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的选择设计设计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73220 上传时间:2024-03-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调系统的选择设计设计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空调系统的选择设计设计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空调系统的选择设计设计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空调系统的选择设计设计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空调系统的选择设计设计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调系统的选择设计设计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系统的选择设计设计技术措施.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5.1.2 空调房间的面积和进深较大时,应按内区和外区分设系统。注:分区范围可根据工程和空调系统的具体情况确定,外区范郦的卜围护结构不宜超过6皿其余为内区。15.1.3 空调风系统作用半径不宜过大,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高层民用建筑在其层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分层设置空调系统;当需要在垂直方向设置空调系统(如新风系统)时,应符合18.5.1条的防火要求,当符合该条2款要求,层数不受限制时,每个系统所辖层数也不宜超过10层。2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Ol621)的有关要求。15.1.4 全空气定风量空调系统宜按下列原则选择设计:1空调房间较大或居留人员较多,且各房间

2、温湿度参数、洁净度要求、使用时间等基本一致时,宜采用全空气定风量空调系统(例如商场、影剧院、展览厅、餐厅、多功能厅、体育馆等)。2除温湿度波动范围要求严格的房间外,宜设置最小新风口与最大新风口,或按最大新风量设置新风进风系统,并设调节装置。3除温湿度波动范围要求严格的房间外,一般民用建筑不宜采用冷热量相互抵消的二次加热方式。4当空调区允许采用较大送风温差或室内散湿量较大时,应采用系统简单、易于控制的一次回风的全空气定风量空调系统。5散湿量较小、湿度控制要求不严格的房间,当送风量大于用负荷和允许送风温差计算出的风量时,以及采用下送风方式的空调风系统,可以采用可避免再热损失的二次回风系统。15.1

3、.5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宜按下列原则选择设计:1空调房间较多、各个房间的居留人员密度不大,建筑层高较低,房间温湿度要求不严格且各房间要求单独调节时,宜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2厨房等空气中含有较多油烟的房间,以及空气质量和温湿度波动范围要求严格的房间,不宜采用风机盘管。3宜按下列原则分配风机盘管和新风系统所负担的室内冷负荷:1 )一般房间夏季新风宜处理到与室内等湿状态,负担新风冷负荷和湿负荷,以及少量室内冷负荷。2)医院门诊、病房等卫生标准较高空调区,新风宜在空调冷水供水温度可能的条件下,负担新风冷负荷和湿负荷,以及部分室内冷负荷和湿负荷。低温新风系统的设计可参照15.L8条49款的要求。注:

4、新风负担部分室内冷负荷和湿负荷,是为了减少风机盘管凝结水量,改善卫生条件。4风机盘管机组宜按中档转速下的冷却(加热)量选用。5新风宜直接送入室内。2 5.1.6全空气变风量空调系统宜按下列原则选择设计:1当多个空调区合用一个空调风系统,各空调区负荷变化较大、低负荷运行时间较长,且需要分别调节室内温度,例如高档写字楼和用途多变的其他建筑物等,尤其是需全年送冷的内区空调房间,在经济、技术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全空气变风量空调系统。注:需全年送冷的内区由于没有多变的建筑围护结构负荷,靠送风量的变化,以相对恒定的送风温度,基本可满足其负荷变化;而空调外区情况较复杂,如速度季为满足各房间和区域的不同要求,常

5、需统卷入较低温度的一次风,而需要供热的空调区靠末端装置的再热盘管加热,当送入的冷空气靠制冷机冷却时,再热盘管将形成冷热IK消,因此需全年送冷的内区更适宜使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外区可设置散热器、风机盘管或采用定风量系统等其他空调采暖形式。2当房间允许温湿度波动范围小或噪声要求严格时,不宜采用全空气变风量空调系统。3全空气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应符合26.2节的有关要求。4应采取保证最小新风量要求的措施。注:目前经常就的保证最小新风量要求的措施如下:D加大人员新风量指标;2)设置独立的新风系统;3)送风机和回风机保持固定的差值;4)自动揄则新风口M与自硼节风阀开度,JW烟比例。后两种方法控制设施较复杂

