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口三十六曲溪省级湿地公园项目环评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70606 上传时间:2024-03-30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55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海口三十六曲溪省级湿地公园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海南海口三十六曲溪省级湿地公园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海南海口三十六曲溪省级湿地公园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海南海口三十六曲溪省级湿地公园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海南海口三十六曲溪省级湿地公园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海口三十六曲溪省级湿地公园项目环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海口三十六曲溪省级湿地公园项目环评报告.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项目名称:海南海口三十六曲溪省级湿地公园项目建设单位(盖章):海口市琼山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9年12月国家生态环境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

2、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Mo目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1、项目由来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23、工程总平面建设布局84、工程技术方案及工程量表95、旅游规划316、建设期安排327、用地平衡表328、湿地平衡339、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34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361、自然环

3、境简况36三、环境质量状况40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40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413、声环境质量现状43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44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45四、评价适用标准481、环境质量标准491.1 空气环境质量标准491.2 声环境质量标准491.3 水环境质量标准492、排放标准502.1 噪声排放标准502.2 废气排放标准50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50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501、工艺流程简述(图示):512、主要污染工序:542.1 施工期污染源强分析542.2 运营期污染源强分析58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61七、环境影响分析63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632.

4、3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632.4 施工期空气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642.5 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662.6 施工期固废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672.7 施工期临时堆场对环境的影响分析682.8 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分析692.9 施工在灾害天气条件下的风险分析与防治措施742.10 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75工期对三十六曲溪及南渡江龙塘饮用水源地的影响分析751.lO施工期物料运输对海南海口三十六曲溪省级湿地公园内现有道路及沿线居住区影响分析76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762.1 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762.2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772.3 运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7

5、82.4 运营期固废环境影响分析792.6 运营期日常绿化管理环境影响分析792.7 运营期景观环境影响分析822.8 事故风险影响分析832.9 环境影响损益分析863、产业政策及规划相符性分析893.1 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893.2 项目规划相符性894、选址规划合理性分析975、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976、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997、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内容998、环境管理1009、环境监测计划101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101九结论与建议1021、结论1031.l项目概况1031.3 产业政策相符性结论1041.4 项目规划合理性结论1041.5 项目平面布置合理性结论1

6、051.6 环境影响结论1052、建议106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海南海口三十六曲溪省级湿地公园项目建设单位海口市琼山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通讯地址海口市琼山区高登街财政大厦六楼联系电话14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海口市琼山区三十六曲溪立项审批部门海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海发改产业函【2018】1399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公园管理N7851生态保护N771占地面积(IT?)2784578.7(4176.868亩)绿化面积(H?)9200总投资(万元)11222.64环保投资(万元)3295.8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9.37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20年3月

7、1、项目由来中国共产党海口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确立了海口市持续推进“双创”,进一步放大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先行示范效应等五年发展战略。同年底,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正式发布。海口市委、市政府以此为契机,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以湿地作为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抓手,将湿地保护与修复作为创建人民幸福家园的民生工程,构筑青山绿水的百年大计,美丽海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永葆国际湿地城市活力的基础条件,开展全覆盖的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并研究编制了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根据总体规划保护体系格局

8、的部署,以申报建立省级湿地公园的形式保护三十六曲溪湿地。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原因,提出了“海南海口三十六曲溪省级湿地公园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的建设,以保护和恢复湿地资源,推进海口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将拟建的海南海口三十六曲溪省级湿地公园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五个功能分区。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湿地保护工程(含界桩、界碑、指示牌、管护码头等)、湿地整治工程(含水葫芦、河岸、水面整治)、湿地修复工程(含河源段水岸修复、景观段水岸修复、河肚段水岸修复、河曲段水岸修复)、

9、宣传利用工程(含道路交通工程、配套设施工程、给排水工程、主要建筑物工程、电气工程、驳岸工程)、监测管理工程(含设备购置等)。项目总投资为11222.64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关于规范主题公园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社会规2018400号),主题公园是指以营利为目的兴建的,占地、投资达到一定规模,实行封闭管理,具有一个或多个特定文化旅游主题,为游客有偿提供休闲体验、文化娱乐产品或服务的园区。主要包括:以大型游乐设施为主体的游乐园,大型微缩景观公园,以及提供情景模拟、环境体验为主要内容的各

