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法的基本类型简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维方法的基本类型简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思修方冰的某洋类型前介思维方法在思维方式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构成思维方式的实质性部分。思维方法的特性主要有客观性、主观性与层次性。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客观性,它绝不是纯粹主观的规定,而是由事物的客观规律转化而来,有其客观的根源。思维方法是被人们认识了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经过主体的主观制作、建构而形成的思维的规则、程序、步骤和手段等。所以,思维方法在客观性的规定下,其主观性特征是,思维方法属于思维主体的行为,是客观规律主体化的结果;思维方法有着主体对客体的重构,体现着主体的主观创造作用;思维方法体现着思维主体的目的,它是同主体行为的目的性、有效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思维方法既有可观性的一面,又有
2、主观性的一面,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思维方法是由各层次、各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层次性非常突出,一般包括三个层次,即一般的思维方法(哲学方法)、各门具体科学共同的思维方法与各门科学所特有的思维方法。关于思维方法的类型,不同学者具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与角度,因此,划分的思维方法类型不尽一致,各有侧重。一、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哲学思维)在所有的思维类型中既是一般意义上的思维方法(普遍性思维模式),又是最高层次上的思维方法(指导性思维模式辩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的最高层次的思维,它是人类认识的最高级阶段,带有广泛的指导意义。恩格斯在研究各门科学从哲学中纷纷独立出来时曾言:“这样,对于已经从自然界
3、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只留下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尽管哲学思维方法可以列举很多,但根据恩格斯对哲学的认识与判断,我们将主要探讨的是辩证思维方法,即辩证思维的-般理论与基本方法。(一)辩证思维的概念阐释辩证思维是人们进行理性思维所遵循的原则和逻辑,能够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对事物表面的、片面地、零乱的认识上升到内在的、本质的、全面的认识。辩证思维过程是思维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把握真理的具体过程。辩证思维是思维运动的高级形式,是客观世界运动在头脑中的反映,因此成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武器。人类的辩证思
4、维最初源于动物心理,即动物简单的分析与综合。如秃鹫会用石头击破坚硬的鸵鸟蛋,而后进行“就餐”;狼群会用像“军队”似的集体协调行动堵击、围攻要捕猎的动物。但这仅仅是分析与综合的萌芽,真正的辩证思维是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作为思维运动最高级形式出现。(二)辩证思维的特点实践性、客观性、辩证性、间接性、概括性与能动性是辩证思维的六个最基本特点。实践性是指思维来源于实践,是人们实践活动上升到理论思维的产物。辩证思维方法的形成是因为实践的需要,它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客观性是指虽然大脑的功能是主观的,但辩证思维应客观反映客观世界,因为客观世界不存在比较、抽象、概括、分析、综合、归
5、纳与演绎等等,这些是大脑的思维过程,这就要求大脑的主观性与客观世界的客观性相统一。辩证性是指思维是客观世界矛盾运动、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反映,且思维本身也处于对立统一的辩证运动中。间接性是指思维与客观事物之间隔着感觉器官与传导神经,需要经过信息转换,辩证思维必须依靠感性认识才能进行思维加工。概括性是指思维不是对个体事物的认识,而是对一类事物相似或典型特征、内在本质或规律的认识。这些关于事物的本质规律,只有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概括才能获得。能动性是指思维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消极、被动的认识,也不是对客观事物的一味适应,而是积极、主动地认识,并能够征服、改造与利用客观事物。(三)辩证思维的
6、基本方法1、比较、抽象与概括的方法。比较、抽象与概括的方法是辩证思维的初级方法。比较法是确定事物之间同异关系的一种简单的思维方法,它是理性思维的开始,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区别,“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比较法是矛盾同一性与对立性的直观运用,矛盾的同一性是人们进行比较的基础,矛盾的对立性是人们进行比较的内容,比较法就是在同一中求差异,在差异中求同一。比较法是一种从己知求未知的逻辑方法,它应用在逻辑上就是类比推理,即根据两个事物相同或相似的方面推断出在其它方面也有相同性或相似性。比较法有很多种类,如外形比较、结构比较、功能比较、数量比较、质量比较、层次比较、原因比较、系统比较、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历史比