6、。15.1.7 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应按下列原则选择设计:1投资较高、自动化程度要求较高、各区域要求独立控制、室外机要求集中设置的中小型空调系统,宜采用变制冷剂流量分体式空调系统。2振动较大、产生大量油污蒸气,以及产生电磁波或高频波的场所,不宜采用变制冷剂流量分体式空调系统。3要求全年运行的场合,宜采用热泵式机组,必要时可配置辅助加热设备。4同一空调系统中,同时有需要分别供冷和供热的房间时,宜采用热回收式机组。5设计时,应根据生产厂要求满足系统最大制冷剂管道长度、室外与室内机的高差、室内机之间高差等限制条件进行设计;同时应根据管长、高程差、室外温度、除霜等对室外机效率损失的影响,确定

7、机组容量。6需要有组织送新风的场所,宜采用全热交换型新风机组回收排风能量。15.1.8 低温送风系统应按下列原则选择设计:1 当采用冰蓄冷空调冷源或有低温冷媒可利用时,宜采用低温送风空调系统。2对要求保持较高空气湿度或需要较大换气量的房间,不应采用低温送风系统。3低温送风系统的空气冷却器的出风温度与冷媒的进口温度之间的温差不宜小于3,出风温度宜采用410,直接膨胀系统不应低于7。4应计算送风机、送风管道及送风末端装置的温升,确定室内送风温度;并应保证在室内温湿度条件下风口不结露。注:估算时,送风设备和管道温升可取3。5采用低温送风时,室内设计干球温度宜比常规空调系统提高6空气处理机组的选型,应

8、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空气冷却器的迎风面风速宜采用1.52.3ms;冷媒通过空气冷却器的温升宜采用913C。7采用向房间直接送低温冷风的送风口时,应采取能够在系统开始运行时,使送风温度逐渐降低的预处理措施。8空气处理机组至送风口处必须进行严格的保冷与隔汽,保冷层厚度应经计算确定。9低温送风系统的末端送风装置,应具有良好的扩散性或空气混合性。15.1.9 下列情况应采用直流式(全新风)空调系统:1卫生或工艺要求采用直流式(全新风)空调系统;2夏季空调系统的回风焰值高于室外空气焰值;3系统服务的各房间排风量大于按负荷计算出的送风量;4室内散发有害物质,及防火防爆等要求不允许空气循环使用;5各房间采

9、用风机盘管或循环风空气处理机组,集中送新风的情况。15.1.10 空调系统的新风与排风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1舒适性空调可用新风作冷源时,应最大限度地使用新风:1)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新风机组和新风管道宜具备可在各季节采用不同新风量的条件。2)全空气系统应可调新风比,最大新风比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的有关规定,且内区冬季不应使用制冷机供应冷水。2人员集中且密闭性较好,或过渡季节使用大量新风的空调区,应有排风出路;采用机械排风时可采用设回风机的双风机空调系统,或设置专用的排风机,且应使排风量适应新风量的变化。3设有机械排风的空调系统,应按15.3.4条设置新风与排风系统

10、的热回收装置。15.1.11 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的有防冻要求的房间,宜设置值班空调或采暖,以保证在全空气系统不运行时,维持室内必要温度。15.2空调房间气流组织及送风15.2.1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满足室内设计温湿度及其精度、人员活动区的允许气流速度、室内噪声标准和室内空气质量等要求;2应与建筑装修有较好的结合;3送风应有足够的射程,气流应均匀分布,避免产生短路和死角;4宜进行气流组织计算。15.2.2 房间上部送风的送风形式宜按下列原则选择确定:15.2.3 一般房间宜采用百叶风口或条缝型风口从单侧或双侧送风,射流宜贴附。2有吊顶或技术夹层可利用的一般房间,宜采用圆

11、型、方型和条缝型散流器平送,并宜形成贴附气流。3会堂、体育馆、影剧院等高大空间的舒适性空调场所,有条件时可采用喷口或旋流风口送风。4区域温差和人员活动区风速要求严格、单位面积风量比较大,室温允许波动范围较小的空调房间,宜采用孔板向下送风方式。5工作区要求保持平行流或层高较高的空调房间,可采用散流器下送方式。6演播室等室内余热量大的高大空间,宜采用可伸缩的圆筒形风口向下送风方式。7高度210In且体积XOOOOn?的高大建筑空间,如上部无温度要求,宜采用分层空调,其送回风口布置宜采用中部侧送、同侧下部回风的方式。公共建筑的中庭应能够利用自然通风排除上部高温空气,必要时设置机械排风装置。8有大面积