10、类影视城、动漫城等园区。政府建设的各类公益性的城镇公园、动植物园等不属于主题公园。本项目为政府建设的公益性的湿地公园,无营利性、不实行封闭管理。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2018年4月28日修改)本项目属于“四十、社会事业与服务业,119公园(含动物园、植物园、主题公园)中的其他(城市公园和植物公园除外)Z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建设单位海口市琼山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广西新北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任务后,立即组成技术小组赶赴现场,在对现场进行了详细的踏勘和资料收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以

11、及相关技术导则、规范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2.1建设内容及规模范围划定依据主要为:三十六曲溪临水控制线外扩10m、南渡江常水位线、乡村建设用地边界5m缓冲)、道路和林缘线等。拟建的海南海口三十六曲溪省级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278.46h?(4176.868亩),其中湿地面积236.20hm2,湿地率为84.82%。项目位于琼山区中部,规划区地理坐标位于EJ10o24r50-110o284/,N:194840195109”,详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根据海南海口三十六曲溪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7-2021年)功能分区:将拟建的海南海口三十

12、六曲溪省级湿地公园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五个功能分区,详见附图3。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湿地保护工程(含界桩、界碑、指示牌、管护码头等)、湿地整治工程(含水葫芦、河岸、水面整治)、湿地修复工程(含河源段水岸修复、景观段水岸修复、河肚段水岸修复、河曲段水岸修复)、宣传利用工程(含道路交通工程、配套设施工程、给排水工程、主要建筑物工程、电气工程、驳岸工程)、监测管理工程(含设备购置等)。具体如下:(1)湿地保护工程包括河口生境保护、河岸林生境保护、河曲生境保护、牛枕弯道生境保护、沙洲生境保护、河肚生境保护、热带灌草丛生境保护、浅滩深潭生境保护、林泽生境保护、火

13、山基岩壶穴生境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生境保护、湿地污染防控以及界碑、界桩、主要指示标志。湿地保育区包括三十六曲溪河床全段,总面积215.22hm2,占总面积的77.29%。(2)湿地整治工程水葫芦等外来入侵物种治理,河岸、水面整治。(3)湿地修复工程包括河源段水岸修复、景观段水岸修复、河肚段水岸修复、河曲段水岸修复、河流湿地复合体修复。(4)宣教利用工程乡村河流主题茅草屋、乡村河流文化主题茅草屋、生物多样性主题茅草屋、访客中心、科普宣教室内装修及配套设施、科普宣教牌示系统设计、科普宜教主题活动设计、科普宜教材料设计、乡村游乐园、乡村动物园、荔枝采摘区、浮甸观赏、湿地菜园、湿地花苑、湿地药田、花

14、基稻田、树基稻田、乡村牧场、早作立体农业、梯塘农业、木栈桥、虹桥、绳桥、竹索桥、风雨桥、乡野游钓、水车、水磨、水排、听鸟仪、专业录声机。供水设施、给水管线、电力线、315kVA箱式变压器等以及公园大门、公共厕所、观景塔、休憩享、自然驿站等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工程:车行道、自行车道、游步道、木栈道、火山石田坡路、草龙田坡路、生态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外部道路交通优化。(5)监测管理工程热带乡村湿地生态监测研究站、土壤自动监测、水文及水环境自动监测、鸟类调查与监测、鱼类调查与监测、外来入侵物种监测、旅游活动监测、小型气象监测站、空气质量实时监测、车辆信息管理、游客流量管控系统、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巡护

15、管理设施、应急预警管理、运营管理。各工程具体建设内容及规模可见下表I-Io表11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序号主要建设内容单位数量备注1湿地保护工程1.1河口生境保护hm23.51保育措施:禁止挖沙,破坏河口生境结构;禁止拉网捕鱼,清理捕渔网;加强生物多样性及水质等关键性指标监测。1.2河岸林生境保护hm217.96保育措施:加强林政管理,禁止破坏河岸林地植被;加强有害生物防治:设置保护警示牌;禁止破坏鸟巢等行为。1.3河曲生境保护hm217.13保育措施:禁止截弯取直、岸线硬化等破坏河曲的行为:禁止河道及周边采石、挖沙破坏河曲地质结构。1.4牛辄弯道生境保护hm22.04保育措施:禁止填埋占用牛