7、较等等,运用哪种比较法,取决于实践的需要。抽象法是通过对事物整体联系的分解,在大脑中把事物的若干属性和方面单独提取出来,而暂时不考虑事物的其它属性和方面的思维方法,抽象法的关键是提取与撇开的对立统一,提取的是事物的本质方面或主要方面,撇开的是事物的大量的非本质或非主要的属性。数学中抽象出来的“点”没有大小,“线”没有宽度,“面”没有厚度,离开了具体存在的“点、线、面”,但却更接近事物的本质。概括法是把抽象出来的事物属性推广到具有这些相同属性的一切事物上,从而形成关于这一类事物的普遍概念。概括的过程是扩大抽象的成果的过程,即在抽象的基础上,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从已知进入未知,扩大概念的外延,确
8、定概念的内涵。总之,比较、抽象、概括的过程就是认识由浑沌一一区分一一清晰一一普遍性一本质的过程,这是人的一般认识过程。2、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是针对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上的思维方法,归纳法与演绎法的思维方向相反,归纳由个别到一般,而演绎由一般到个别。归纳法是从个别,经过分析、比较,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方法,它可以从现象进入到本质。归纳法所涉及的“个别”是指具有独立的规定性而相互区别的单个现象、事物与过程,而“一般”表示个别事物之间的共同性。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均是个别属性与一般属性的统一体。归纳法表现在逻辑上就是归纳推理,可分为完全归纳法与不完全归纳法,而不完全归纳法又分为简
9、单枚举归纳法与科学归纳法。完全归纳法是归纳的前提,包含该类对象的全体,并对该类对象作出的一般性结论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结论虽然具有科学性、必然性、确定性,但当客体数量过多而不可能归纳完全,故其适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当研究的客体数量多、范围大时,则需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其所包括的简单枚举归纳法是通过观察与研究,发现某类事物中固有某种属性,且不断重复而无相反事例,从而判断出所有该类对象均有这一属性的推理过程:而科学归纳法是根据对象及其属性之间的因果联系或其它必然性联系的认识,总结出一般性结论的归纳法。演绎法是由般性的前提到个别性的结论,即根据该类事物均具有的一般属性、关系推断该类事物中个别事物所具有的
10、属性、关系的思维方法。演绎法是一种逻辑推理,其由前提、逻辑规则与结论构成。它由一般原理出发进行逻辑推理,因此具有极强的严格性与逻辑性。演绎推理可分为直接推理与间接推理。直接推理是由一个前提推导出结论的推理,间接推理是从两个前提求得一个新的判断的推理形式,其基本形式是三段论,即一个判断是大前提,代表一般原理;另一个判断是小前提,代表正在讨论的事实与一般原理的关系;第三个判断则是由大前提与小前提做出的结论。3、分析与综合的方法。事物都是统一性与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辩证统一,这便内在规定了事物的认识必须将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辩证统一地加以运用。分析方法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进行研窕的方法
11、,它是由人的思维的抽象力进行的,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分析方法的类型很多,如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矛盾分析、因果性分析、目的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系统性分析等等,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综合方法是把对事物的部分的认识加以统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的思维方法,是人的思维能动性的高度体现。在运用综合方法时必须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原则,反对“幻想的综合”与“机械的综合”。综合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整体的综合,即对复杂事物进行全面分析后形成的一个有序的整体的过程;二是辩证的综合,即对复杂事务进行系统分析后从简单中推演出复杂的演化过程。4、抽象与具体的方法。抽象方法就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抽象的规定
12、的思维方法,它是思维主体的一种能力(抽象力),它使人的认识从感性具体提升为“抽象的规定”,并为更高级的综合奠定了基础。具体方法就是把事物的抽象规定在思维运行过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人的认识的具体运行过程是从感性具体一一抽象一一综合一一理性具体的过程。5、历史与逻辑的方法。历史方法是通过考察对象的自然进程而揭示对象规律的思维方法,其要求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研究。而逻辑方法是指人的思维对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对人类认识的历史过程进行概括的思维方法。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相互补充、相互为用,且具有一致性,即是“史”与“论”的一致,离开“史”的“论”是空论,离开“论”的“史”是杂史。因此,应将历史方法与逻辑
