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火令》词牌的由来及写法与词调格式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喝火令》词牌的由来及写法与词调格式探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直以来,我们品宋斋的前贤词作研习注重结合词家生平和写作背景,尤其通过对各家作品的情怀与叙意手法进行解读,为我们研究前贤创作思路,学习与把握其作品脉络及风格构建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横向学习与拓展的方式,无疑是精进词学、提升写作能力的不二法门,更是我们需要保持和继续努力的方向。但从历史纵向来看,词学在整体继承与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在某个细节上呈现出奇怪现象,例如【喝火令】这个词牌,其渊源考究起来就颇费周章。所以,今天的研习我打算稍稍变一下思路,重点不仅仅放在作品本身,更打算从该词牌的整个历史沿革进行梳理,与大家共同探讨黄山谷所创的这个【喝火令工同时提出我个人的一点疑惑,并尝试探讨相应的解读思路。众
2、所周知,【喝火令】词牌始见于宋编五家琴趣外篇中的山谷琴趣外篇,格律大家已熟知,无需赘言。但需要一提的是,词律、御定词谱和龙榆生词谱均只收黄山谷一体,无别首可校,说明至少在整个两宋时期只有黄山谷这一首绝唱,其后能考证出的第二首作品,普遍认为是清初浙西词派鼻祖朱彝尊的【喝火令】(豆蔻熏香度)。而自朱彝尊伊始,填【喝火令】者日众,其间虽有个别词人作品在体例上与黄山谷略有不同,却也寥寥可数,无法称之为变体。可以说在整个有清一代,【喝火令】的作品层出不穷,直到今天依然受到学人追捧。对于一个北宋词牌,创制者又是出道即享誉词坛的巨擘,当时竟然无人问津,直到五百多年后才突然焕发光彩,如此诡异的发展轨迹着实令我
3、费解。下面我们回顾一下黄山谷的这首作品:【喝火令】黄庭坚见晚情如旧,交疏分已深。舞时歌处动人心。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便愁云雨又难禁。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沉,晓也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作品本身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从格律上看,这首词的结拍是当今公认的同体双调(严格说来应称为双叠)基础上的摊破句法,这种手法在很多词牌中多有运用。即对照上片的体例,可将结拍前三句还原为句“星月雁行低度”,但这样一来,语境也就平平无奇甚至晦涩了,但将这一句拆分后加衬字摊入三句,并加上叠用手法,作品就在收结上有了一唱三叹、百转千回的叙意效果。尤其前后的衬字“晓也”“稀”“西沉”,更是在无形中拓展
4、出极大的意象空间,增强了结句“不会寄芳音”的收篇分量,从而显得举重若轻。此外,起拍和过片的对仗、三个摊破句的排比形式也是填词中需要遵循的。但对于过片对仗之说,例词本身也不支持,于是很多理论认定过片是流水对,也不知流水对在词调中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单从词情表达来看,过片使用对仗在转折上的效果更加爽利,其他词牌中类似情形很常见。以我个人观点看,在词调中特定位置使用对句,能适时起到宕破绵密、别开一境的效果,亦或鲜明其意、凸显重点;而叠字用到排比句上,又能使语义层层丰盈、次第推进,最终归结一处,恰似水到渠成,叙意上尽显收放之法度。这类手法前人在词调中都有着广泛运用,如【行香子】等。在我看来,把握【喝火
5、令】中这三点便已足够,但具体到各种细节运用,不同作者依然有各自的创新空间。在当前网络诗词圈的繁荣下,随处可见各种词学理论在广泛传播,最常见的是宣扬、解读前人词学观点,其依据则几乎全部来源于清人的两百多部词论。尽管初探门径者似乎觉得都有道理,但各家观点的冲突,却往往令学人莫衷一是。其实说到观点冲突,当时清代各家词论作者的现实冲突或许更加激烈,这些情绪代入的痕迹甚至在各家理论中常常显露端倪。对此,今天都视为百家争鸣且无可厚非,而藉着这些清人理论搞出的许多复杂花哨的所谓填词技巧,却常使初学者云山雾罩,不得不将它们奉为神明。事有凑巧,前段时间在网上读到一篇传授如何写【喝火令】的帖子,通篇除了大量不明觉
6、厉的术语和概念,更对词牌每一句的句式、语法结构、对仗方式、上下前后语义关联等等细节作了各种严苛到窒息的规范要求,尤其以主要篇幅讲解所谓【喝火令】写作十字要诀,即“二对三枪一破一衬一应”。乍看这个口诀似乎也没啥大毛病,待细看之下才始现端倪。据作者解释:“二对”是指上下片起拍对仗,这看起来没毛病;“三枪一破一衬”是指下片结拍中三个前衬后垫用作排比的摊破句,这似乎也不错;但到最后这个“一应”就让人大开眼界了。作者解释为:喝火令】的结句与众不同,不但要词结,更重要是,它以对应手法与上片结句相对应据我冒昧揣测,“词结”的意思或许是指的收结全篇词意,但“与上片结句相对应”却实在难知其奥。于是作者根据黄山谷