16、转弯道:禁止牛转弯道及周边采石、挖沙破坏地质结构。1.5沙洲生境保护hm20.89保育措施:禁止破坏河心岛及周边地质环境;保护河心岛自然植被,保护鸟巢,禁止人为干扰。1.6河肚生境保护hm2137.86保育措施:清退河肚内网箱养殖;完善周边村镇污水处理设施;清退私垦农田,并恢复河岸林;巡护人员定期巡护。1.7热带灌草丛生境保护hm23.39保育措施:设立保护标志,禁止人为干扰;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和管理巡护。1.8浅滩-深潭生境保护hm20.71保育措施:禁止采石挖沙,倾倒建筑、生活垃圾填埋河道。设立保护标牌及界碑、界桩。1.9林泽生境保护hm22.90保育措施:禁止破坏风箱树群落结构:禁止在林

17、泽内抓虾捕然、投放鱼网;禁止一切捕鸟、吓鸟行为:巡视人员定期巡视。1.10火山基岩壶穴生境保护m2324.96保育措施:严禁采石、挖沙破坏火山基岩壶穴结构:严禁在火山基岩处烧烤、野餐;严禁捕捉、破坏火山基岩处的底栖动物及其生活环境。1.11珍稀濒危物种及其生境保护项1在湿地公园范围内修建道路时预留出野生动物的廊道空间在野生动物生存活动处设置警示标示在道路两旁设置栅栏等1.12湿地污染控制项1(1)稻田面源污染(2)果林面源污染(3)畜、禽点源污染1.13湿地驳岸项2湿地整治工程2.1外来入侵物种治理m21861.19治理措施:以“全面打捞,统运输,集中处理”为技术路线,为了尽小可能的对水体减少

18、干扰,主要运用人力对水葫芦进行打捞;打捞后的水葫芦不能现场堆积,统一运输到远离水域的地方,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2.2河岸、水面整治项13湿地修复工程3.1水岸修复hm27.53(1)河源段水岸修复hm20.94(2)景观段水岸修复hm20.22河肚段水岸修复hm20.49(4)河曲段水岸修复hm25.883.2河流湿地复合体修复hm215.41(1)河漫滩草甸(2)热带灌草丛(3)草本沼泽(4)林泽(5)河漫滩洼地(6)潟湖结构(7)沙洲(8)湖心岛4宣教利用工程3.1乡野游乐区m25014.61(1)科普游乐区m21332.91开展湿地公园科普宣教活动乡村河流主题茅草屋m278.54热带河流

19、、乡村河流、三十六曲溪河流结构解读等乡村河流文化主题茅草屋m247.08乡村河流文化、古水智慈利用模型展示生物多样性主题茅草屋m250三十六曲溪动植物资源及乡野昆虫展示、开展自然教育课堂与活动等访客中心m270接待来访客人、对外展示窗口观景塔m264景观制高点(2)乡村游乐场m21596.98开展乡村游乐活动(3)乡村动物园m22084.72乡村动物展示园区4.2热带果林体验区hm28.06(1)荔枝采摘区hn28.06开展荔枝采摘体验活动4.3热带观赏型湿地农业展示区hm27.76(1)浮甸观赏hm21.66科普浮何奥秘(2)湿地菜园hm21.62湿地水生蔬菜种植观赏湿地花苑hm20.7湿地

20、花卉植物观赏(4)湿地药田hm20.53湿地药用植物科普观赏(5)花基稻田hm20.62稻田田域优化,花基稻田景观观赏(6)树基稻田hm21.15稻田田埋优化,树基稻田景观观赏(7)乡村牧场hm20.5微地形塑造专家-水牛(8)旱作立体农业hm20.64旱作立体农业观赏(9)梯塘农业hm20.34梯塘农业观赏4.4乡野河流湿地体验区hm25.98(1)乡野河流游憩体验hm23.13乡野多种步道、桥体验,乡野游钓体验木栈桥座1虹桥座1绳桥座1竹索桥座1风雨桥座1乡野游钓项1(2)乡野河流文化体验hm21.83古水智慧利用体验水车套1水碓套1水磨套1水排套1(3)乡野声景体验hm21.02聆听自然