13、方法相结合、相统一。柏拉图心目中的“哲学王”没有辩证的思维方法,人们的思维活动就不会取得卓有成效的结果。因此,辩证思维方法是思维方式中最实质、最基本的内容。“思维决定行动”蕴含了理念、思维、思想的至关重要性。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主张理念乃万事万物的本源,理念生有一切,具体事物是理念二、系统思维方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复杂性科学的最基本的理论,其对各门科学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系统思维方法便是建立在系统论的基础之上的,并与信息论、控制论密切相关的综合思维方法。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在20世纪40年代创建了系统论,他用机体论的主张批判了机械论的思想,建立了开放系统的一般系
14、统论,提出了生命现象的组织性、有序性、目的性。比利时物理学家普里高津从非平衡态力学出发,认为系统通过涨落远离平衡态会产生一种有序的、稳定的物质结构,据此他创建了著名的“耗散结构”理论。德国学者哈肯以信息论、控制论与突变论为研究基础,运用统计学与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建构了一种数学模型,这就是哈肯的“协同学”理论。纵观系统论的研究与发展,便会发现系统思维方法在于寻找系统的逻辑结构,并为这些逻辑结构寻找数学表达式。(一)系统思维的念阐释系统的最简单定义可归纳为,系统是要素相互作用的更合体。一般系统的性质主要有整体性、动态性、有序性、协变性、适应性、目的性、等级性、历时性等等。系统思维便是根据系统的这些
15、性质确定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辩证思维的丰富化与具体化,也是科学思维中最有效的思维方法。系统思维方法是运用系统观点分析与综合事物的一种思维方法,它对事物的结构、关系以动态整体的观点进行考察与分析,寻找事物的本质规律。系统思维方法使人们从“实体一一属性”的方法上升为“实体一一属性一一关系”的方法,这样可以从整体性、相关性、系统性、动态性、有序性、”结构与功能”等更深刻地把握事物的基本规律。(二)系统思维的特点虽然一般系统的基本特性较多,但最核心的基本特性主要有整体性、关系性、有序性、合目的性、环境适应性。1、整体性。古希腊时代的亚里士多德早就提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思想,一般将之视为系统论思想的
16、萌芽。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事物的整体性。贝塔朗菲认为,任何系统(非线性系统而不是线性系统)均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非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个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拿破仑所言的“一个法国士兵打不过一个马克留人,但一千个马克留人却打不过一千个法国士兵”也是体现整体性的有效合作思想。2、关系性。系统内各要素之间总是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必然引起其它要素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或强或弱,或隐或显,但始终处于相互作用中。要素与要素之间如此,要素与整体之间也具有各种各样的关系性。系统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多余部分”正是系统的灵魂。这种灵
17、魂的来源正是来自于系统的“关系性”。3、有序性。系统总是朝着有序性方向发展。系统中各要素均是按照一定的结构顺序关联到一起的,其中存在各种平衡关系与制约关系,这些关系的性质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质与效率。4、合目的性。大凡系统都要维持自身的存在,促使自身的发展,因此,系统具有一种合目的性。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都具有合目的性,尤其人工系统都具有这种特性,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创造的目的系统。5、环境适应性。一般将系统之外的各种条件之和统称为环境,而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又总是处于环境之中。因此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系统总是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从而不断从环境中获取“负燧流”,进而使系
18、统健康、良性地生存与发展。(三)系统思维的基本方法1、结构功能方法。结构一一功能方法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方法在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上的具体应用,是现代科学思维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结构是指系统内各要素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或顺序,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层次性、相对性与变量性的特点,而结构方法就是从结构角度出发认识、复制与创造新的系统的方法。掌握了一个事物的结构,也就可以把它复制出来。在现代管理系统中,结构方法具有巨大的作用。因为任何复杂的管理系统,其结构都可以还原为三种基本结构形式一一顺序结构、选择结构与反复结构。通过还原,可以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系统模拟和预测系统的运动
19、过程。结构方法的局限是难以弄清客观系统的真实结构,尤其是那些复杂巨系统的结构。而功能方法可以弥补结构方法的局限。如若一时还弄不清系统的结构,则可运用功能方法认识“黑箱系统二所谓功能方法就是通过系统与环境的特定关系,通过系统“输入值”与“输出值”的交换而认识和掌握系统的方法。这种方法又称“黑箱方法如果系统内的结构和状态变量是部分已知,其它尚未掌握,则可称之为“灰箱方法”。“灰箱方法”实际上是不完全的结构方法与功能方法的结合。如果系统内部结构和状态变量是全部可知和可测的,则可称之为“白箱方法”。“白箱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比较完全的结构一一功能方法。2、模型化方法。所谓模型,是指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
