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设计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61707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单元设计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单元设计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单元设计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单元设计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单元设计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单元设计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单元设计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领.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要:参用项目化学习设计的原理,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可采用六步设计程序,即设计准备一陈述单元目标一规划情境任务一拟定评估方案一安排学习进程一组织反思。在实际操作中,这六步并非线性展开,而需多次循环往更。近年来,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课标”)的颁布和统编教材的使用,大单元设计风生水起,多家期刊开辟专栏,为教师提供诸多设计成例。“授人以鱼”固然重要,“授人以渔更为必要。为此,笔者在对大单元设计的价值、视点与尝试性模板进行研究(单元设计的价值、视点与尝试性模板一文刊发于语文建设2019年笫07期)之后,参用项目化学习设计的原理,建构了大单元教学六步设计程序(设计

2、准备一陈述单元目标一规划情境任务一拟定评估方案一安排学习进程一组织反思)和相关的技术要领,谨与读者分享。设计前要做哪些准备?大单元模板包括一般项目、单元目标、情境任务、评估设计、学习计划、学后反思等板块。落笔“一般项目”(单元名称、设计者、适用年级与班级、课时等)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免写写停停导致前后失联。设计前的准备,大而言之,包括如下四个方面:(一)研读课文或材料高中语文统编教材5册共28个单元,其中23个以阅读与写作为主的单元,保留了传统教材文选组合、读写中心的样貌。对此,多层面研读课文是设计最基础的动作。2个整本书阅读单元、3个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的单元,则需研读整本书和学习资源。

3、特别是红楼梦,教师自己没有通读,要有效设计教学与指导阅读,是不可能的。(一)分析教材按古德莱镌的课程层次划分,教材与课程方案、课程标准都属于“正式的课程”.要设计出基于或超越国家课程的单元教学方案,既要宏观了解统编教材的编辑思想、结构布局,又要把握各单元的内部结构。(=)浏览课标教材是依据课标编写的,教材编写最直接的学理依据是课标。教师至少要找出该单元与学习任务群(学习目标与内容、教学提示)、学业质量的对应关系。如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其对应的任务群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的“新闻传媒类”,对应的学业质量是“水平1”(最相关的是卜2,思维发展与提升维度)。教师要细读相关文字,明确该单元在课

4、程中的地位。(四)估测学情把握学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把握学情,国内外都有探讨,却未有普适有效的“绝招”。单元设计之前,固然可以用KWL之类的问卷,但最主要的还是要有依据教师经验的学情估测。或许有人会说,设计前还应阅读教参、参考他人设计。这些诚然是必要的,但为磨炼自己的研读和设计能力计,且避免大脑成为他人的跑马场,这些当尽可能延后。如何陈述单元目标?在课程实施“学习任务群一单元一课时”的推演链条中,单元处于中观位置,单元目标是任务群目标的具体化,相比课时目标又有一定的抽象性。其制订的学理,大而言之是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单元、学生、教肺、教育环境等,其实际操作可参照夏当梅构建的“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模

5、板”,经历如下五个环节:(一)列出主要知识和能力经由课文/材料研读、教材分析、课标浏览后,设计者即可进行头脑风暴,尽可能丰富地罗列与单元有关的知识和能力。(一)提炼关健概念或能力前面的罗列,尽可能求其“多”。之后当求其“序”,即将罗列的主要知识和能力,依据一定的逻辑剔除、筛选与排序,并逐级抽象和整合,到足够统领单元知识点的水平,最后予以结构化的表达(如思维导图)。依据最新的学习理论,理想的是能找到单元的“大概念”(Bigidea)。然而相对于其他课程,语文的知识体系是劣构的、豆杂的,找到大概念并不容易,而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有助于从兜杂中找到头绪。(=)明确单元导向紧承上两个环节,夏雪梅的项目化学

6、习设计,要求将学科关键概念或能力转化为本质问题,再将本质问题转化为合适的驱动性问题,且要定位高阶认知策略。与之相类,波斯纳学程设计称之为“中心问题”,并厘定了探究、鉴赏性、问题、决策力、技能、个人成长等六种课程重心或导向。受此启发,比较布卢姆、加涅、马扎诺等人以及我国课程标准的表述,中小学语文课程可将中心问题、高阶思维整合为技能、鉴赏、探究、创造、实践等五种单元导向。如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作为以读写为主的单元,可定位于鉴赏一一阅读欣赏三篇通讯、一篇时评和两首古诗,可定位于探究一探究人物通讯、时评等体裁的特点、内容和写法,可定位于创造一一发展评价能力特别是写作能力。综合考虑,以定位于创造为宜