7、的例词,作了进一步解释:“一应”是指将下阕三个摊破句(即叠字句)收拢成六言句后,加上结句的五言句一起,与上阕相同位置上的两个句子构成对应句。而这种“对应”,是指上下结在句中相同位置上使用的词性应该相同。即: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一一星月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看到这里我不仅是一头雾水,更是深深的无语这是填词还是填空?用这种逻辑安排词句,作者的情怀往哪里安放!因为这件事,我开始关注【喝火令】这个词牌,于是注意到五百多年的作品断代现象。也许【喝火令】这个词牌于冥冥之中选择清词中兴时期作为重生之日,还真带给了我们一些特殊启示。众所周知,有清一代的文人好以各种杂体诗作为文字消遣,而词调却从未过多涉及。
8、或因当时音乐凋敝、新曲难制,创调便也无处着手。但力求藻丽辞工,对前人作品在格律与表达手法上过度解读与追捧,却符合清人秉性,用清人自己的话说就是“声气标榜:具体到黄山谷所创【喝火令】这个词牌,宋人或以其有词无曲,不堪倚声而无人问津,但在清人这里却无此禁忌。加上黄山谷的词风多拗怒其声,用字险硬冷峭,恰合清人猎奇偏好,使得【喝火令】被清人挖出,在尘封五百多年后重新流行于世,热度至今不减甚至反增。试想一下,【喝火令】经过清人极尽解读之能事再流传到现在,格律要求上几近被妖魔化也就不足为奇To其实以词的属性而言,为配合曲调的板眼节拍以利腔情,将对应句子施以读、逗、减字、添字、摊破等特殊手法,进而在四声清浊
9、等用字调配上斟酌声情,都属当行本事,这也是词调的音乐性对文字创作的要求。以此为基础,再辅以一定的抒情和叙意功底,使腔情、声情、词情三情合一,作品便已足够可观,若再刻意从例词中捕风捉影以作格式标榜,恐又与词调宗旨渐远,最终沦为文字游戏了。然而遗憾的是,当今词坛皆奉文辞奇巧为旨,可谓一门独大,恣意出新不管其他。这或许与今天五音凋零、曲谱佚失有关,使得今人只能从文字本身另辟蹊径,寻求突破与发展,但恰恰在这一点上,清词中兴的昙花一现早已提供了足够深刻的教训,我们没理由重蹈覆辙。既然此路不通,何不先回归正统,抱残守缺再作他图呢?一己拙见,仅供探讨。喝火令,始见于山谷词,这个遍搜宋词只能找到一首,元明两代
10、未见有关作品,清代词人也很少触碰的词牌,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冷调”,有关其词调起源、调名含义的论述也寥寥无几。关于该词调的来历,仅仅能找到网络上流传的一个故事:南唐状元伍乔冒死为美女喝下一杯冒着烈火的酒,最后抱得美人归。依据该说法,喝火令的“喝火”,应是喝火酒的意思。但该说法于史无征,应只是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没有明确起源、相关作品和论述极少,这样一个在词史上近乎“死亡”的词牌名却在当代爆火,成为热门词牌,诗词创作爱好者对其投以巨大关注并纷纷倚其声进行创作。当代共有多少首喝火令词作诞生似乎无法进行精准的统计,但笔者仅在吉林大学图书馆数据库中检索新世纪以来见于纸质媒体的当代喝火令词作便显示了50
11、0余条内容,有的内容下还是同调多首作品,这说明仅2000年以来创作并且公开发表的喝火令词作数量不低于500首(由于网络数据库收录的诗词期刊种类十分有限,实际公开发表的数量一定远超500首)。毋庸置疑,能够公开发表在纸媒的诗词作品一定是少数,更多的是未发表和发表在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上的作品(仅“中国诗歌网”就收录了超过2000首喝火令)。那么,可以说新世纪以来诞生的喝火令词作数量应十分庞大。一、对网传喝火令两仗三枪一破一衬一应”格式的分析随着喝火令词牌的爆火,对该词牌的探讨也变得多了起来,其中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那些对喝火令创作格式之严谨津津乐道的声音。有关喝火令格式的要求众说纷
12、纭,持“两仗三枪一破一衬一应”说者较多,提出该说依据的是黄庭坚原作。其中“两仗三枪一破”比较明确,有关“一衬一应”的争论比较复杂,笔者搜集整理了影响力较大的说法,大致要求如下:(1)两仗,上下片起句必须对仗。(2)三枪,下片四五六句是叠字句。(3)一破,三叠句由一句摊破而成,原句应为“星月雁行低度”,第一字“星”加上“晓也”摊开一拍,第二字“月”摊开一拍,后四字“雁行低度”再摊开一拍,从而构成三叠句。(4)一衬一应,摊破的原句与上片六言句相衬,上下片最后一句相应。衬句第一字(“烟”与“星”)词性相同,平仄相同;应句第一字(“无”与“不”)词性相同,平仄相反。先对该说法进行简单分析。首先,该说法