12、玻璃外墙的冬、夏使用的游泳馆,宜采用沿外墙地面或窗台向上送风的方式。15.2.3 采用贴附侧送的送风方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送风口上缘离顶棚距离较大时,送风口应设置向上倾斜1020的导流片。2送风口应设置使射流不致左右偏斜的导流片。3射流射程中不得有阻挡物。15.2.4 采用散流器贴附顶送的送风方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根据空气调节房间吊顶高度、允许的噪声要求值等确定散流器允许的最大喉部送风速度,以及散流器的型式和数量。2吊顶上部应有安装管道和散流器风量调节阀的足够高度。3布置散流器的平面位置时,应有利于送风气流对周围空气的诱导,避免产生死角,射流射程中不得有阻挡物。15.2.5 采用孔板

13、向下送风的送风方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孔板上部稳压层的高度应经计算确定,且净高不应小于0.2m。2向稳压层内送风的速度宜采用35ms除送风射程较长者外,稳压层内可不设送风分布支管。在进风口处宜装设防止送风气流直接吹向孔板的导流片或挡板。3孔板布置应与室内局部热源的分布相适应。4利用吊顶做静压箱,在吊顶上直接设孔板或风口时,吊顶四周及顶部围护结构应保温和密封,且不应大面积采用这种送风方式。15.2.6 采用喷口送风的送风方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喷口送风的射程和速度、喷口直径及数量、喷口的安装高度,应根据空调区高度和回流区的分布位置等因素确定。2应使人员活动区处于射流的回流区。3兼作热风采暖时

14、,应具有改变射流出口角度的可能性。15.2.7 分层空调的气流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空调区宜采用侧送,当空调区跨度大于18m时,宜采用双侧送风,回风口宜布置在送风口的同侧下方。2侧送多股平行射流应互相搭接;采用双侧对送气流时,其射程可按相对喷口中点距离的90%计算。3应尽量减少非空调区向空调区的热转移,必要时,可在非空调区设置送、排风装置。15.2.8 变风量和低温送风风口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变风量的送风末端装置(不包括串联式风机驱动型等送风口处风量恒定的末端装置),在风量改变时,应具有与室内空气充分混合的性能,能满足空调房间的温度、风速、噪声和空气品质的要求。2采用低温送风时,应合理

15、选配散流器的射程、贴附长度和房间特征长度,使送风与房间空气充分混合。送风口表面温度应高于室内露点温度12。15.2.9 下送风方式应按下列原则选择:1层高较高的高大空间中人员不常期停留的区域,例如文体建筑的高大休息厅廊等,可采用地板散流器下送风方式。2人员长期停留的区域当满足下列条件时,可采用置换通风方式:1)热源以人员、设备(计算机、复印机等)、灯光为主,且人员密度变化不大,人员活动量较轻,显热负荷不宜超过120W11E2)污染源与热源位置相近,浓度不大且稳定;3)房间(空间)的层高宜大于2.4m;4)全年送冷的空调内区。注:置换通风的棚里是送入的冷空气层依靠热浮升力的作用上升带走热湿负荷和

16、污染物,因此只适用于全年送冷的区域。当送入热风时,将不再属于置换通风范畴。15.2.10 下送风方式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人员活动区域的送风速度应低于上送风方式,可参照表15.2.IlT的要求确定。2人员长期停留的区域采用置换通风方式时,人脚踝处风速不宜超过0.2ms3人员活动区域的送风温差应小于上送风方式,且宜满足15215条的要求。4置换通风方式的人员头脚处空气温差不应大于3。15.2.11 送风口的出口风速,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对噪声的要求、送风口形式及安装高度和位置等确定,可参照表15.2.1参1及15.2.11-2的数值。表15.2.11-1各类送风口的出口风速送风口形式场所

17、举例I出口风速(s)|备注侧送百叶公寓、客房、别墅、会堂、剧场、展厅2.53.8送风口位置高、工作区允许风速高和噪声标准低时取较大值一般办公室5.06.O高级办公室2.54.O电影院5.06.O录音、广播室1.5-2.5商店5.0-7.5医院病房2.54.O条缝风口顶送24孔板顶送35送风均匀性要求高或送热风时,取较大值喷口48空调区域内噪声要求不严时,最大值可取IOrn/s地板下送2置换通风下送O.20.5建筑物类别允许噪声(ClB)吊顶高度(m)3456广播室323.94.154.254.35住宅、剧场33394.354.654.855.OO公寓、旅馆大堂、办公室40-465.155.40

