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中医院核技术利用改建项目环评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70613 上传时间:2024-03-30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37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中医院核技术利用改建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海南省中医院核技术利用改建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海南省中医院核技术利用改建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海南省中医院核技术利用改建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海南省中医院核技术利用改建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中医院核技术利用改建项目环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中医院核技术利用改建项目环评报告.docx(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海南省中医院核技术利用改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版)海南省中医院2020年9月环境保护部监制目录表1项目基本情况1表2放射源H表3非密封放射性物质11表4射线装置12表5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13表6评价依据14表7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15表8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21表9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24表10辐射安全与防护27表11环境影响分析33表12辐射安全管理41表13结论与建议45表14审批47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48附图2医院周边关系及院区平面布局图49附图3工作场所布局图及监测点位图50附件1事业单位法人证书51附件2环评批复52附件3验收批复56附件4辐射工作场所日常

2、自行监测58附件5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证书60附件62019年度评估报告68附件7辐射安全许可证75附件8导管室监测报告79附件9公示截图85表1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海南省中医院核技术利用改建项目建设单位海南省中医院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注册地址海口市和平北路47号项目建设地点海口市和平北路47号综合大楼六楼导管室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15项目环保投资(万元)15投资比例(环保投资/总投资)100%项目性质迟新建3改建迟扩建迟其它占地面积(世)35.8应用类型放射源迟销售迟I类迟H类迟III类迟IV类迟V类迟使用迟I类(医疗使用)迟11类迟In类迟IV类迟V类非密封放射

3、性物质迟生产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迟销售/迟使用迟乙迟丙射线装置迟生产迟II类迟In类迟销售迟II类迟HI类Bl使用3II类迟III类其它/1.1单位概况海南省中医院(以下简称“省中医院”,单位法人证书见附件1)位于海南省中医院始建于1954年,是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唯一的省级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和海南中医龙头医院,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非直属),广东省中医院、浙江省中医院的协作医院、以及海南省中医药学会和海南省中医医疗集团牵头单位。目前医院设有住院部1个,门诊部2个,临床科室39个,医技科室16个,职能部门22个,其中有骨伤科、脾胃肝病科、老年病科、脑病科、妇产

4、科、糖尿病专科和“中医护理学”专科等7个国家级重点专科或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医院目前编制床位900张,实际开放床位665张,现有在册人员1037人,卫生技术人员占86%。医院有高级职称124人,中级职称191人,硕导6名,博士硕士96人。医院设备齐全,拥有L5T核磁共振、256排多层螺旋CT、64排多层螺旋CT、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机、美国GE双能量减影DR成像系统、高档全数字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等大型先进医疗设备。1.2 建设项目概况1.2.1 项目建设必要性本项目改建场所使用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于2012年开始使用,至今已使用7年,使用科室包括脑病科、心内科、肿瘤科和肾病科,随着手术量

5、增加、各使用科室不断开展新的技术项目,目前该设备所用功能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由于使用的医疗设备不断增加,导管室空间有限,目前工作场所空间无法放置治疗所需的各项设备,尤其是各项抢救设备,极大的影响了医院的危症抢救工作开展。为改善医院放射诊疗工作环境,省中医院拟将原综合大楼六楼导管室进行改建,改建后导管室面积加大,可用于放置各项设备,可满足各使用科室放射诊疗工作的需要。1.2.2 项目建设情况本项目拟改建场所于2012年11月7日取得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关于批复海南省中医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函,批复文号为琼土环资函20122075号(见附件2),己获许可使用一台GE产InnOVa3100

6、1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该设备最大管电压150kV.最大管电流1000mA;并于2017年1月19日通过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关于批复海南省中医院核技术应用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意见的函,批复文号为琼环函2017101号(见附件3),项目辐射防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均按环评批复要求建设,具备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转的条件,基本满足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要求,同意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本次场所改建主要是将导管室与控制室间墙体(北墙)北移,改建后导管室面积增大、控制室面积减小,导管室改扩建前后情况一览表见1-1所示。表1-1综合大楼六楼导管室改扩建情况一览表序号导管室参数改建前改建后备注I防护材料及厚南