21、,体验乡野乐趣听鸟仪套200专业录声机套1004监测管理工程4.1热带乡村湿地生态监测研究站平方米60采用遥感监测、无人机、无人船生态监测、视频监测、样地监测实验等开展公园监测工作。配备室内外监测仪器,搭建操作平台,如土壤自动监测、水文及水环境自动监测、鱼类鸟类调查与监测,外来入侵物种监测及旅游活动监测、小型气象监测站等设施设备,配备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系统及实时显示屏:自带净化污染源设备,该系统可全天监测,具备实时性、多参数、智能化、自动报警等特性。4.2土壤自动监测项14.3水文及水环境自动监测项14.4鸟类调查与监测项14.5鱼类调查与监测项14.6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项14.7旅游活动监测项1

22、4.8小型气象监测站项14.9空气质量实时监测项14.10车辆信息管理项14.11游客流量管控系统项14.12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项14.13巡护管理设施项14.14应急预警管理项14.15运营管理项15道路交通平方米25354.765.1车行道平方米225宽度3m5.2自行车道平方米10166.08宽度2m5.3游步道平方米6105.41宽度2m5.4木栈道平方米2365宽度1.5m5.5火山石田填路平方米888.02宽度Im5.6草龙田境路平方米2778.35宽度Im5.7生态停车场平方米24185.8自行车停车场平方米408.95.9外部道路交通优化项16配套设施6.1公园大门座36.2公共

23、厕所座66.3观景塔座36.4休憩亭处46.5自然驿站个26.6界碑个606.7界桩处IO6.8主要指示标志个17给排水工程7.1给水工程(I)供水机井(配套水泵、设备房)处1D=200mm,H=50m,用于生活用水(2)给水管道m2000DN100PE(3)绿地浇灌干管m1700DellOPE(4)绿地浇灌支管m200De9()PE(5)加压控制设备(配套水泵、设备房)座1Q=9m3h,H=40m7.2污水工程(1)化粪池个36m3(2)出户管m50DN1507.3雨水工程(1)安全分流井个1DN300,700mm,材质:PE+PPB(2)初始雨水过滤装置个1DN3OO,7OOmm,材质:P

24、E+PPB内置滤网及提篮(3)智能弃流装置个1DN300.700mm,材质:PE+PPB滤网(4)复合流过流器装置个1DN300,700mm,材质:PE+PPB内置挡板及滤网(5)雨水蓄水池座130m3,材质:玻璃钢尺寸:02600X5650(L)(6)紫外线消毒设备台1240W(7)清水池座1IOm3,材质:玻璃钢尺寸:01900X3300(L)(8)体化控制柜套1(9)取水管批1De50PE,雨水蓄水池至清水池(10)潜水泵台2Q=1.5m3h,H=30m,一用一备(Il)中空波纹缠绕管批1(12)电线电缆辅材批1国标(13)浮球开关套1MK-5(14)雨水管道m1700DN300双壁波纹

25、管(15)雨水排出管m500DN300双壁波纹管8电气工程8.1电力线米4302.688.2景观照明项1太阳能路灯等景观照明设施8.3200KVA变压器座38.4公园背景音乐系统项1表12到1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项目数量单位1水体面积171.74hm22新建道路木栈道2365m23游步道6105.41m24车行道225.00m25自行车道10166.08m26建筑占地面积公共厕所144.00m27观景塔384.00m28自然驿站200.00m29休憩亭96.00IYl210访客中心70.00m211乡村科普学堂235.62nd13木质平台110.00m214生态停车场2418m215自行车停

26、车场408.90m23、工程总平面建设布局根据海南海口三十六曲溪省级湿地公园现状条件及资源特征,依照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相关指导要求(海南省暂未出台省级湿地公园规划导则),将拟建的海南海口三十六曲溪省级湿地公园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五个功能分区,见表1-3及附图3。表13三十六曲溪省级湿地公园功能分区表功能分区面积(hm2)占总面积比例()分区描述湿地保育区215.2277.29三十六曲溪河床全段和河流两侧原生植被发育较好的区域恢复重建区34.1512.26三十六曲溪河道两侧IOm宽河岸植被恢复区和上游部分沼泽地宣教展示区15.815.68三十六曲