18、5.755.85餐厅、商店47-536.156.657.OO7.15公共建筑物54-606.506.807.107.50表15-2.11-2散流器颈部最大风速(ms)15.2.12 回风口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1设置位置应考虑对人员活动区域的影响、冬夏季工况及空调房间的净高等因素确定。2回风口不应设在送风射流区和人员经常停留的地方;采用侧送时,回风口宜设在送风口的同侧下方。3房间富度较大且冬季送热风时,或采用孔板送风和散流器向下送风时,回风口宜设在房间下部。4以夏季送冷风为主的空调系统,当采用顶部送回方式时,顶部回风口宜与灯具相结合。5有走廊的多间空调房间,有条件时,可采用走廊回风,但走廊断面

19、风速不宜过大。6采用置换通风方式时,回(排)风口应置于高处。15.2.13回风口的风速,可按表15.2.13选用;当房间内噪声标准要求较高时,回风口风速应适当降低。表15.2.13回风口吸风速度回风口位置位于人的活动区之上在人的活动区内离座位较远在人的活动区内离座位较近门上格栅或墙上回风格门下端缝隙用走廊回风吸风速度(ms)4.03.04.O1.5.O2.55.53.01.01.515.2.14 医院洁净手术室的气流组织应遵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的有关规定。15.2.15 空调房间夏季总送风量,应能消除室内最大余热和余湿,按室内最大冷负荷及送风焙差确定。民用建

20、筑在满足舒适的条件下,应尽量加大夏季送风熔差,但送风温差宜符合下列要求:1送风口高度5m时,送风温差宜15C02送风口高度5m时,送风温差宜WI(TC。3送风口高度W2m时,送风温差宜4下列情况送风温差应经计算确定:1)送风口高度10明2)人员活动区处在下送气流扩散区;3)采用置换通风方式。15.2.16 采用变风量系统时,可根据负荷减少送风量,但减少的范围应考虑下列因素:1应在风机允许的范围内,一般可减少20%60%;2应能保持合理的室内气流组织;3应保证人体所需最小新风量。15.2.17 2.17舒适性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应不小于下列2项中的较大值:1表14.2.1及表14.2.2规定的人员

21、所需最小新风量;2补偿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所需新风量。保持正压所需风量,宜按缝隙法计算,可参照表15.2.17确定。表15.2.17单位长度缝隙的渗漏风量围护结构两侧压差(Pa)缝隙渗漏风量(n?mh)单层钢窗双层钢窗门52.61.816.6104.02.823.5206.14.333.3257.14.937.25010.97.652.6注:门缝宽度为0.002u15-3空调风系统、空气处理、空调机房及管道层15.3.1 全空气空调系统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回风机:1不同季节的新风量变化较大、其他排风出路不能适应风量变化要求;2系统阻力较大,设置回风机经济合理;3需要分别变化送回风量的变风量系

22、统。1.1.1 3.2采用双风机式空气处理机组的新风口和排风口应按最大风量设置,新回风混合室的新风入口应全年处于负压状态。15.3.3 空调风系统应设置下列调节装置:1风系统各支路应设置调节风量平衡的手动调节阀,可采用三通调节阀或多叶调节阀等。2送风口宜设调节装置,要求不高时可采用双层百叶风口。3空气处理机组的新风入口、回风入口和排风口处,应设置具备开闭和调节功能的阀门;宜采用密闭对开式多叶调节阀,有自动控制时,应采用电动阀。15.3.4 设置机械排风系统的空调建筑,应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ol-621)的规定设置新风与排风的能量回收装置;有人员长期停留,且不能设置集中新风、排风系统的