13、中很多概念仅在此处得见,如“三枪”“衬应句”。“三枪”应为“三叠”之意,尚可根据要求的内容进行理解。“衬应句”之说则不免让人匪夷所思,向有“衬字”之说,而“衬应句”的说法则未曾听闻,而且对句首字的种种要求更是毫无来由。其次,黄庭坚原作不甚符合上述要求,视“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二句为对仗有些太过牵强,有人解释说此为流水对,这种说法就见仁见智了。通过对“两仗三枪一破一衬一应”说的简单分析,笔者认为该说并不可靠,为了进一步验证,笔者搜集了73首生于清代的词人创作的喝火令词作,将作品与“两仗三枪一破一衬一应”的格式要求一一比对,来分析其合理性。格式项符合该格式的符合分析目作品数量率(首)(%)55
14、首两片起句对仗,15首一片起句对仗,3首两片起句均不对仗。不对仗者很多也较为工整,如“爱画成痴绝,耽诗亦墨缘”“独伫垂帘静,偷将险韵敲”等,说明作者创作时有对仗意识;也有少数句子如“有个62.5(一首中仅人如玉,看来略似他”“絮籁传遥夜,凄其又五更”两仗有一片起句对仗记0.5)85.6等,可以看出作者无对仗的考虑。三枪4054.873首作品中真正做到三叠句的只有大约一半,可将“三枪”句与结尾句四句作为一个“句群”进行分类研究,该“句群”体式种类较多,下文将进行专门论述。一破68.2只有满足“三枪”的条件,才可以分析“一破”的问题,故只需对符合“三枪”的40首作品进行分析。共有六首符合“一破”,
15、摊破句和原句分别为:(1)也有梅花,也有碧苍赁。也有清溪斜抱,明月在回廊。梅碧清溪斜抱(2)却好云开,却好月如盘。却好横斜硫影,和月上阑干。云月横斜疏影(3)一样灯红,一样漏迢迢。一样酒醒时节,斜月上花梢。灯漏酒醒时节(4)记得相逢,记得看双星。记得曲阑干畔,笑语扑流萤。相看曲阑干畔一衬一00(5)一样冰姿,一样玉精神。一样亭亭素影,姑射是前身。冰玉亭亭素影(6)归也多烦,归也少知音。归也故园零落,愁听变鸣禽。多少故园零落只有满足“三枪一破”的条件,才可以分析“衬应句”问题,故只需对符合“三枪一破”的6首作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没有一首符合所谓的“衬应句”要求。六首上下片结句分别为:(1)曾掩
16、松扉双扇,不肯见君王。梅碧清溪斜抱,明月在回廊。(2)只为多愁多病,改却昔时颜。云月横斜疏影,和月上阑干。(3)且向碧纱窗下,悄地捡香烧。灯漏酒醒时节,斜月上花梢。(4)又是月光如梦,庭户悄无声。相看曲阑干畔,笑语扑流萤。(5)不是清凉净土,不愿托孤根。冰玉亭亭素影,姑射是前身。应(6)扶头默默梦魂,一路过湘阴。多少故园零落,愁听变鸣禽。在对73首喝火令进行整体分析后,可以得知,绝大部分词作遵守了“两仗”的要求,大约一半作品做到了“三叠”,而绝少有作品是将某个句子摊破后得到的叠句,没有作品符合“一衬一应:清代的喝火令词作本就不多,笔者认为对这部分词作的分析可以很大程度代表整体情况。关于“摊破”
17、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多进行一些探讨。摊破,即“在某些词调中,由于乐曲节拍的变动而增添字数,并引起句法、协韵的变化”1,常见的有摊破浣溪纱摊破南乡子等。摊破的产生,要有原词调作为基础。喝火令宋代仅存黄庭坚一首,又不知是否有原调,盲目地视其摊破是无据之为(笔者认为钦定词谱也犯了这个错误)。董学增先生认为“喝火令或出于南歌子”2,王重民编敦煌曲子词集中有这样两首南歌子:南歌子悔嫁风流婿,风流无准凭。攀花折柳得人憎。夜夜归来沉醉,千声唤不应。回觑帘前月,鸳鸯帐裹灯。分明照见负心人。问道些须心事,摇头道不曾。南歌子自从君去后,无心恋别人。梦中面上指痕新。罗带同心自绢,被孙儿踏破裙。蝉鬓朱帘乱,金钗旧股分
18、。红妆垂泪哭郎君。妾是南山松柏,无心恋别人。从这两首词来看,民间早期的南歌子,上下两片末句较钦定词谱周邦彦体多一字(“被孙儿”之“儿”可当做衬字),这种体例与黄庭坚摊破前的喝火令一般无二。笔者发现,如果去掉黄庭坚喝火令上片末句“无处可追寻中“处”字,下片“不会寄芳音”中“会”字,则格律完全符合周邦彦体而意思基本不变。由上述证据推测,黄氏初稿或应写的是南歌子:见晚情如旧,交疏分已深。舞时歌处动人心。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便愁云雨又难寻。星月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词成后,不知道何种原因,黄氏又将“星月雁行低度”摊开,注为“喝火令二假若事实如此,那么喝火令词调起源不明、词
19、调含义不清、宋代词作数量唯一也就不足为奇了。董学增先生的这个有理有据的推测,或许就是事实的真相。二、喝火令结尾四句的不同体式根据上文的整理分析,73首词作中只有40首使用了三叠句,笔者发现若将结尾四句看作一个句群,可以分为多种不同体式,具体如下:(一)一二三句三叠式(40首)此体为喝火令后四句经典体式,声情婉转,适合抒发一咏三叹、烟水迷离感。前三句有的表达递进情绪,如“听尔荒阶,听尔上堂鸣。听尔单眠床底,又搅故园情”“过了烧镜,过了杏花初。过了樱桃时节,依旧雨疏疏”等,今人崔荣江先生有“一眨倾城,一眨漾成波。一眨此生相付,此意你知么”,作者的感情不断深入和渲染开来,最后施以五字句承上收束,或以
