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59581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组:深深地怀念中的第一篇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说教材本册教材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最后一册教材,是衔接中小学语文学习的桥梁.俗话说:编筐窝篓,全在收口.因此,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语文阅读作文能力的提升,不仅对中学语文学习有益,更是学生终生学习的必备能力.本组课文共有4篇,都是追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有大义凛然的李大钊,有舍身引路的郝副营长,有日夜操劳的开国总理周总理,有舍己救人的张思德.虽然他们所处的时期不同,但是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是相同的,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是相同的.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英

2、雄.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通过作者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贞革命的伟大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深深地思念.这篇文章除开头外,是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记叙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李大钊忠于革命的伟大精神,受到革命的熏陶感染.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李大钊能够从容的面对危险,平和的面对家人的悲伤,以及无所畏惧的面对死亡.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教给他们读书作文的方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教给学生寻求活水的方法,他们才能够思如泉涌,妙笔生花.二、说学情本班62人,学习语文的兴趣都很浓厚,并且具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他们的朗读入情

3、入境,他们的表达酣畅淋漓,他们的倾听全神贯注,他们的笔尖真情流露.在这样的课堂,教这样的学生,只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只需要教师的授之以渔,原生态的语文课堂即可呈现,当然这只是预期的效果.三、说设计理念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天天看书,终生与书为友,这是一条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理念一:课堂书声琅琅,享受精神食粮理念二:课前查找资料,课堂加深理解理念三:学习表达方法,读写相得益彰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因此设计了:写一件令你记忆深刻的事情,运用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把内容写具体,达到了学以致用.四、说方法策略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定教.从教学内

4、容出发,朗读感悟.从教学效果出发,积极体验.五、说教学流程1、诗歌导入,联想入题2、整体回顾,理清脉络3、对比朗读谈发现4、自由朗读,品味其人5、重点引导,加深理解6、纵观全文,交流收获7、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其实,语文很小,不过字词句点,语文很大,包罗气象万千,语文教学就是把大千世界缩小了给学生看,语文教育就是把小东西放大了装进学生的心田.春暖花开,面朝大海,让我们做一个快乐的语文人.以上是我的说课.谢谢大家!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说教材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作者回忆父亲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被审,被害的经过,从而表达了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不惜

5、献身的嵩高品质,也使我们认识到当时反动军阀狠残暴的本质.说目标根据这一课文的内容,在这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体会语感,辨析沉重、沉着等词,并用词造句.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大钊忠于革命、忠于党,不惜献身的高贵品质.3、学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方法.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基于以上的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看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1、理解课文被捕与被审两部分,体会李大钊同志沉着,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和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不惜献身的革命气概.2、通过学习用简练、通俗的语言对李大钊的描写,学习家人的方法.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弄清文中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句子及运用这

6、种写法的好处,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说过程小语大纲五年级识字、写字中提出:五年级学生要提高辨析词语的能力,通过对沉重沉着的辨析经进一上理解李大钊的品质.本课是一篇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文,指导学生理解李大钊忠于革命、忠于党,不惜牺牲的精神和对反动军阀的凶狠、残酷的憎恨,这也是大纲提出的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反映.这样既加强了学生的爱党、爱祖国的教育,也培养了学生在为人处事时能爱憎分明.本课编排在本册教材中每五组,本组的训练重点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是小学阶段最后一篇指导写法的训练项目,为此,指导学生弄清文中的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句子,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很必要

7、的.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本组训练特点以及高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我班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结构:一、从忆入手,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阅读教学要从整体着眼,这一点就告诉我们,使学生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是很重要的,这个印象即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避开文章的主题,分散教学,就会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支离破碎,所形成的知识概念就是松散、孤立的,对课文的理解也可能片面的理解或以篇概全的弊端.为了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感知课文.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忆作统领提出:课文忆了谁?忆了他哪几个时间段的事情?忆了哪一天使我忘不T?(幻灯片出示)再运用自读讨论法理解这些问题.这样既使学生从感知上了解课文大意,也培养了学生的自