20、认识对象所作的抽象描述。模型的类型较多,如按总体分类,则有实物模型、思想模型;如按构造分类,则有数学模型、逻辑模型、图形模型、功能模拟模型;如按变量分类,则有确定模型、概率模型;如按分析对象分类,则有过程模型、状态变量模型、可靠性模型、时间模型、经济模型、组织模型、生态模型等。但一般最常使用的模型主要有实物模型、图形模型与数学模型。通过模型的研究而揭示原型的形态、特点与本质的方法,就是模型化方法。一般把被研究的真实对象叫做原型,而将原型的仿制品叫做模型。模型化方法的科学思维原则是必须对现实系统进行抽象描述,分析与模型相关的重要因素及其主要因素的相互关系。三、定性思维方法和定置思维方法(一)定性
21、思维方法1、定性思维的概念阐释。所谓定性思维,是指通过对事物的性质与属性的认识而进行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定性思维侧重对事物性质的描述与揭示,它与定量思维是相对的,是从事物所表现的特征、性质、问题等加以判断,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定性思维方法是领导者的最基本的思维方法,科学的定性思维是保证领导者进行正确决策的前提,也是为定量思维做准备。尤其当定量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时,定性思维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定性思维应用于各门科学,特别是领导科学更加突显定性思维的独特作用。2、定性思维的特点。简易性、直观性、宏观性、普遍性是定性思维的主要特点。定性思维是一种简单思维,但这种简单是透过事物本质的简单
22、,而非浅显的思维。正是定性思维的这种简单性,才使得人们容易掌握,即定性思维具有重要的简易性特点。定性思维具有直观性,不管是感性思维,还是理性思维,定性思维都是直接深入事物的本质,从而揭示事物的规律。定性思维往往从宏观层面对事物加以认识,即抓住主要矛盾与大方向。正是定性思维的简易性、直观性、宏观性,才决定了定性思维的普遍性,因而定性思维成为领导者普遍采用的科学思维方法。(二)定量思维方法1、定量思维的概念阐释。所谓定量思维,是指对事物进行数量分析而掌握事物数量关系,从而把握事物规律的思维方法。在领导者的工作中,经常使用定量思维。由于领导者的重要工作是决策,这就涉及到决策的正确与否、决策的实用性、
23、未来预测等等,因此,把握数量关系与实现主客观的统一是领导者最为重要的思维判断。在企业组织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见到各种数量关系的决策模型和预测模型,这些都是定量思维的分析结果。定量思维必须掌握大量的数据,运用数学、复杂性科学等科学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事物进行正确的判断分析,才能减少工作的风险,准确预测未来。2、定量思维的特点。数量性、系统性、因果关系性、实用性是定量思维的主要特点。定量思维就是建立各种数量关系,使用的数据真实可靠,并运用数学原理建造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分析,得出正确而科学的结论。定量思维是一种系统性思维,前后的逻辑性强,推理科学。定量思维具有很强的因果关系性,
24、把握因果链是定量思维的关键,按照“有什么样因,必然有什么样的果”的逻辑原则,建立数量关系。定量思维的实用性也非常突出,实用性来自于科学的判断与分析,领导者除了经常使用定性思维外,也大量地使用定量思维。(三)定性思维与定量思维的辩证关系1、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定性思维以对事物的定性分析作为立脚点,其侧重点在于事物的性质、特征与非数量化分析;而定量思维是把数量分析作为思维过程的关键,其侧重点在于数学模型的建立与使用。定性思维与定量思维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定性思维往往主观性太强,容易盲目冒险,而定量思维常常缺少灵活性,容易陷入理性主义的框架之中。因此,为避免这种思维的局限性,二者需要建立一种相辅相成的
25、辩证关系。2、定性思维与定量思维的统一关系。对事物性质的描述与对事物规律的揭示,需要定性思维与定量思维的有机的结合。二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割裂开来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正确认识事物的演变与发展,必须将定性思维与定量思维统一起来。企业领导者既要善于运用定性思维方法,又要善于运用定量思维方法,同时,运用从定性思维到定量思维的集成,实现对事物的真正把握。四、发散性思维方法和收敛性思维方法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是思维活动中对立统一的两种具体形式,也是思维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最重要的两种过程。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各有独特的作用,它们是不可以取代的
26、。(一)发散性思维方法1、发散性思维的概念阐释。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当一种方法不能解决问题或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发散性思维便会否定这一方法,而寻找其他方法。而且发散性思维常常不满足已有的思维成果,总是向新目标、新领域探索。牛顿在一棵苹果树下睡着了,当一只苹果把他砸醒时,他否定了他以往所有的思考,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发明灯泡时,仅对灯泡丝试制就曾经实施了1600多个不同类型的方案,最后直至找到碳化丝片方告成功。发散性思维体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创造性、灵活性,要有丰富的想像力,能够不断地突破思维框框。发散性思维的形式主