20、情结,或以景结,或以问结,使得感情绵延悠长;前三句还有的表达并列情绪,如“也有梅花,也有碧苍箕。也有清溪斜抱”,缤纷之感跃然纸上,最后结以“明月在回廊”,梅竹溪尽数笼罩在迷蒙的月光之下。在三叠式的基础上还有四叠式,即将叠句的形式扩展到最后一句,如“不信今朝,不信路千重。不信花前灯下,不信不思侬”,四叠式使得感情一泻千里,气势有所增强,但体式较为单调,易伤直露而失委婉,只有上述1首用此式,很不常见。(二)一三句二叠式(26首)此体数量较大,将一二三句三叠变为一三句二叠,加之二四句常使用对仗元素,使得四句有赋体的整饬感,如“记得沿街,一树粉梨花。记得花阴微露,几扇绿窗纱”“记得楼头,-树碧梧桐。记
21、得碧梧桐外,两度月如弓二除了正常的一三句二叠式,还有将一三句首字改为递进关系的情况,如“惜少周围,几丈短篱笆。又少几竿斑竹,几树白梅花”,只有2首。因该类型只是对一三句二叠式的微调,数量又很少,故不单列为一式。(三)一二句二叠式(2首)此体数量极少,将一二三句三叠变为一二句二叠,增加了句式的灵活性,如“容易天涯,容易万重山。多少白头夫婿,未得到乡关”“一树春阴,一树月空濠。月在无人庭院,人在月明中二(四)四句排比式(1首)此体很有特色,作者独出机杼,将后四句设计成排比的形式。“姊去吹箫,小妹去弹丝。郎去红牙低按,侬去唱郎词”,四句各有不同的主体,大大增强了内容的丰富性,宜于进行分类书写。今人卢
22、青山先生有“退也无门,进也无门,醉也终须回梦,无处问人生”,抒发了自己在“退”“进”“醉”三种不同情形下的感受,应是本于该体。(五)无规律(4首)此体未对后四句进行特殊化处理,如“四十九年,犹记抱孙回。今日红棉青草,只有鹏鸿哀”“肯把牙橘,系我藕丝裙。又怕东风无力,不会送归人”,比较少见。三、总结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喝火令作法无过多玄妙,只需要在上下片前两句的对仗问题与最后四句的体式安排问题上有所斟酌考虑,但这也仅是出于使词作更宕破绵密、别开一境,更一唱三叹、百转千回的目的,而并非必须遵守的成规。“大致自2000年始,词史正式步入轶才秀出、万花为春的网络时代”3,“短短数年即构成了千年词史直进突
23、起的一支异军”4,由于网络极强的便利性、极快的传播速度和极丰富的文学资源,很多词调、词作和词人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使得词这一中华千年文学专列进入快行轨道,得到了长足发展。另一方面,一些错误观点也得以快速蔓延,引起强烈关注,加之近几年来网络进入流量时代,个别创作者为了吸引眼球、博取关注,不负责任地散播了一些新奇但并无根据的观点,给词创作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正如龙榆生先生所说的词“由乐以定词,非选词以配乐”,倘若有人把一首词作中运用的手法当做了这首词必须遵守的准则,那无疑是以偏概全,本末倒置To选调用词,摊破减字,原是当行本色;竞巧争奇,捕风捉影,必成游戏文章。参考文献1马良春,李福田
24、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1991年天津人民出版社,第5963页。2高天流云喝火令词牌探迷,“吴门诗社”公众微信平台,2022年1月12Bo3赵郁飞网络女词人创作风貌及迁变考察一一以孟依依、发初覆眉、夏婉墨为线索,关东学刊2017年第6期,第96/09页。4马大勇种子推翻泥土,溪流洗亮星辰:网络诗词平议,文学评论,2013年第4期,第53-64页。阳春三月的江南,还有些微微的寒意,只是这烟花三月的金陵城里,夜市才刚刚开始,小桥流水,长杨古柳,吴侬软语,让人有说不尽的繁华。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怎不忆江南秦淮河畔,不知谁家的女儿用琵琶正在弹唱着乐天先生的这首小令,
25、也没有多少人想知道她是谁。有个轻薄少年向旁边的客人打听,也是不得而知。在家雅静的酒楼上,伍乔和张洎正在喝着酒,好像在庆贺着什么喜事。张洎比伍乔小几岁,很热情很主动地招呼着小二,让他赶紧上菜。伍乔仿佛有些心事,自顾自地喝着酒。他的确有点心事。公元955年,也就是去年的这个时候,他和张洎分别高中南唐的状元和榜眼,骑马游街,好不风光。想不到,年底寿州一战,唐军一溃千里,划江为界,尽失江北之地,他这个万人敬仰的青年才俊,竟然成了一个有家难归的游子。此时此刻,望着这满眼的繁华,伍乔突然感到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入骨的孤独。他锁紧眉头,轻轻叹谓了一声,又喝了一杯酒。正出神处,只听见一旁的张洎喊道:“快看,那个唱
