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整理3.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81418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整理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2年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整理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22年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整理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22年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整理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22年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整理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整理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整理3.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教版学校六年级数学总复习学问点整理数与代数数的熟悉一、概念(一)整数1.自然数、负数和整数(1)、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O表示;O也是自然数;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由如干个1组成;O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的数叫做负数,“-”叫做负号;正整数(1、2、3、4、)1.,1自然数整者零(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JI负整数(T、-2、-3、-4),2、零的作用(1)表示数位;读写数时,某个单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表示;(2)占位作用;(3)作为界限;如“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

2、界限”;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4、数位:计数单位依据肯定的次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5、数的整除(D假如数a能被数b(bWO)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4)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5)个位上是。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6)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7)能被2整除

3、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的特点可分为奇数和偶数;(8)一个数,假如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9)一个数,假如除了1和它本身仍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Io)I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假如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1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

4、大公因数;(12)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以下几种情形: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两个合数的公因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假如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儿个数两两互质;假如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假如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13)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假如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假如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

5、倍数;几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二)小数1、小数的意义(1)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IoOO份得到的非常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2)一位小数表示非常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3)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4)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非常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2、小数的分类(三)分数1、分数的意义(1)把单位“1”平均分成如干份,表

6、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2)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3)把单位“1”平均分成如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2、分数的分类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3、约分和通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先分数相等的同分

7、母分数,叫做通分;(四)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二、方法(一)数的读法和写法1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依据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O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都只读一个零;2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3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依据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依据整数的

8、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5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依据整数的读法来读;6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终写分子,依据整数的写法来写;7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依据整数的读法来读;8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先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二)数的改写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便利,经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仍可以依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1精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

9、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精确数;例如把1254300000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12.543亿;2近似数:依据实际需要,我们仍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1302490015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亿;3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假如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345900万后面的尾数约是35万;省略4725097420亿后面的尾数约是47亿;4大小比较(1)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假如位数

10、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2)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非常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非常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3)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三)数的互化1小数化成分数:原先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先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

11、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3一个最简分数,假如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假如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4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5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6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7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三、性质和规律;(一)商不变的规律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12、;(二)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三)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先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先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先的数就扩大1000倍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先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先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先的数就缩小IoOO倍3、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四)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被除数除数=鬻1除数2、由于零不

13、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3、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四、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1、分数加减法应用题: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与整数加减法的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含有分数;2、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指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特点: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与分率所对应的实际数量;解题关键:精确判定单位“1”的量;找准要求问题所对应的分率,然后依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正确列式;3、分数除法应用题:(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特点: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一个

14、数”是比较量,“另一个数”是标准量;求分率或百分率,也就是求他们的倍数关系;解题关键:从问题入手,搞清把谁看作标准的数也就是把谁看作了“单位1”,谁和“单位1”的量作比较,谁就作被除数;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是比较量,乙是标准量,用甲除以乙;关系式:甲乙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减乙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关系式:两数之差标准量(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求这个数;特点:已知一个实际数量和它相对应的分率,求单位“1”的量;解题关键:精确判定单位“1”的量把单位“1”的量看成X依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方程,或者依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算式,但必需找准和

15、分率相对应的已知实际数量;4、百分率:例如发芽率二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X100%小麦的出粉率二面粉的重量小麦的重量义100%产品的合格率二合格的产品数产品总数X100%职工的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X100%5、工程问题:是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它与整数的工作问题有着亲密的联系;它是探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题;解题关键: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6利息: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利息=本金X利率X时间,税后利息二本金X利率X时间X(1-利息税)常见的量(一)质量1、常用单位吨

16、t、千克kg、克g2、常用换算一吨=100o千克1千克二IOoo克(二)时间1、常用单位年、月、日、时、分、秒2、单位换算1年二365天平年一年二366天闰年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是大月大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是小月小月小月有30天平年2月右28天闰年2月有29天1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三)人民币1、常用单位元、角、分2、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二10分数的运算(一)整数四就运算1、整数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二和一另一个加数2、整数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

17、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3、整数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在乘法里,O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一个因数又一个因数二积一个因数二积另一个因数4、整数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由于0和任何数相乘

18、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被除数除数二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工商X除数(二)小数四就运算1 .小数加法: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2 .小数减法: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3 .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非常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4 .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三)分数四就运算1 .分数加法:分数

19、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2 .分数减法: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3 .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4 .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5 .分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四)运算定律1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2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

20、变,即(a+b)+c=a+(b+c)3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4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5 .乘法安排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6 .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全部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五)运算法就1 .整数、小数加法运算法就: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2 .整数、

21、小数减法运算法就: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3 .整数乘法运算法就: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4 .整数除法运算法就: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假如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假如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5 .小数乘法法就:先依据整数乘法的运算法就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2、假如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运算法就:先依据整数除法的法就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假如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连续除;7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法就: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依据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就进行运算;8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方法先通分,然后依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就进行运算;10 .带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11 .分数乘法