8、学能力.这符合高年级学生认识理解规律的.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理解重、难点突出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既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减轻学生负担,膈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更透彻.为此,在理解重、难点时我采用了以下方法:1、在理解被捕这一部分时,我采用讲授法对比法的训练方法.通过讲解,指导朗读,使学生了解李大钊在被捕时神态以体会他对革命的追求.通过划出我和宪兵表现的词语,采用对比法教学求理解李大钊的沉着镇定,从容不迫的精神,从而学习这种对比写人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2、在理解被审时,我采用自学法演示法直观法教学,通过学生自学默读这部分课文要求学生画出描写破大钊在被审时的神态词语,然后讨论这些

9、词语.提出:你从中体会到李大钊有什么样的品质?是什么力量使李大钊能在凶狠的敌人面前沉着冷静呢?找出原因句,体会李大钊的内心活动,来更深入的理解课文,以达到新旧知识的融洽.如:复习了事情的前因后果.通过学生扮演角色,演课本剧的形式,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演、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示挂图,指导读图,理解安定、沉着等词语.3、在指导学生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个难点时,我采用讲授法,使学生了解前后照应的含义,而后采用列举法列举几篇课文中的前后照应关系,理解前后照应.通过学生举一反三的训练,弄清这种写法的好处,以便在以后作文中应用.三、指导朗读,升华情感,产生共鸣在学生理解课文基础

10、上,产生语感,和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去朗读课文.以指导学生读出爱憎分明之感,通过指名、默读、齐读、自由读等形式,读出对李大钊的怀念之情,读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好处.最后用朗读带并配乐的形式,把学生带入情境,最后再一次体会课文情感,总结课文.这节课我依据教材特点,师生特点.采用多种教法,朗读形式,即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表演概括能力.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三组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11、,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安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先生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感染.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李大钊先生能够从容面对危险,平和面对亲人的悲伤,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同时,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除了使学生借助课文,激起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外,还让学生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12、朗读课文.2、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一、借助学生已有情感基础,深刻领会文本内容及思想本学期,我们教研组的教研课题是感悟,提高表达技巧.既是感悟,就一定要有所感才能有所悟.学生只有走进了作者的情感世界,才能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感受人物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而学生只有在感悟之后,才能真切地体会到文章中表达技巧的妙处,从而得到启示,在平时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此种方法.为了引导学生迅速进入作者的角色,具体的情境中升华,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震撼的同时,感受肩上所担负的历史

13、使命.这样,既使学生在预设的情感氛围中感知了女儿李星华眼中的李大钊先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又使课文的教学在减少说教意味的同时,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二、多法并举,理解重点,突破难点.突出对课文重、难点的教学,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可以减轻学生负担,使课堂四十分钟对学生产生最大的效益,同时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透彻.所以,在理解重、难点时我采用了以下方法:1、在理解被捕这一部分时,我采用讲授法对比法的训练方法.通过讲解,指导朗读,使学生了解李大钊在被捕时神态、动作、语言以体会他沉着镇定,从容不迫的精神.通过划出我和宪兵表现的词语,采用对比法教学求理解,使学生体会正面描写人物、对比

14、表现人物、反衬突出中心的妙用,从而学习这种对比写人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2、在理解被审时,我采用自学法演示法直观法教学.通过学生自学默读这部分课文,画出描写李大钊在被审时的神态词语,然后讨论这些词语,提出: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使李大钊能在凶狠的敌人和挚爱的亲人面前沉着冷静呢?通过联系上文,补充相关背景资料,朗读文中描写李大钊外貌、神态的语句,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使其对文本的学习达到思想和内容的和谐,互为映衬.同时,通过学生演课本剧的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表演、朗读、把握人物情感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感悟水平,从而更好地在习作中对这些表达技巧加以恰当运用.3、在指导学生理解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时,我采用引读法暗示课文中的前后照应关系,而后采用讲授法,使学生了解前后照应的含义,弄清这种写法的好处,以便在以后习作中应用.三、指导朗读,以读促悟,受到教育.在学生理解课文基础上,指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以期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时去朗读课文,读出爱憎分明之感;通过指名、默读、齐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读出对李大钊的怀念之情;通过教师领读,读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好处;最后用引读把学生带入情境,再一次体会课文情感,总结课文.这节课我依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采用多种教法和朗读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整合和感悟,提高表达技巧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