7、北墙体:3mm铅当量:北墙改建后墙体防护材料及厚度东西墙体:24cm厚砖墙+Icm厚硫酸钾防护涂料顶板:12Cm厚混凝土+Icm厚硫酸钾防护涂料地板:12Cm厚混凝土+Icm厚硫酸钾防护涂料防护门:3.5mm铅当量观察窗:3.5mm铅当量防护当量不变,仍为3mm铅当量度无变化,墙体位置移动2机房参数南北向4.6mx东西向6.3mx高4m南北向5.5m;其他不变北墙北移0.9m3机房面积29.0m2(含设备间45.36?)35.8m2增大1.2.3与原项目依托关系改建场所与原场所依托关系如下:(1)改建后该场所仍使用现已获许可使用的设备(GE产InnoVa31001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且设备

8、位置不变;(2)机房北墙北移,北墙外其他墙体及防护门均依托现有场所,北墙墙体、防护门和观察窗屏蔽材料及厚度均与原场所屏蔽设计一致;参照2019年度辐射工作场所日常例行监测结果可知,机房屏蔽满足辐射防护要求(见附件4);(3)开展介入手术治疗科室包括心内科、脑病科、肿瘤科、肾病科,改建后使用科室不变,介入收入医生、技师以及护士均依托现有配置,无新增辐射工作人员,辐射工作人员均已通过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见附件5);参照医院2019年度评估报告,辐射工作人员2019年度受照剂量最大不超过0666mSv(见附件6);(4)依托原有辐射防护措施及辐射防护用品,新增4套铅衣;(5)医院已制定了完善的规章制

9、度,包括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方案、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设备维护维修制度、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放射科人员健康及个人剂量监测方案、放射科岗位责任制、放射科定期自查和监测制度、放射科防止意外照射安全措施等相关规章制度;根据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l282019)中的相关内容修订辐射安全管理机构及管理办法,制定个人剂量和健康管理制度;同时,完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应急处理组织机构,明确成员职责及信息等内容;(5)在现有监测方案及计划基础上,根据改建后场所更新监测布点。1.3 任务由来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环境保护部令第3号关

10、于修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以及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免于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核技术利用项目有关说明的函,本项目对导管室进行改扩建(机房墙体改建、机房面积增大)使用一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项目应当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海南省中医院委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进行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接到委托后,环评单位随即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了调查、监测和资料收集工作,通过对基础资料的分析和现状的调研,依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编写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1.4 评价目的(1)对本次核技术利用项目拟

11、改建场址进行辐射环境现状监测,以掌握该场址的辐射环境本底水平;(2)对本次核技术利用项目运行后产生的辐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治措施;(3)为本次项目的辐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5 项目地理位置、布局和周边关系图1.5.1 项目地理位置海南省中医院位于海口市和平北路47号,医院东侧为玉和花园,西侧为和平北路,南侧为省中医院南区宿舍区,北侧为海韵花园。具体地理位置见图I-Io1.5.2 项目布局及周边关系海南省中医院拟改建的DSA机房位于综合大楼六楼导管室。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海南省中医院综合大楼六层,医院总平面图见图1-2;医院外环境关系图见图l-3o

12、本项目拟改建的DSA机房北侧为病人通道及控制室,南侧为设备间及污物通道,西侧为麻醉科手术室,东侧为更衣室、洗手间以及重症医学科,机房楼下为按摩科,机房楼上为行政办公室,机房及四周平面布置情况见图1-4。原有项目核技术利用和许可情况1.6.1核技术利用现状情况海南省中医院于2018年08月25日取得了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琼环辐证00202,见附件7),有效期至2023年08月24日,许可范围为:使用II类、In类射线装置,共计14台,现已许可使用射线装置情况见表l.lo表1已获许可使用射线装置情况序号设备名称型号类别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DRSontu100in医用诊断X射线装

13、置蓝天路61号己许可2胃肠机FLEXVISIONIH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医学影像科己许可3CT机RevolutionIII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医学影像科已许可4DRDefiniumI11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医学影像科己许可5DRDRXI11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医学影像科己许可6DSAGEInnova3100III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导管室已许可;本评价改建该设备机房7CTLinghtspeedVCTIII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医学影像科已许可8移动式C型臂X射线机ziehm8000III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手术室已许可9移动式C型臂X射线机奇目ziehmvisionin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手术室己许可IODRG