27、溪上游左岸合理利用区11.414.10三十六曲溪上游丘陵区荔枝林区管理服务区1.870.67三十六曲溪上游荔枝林旁总计278.30100.00三十六曲溪上游河源段为湿地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主要开展天然河岸林保护、火山基岩壶穴保护、热带灌草丛生境保护、浅滩-深潭生境保护、畜禽点源污染防治、珍稀濒危物种及其生境保护、外来入侵物种治理、多带多功能河岸植被修复、牌示系统、科研监测点等项目工程。三十六曲溪景观段湿地公园的展示与利用核心区,也包含湿地公园的部分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主要开展林泽生境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生境保护、果林面源污染防控、多带多功能河岸植被修复、河流-湿地复合体修复展示、乡野游钓、声

28、景体验、浮甸观赏、湿地菜园、湿地花苑、湿地药田、树基稻田、花基稻田、乡村牧场、旱作立体农业、梯塘农业、荔枝采摘、乡村游乐园、乡村动物园、乡村科普学堂、自然驿站、观景塔、热带乡村湿地生态监测研究站、科研监测点、访客中心、停车场、牌示系统、科研监测点等项目工程。三十六曲溪河肚段主要为保育区,分布有小部分河岸林修复区,主要开展天然河岸林保护、河肚生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河岸林修复、观景塔、牌示系统、科研监测点等项目工程。三十六曲溪河曲段主要为保育和河岸林修复,主要开展河口生境保护、河岸林生境保护、河曲生境保护、牛扼弯道生境保护、沙洲生境保护、稻田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珍稀濒危物种及其生境保护、多带多功能

29、河岸植被修复、观景塔、牌示系统、科研监测点等项目工程。总体布局图见附图4。4、工程技术方案及工程量表4.1 湿地保护工程(1)河口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保育功能。河口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使河口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特征,生物种类异常丰富,许多涧游性鱼类都在河口度过其生活史的一部分。水环境净化功能。通常分为物理净化和生物净化。物理净化过程主要是水流的稀释、颗粒物的吸附沉降等。尤其是具有高浓度悬沙径流输入的河口,随着河口动力条件以及盐度等环境因子的改变,大量的颗粒物沉降下来,吸附的氮、磷、有机质以及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也随之从水中去除。河口的高生产力能同化大量来自径流的营养盐

30、,并能吸收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等污染物质。保育规模:3.51hm2保育措施:禁止挖沙,破坏河口生境结构;禁止拉网捕鱼,破坏生物洞游通道;加强生物多样性及水质等关键性指标监测。(2)河岸林生境保护河岸林具有拦截泥沙,为温度敏感性鱼类提供遮阴庇护条件,以及通过枯枝落叶分解提供水生动物所需的营养盐等作用,因而对水生态系统中鱼类及其它生物生境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缓冲带植物地下交织的根系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而由乔灌草形成的复杂垂直结构能够通过枝叶拦截、蒸发、蒸腾等作用有效阻止降雨以地表径流的形式直接进入地表水体,从而起到削峰滞洪的作用。保育规模:17.96hm20保育措施:加强林政管理,禁止

31、破坏河岸林地植被;加强有害生物防治;设置保护警示牌;禁止破坏鸟巢等行为。(3)河曲生境保护河曲是由于水流的旁蚀作用形成的河流地貌结构,河曲的形成往往伴随着边滩、深槽的形成,并形成不同朝向的河流形态,这些多样的环境因素,使得不同的生物选择栖居,形成多样化的生境条件与生态系统,维持着河流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有着减缓水流、削峰蓄洪的生态功能和流水潺潺、蜿蜒多姿的景观美学功能。保育规模:17.13hm20保育措施:禁止截弯取直、岸线硬化等破坏河曲的行为;禁止河道及周边采石、挖沙破坏河曲地质结构。(4)牛胡弯道生境保护河曲发育到一定程度,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

32、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胡,故称之为牛胡湖。在牛扼湖两端淤积堵塞之前,形成的结构称为牛扼弯道。牛扼弯道内会形成一定区域的静水区,其生物群落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导致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保育规模:2.04hm2o保育措施:禁止填埋占用牛辄弯道;禁止牛胡弯道及周边采石、挖沙破坏地质结构。(5)沙洲生境保护沙洲是河流搬运泥沙堆积形成的,并改变河流水流方向与流速,形成多种水下环境,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许多动物,尤其是鸟类的重要栖息地。沙洲复杂的植被结构不仅为鸟类筑巢提供了便利,同时沙洲与陆地之间的水面有效减少了人类活动的干扰,并降低了鸟类受到蛇类