7、。(四)确定单元名称依据单元学习的导向,教师要提炼一个简明醒目的名称,使之成为单元学习方案的“眼晤”,其中最好有动词性的词语。如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笫二单元,可命名为“人物通讯、新闻评论的读写”或“我是校报实习记者”。单元名称可以在目标陈述后再来确定。(五)陈述单元目标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陈述的框架,二是陈述的模式。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笔者主张以知识、技能/能力、态度的框架陈述单元目标,采用行为目标、问题解决目标和表现性活动(目标)的任一种或两种模式来陈述。如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目标可陈述如下:阅读单元文本,探究人物通讯、新闻评论的体裁特点。小组合作,建立评选标准,推荐优秀消息、通讯并说明

8、理由。学写人物通讯(或特写)、新闻评论,改写古诗为新闻消息。在学习活动中认识劳动的光荣与伟大,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其中,是知识目标,它通过“探究”方式达成,符合课标“新闻传媒类内容,在分析与研究当代社会传媒的过程中学习”的教学提示:和是能力目标,它采用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建立评选标准”“推荐优秀消息、通讯”“学写人物通讯”等,构成了该单元“创造”层级的表现性活动;是态度目标,它强调“在学习活动中”渗透。如何设置情境与任务?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是离不开情境设置的,这是由素养与情境的关联性决定的。奇泽姆认为,素养有两个要素不可或缺:第一,应用自己的所知完成特定的任务或问题;笫二,有能力在不同的情境

9、间进行迁移。夏雪梅强调将本质问题转化为驱动性问题,就在于驱动性问题嵌入了学生更感兴趣的情境。设置情境与任务,宜按如下四环节操作:(一)选择最符合单元特征的情境类型(宏观类型)2017年课标提出的三类情境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学科认知情境,是宏观层面的。仍以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符合该单元特征的情境当为“社会生活情境”。(二)具体化地思考情境各要素关于具体化技术,笔者改造了格兰特威金斯等人的GRSFS任务设计架构,形成如图1所示的模型。评估图1情境一任评估的模型教学月刊依据以上模型,从目的、角色、对象、环境、产品或表现等要素具体化情境,看似理性,但在实际操作中还依托灵感。设计的情境,要与任

10、务群特性保持一致。疫情期间,“假如贾宝玉参加了某次家宴,吃了野味,患上了新冠肺炎,传染了五个人,最有可能被传染的五个人会是谁?”这样的设计,之所以为人诟病,与红楼梦阅读整体定位不太吻合有关,俗称“不搭调”。(=依据单元导向与单元目标,确定核心任务核心任务,与非核心任务、干任务等相对,是直接指向单元重心的任务,且是与情境相融的。核心任务往往是综合的、开放的、豆杂的。不管是核心任务还是非核心任务,均应具有语文性,即与听说读写做等行为相关,成果形式可以是口头、书面、展示的或它们的综合。情境与核心任务往往一体设计,如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笫二单元可设计为:社会生活情境。恭喜你成为校报实习记者!在两周时间内,

11、请你从各大媒体推荐优秀消息、通讯,根据要求写作消息、通讯、时评。这些成果的质量,将决定你是否转为正式记者。虽然“我是校报实习记者”是虚拟的,但这一任务有其现实基础一一学生会常从高一年级学生招收宣传部、广播站、电视台和校报校刊的记者。(四)圉绕核心任务,列出子任务或活动设计核心任务后,可以顺势围绕核心任务列出子任务或活动。当然,这一步也可留待于设计“学习计划”时一并操作。实践中,画出任务框架很难一步到位,故而两种方式可结合使用。如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任务框架可这样画(如图2):图2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任务后婚解需要说明的是,统编教材已考虑了情境:“每一个学习任务中,前边的引入语都是创设

12、的情境”,“也可以把单元导语视为教材提供的整体学习情境”。即使如此,教材在单元情境设置的统整性上仍留有空白,有待教肺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四如何拟定评估方案?评什么?依据什么标准?怎么评?什么时候评?谁来评?结果如何处理?这些都是评估所要考虑的。与传统教学不同,基于2017年.课标的语文教学,评估是与单元目标、情境任务紧密相连的,如图1所示。评估先于教学活动被设计,即所谓“逆向设计”。大单元设计时,评估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单元评估的总设想(“评估设计”),;是评估如何镶嵌于学习过程中(“学习计划”)。有关评估的设计与操作,这里提示如下三点:一是分类明确评估的内容。评估内容大致有三类:一是针对双

