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习俗的随笔.doc
《关于端午节习俗的随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端午节习俗的随笔.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端午节习俗的随笔 关于端午节习俗的随笔1小时候,端午的香包飘着幽香,姥姥手中的针线又在忙。长大了,端午的香包是她的礼葬,姥姥已不再我身旁。而现在,端午的香包是一串念想,姥姥的爱在外婆桥上。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期待过端午节。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枣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了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馅儿甜甜的,有了米,这种甜也不腻了;米中融入了枣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我常常是吃得满嘴“小胡子”,妈妈见了笑我是只“大脸猫”。
2、我却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头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外婆会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动步子于床前,从枕边的针线筐中取出几个香囊。那时外婆还只有我一个孙辈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会有五六个外婆做的香包。这些香包各式各样,在我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儿的。外婆那时手还很巧,会做很多种图样。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还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无论做什么,就像什么,虽说没达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绝不比路边买的那些差。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香包的那种味道,但那无疑是我那时的最好饰品。于是,我国的满身都是德,犹如天花乱坠。效益看着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说什么,依然“孤芳自赏”
3、,跑去妈妈面前玩了。现在物是人非,我穿过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长大了,表弟已经七岁,外婆也去世很久了。我们家端午节的习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没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长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时心里却十分空洞,越临近端午,越是如此。怀念我亲爱的饰物外婆充满爱意的香包。关于端午节习俗的随笔2“五月五,是端午”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可是,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且听我来解答吧!秦朝时期,一个楚国的臣子,名叫屈原,他是我国最早的爱国诗人。在秦国吞并六国的前夕,屈原被楚王流放,且忍受不了楚国即将灭亡的情况,悲愤交加,报石投泪罗江以身殉国。江边百姓知道了屈原投河自尽的消息后,纷纷划船去打捞屈原的身体,这就
4、演化成了赛龙舟的习俗。因打捞未果,为了不让那些小鱼小虾把尸体吃掉,人们把饭团、五谷杂粮投进江里,好让它们吃饱了不去吃屈原的身体,这就演化成了现在的吃粽子的习俗。说起吃粽子,我想起上次过端午节的时候,我和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包粽子的情形。妈妈会报四角形的粽子,还向我炫耀,我也跃跃欲试。我先拿出粽叶,包成一个锥形,把花生、蜜枣、红豆放进去,再放入米,把粽叶一合,绳子一绑,成了!一个奇丑无比的粽子映入眼帘。我想:虽然不好看,但也是我的“作品”,离成功就不远了。下午,妈妈又带我去看划龙舟,比赛一开始,顿时锣鼓喧天,队员们都奋力划着船,鼓手也都奋力地击鼓,又快又响、震耳欲聋。随着一条红色的龙舟冲过终点,
![关于端午节习俗的随笔.doc_第1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2-1/21/278c60f3-5c21-4d4e-bd66-12c6baaaf084/278c60f3-5c21-4d4e-bd66-12c6baaaf0841.gif)
![关于端午节习俗的随笔.doc_第2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2-1/21/278c60f3-5c21-4d4e-bd66-12c6baaaf084/278c60f3-5c21-4d4e-bd66-12c6baaaf0842.gif)
![关于端午节习俗的随笔.doc_第3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2-1/21/278c60f3-5c21-4d4e-bd66-12c6baaaf084/278c60f3-5c21-4d4e-bd66-12c6baaaf084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端午节 习俗 随笔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96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