23、空调房间,宜在各空调区(房间)分别安装带热回收功能的双向换气装置。15.3.5 民用建筑的集中空调系统,宜采用冷水式空气冷却器进行空气冷却。15.3.6 空气冷却器应符合下列要求:1空气与冷媒应逆向流动。2冷媒进口温度,应比空气的出口干球温度至少低3.5。3冷媒的温升宜采用510,其流速宜采用0.6L5ms.4一般空调系统冷却器迎风面空气质量流速宜采用2.53.5kg(m2.s),当大于3.0kg(m2.s)时,应在空气冷却器后设挡水板。5医院手术室用洁净空调系统冷却器迎风面空气流速不应大于2m/s。15. 3.7空调系统的热媒宜采用热水。当某些房间的温湿度需要单独控制,室内温度要求控制的允许

24、波动范围小于LOC时,调节室温的二次加热设备可采用电加热器。16. 3.8两管制空调水系统空气处理机组的空气加热器和空气冷却器可以合用,但应分别计算各自所需换热面积,并取其大值。当冬夏季水流量相差很大或加热过程所需换热面积与冷却过程所需换热面积相差很大时,宜按15.3.9条分别设置空气加热器、冷却器和调节阀。17. 3.9北京地区冬季使用的集中空调系统或新风系统的空气加热器,应设置防冻保护设施,可采用下列方法:1应设热媒温度达下限时自动关闭风机的控制,新风入口密闭调节阀的开闭应与风机的开停相联锁。2当空气处理机组的空气加热器设有水路电动调节阀时,宜采取下列措施:1)设置热水阀先于风机和风阀开启

25、,后于风机和风阀关闭的联锁装置;2)设热水调节阀最小开度限制,并在空气加热器出水温度达下限时开大热水调节阀;3)两管制水系统宜根据冷热水流量分别设置冷水调节阀和热水调节阀。3必要时可采取下列保证换热盘管流速的措施:1)两管制水系统可根据冷热量分别设置换热盘管或设置两组冷却器盘管并联使用,冬季使用靠近进风侧的一组盘管作为加热盘管;2)可设置末端循环小水泵;3)设置空气预热器,预热器水路上不设自动调节阀。注:冬季换热盘管冻结经常发生在室外温度不是最低温度但低于Oc时。此时由于负荷减小,自动调节阀开度减小限制水流量、使水流速过低而导致盘管冻结。设计时应校核冬季各种工况下的水流速,必要时采取以上保证换

26、热盘管流速的措施。19. 3.10高层建筑空调系统采用的冷水式空气冷却器、热水式空气加热器和预热器等设备,其允许承压能力必须大于系统的工作压力。15.3.11 舒适性空调系统的新风和回风,应经过滤处理,并宜符合下列要求:1不宜采用油过滤器;2北京城区一般民用建筑宜设置粗效过滤器和中效过滤器等,进行两级过滤处理;3过漉器的拆装和更换必须方便;4宜装过滤器阻力检测报警装置;5应按终阻力计算过滤器阻力。15.3.12 医院洁净手术室空气净化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送风系统应至少设三级空气过滤;第一级宜设置在新风口,第二级应设置在系统的正压段,第三级应设置在送风末端或附近。2末级净化设施不得采用静电空气

27、净化装置。3回风口必须设过滤器。4净化空调系统空气处理部件、材料等要求应遵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的有关规定。15.3.13对冬季湿度有要求的空调系统,应设置冬季加湿装置,且应根据加湿量、加湿控制精度、一次投资费用、耗电量、节水、卫生等要求,进行综合比较确定加湿方式。1当有蒸汽汽源可以利用时,应首先选用干蒸汽加湿器;医院洁净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宜采用干蒸汽加湿器。2无蒸汽汽源,但对湿度及控制精度要求严格时,可通过经济比较采用电极式或电热式蒸汽加湿器。3空气湿度及其控制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高压喷雾加湿器。4对湿度控制精度要求不高且经济条件许可时,可以采用湿膜加湿器。

28、5小型空调系统可以采用超声波加湿器,且宜使用纯水。6医院等卫生要求较高的空调系统不应采用循环高压喷雾加湿器和湿膜加湿器。7加湿器供水水质应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注:1蒸汽加湿器为等温加湿,没有对被加湿空气的湿度饱和率的要求,加湿效率接近10(甩加湿效果和卫生条件最好。2蟋汽加湿器可实现加显量的连续调节,控制精度较高;但用电量大,一次投资和运行费用都较氤电极式蒸汽加显器一般比电热式蒸汽加湿器价格低,但采用硬度较高的自来水时需每年更换电极。有自动除垢装置的电热式蒸汽加湿器价格较高,但使用年限较长。3高压喷雾加湿器价格便宜,但要求被加湿的空气湿度饱和率W5O;例如北京地区在设计条件下要求送入室内2