13、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二是表现性任务,三是学习技能。二是选用合宜的评价方法。各种评价方法是一个连续的存在,如图3所示。交流式评价选择性反应评价论述式评价表现性评价图3评估方法的连续体彳教学月刊单元评估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大致包括:(1)非正式检查(口头提问、观察、对话等),用于组织和推进学习,无须写入单元设计:(2)传统的纸笔测试(选择、填空、简答、论述题等),可评价双基,于“评估设计”处概述;(3)表现性评价,可用于表现性任务、学习技能的评价,于“评估设计”处概述,于“学习计划”中展开。如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评估设计”,可以这样陈述:表现性评价:小组合作拟定优秀消息、通讯的评选标准

14、各1份,从各大媒体推荐优秀消息、通讯,满分5分:个人根据要求写作消息、通讯、时评各1篇,满分15分。纸笔测试:单元综合性内容,涉及字词音义、语段分析、文段表达等,满分20分。学习技能:单元学习中倾听、记笔记、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按常规评价,满分10分。以上3项累计总分50分,获35分及以上者,即可转为正式记者。三是用好表现性评价。用于表现性评价的工具有三种:核查表、表现清单、评分规则。近年来,期刊所见的任务群、单元设计文本,较多使用表现清单(制作简便,可行性好),惜乎赋分过大(IOo分),评分效度、信度较低,评分规则的开发技术还有待提高。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笫二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三一“小组合作

15、,从新闻价值、报道角度、结构层次、语言表达等方面草拟一份优秀新闻评选标准”,需要教师习得表现清单、评分规则等技术。这里仅提供表现清单的样例(如表1所示):新闻评论的评分规则,可参见拙作论述文写作16课。表1是表现清单,限制分值5分,以避免出现高赋分从而降低评分信度的问题,而“三个等级按指标满分的1分、0.7分、0.3系数吠分”约定,使得“我荐优秀作品”的评分能汇总到“是否成为正式记者”的单元总分中。表1“我荐优秀作品”评价量表指标特征描述优秀良好般评选标准(1分)能从四个方面描述,简洁,可操作推选作品(1分)作品符合各自体式,符合评选标准推荐书(2分)推荐理由明确,能结合作品具体分析,条理清楚

16、,语言简明展示交流(1分)口齿清楚,清晰流畅,声音响亮,仪态大方,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三个等级按指标满分的1分、0.7分、0.3系数赋分第一小组得分2字月刊五如何安排学习进程?安排大单元的学习进程,应思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这里只谈结构选择与呈现样式。(一)结构选择学习进程,即学习任务围绕单元目标展开的过程。单元内各任务之间的关系,一般有三种:链式结构、箍射结构、树状结构。如编教材必修上册笫二单元的六个任务(见图2),总体是环环相扣的链式结构,如以“学写消息、通讯、时评”为核心,可理解为辎射结构,如将“成为正式记者”作为核心,可理解为“树状结构”。(二)设计呈现中外学者对设计呈现的模型化多有探讨,

17、如格兰特威金斯等人的WHERETO要素模型,是将方向在哪里(W)、吸引学生(三)、探究和准备(E)、反思与修订(R)、展示和评价(E)、根据学情的调整(T)、为最佳效果而组织(0)等根据课程需要错综安排的。笔者推荐用“课时(课段)计划”方式呈现,以减轻书写负担,其框架包括课时(课段)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学习)等,以整合学习内容、学习形式、资源与评价等,实现教、学、评一致。六如何设计反思?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认识学习的意义所在。孔子、苏格拉底、杜威等都有关于思考(反思)的经典表达,安镌森等人提出的知识维

18、度将反省认知与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并列。培养反思能力是学习的重要内容。2017年课标的“学业质量”部分,对每一水平的第一维度(语言建构与运用)都有相关的表述,如IT中的“有反思和总结自己语文学习经验的意识,关注语文学习方法的学习“。培养的途径,一是借助学习规则的建立与实践,使之成为“学习技能的一项内容。二是有意识地设计和引导反思,指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结果和学习方法,如表2所示。表2反思设计的支架节点内容纳入单元设计时思即反学习规则视情况非正式检查(口头提问、对话)否学后反思课堂或课后: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是单元后:纸笔测验(双基)、表现性评价(表现性任务、学习技能)、问卷(如KWL表)、拓展迁移是高一学生来自不同初中,学习习惯不同,最初一两个月有必要建立语文学习(含反思)的规则,将表中的内容纳入单元设计是必要的。可以不纳入单元(课时或课段)设计。和是单元反思设计的要项。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述的六步设计,既要作序列性思考,又要作一致性思考,相对来说,前三步(设计准备、陈述单元目标、设置情境任务)偏重于前者,后三步(拟定评估方案、安排学习进程、设计反思)偏重于后者。在实际操作中,这六步并非线性展开,而需多次循环往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