践中的问题;2.检索有关医学文献;3.严格评价文献;4.应用最佳证据;5.通过实践,提高临床学术水平和医疗质量。治

16、疗方法与分类按目的分:1支持疗法,2病因疗法3对症疗法4预防疗法按手段分:物理疗法、化学疗法、手术疗法、免疫疗法、心理疗法、饮食疗法、自然疗法、作业疗法、血液净化疗法、介入疗法、中医疗法。急救基本原则:1立即恢复和维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能。2处理重症状,如脏器衰竭、创伤、出血、高热、剧痛等。3保护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防治并发症。4急性危重症状控制、病情缓解后或同时,积极寻找病因并加以去除。急救的基本方法:一、体外人工心肺复苏(1畅通呼吸道,2人工呼吸3人工循环)康复医学的研究对象:1残疾者2老年人3慢性病人。康复评定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的基础,也是康复目标的依据。评定时间:初期、中期、后

17、期评定内容:肌力评定、关节活动范围、步态检查、平衡能力的评定,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心肺功能测定、心理测验。康复措施: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中医康复疗法、康复护理、康复工程。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疾病发生和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和对策,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疾病的三级预防:一级(1针对环境的措施,2针对机体的措施,3针对社会的措施)二级:(针对高危人群,三早)三级:临床预防。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

18、1传染病报告2针对传染源的措施:三早3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4针对易感者的措施优质护理服务目标: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罗伊适应模式:从整体观点出发,围绕人的适应行为,着重探讨人作为一个适应系统面对周围环境中各种刺激的适应层面和适应过程。纽曼系统模式:围绕压力与系统而组织,以开放系统为框架,主要考虑压力源对人的作用及如何帮助人应对压力源以发展和维持最佳健康状态,重点阐述与环境中压力源持续作用的人、压力源、面对压力源人作出的反应以及对压力源的预防。希波克拉底誓言(简)尽我的能力,谨守为病人谋利益的道德原则,并杜绝一切堕落及害人的行为。我将保护我的病人远离伤害和不公正。我不得将有害的药品给予他人,也不指导他人服用有害药品,更不答应他人使用有害药物的请求。我将保证我的生活与工作的神圣和圣洁,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也无论需诊治的病人是男是女、是自由民是奴婢,对他们我一视同仁,为他们谋幸福是我惟一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