33、等天敌攻击的概率,小岛周边水草丰茂的浅水区域中生活的鱼虾和水生昆虫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尤其为鹭类及鹄鹅类涉禽提供了绝佳的栖息场所。保育规模:0.89hm2o保育措施:禁止破坏河心岛及周边地质环境;保护河心岛自然植被,保护鸟巢,禁止人为干扰。(6)河肚生境保护河肚是三十六曲溪特殊结构,是由于地层断裂,下陷造成的,可看作为“凹陷湖”,行使着重要的生态功能。河肚具有一定的调节库容量,能迅速接纳暴雨造成的地表径流,贮存暂时不能排泄出去的洪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流域的雨洪压力。淡水作为众多生物生存的载体,同时河肚通过三十六曲溪下游河流的生态廊道南渡江生物栖息地相互连通,促进了生物的种群迁移和种间交流

34、,一方面提升了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在极端气候下,为生物提供避难场所。保育规模:137.86hm?。保育措施:清退河肚内网箱养殖;完善周边村镇污水处理设施;清退私垦农田,并恢复河岸林;巡护人员定期巡护。(7)热带灌草丛生境保护岛状热带灌丛是此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生境结构,为项目范围内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以及其他生物提供了的宝贵的栖息地。岛状灌丛生境还为大量乡土生物提供了栖息庇护空间,为保护乡土生物基因库起到了关键作用。保育规模:3.39hn?。保育措施:设立保护标志,禁止人为干扰;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和管理巡护。(8)浅滩深潭生境保护浅滩和深潭是山地河流中典型的生境结构,在河道中常交替出现,形成浅

35、滩深潭序列,浅滩-深潭序列可明显增大河床阻力,消耗水流能量,改善水生生物栖息条件,对保持河床稳定,维持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具有积极作用。保育规模:0.7Ihm2。保育措施:禁止采石挖沙,倾倒建筑、生活垃圾填埋河道。设立保护标牌及界碑、界桩。(9)林泽生境保护三十六曲溪林泽生境构成群落为风箱树,风箱树根系发达,参差错落,是多种水生动物、如虾蟹、小鱼、螺类良好的栖息生境,头状花序含上百朵小花,是多种昆虫的蜜源。树冠开展,高度适宜,许多鹭鸟在此栖息。保育规模:2.90hm2o保育措施:禁止破坏风箱树群落结构;禁止在林泽内抓虾捕蟹、投放鱼网;禁止一切捕鸟、吓鸟行为;巡视人员定期巡视。(

36、10)火山基岩壶穴生境保护火山基岩壶穴是由含砂、砾石和岩石碎片等底质的水流通过在不渗漏的火山石基岩表面高速旋转、磨蚀、磨损等过程形成的近圆形凹坑,是小型、原始和边界明确的河流生境类型之一。火山基岩壶穴中的生物群落环境具有空间异质性,空间异质性越高,意味着有更多的小生境可为更多的生物提供栖息、捕食、产卵的场所。壶穴作为河流生态系统中的特殊生境之一,其形成不仅增加了河流空间的异质性,而且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同时为生物提供了栖息地、摄食场和产卵场。保育规模:324.96n?。保育措施:严禁采石、挖沙破坏火山基岩壶穴结构;严禁在火山基岩处烧烤、野餐;严禁捕捉、破坏火山基岩处的底栖动物及其生活环境。(三)

37、珍稀濒危物种及其生境保护湿地公园范围内分布有国家H级重点保护植物一水蕨,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一一花鳗鲫、虎纹蛙、褐翅鸦鹃、小鸦鹃、橙胸绿鸠、鹦、黑翅莺、褐耳鹰、普通篇、黑莺、红隼、游隼和领角鹃。按照不同类别、生活环境及习性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生物廊道设计:在湿地公园范围内修建道路时预留出野生动物的廊道空间,并在野生动物生存活动处设置警示标示,保证动物不受到外界的影响。针对两栖类和小型哺乳类动物,生物通道内外的环境处理应符合动物的行为特点,可在道路两旁设置栅栏等,保护动物的行径。(12)湿地污染控制稻田面源污染一一管控措施: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化肥用量,