27、要有多向思维、侧向思维、反向思维。多向思维是发散性思维的最重要形式,多向思维要求从尽可能多的方向思考同一问题,发挥思维的想像力,从多角度、多渠道、多领域进行思考。侧向思维是发散性思维的又一种重要形式,它要求把自己研究的领域与其它领域交叉起来,并从其它领域获得思维上的启迪,进而解决本领域问题的思维方式。反向思维是发散性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与正向思维相反,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它实质上是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在思维领域中的反映。2、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是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点。流畅性是指发散性思维用于某一方向时,能够迅速地沿着这一方向发散开去,形成同一方向的丰富内容。变通性是
28、指发散性思维能从思维的某一方向跳跃到其它方向上,使方向越来越多,造成更多的选择与思考,形成立体思维。变通过程就是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维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思考问题的过程。独特性就是发散性思维能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是在流畅性与变通性基础上的发散性思维的最高目标。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是发散性思维由低级到高级的层次飞跃,由流畅性到变通性再到独特性,思维活动便进入到创新的高级阶段。总之,发散性思维是多方向性和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其同单一、刻板、封闭的思维方式相对立。发散性思维承认事物的复杂性,主张在统一与联系中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发散性思维有很多思维触角,突破一个思维方
29、向、跳出一个固定思维框架,形成一个立体思维之网。(二)收敛性思维方法1、收敛性思维的概念阐释。收敛性思维是一种集中思维的逻辑思维,它不同于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总是寻找新方法、新途径,而收敛性思维是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应该怎样解决。2、收敛性思维的特点。同一性、程序性、比较性是收敛性思维的主要特点。同一性是一种求同性思维,求同性思维活动是从过去的传统经验中引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习惯于同一方向的知识积累与记忆。这样,求同性又体现了事物发展的继承性。程序性强调思维的循序渐进、有章可循,收敛性思维的同一性要求思维要有严格的逻辑程序。比较性是指在现有的诸多途径、方案、措施中,通过比较,寻找一个较合适的方法。
30、(三)发散性思维方法和收敛性思维方法的辩证关系发散性思维方法和收敛性思维方法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辩证关系,即互补性与统一性。1、互补性的辩证关系。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如若只有思维的发散过程,而无收敛过程,就不会形成集中的思维力量,却导致思维失控,变成混乱性思维。如果发散性思维没有收敛性思维的补充,则会变成幻想或空想。如若只有思维的收敛过程,而无发散过程,就不会创造出更多的想象空间,却导致思维呆板、保守与僵化,抑制思维的创造性。2、统一性的辩证关系。发散性思维强调求异性,而收敛性思维强调求同性,因此,必须将二者辩证统一起来。思维的路径是发散一一收敛一一再发散一一再收敛一一再
31、发散,如此下去,每经过一个回合,都会使思维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总之,在思维过程中,若发散不以收敛为前提,则思维便不会获得成果;若收敛不以发散为前导,则思维便不会有所发现与创新。五、纵向思维方法和横向思维方法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属于比较性思维,纵向思维,也称历时性思维,是从时间和历史的角度进行的思考,横向思维,也称同时性思维,是截取历史的某横断面进行的思考。(一)纵向思维方法1、纵向思维的概念阐释。纵向思维是一种历时性的比较思维,是把事物置于自己的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对比分析中,发现事物在不同阶段上的特征与前后联系,从而把握事物本质与规律的思维过程。事物的演化、发展都有一个萌芽、成长、壮大、发展、
32、衰老、死亡的过程,其间,事物会呈现一定的规律,而纵向思维根据事物演化、发展的历时性建立纵向思维过程。比较过去与现在,进而推断未来,这样便会较好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2、纵向思维的特点。历时性、同一性、预测性是纵向思维的主要特点。历时性是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考察事物,呈现出事物发展的过程性。历时性对研究事物的起源、演化、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一性是指纵向思维所面对的客观事物是同一的,即考察的是同一对象的过去、现在与将来。预测性是指纵向思维由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并对将来进行推断而呈现的特性。(二)横向思维方法1、横向思维的概念阐释。横向思维是一种同时性的横断性思维,其截取历史的某一横断面