26、乐天小令的美人过来了车轮响动,只见一辆秀气的马车从酒楼对面的马路上悄然驶过来,微风时时拂起车后的帘子,借着月光,伍乔看到一张绝世美丽的脸。马车时疾时缓,好像一首江南小令,婉转、飘渺,余音未了。先前那个打听她的少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凑上去,拦住了马车,一脸真诚道:“请问小姐芳名?能否容许小生一见马车主人不曾说话,但前面的马夫却生气了,大声的骂他轻狂,少年却笑着不答,难得一见的美女,怎能轻易错过,紧跟着马车,一路小跑。这也是古时追求爱情的一种方法,不只他一个人这样。车突然停了下来,只见帘子一挑,那个美人在车内说:“公子可是对我有意?”那个人一愣神,随即欣喜若狂,答道;“当然,小姐美艳无双车内发出轻
27、轻笑声,随即又听娇声道;“那你可是真喜欢我?”那个人毫不犹豫,大声道:“当然,若能得小姐芳心,小生三生有幸。”“那你可愿娶我?”“愿意,若负小姐,生不如死,天地可鉴。”这个少年是一见钟情了,他从没见过这么一个让人心动的女子,真的愿意与她白首携老。“这倒不必,”那女子道:“你过来。”走过去近了,那个少年才发现,这女人果然美丽得让人不敢呼吸。只见她端来一杯酒,手一挥,便有火焰从杯中燃起,且越燃越烈,经久不息。“你把它喝T,我就嫁给你这不是喝火么?那个人迟疑起来哀求道:“小姐,我是真的对你一见钟情,你不必如此试探我。这时,原本繁华的街市上,愈加热闹了,围观的人群越拢越多,有好事者乘机起哄道:“喝吧,
28、喝吧,醉抱美人归J只是那个少年有些忧虑了,迟迟未动。这时,只听一个声音从人群里发出:“我喝!”不由分说,这个人箭步上前,接过有些灼手的火焰,一饮而下,刹那间,这炽人火焰随着酒灌入了他的五脏六腑,一时间他也失去了知觉。醒来后,已是第二天的早晨,伍乔发现自己躺在一个温香的怀里,只见昨夜的那个美人笑魇如花,莞尔嗔道:“公子真心待我,我愿与尔接秦晋之好。”言罢,取来琵琶,莺声唱道:寒草斜阳暮,秦淮月转廊。靡靡音色照海棠。不识巫山雨季,夜夜梦钱塘。落寞花飞远,多情露水凉。添香研墨更神伤。无奈江南,无奈好春光,无奈堂前旧燕,相看两茫茫。“好词!”伍乔不禁击掌叫好,问道:“请问姑娘,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唱
29、至此,这个女子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低头羞涩笑道:“还没有名字,遇见公子,欣然而已“哦,没有名字?姑娘即兴而为,文采飞扬,词曲俱佳,大妙!”伍乔再次击掌叫好,然后侧过脸去深思道:“此曲前无古人,后必有来者,那就叫它喝火令吧”从此,词谱中就多了一个新词牌一一喝火令。由此可见,【喝火令】是一个比较煽情的婉约词牌,也是现代女孩子们最情有独钟的一个词牌!1,喝火令分正格,变格二种填法。正格:玩的是手法运用的熟练程度变格:没有特色,更没有喝火令的:二仗三枪一破一衬一应所谓变格的喝火令:就是有“中二2,喝火令也是所有词牌中最严谨的词令,为什么是说它是最严谨的呢:1,平仄没“中”,2,上下阕起句必须对仗,(二仗
30、)3,上阕尾四,五句,必须是衬应手法。4,下阕叠句由:四言,五言,六言组成的一组递进手法,(三枪)手法中藏有:摊破,(一破)衬句,(一衬)5,喝火令的结句:与众不同,不但要词结,更重要是,它还是:对应手法与上片结句相对应(一应)喝火令北宋黄庭坚见晚情如旧,交疏分已深。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舞时歌处动人心。仄平平仄仄平平韵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平仄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便愁云雨又难禁。仄平平仄仄平平韵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沈。仄仄平平句,仄仄仄平平韵晓也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仄仄仄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韵起句:见晚情如旧,交疏分已深。(对仗)
31、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五言律句)212212(结构)解析:相见虽晚却情如旧交,交往不密但是缘分已深。承句:舞时歌处动人心。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七言律句)解析:舞姿,歌声令人心动。更唐突了,黄庭坚到底要想表达什么,“舞姿”,“歌声”古时只有歌楼才有的。上片的重点: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衬,应句)平仄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下片起句: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对仗,相应弱些)解析:昨夜在灯前却见到了皇上的诏书。便愁云雨又难禁。(关键句,叠句围绕它来构思)解析:随之来的愁苦人情世态反复无常,却又无可奈何。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沈。晓也雁行低度,三叠句:作者摊破名词:星。(喝火令摊破是:名词)下片起句:
32、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结构转:221221摊破是:名词!所以就不要把动词副词之类用在摊破句上,那是错误的。第一叠:星,第二叠:月,星,月并列名词,第三叠:雁,要求层层有递进的关系。(也叫三枪)解析:拂晓时分星稀、拂晓时分月儿西沉,拂晓时分雁飞得很低。不会寄芳音。(结句也是对应句)作者内心无奈的写照。解析:不会给我寄来佳人的音讯了。先说说三叠句: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沉。晓也雁行低度。三叠句中藏有一衬句:第一叠笫三字:星,第二叠笫三字:月,第三叠笫三,四,五,六字雁行低度,组成一句:六言句与上片六言句对衬。三叠中衬句:星月雁行低度。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名形星月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名形这就是
33、完美的衬应句,衬句第一字词性相对,平仄相同,对应句:第一字词性相对,平仄相反。如果摊破的是动词,形容词等,相对衬,应句,每句第一字词性要相同,可以的,只摊破名词太窄了,易造成网上千篇一律,不符合词的特点:潇洒飘逸,所谓衬句要用并列名词吗,答案:不一定要用,因为衬句手法没要求非要是并列名词起。摊破,是什么意思?一句话摊成三句喝火令的摊破非常特殊的,喝火令摊破:词性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名形星月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名形衬应句是手法,是手法必然讲词性前序【作者小传工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进士。曾任地方官和国史编修官。在党争中
34、,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罪名被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黄庭坚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宗法杜甫,并有“夺胎换骨”“点石成金”“无一字无来处”之论。风格奇硬拗涩。他开创了江西诗派,在两宋诗坛影响很大。词与秦观齐名,少年时多做艳词,晚年词风接近苏轼。有山谷集,自选其诗文名山谷精华录,词集名山谷琴趣外篇(即山谷词)。又擅长行,草书,为“宋四家”之一,书迹有华严疏松风阁诗及廉颇蔺相如传等。黄庭坚的起句如果不了解他的经历,会觉的很唐突的和全文没一丝关联。喝火令的摊破非常特殊的,喝火令摊破:词性从起句来分析:这是一首描写离情别苦的闺怨词,应该是和黄庭坚有过交往的一位貌美女子,且是在歌楼弹唱为生的
35、。上片的重点: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衬,应句)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六言,五言律句)解析:几年前的事令我魂牵梦绕,亦无处可追寻了。再从衬,应句分析: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黄庭坚和这位貌美女子有过缠绵,可能这位貌美女子要去很远的地方了。下片起句: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对仗)相对弱些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五言律句)221221(结构)作者转到本词的中心(皇上的诏书)。解析:昨夜在灯前却见到了皇上的诏书。前序提到过黄庭坚曾任地方官,皇上诏书的内容:让黄庭坚押解貌美女子去边疆服役。便愁云雨又难禁。(关键句,叠句围绕它来构思)解析:随之来的愁苦人情世态反复无常,却又无可奈何。真让黄庭
36、坚困解啊,自己却是执行官,皇上的诏书能违抗了吗?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沉。晓也雁行低度,三叠句:作者摊破名词:星。(喝火令摊破是:名词)第一叠:星,第二叠:月,星,月并列名词,第三叠:雁,要求层层有递进的关系。(也叫三枪)递进分:正反递进,另一种都行。解析:拂晓时分星稀、拂晓时分月儿西沉,拂晓时分雁飞得很低,不会寄芳音。(结句也是对应句)作者内心无奈的写照。解析:不会给我寄来佳人的音讯了,因为作者要押貌美女子到边塞去了,再也见不到了。先说说三叠句: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沉。晓也雁行低度,三叠句中藏有衬句:第叠笫三字:星,第二叠笫三字:月,第三叠笫三,四,五,六字雁行低度,组成一句六言句与上片六言句相对