29、0的新风时,相对湿度只能处理至眺以下;因此当送风湿度要求较高时,不能采用高压喷雾加湿器。高压喷雾加湿器加湿效率较低,例如北京地区在设计条件下新风被处理至20C和2ffbJ,加湿效率仅有33%,6饶的水将被排除,直流时如不作为中水等回收利用,不符合节水原则。4湿膜加湿器价格较贵,水质硬度较高时易硬化降低寿命;加湿空气所需的湿度饱和率在盼以下时,均可以采用,应按湿度饱和率选择湿膜厚度;其加湿效率也较低,一般为33跳水直流时也宜回收利用。无论是直流还是循环使用,含水状态的加湿模块易产生微生物,因此应采用相应的对策。5超声渤口湿器使用纯水是为了防白粉。6湿度饱和率其数值为:(空气加湿前十球温度-加湿后

30、干球温度)/口湿前干球温度-空气湿球温度),其物理概念为:等焰加湿过程中,空气加湿至所需湿度的含湿量增值,占空气加湿至饱和状态(=Io0%)的含湿量增值的比率。加湿效率一空气吸收的水量/加湿器给水量,应通过生产厂的实验曲线查取。15.3.14采用干蒸汽加湿器时应符合下列设计要求:1应根据产品要求对高压蒸汽进行减压;2加湿器入口应设过滤器;3应采用逆喷方式;4应设置凝结水的排放、回收设施。15.3.15采用电极式或电热式蒸汽加湿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极式蒸汽加湿器不得使用纯水;2电热式蒸汽加湿器宜采用纯水,使用自来水时宜选择有自动除垢装置的产品;3应根据生产厂的要求确定是否使用软水。注:电极式

31、加湿器如采用软化水,当Na离子浓度过高时易产生泡沫,有可能影响水位和加湿量的控制精度;电热加湿器也有类似问题;因此对水质软化的要求应根据生产厂的要求确定。15.3.16采用高压喷雾加湿器时应符合下列设计要求:1采用直排水加湿时,排水宜回收利用;2用循环喷雾加湿时,应选用有灭菌措施的产品;3加湿段应具有满足产品要求的蒸发吸收距离;4应根据产品要求确定是否设挡水板;15.3.17采用湿膜加湿器时应符合下列设计要求:1应根据产品要求确定迎面风速;2宜采用软水;3采用直流水加湿时,排水宜回收利用;4应选择有灭菌措施的产品,且应定期清洗。15.3.18空气加湿设计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冬季加湿量应经计算确

32、定,舒适性空调系统可忽略室内散湿量,按室内外空气的含湿量差和新风量进行计算。2应在加热后进行加湿。3宜设置空气处理机组加湿段,不宜在风管中加湿。15.3.19空调机房不宜作为空调系统的静压室使用,当条件所限必须作为静压室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只能作回风侧的静压室;2新风宜经预处理(过滤、冬季预热、夏季预冷除湿)后引入静压室;3空调机房不宜与室外相邻,且应有较好的隔声和密闭性;4应考虑设备发热量、机房围护结构冷负荷和其他热量引起的回风温升。15.3.20空调机房(设备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空调机房应尽量邻近空调房间。2空调机房的面积和净高应根据系统负荷、设备大小确定,应保证有适当的操作面积、检修通道和设备吊装空间。3无窗的空调机房,应有通风措施。4空调机房不宜与空调房间共用一个出入口,机房应根据邻近房间的噪声和振动要求,采取相应的隔声、吸声措施。通风机等转动设备应设减振设施。5空调机房的外门和窗应向外开启。大型空调机房应有单独的外门及搬运设备的出入口,设备构件过大不能由门出入时,应预留安装孔洞。6空气处理机组(不包括风机盘管等小型设备)不宜安装在空调房间内。7空调机房内应考虑排水设施。15.3.21空调管道敷设于管道层时,应符合12.8.6条的要求;层高W2.2m的管道层内不宜安装空气调节机及其他需要经常维修的空调通风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