33、,研究同一事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发展状况,找出事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异同的一种思维活动。事物的演化、发展总是其自身的规律与特征,通过横向比较,容易发现事物的本质。横断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代横断科学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就是横断思维的结果。2、横断思维的特点。同时性、横断性、开放性是横断思维的主要特点。同时性是指把时间概念的范围确定下来,研究在同时过程中的各方面的相互联系。横断性是指对事物的横向比较,即把研究的事物置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横断思维的开放性是指把事物置于更多的事物关系中进行比较加以思考,他总是处于一种开放的过程中,不断增加自身与外界的联系输出、输入与转换。(三)纵向思
34、维方法和横向思维方法的辩证关系1、统一性的辩证关系。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是不同方向的比较思维,但在具体的思维过程中却是统一的。事物自身既有历史、现在、未来的纵向过程,又有自身与其他事物的横向联系,事物正是在这种纵向与横向的交叉关系中存在,而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充分体现了事物的纵向关系、横向关系以及相互交叉关系。2、互补性的辩证关系。纵向思维是在历史的比较中找到事物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但局限性非常大,往往仅局限于自身。而横向思维能够弥补与克服纵向思维的局限性,跳出自身,横向比较,会扩大视野。横向思维缺少历史纵深感,只注重横向比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看到自身的进步,更多的是看到横向比较中自身的不足,
35、因此,需要纵向思维的补充与完善。六、创造性思维方法(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创造性思维泛指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思维方法,广义的创造性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但-般是指狭义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即非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的创新思维方法是指创新过程中突破关键,产生新颖、独特的思路、意象、“点子”、办法等思维方法。创新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包括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其成果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或无数次的挫折才能获得。(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创造性思维虽然也以逻辑思维为基础,但其基本上属于非逻辑思维,因此,创造性思维具有与逻辑思维不同的重要特点。
36、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点有因果关系的非必然性、思维程序的非固定性、规则的无规则性、思维方式的非线性、思维过程的非理性。1、因果关系的非必然性。思维的根据与思维的结果之间不具有必然的蕴涵关系,即根据的真实并不意味着结果的真实。这是因为思维的结果远远超出思维根据所涉及的范围,特别是凭联想、想象、直觉、灵感等获得的结果。创造性思维的因果关系没有像演绎推理思维的必然性,甚至连归纳、类比的或然性都不如。2、思维程序的非固定性。创造性思维的程序或步骤一般都是不固定的,这是因为创造性思维本质上在于它的“尝试”、“探索”、“冒险”与“创新如果遵循一定的固定思维模式,也就不会有“灵感的闪现”或“创造的火花”,有的只
37、是“复制”、“重复”。3、规则的无规则性。创造性思维没有必须遵循的规则,遵循规则的思维是传统型的常规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要“破坏”、“解构”,因此创造性思维没有典型的“正确形式”与“不正确形式”之分,它是创造新的规则,而不是遵循旧的规则。4、思维方式的非线性。创造性思维采取平面型或立体型的思维方式,不是表现为“一条线”的分析思路。创造性思维的出发点是事物的整体、全局,或事物的侧面、要素、横断面等等,因此,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不是“线型”,而是“平面型”或“立体型”。5、思维过程的非理性。创造性思维与其它思维方式虽然都具有理性的特点,但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常常受思考者的感情、动机等心理因素的影响,甚至受
38、思考者的兴趣、意志、情绪等等非理性因素的深刻影响。简洁也是创新作为目前互联网上功能最强大的免费搜索引擎,Google的索引目录中储存有30亿个网页及网页快照,用户可以使用86种语言文字进行搜索。现在,Google平均每天接受的搜索次数为1.5亿人次,全球大约80$的搜索目标是通过G。OgIe搜索到的。Google的页面非常干净,只有一个简洁朴素的关键词输入框,没有一条广告的干扰。Google的创始人拉里佩吉指出:“我们的页面这么干净并不是因为我和布林(GoogIe的另外一个创始人)有洁癖,这是一个商业决策。”据说,最初的原因是GoogIe成立的时候还没有来得及设计页面。这无从可考,或许当时创始人的思维就是那么简单吧。但他们随后就发现,对于搜索引擎用户而言,这就足够了。美国WebTOP统计公司的调查报告证实了这一点:人们如果在12秒钟内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就会超出忍耐的限度,而选择离开。所以GoogIe页面的空白部分包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每月至少会吸引5OOo万忠实用户,并且用户满意率高达97%!一一这就是简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