37、衬。所谓对衬:词性相同,平仄相同。三叠中衬句:星月雁行低度,最后看看黄庭坚的衬应句是否工整?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名形星月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名形这就是完美的衬应句,衬句第一字词性相对,平仄相同,对应句:第一字词性相对,平仄相反。如果摊破的是动词,形容词等,相对衬,应句,每句第一字词性要相同,可以的,只摊破名词太窄了,易造成网上千篇一律,不符合词的特点:潇洒飘逸,所谓衬句要用并列名词吗,答案:不一定要用,因为衬句手法没要求非要是并列名词起。我重复讲,就是要你们弄清什么是摊破?说下:星月雁行低度,解析:黄庭坚在很深的夜晚还不能入眠,在窗前看见星星稀少,月儿被云遮了,这么深的夜是见不到雁飞行
38、的,只有一种可能,再这是用惊吓受伤的雁,喻:此时的心情。1,喝火令分正格,变格二种填法。正格:玩的是手法运用的熟练程度变格:没有特色,更没有喝火令的:二仗三枪一破一衬一应所谓变格的喝火令:就是有“中二2,喝火令也是所有词牌中最严谨的词令,为什么是说它是最严谨的呢:1,平仄没“中”,2,上下阕起句必须对仗,(二仗)3,上阕尾四,五句,必须是衬应手法。4,下阕叠句由:四言,五言,六言组成的一组递进手法,(三枪)手法中藏有:摊破,(一破)衬句,(一衬)5,喝火令的结句:与众不同,不但要词结,更重要是,它还是:对应手法与上片结句相对应(一应)喝火令北宋黄庭坚见晚情如旧,交疏分已深。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
39、仄平韵舞时歌处动人心。仄平平仄仄平平韵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平仄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便愁云雨又难禁。仄平平仄仄平平韵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沈。仄仄平平句,仄仄仄平平韵晓也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仄仄仄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韵起句:见晚情如旧,交疏分已深。(对仗)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五言律句)212212(结构)解析:相见虽晚却情如旧交,交往不密但是缘分已深。承句:舞时歌处动人心。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七言律句)解析:舞姿,歌声令人心动。更唐突了,黄庭坚到底要想表达什么,“舞姿”,“歌声”古时只有歌楼才有的。上片的重点: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衬
40、,应句)平仄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下片起句: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对仗,相应弱些)解析:昨夜在灯前却见到了皇上的诏书。便愁云雨又难禁。(关键句,叠句围绕它来构思)解析:随之来的愁苦人情世态反复无常,却又无可奈何。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沈。晓也雁行低度,三叠句:作者摊破名词:星。(喝火令摊破是:名词)下片起句: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结构转:221221摊破是:名词!所以就不要把动词副词之类用在摊破句上,那是错误的。第一叠:星,第二叠:月,星,月并列名词,第三叠:雁,要求层层有递进的关系。(也叫三枪)解析:拂晓时分星稀、拂晓时分月儿西沉,拂晓时分雁飞得很低。不会寄芳音。(结句也是对应句)作者内
41、心无奈的写照。解析:不会给我寄来佳人的音讯了。先说说三叠句: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沉。晓也雁行低度。三叠句中藏有一衬句:第一叠笫三字:星,第二叠笫三字:月,第三叠笫三,四,五,六字雁行低度,组成一句:六言句与上片六言句对衬。三叠中衬句:星月雁行低度。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名形星月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名形这就是完美的衬应句,衬句第一字词性相对,平仄相同,对应句:第一字词性相对,平仄相反。如果摊破的是动词,形容词等,相对衬,应句,每句第一字词性要相同,可以的,只摊破名词太窄了,易造成网上千篇一律,不符合词的特点:潇洒飘逸,所谓衬句要用并列名词吗,答案:不一定要用,因为衬句手法没要求非要是并列名词