14、EDR-Fin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医学影像科己许可11移动C型臂IECONEin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手术室8号手术间己许可12骨密度仪prodigyIII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和平北路47号己许可13DRSONTUIII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蓝天路61号已许可14移动DRKD560III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和平北路47号已许可目前,医院按照要求建立有辐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全院辐射安全和防护监督工作。医院已制定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方案、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设备维护维修制度、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放射科人员健康及个人剂量监测方案、放射科岗位责任制、放射科定期自查和监测制度、放射科防止意外照射安全措施

15、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及海南省中医院放射事故应急预案,辐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执行和落实各项制度,制定的辐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满足现有医院放射科核技术利用项目的管理需要。医院按照管理要求对已有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个人剂量计,并按要求按季度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医院现有辐射工作人员做到持证上岗,对于培训到期人员以及新增辐射工作人员,应及时参加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组织的辐射防护与安全考核,做好所有在用设备的工作人员均通过考核。医院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要求,每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辐射工作场所进行辐射环境监测,并于每年1月31日前上报上一年度评估报告。查看医院已上报的年度评估

16、报告结论,医院自开展核技术利用项目以来未发生过放射事故和异常照射。rexaQltOElH-Qul*jQO工加4utlKXflokUiXVQAOAQSffXW40tBMQ9aanWWTW外日办公*1二OCAXJlXJ!J*-JCtQnvxaQMtttsenOERlt电HtVX*QQoiixaU2*tiQnxaQattxaQ身加比因中S石化*MwX1ttV图11海南省中医院地理位置图OXXXflQ水条大Qa*4ff已建住宅区和平北路已建住宅区己建住宅区己建住宅区己建住宅区图1-2海南省中医院平面布局图20图1-3海南省中医院周围环境关系图本次改建后墙体位置污物通图1-4拟改建DSA机房平面布局及周

17、围关系图表2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活度(Bq)X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表3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作量(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注:口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表4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额定电流(mA)/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

18、/(二)X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系统II1Innova31001Q1501000介入治疗放射科己许可;本评价改建场所后仍在该场所使用(三)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流(mA)中子强度(ns)用途工作场所氛靶情况备注活度(Bq)贮存方式数量/表5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Z/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固体为mgkg,气态为mg

19、;年排放总量用kg。2、含有放射性的废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Zm3)和活度(Bq)表6评价依据法规文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10月1日;(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4)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2015年)、国务院第709号(2019年);(5)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1号(2006年)、生态环境部令第7号(2019年8月22日修订);(6) 放射性同位素

20、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原环境保护部第18号令,2011年;(7)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年修订;(9)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保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公告,国环规环评(2017)4号,2017年11月;(10)关于发布V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原环境保护部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2017年第66号,2017年12月5日;(三)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环发2006145号;(12) 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2017年7月修订;(13) 海南省核与辐射应急预案,2016年6月19日。技术标

21、准(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2)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3) 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I3P2020)(2020年10月1日实施);(4)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I28-2019);(5) 环境地表Y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14583-1993);(6)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61-2001)。其他(1) 海南省中医院改建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 海南省中医院设计图纸;(3) 其它技术资料。表7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7.1 评价范围

22、7.1.1 评价内容本项目主要就射线装置使用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及工作人员、公众等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7.1.2 评价因子主要评价因子为射线装置使用过程中产生的X射线。7.1.3 评价范围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规定,以及本项目的辐射环境影响特点,本项目评价范围为以DSA机房外50m的区域作为评价范围。7.2 保护目标本项目位于综合大楼六楼导管室,保护目标为射线装置应用场所的工作人员以及周围公众。本项目将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以保障射线装置运行时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的安全,确保射线装置运营期间所致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的年受照射剂量

23、低于本报告提出的剂量约束值。具体见表7-1所示。表7-1辐射工作场所周围环境保护目标辐射工作场所周围场所方位、距离人员类别人数DSA机房周围手术室内手术室内职业6人控制室北侧、2.8m职业1人病人通道北侧、33m公众流动洗手间、更衣室东侧、3.2m职业6人手术室西侧、3.2m公众/设备间、缓冲间南侧、2.8m职业6人五层针灸诊疗室楼下、4m公众2人七层办公室下方、4m公众4人DSA机房周围50m北侧医院内部道路JtffliJ,5-25m公众流动北侧放射科旧楼办公室北侧,25-50m公众100人南侧门诊大楼其他病房南侧,5-35m公众200人南侧医院内部道路南侧,35-50m公众流动西侧门诊大楼