38、提高肥料利用率。恢复河岸林,构建植被缓冲带。果林面源污染一一管控措施: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开展以虫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示范,采取诱杀等农业防治措施,尽量减少农药使用量。并构建植被缓冲带。畜、禽点源污染一一管控措施: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模式,鼓励对畜禽粪便实行综合利用,做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禁止养殖一切污染物质排放、渗透到湿地公园内。(13)外来入侵物种治理入侵物种简介及现状:水葫芦又名凤眼莲(EiChhOmiacrassipes)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雨久花科凤眼蓝属的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凤眼蓝在水中漂浮,叶直立光滑,根在水中,呈须状,叶柄中空膨大如同“葫芦”,因

39、此可以漂浮水面,花为蓝紫色。凤眼蓝繁殖迅速,在合适的条件下两个星期即可繁殖一倍。凤眼蓝曾一度被很多国家引进,广泛分布与世界各地,亦被列入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之一。在三十六曲溪河源段有两处水面,水葫芦(凤眼蓝)入侵严重,挤占当地物种生存空间;水葫芦大量繁殖,覆盖水面,造成水体含氧量降低,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使健康的生态系统趋于退化。治理规模:区域一面积540.34m2,区域二面积1320.85?,治理面积共1861.19m?。治理措施:以“全面打捞,统一运输,集中处理”为技术路线,为了尽小可能的对水体减少干扰,主要运用人力对水葫芦进行打捞;打捞后的水葫芦不能现场堆积,统一运输到远离水域的地

40、方,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14)驳岸生态景观设计湿地驳岸是湿地与陆路接触的部分,是湿地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也是游人发生亲水活动的主要场地。驳岸的结构形态不仅影响到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而且也影响湿地的景观效果。本项目湿地驳岸形式采用石砌岸。4.2 湿地修复工程三十六曲溪湿地公园湿地修复的主要内容为:水岸修复和河流湿地复合体修复。恢复目标:恢复为原生低地雨林。(1)水岸修复水岸修复选用一些乡土的园林植物,同时湿地应选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等湿地植物为主。1)河源段水岸修复范围一(详见附图5中河源段水岸修复范围图一):现状:此岸段河岸坡度较大,并开垦为果林,林下土地裸露

41、,水土流失严重。修复规模:岸修复长度304.59m,宽度20m;涉及河岸修复面积共0.6Ihm2。修复措施:在原有果林基础上,密植多带乡土植物。修复说明:通过湿地公园范围内20m宽的果林生态化改造,形成半自然河岸植被,恢复其以下生态功能,固岸护坡,水土保持。乔、灌、草配置形成多层次植被冠层,减缓降水对土地的冲刷强度,发达的根系层与地被植物又减缓地表径流的强度;面源污染缓冲、净化。多带植被可滞留、吸收来自湿地公园外的果林、道路及农田的面源污染;提升生物多样性。多样化的乡土植物种植,形成多种生境,吸引昆虫、鸟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动物栖息。植物配置:近水岸配置山榕、对叶榕、乌柏、黄槿、露兜树等耐水淹

42、植物,形成河岸林带,缓冲水流对河岸的侵蚀,同时为小鱼、虾蟹、青蛙等水生生物提供觅食、栖息、庇护的场所;河岸林外侧种植鱼尾葵、肾蕨、海芋等低矮灌草丛,形成河岸草甸带;河岸草甸带外侧混植白背叶、露兜树、乌柏等形成河岸高地林带,并配置层间植物蛇泡筋,丰富生物多样性;林带最外侧种植箭竹等,形成高大绿篱,隔绝湿地公园与外界空间。范围二(详见附图5中河源段水岸修复范围图二):现状:此岸段为小型水库库岸,原为发育良好的河岸植被,最近因采土、平整土地的原因,被完全破坏,土地裸露,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影响水库水质。修复规模:左岸修复长度131.57m,宽度25m;涉及河岸修复面积共0.33hm2。修复措施:构建多带多功能河岸生境。修复说明:通过对湿地公园范围内25m宽的裸地重新构建河岸植被,恢复其以下生态功能,固岸护坡,水土保持。乔、灌、草配置形成多层次植被冠层,减缓降水对土地的冲刷强度,发达的根系层与地被植物又减缓地表径流的强度。面源污染缓冲、净化。多带植被可滞留、吸收来自湿地公园外的果林、道路及农田的面源污染。提升生物多样性。多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