42、起。摊破,是什么意思?一句话摊成三句喝火令的摊破非常特殊的,喝火令摊破:词性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名形星月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名形衬应句是手法,是手法必然讲词性前序【作者小传工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进士。曾任地方官和国史编修官。在党争中,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罪名被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黄庭坚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宗法杜甫,并有“夺胎换骨”“点石成金”“无一字无来处”之论。风格奇硬拗涩。他开创了江西诗派,在两宋诗坛影响很大。词与秦观齐名,少年时多做艳词,晚年词风接近苏轼。有山谷集,自选其诗文名山谷精华
43、录,词集名山谷琴趣外篇(即山谷词)。又擅长行,草书,为“宋四家”之一,书迹有华严疏松风阁诗及廉颇蔺相如传等。黄庭坚的起句如果不了解他的经历,会觉的很唐突的和全文没一丝关联。喝火令的摊破非常特殊的,喝火令摊破:词性从起句来分析:这是一首描写离情别苦的闺怨词,应该是和黄庭坚有过交往的一位貌美女子,且是在歌楼弹唱为生的。上片的重点: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衬,应句)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六言,五言律句)解析:几年前的事令我魂牵梦绕,亦无处可追寻了。再从衬,应句分析: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黄庭坚和这位貌美女子有过缠绵,可能这位貌美女子要去很远的地方了。下片起句: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对
44、仗)相对弱些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五言律句)221221(结构)作者转到本词的中心(皇上的诏书)。解析:昨夜在灯前却见到了皇上的诏书。前序提到过黄庭坚曾任地方官,皇上诏书的内容:让黄庭坚押解貌美女子去边疆服役。便愁云雨又难禁。(关键句,叠句围绕它来构思)解析:随之来的愁苦人情世态反复无常,却又无可奈何。真让黄庭坚困解啊,自己却是执行官,皇上的诏书能违抗了吗?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沉。晓也雁行低度,三叠句:作者摊破名词:星。(喝火令摊破是:名词)第一叠:星,第二叠:月,星,月并列名词,第三叠:雁,要求层层有递进的关系。(也叫三枪)递进分:正反递进,另一种都行。解析:拂晓时分星稀、拂晓时分月儿西沉,
45、拂晓时分雁飞得很低,不会寄芳音。(结句也是对应句)作者内心无奈的写照。解析:不会给我寄来佳人的音讯了,因为作者要押貌美女子到边塞去了,再也见不到了。先说说三叠句: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沉。晓也雁行低度,三叠句中藏有一衬句:第一叠笫三字:星,第二叠笫三字:月,第三叠笫三,四,五,六字雁行低度,组成一句六言句与上片六言句相对衬。所谓对衬:词性相同,平仄相同。三叠中衬句:星月雁行低度,最后看看黄庭坚的衬应句是否工整?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名形星月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名形这就是完美的衬应句,衬句第一字词性相对,平仄相同,对应句:第一字词性相对,平仄相反。如果摊破的是动词,形容词等,相对衬,应句,每句第一字词性要相同,可以的,只摊破名词太窄了,易造成网上千篇一律,不符合词的特点:潇洒飘逸,所谓衬句要用并列名词吗,答案:不一定要用,因为衬句手法没要求非要是并列名词起。我重复讲,就是要你们弄清什么是摊破?说下:星月雁行低度,解析:黄庭坚在很深的夜晚还不能入眠,在窗前看见星星稀少,月儿被云遮了,这么深的夜是见不到雁飞行的,只有一种可能,再这是用惊吓受伤的雁,喻:此时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