24、急诊及其他病房西侧,5-50m公众200人东侧住院部东侧,S25m公众150人东侧医院内部道路东侧,25-50m公众流动Q*QMX9窑。046K0L1KB-QKa*xnmOtOy三北KJuw“mg0BflftQ0舟口再拿M大呜丁图7-1评价范围内环境目标分布图7.3评价标准7.3.1剂量限值执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规定:表7-2个人剂量限值辐射工作人员公众关键人群组成员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不超出20mSv,且任何一年中的年有效剂量不超出50mSvo年有效剂量不超出ImSV,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I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

25、量可提高到5mSvo眼晶体的当量剂量150mSva;四肢或皮肤的当量剂量500mSvao眼睛体的当量剂量15mSva;皮肤的当量剂量50mSvaoGB18871-2002第11.4.3.2条款还规定了年剂量约束值,按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设计的年剂量控制值小于或等于该剂量约束值。剂量约束值是剂量限值的一个分数,公众剂量约束值通常应在0.10.3mSva范围内。7.3.2 剂量约束值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职.业照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不超过20mSv;公众照射中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的年有效剂量不超过ImSV。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本次改建项目实施后,职业人

26、员所受照射剂量约束值仍设定为5mSva;公众人员受照剂量约束值设定为0.25mSvao7.3.3 剂量率控制值本项目实施后,辐射工作场所剂量率水平按DSA机房屏蔽墙外30cm处剂量率不超过控制值2.5Svh进行管理。7.3.4 放射防护要求(一)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l302020)本标准适用于X射线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5.8介入放射学、近台同室操作(非普通荧光屏透视)用X射线设备防护性能的专用要求。5.8.1 介入放射学、近台同室操作(非普通荧光屏透视)用X射线设备应满足其相应设备类型的防护性能专用要求。5.8.2 在机房内应具备工作人员在不变换操作位置情况下能成功切换透视和摄影功能

27、的控制键。5.8.3 X射线设备应配备能阻止使用焦皮距小于20Cm的装置。5.8.4 介入操作中,设备控制台和机房内显示器上应能显示当前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测定指示和多次爆光剂量记录。6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1.1.2 X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应充分考虑邻室(含楼上和楼下)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防护和安全。1.1.3 每台固定使用的X射线设备应设有单独的机房,机房应满足使用设备的空间要求。1.1.5 除床旁摄影设备、便携式X射线设备和车载式诊断X射线设备外,对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X射线设备机房,其最小有效使用面积、最小单边长度应符合表7-3规定。表7-3X射线设备机房

28、(照射室)使用面积及单边长度设备类型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m2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m单管头X射线机(含C形臂、乳腺CBCT)304.51.1.6 不同类型X射线设备(不含床旁摄影设备和便携式X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应不低于表7-4的规定。表7-4不同类型X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要求机房类型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标称125kV以上的摄影机房3.02.01.1.7 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应满足下列要求:a)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机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2.5Svh;测量时,X射线设备连续出束时间应大于仪器响应时间。6.4 X射线设备工作场所防护6.

29、4.1 机房应设有观察窗或摄像监控装置,其设置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到受检者状态及防护门开闭情况。6.4.2 机房内不应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6.4.3 机房应设置动力通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6.4.4 机房门外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机房门上方应有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上应设置如“射线有害、灯亮勿入”的可视警示语句;候诊区应设置放射防护注意事项告知栏。6.4.5 平开机房门应有自动闭门装置;推拉式机房门应设有爆光时关闭机房门的管理措施;工作状态指示灯能与机房门有效关联。6.4.6 电动推拉门宜设置防夹装置。6.4.7 受检者不应在机房内候诊;非特殊情况,检查过程中陪检者不应滞留在机

30、房内。6.4.8 模拟定位设备机房防护设施应满足相应设备类型的防护要求。6.4.9 CT装置的安放应利于操作者观察受检者。6.4.10 机房出入门宜处于散射辐射相对低的位置。6.5 X射线设备工作场所防护用品及防护设施配置要求6.5.1 每台X射线设备根据工作内容,现场应配备不少于表7-5基本种类要求的工作人员、受检者防护用品与辅助防护设施,其数量应满足开展工作需要,对陪检者应至少配备铅橡胶防护衣。表7-5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要求放射检查类型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放射诊断学用X射线设备隔室透视、摄影:,一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

31、铅橡胶颈套选配:铅橡胶帽子调节防护窗口的立位防护屏;选配:固定特殊受检者体位的各种设备放射诊断学用X射线设备同室透视、摄影铅橡胶围裙选配: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铅防护眼镜移动铅防护屏风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选配:铅橡胶帽子可调节防护窗口的立位防护屏;选配:固定特殊受检者体位的各种设备介入放射学操作铅橡胶围裙、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铅防护眼镜选配:铅橡胶手套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选配:移动铅防护屏风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选配:铅橡胶帽子6.5.3介入防护手套铅当量应不小0.025mmPb;甲状腺、性腺防护用品铅当量应不小于

32、0.5mmPb;移动铅防护屏风铅当量应不小于2mmPb06.5.4 应为儿童的X射线检查配备保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小于0.5mmPbo6.5.5 个人防护用品不使用时,应妥善存放,不应折叠放置,以防止断裂。患者和受检者不应在机房内候诊;非特殊情况,检查过程中陪检者不应滞留在机房内。(二)医用X诊断个人防护材料及日用品标准(GBZl762006)13.2 应用中的检查使用中的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每年应至少自行检查2次,防止应老化、断裂或损伤而降低防护质量。13.3 使用年限的要求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的正常使用年限为5年,经检查并符合防护要求时可延至6年。13

33、.4 价目的评价射线装置使用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职业、公众人员所造成的辐射危害;评价辐射防护措施效果,提出减少辐射危害的措施,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管理提供依据,为使用单位保护环境和公众利益给予技术支持;对不利影响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治措施,把辐射环境影响减少到“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13.5 价原则本评价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展开,严格执行国家和北京市的有关标准,要求辐射防护设计和安全措施必须满足相关标准的规定,并保证各类人员受照剂量在规定的限值以内,满足辐射实践的正当性、辐射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原则。表8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8.1 辐射环境现状监测委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

34、测试中心对本项目辐射工作场所及周围进行了环境辐射本底水平现状监测。8.1.1 监测因子本项目所在机房及周边环境X-辐射量剂率。8.1.2 监测点位在拟改建DSA机房四周、正上方和正下方、拟改建DSA机房内各布一个测量点位,医院空旷处共计8个测量点位,检测布点示意图如下图8-1所示。8.1.3 监测方法及仪器(1)监测方法一般距地面Im处,每IOs进行一次读数,每个测点读10次数。(2)监测仪器性能和参数如下表8-1所示。表8-1监测所使用的主要测量设备及其性能参数仪器名称X-辐射剂量率仪仪器型号HD-2005能量响应25keV-3MeV量程li8Gyh-5104Gyh出厂编号F15145证书编

35、号DLj12020-03241校准有效期2020年5月22日-2021年5月21日校准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监测规范GB/T14583-1993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8.1.4 监测质量保证a)合理布设监测点位,保证各监测点位布设的科学性和可比性。b)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监测人员经考核并持有合格证书上岗。c)监测仪器经计量部门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d)由专业人员按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并做好记录。e)监测报告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经过校对、校核,最后由技术总负责人审定。8.1.5 监测结果表8-2拟改建DSA机房及周围X-空气吸收剂量率检测结果编号监测地点描述检测数据(IO

36、sGyZh)1拟改建DSA机房内1031.92拟改建DSA机房东侧(洗手间)11.52.13拟改建DSA机房南侧(设备间)10.61.64拟改建DSA机房西侧(手术室)11.21,55拟改建DSA机房北侧(控制室)10.92.26拟改建DSA机房正上方办公室IO.41.77拟改建DSA机房正下方针灸诊疗室10.7l.l8拟改建DSA机房所在楼前空地11.1L5备注:数据均未扣除宇宙射线响应值。8.2 监测结果及分析由监测结果分析可知,本项目拟改建机房及周围X-辐射量剂率不超过lL5xlO8Gyh,因此拟改建区域现有的场所内外的剂量率水平与当地本底水平基本持平。(注:海南室外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

37、47.8-171.7nGyh,室内环境辐射剂量率59.5231.8nGyh,来源于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谈根洪)o麻醉科手术室 3#用将通道没务问女更衣室重症医学科四周监测点楼上楼下监测点污物通道窗外图8.1海南省中医院拟改建DSA机房监测点位示意图表9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9.1 工程设备和工艺分析9.1.1 工作原理DSA是计算机与常规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是集电视技术、影像增强、数字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多种科技手段于一体的系统。DSA主要采用时间减影法,即将受检部位没有注入造影剂和注入造影剂后的血管造影X线荧光图像,分别经影像增强器增益后,再用高分辨率的电视摄像管扫描,

38、将图像分割成许多的小方格,做成矩阵化,形成由小方格中的像素所组成的视频图像,经对数增幅和模/数转换为不同数值的数字,形成数字图像并分别存储起来,然后输入电子计算机处理并将两幅图像的数字信息相减,获得的不同数值的差值信号,再经对比度增强和数/模转换成普通的模拟信号,获得了去除骨酪、肌肉和其它软组织,只留下单纯血管影像的减影图像,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典型的X射线管结构图见图9-Io图91典型X射线管结构图9.1.2 设备组成主要由多轴落地式C机架、导管床、X线高压发生器、X线球管、非晶硅数字化探测器、数字图像采集处理系统、存储系统(含各种分析软件)、控制操作系统、防护设备、连接电缆以及附属设备等组

39、成。9.1.3 工作流程DSA的工作流程如下:1)根据预约接诊患者,医护人员做好手术前洁净准备,并穿戴好防护用品;2)根据患者检查部位,选择合适的爆光条件进行影像采集;3)医生在透视条件下插入导管,注入造影剂进行检查或进行介入治疗;4)注入造影剂后需再次进行影像采集,影像采集或介入治疗完成后由工作人员协助患者离开介入室。工作流程图见图9-2o图9-2DSA操作流程示意图DSA进行爆光时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透视。病人需要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时,为更清楚的了解病人情况时会有连续爆光,并采用连续脉冲透视,此时操作位医师位于铅帘后且身着铅防护服、铅眼镜在介入室内对病人进行直接的介入手术操作。第二种情

40、况:减影摄片。医技在操作室内对病人进行爆光(隔室操作),通过铅玻璃观察窗和操作台观察机房内病人情况,并通过对讲系统与病人交流。该种情况一般用于手术期间的图像保存,占整个手术很小的时间比例。9.2 污染源项描述9.2.1 主要放射性污染物由X射线装置的工作原理可知,本项目使用射线装置的辐射影响是随机器的开、关产生和消失,只有在开机并处于出线状态时才会发出X射线,在非使用状态下不产生射线。因此,在DSA开机使用期间,X射线是主要污染因子,其污染途径为X射线外照射,将对操作人员及机房周围人员生产造成辐射影响。介入手术需借助X射线影像检查系统引导下操作,治疗过程中工作人员将暴露于X射线机附近,人员受照

41、剂量较高。9.2.2 非放射性污染项目运行过程中,X射线与空气作用会产生少量臭氧和氮氧化合物。9.2.3 正常工况污染途径分析X射线经透射、漏射和散射,对工作场所及其周围环境产生辐射影响。9.2.4 事故工况污染途径分析(1)安全联锁装置发生故障,人员误入正在运行的诊疗室而造成X射线误照射。(2)工作人员或病人家属在防护门关闭后尚未撤离诊疗室,DSA运行,会对工作人员或病人家属产生不必要的X射线照射。(3)工作人员在诊疗室内进行准备工作时,控制台处操作人员误开机出束,发生事故性出束,对工作人员造成辐射伤害。(4)设备控制系统出现故障,设备不能停止,病人受到计划外照射。(5)DSA工作人员工作时不小心将头部、手部爆露在照射野内,受到不必要的辐射。表10辐射安全与防护10.1 项目安全设施10.1.1 工作场所分区本项目依托原有导管室及配套房间,各房间功能不变。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等相关标准的分区原则,辐射工作场所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本项目DSA机房位于综合大楼六楼导管室,DSA工作场所设置有DSA扫描间、DSA控制室、更衣室、洗手间、设备间、污物处理间、污物通道以及病人通道等场所。DSA室设置3个防护门,分别为患者防护门、医生防护门、污物门;医生防护门采用脚踏开关及红外感应开关,污物门仅能从机房一侧打开、不允许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