23、的运算法就: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12 .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就: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六)运算次序1 .小数四就运算的运算次序和整数四就运算次序相同;2 .分数四就运算的运算次序和整数四就运算次序相同;3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4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终算括号外面的;5 .第一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6 .其次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其次级运算;(七)常用的数量关系1、速度X时间

24、=路程;路程速度二时间;路程时间=速度2、单价X数量=总价;总价单价二数量;总价数量二单价3、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二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二合作时间4、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二另一个加数5、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6、因数X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7、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X除数二被除数式与方程一、用字母表示数(一)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量关系简明的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表示运算的结果;(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性质、几何形体的运算公式(见公

25、式)二、简易方程(一)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1、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行;2、方程和算术式不同;算术式是一个式子,它由运算符号和已知数组成,它表示未知数;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与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3、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三、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四、列方程解应用题(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义:用方程式去解答应用题求得应用题的未知量的方法;(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2、找出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3、列方程,解方程;4、检查或验算,写出答

26、案;正比例和反比例一、比的意义和性质(一)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比的后项不能是零;依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二)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三)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27、或分数;依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洁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需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四)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五)按比例安排:在农业生产和口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把一个数量依据肯定的比来进行安排;这种安排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安排;方法:第一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一)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

28、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二)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3)解比例: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假如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三、正比例和反比例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假如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肯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k(肯定)2、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假如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肯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

29、系;用字母表示:Xy=k(肯定)图形与几何图形的熟悉(一)线和角1、线(I)直线: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很多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2)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3)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5)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相互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2、角(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

30、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2)角的分类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是180o;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是360;(二)平面图形1、长方形(1)特点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2)运算公式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二长X宽S=ab2、正方形(1)特点: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4条对称轴;(2)运算公式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二边长X4C=4a面积二边长X边长S=aa3、三角形(1)特点由三

31、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具有稳固性;三角形有三条高;(2)运算公式S面积a底h高面积二底X高2s=ah2三角形高二面积X2底三角形底二面积X2高(3)分类按角分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它有一条对称轴;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4、平行四边形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平行四边形简洁变形;(

32、2)运算公式S面积a底h高面积二底X高S=ah5、 梯形(1)特点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2) 公式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二(上底+下底)X高2s=(a+b)*26、 圆(1) 圆的熟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i般用字母表示;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r表示;在同一个圆里,有很多条半径,每条半径的长度都相等;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d表示;同一个圆里有很多条直径,全部的直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直径等于两个半径的长度,即d=2r;圆的大小由半径打算;圆有很多条对称轴;(2)圆

33、的画法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3) 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11表示;(4) 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5)运算公式S面积C周长兀d二直径r二半径周长二直径=2XX半径面积二半径X半径Xdd=2r12C=ndc=2rS=r27、面积的推导:(1)长方形的面积二长X宽;长方形的面积由数格子得到的;(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长,相邻的另一条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由于长方形的面积二长X宽,所以正方形

34、的面积二边长X边长;(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底X高;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将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两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由于长方形的面积二长X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4)三角形的面积二底X高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由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底X高,所以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底又高2;(5)梯形的面积二(上底+下底)义高2;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由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底X高,所以

35、每个梯形的面积二(上底+下底)X高2;(6)圆的面积=半径2X;圆的面积等于边长是半径的正方形面积的兀倍;把圆16等分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等于圆的半径,由于长方形的面积二长X宽,所以圆的面积=nX半径X半径;8、常见单位换算:1、常见单位换算方法:(1)高级单位一低级单位的方法:高级单位的数X进率(2)低级单位一高级单位的方法:低级单位的数进率2、长度(1)常用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2)常用换算1千米二IOoO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3、面积(1)常用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

36、方厘米、平方毫米(2)常用换算1平方千米=IoO公顷;1公顷=IoOOO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IOo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二100平方毫米三、立体图形(一)长方体1、特点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2、运算公式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X宽+长X高+宽X高)2S=2(ab+ah+bh)(2)

37、体积=长X宽X高体积二底面积X高V=abhV=Sh(二)正方体1、特点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六个面的面积相等12条棱,棱长都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体可以看作特别的长方体2、运算公式V:体积a:棱长表面积二棱长X棱长X6S表=aXa6体积二棱长X棱长X棱长V=aaaS表=6a2V=a3(三)圆柱1、圆柱的熟悉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2、运算公式v:体积h:高s;底面积匚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侧面积=底面周长义高表面积二侧面积+底面积X2体积=底面积义高体积二侧面积2X半径s侧=Chs表=S侧+s底X2V=Sh(四)圆锥1、圆锥的熟悉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

38、的侧面是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究竟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2、运算公式v:体积h:高s;底面积体积二底面积X高31V=3sh(五)常见单位换算方法:1、体积(1)常用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2)常用换算1立方米二100O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二Iooo立方厘米2、容积(1)常用单位升、毫升(2)常用换算1升=IoOo毫升1升二I立方米1毫升=1立方厘米图形的运动(一)轴对称图形特点假如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正方

39、形有4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圆有很多条对称轴;菱形有4条对称轴,扇形有一条对称轴;(二)图形的变换变换图形位置可以把图形平移、旋转转变图形的大小可以把图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先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先长方形对应边的比是2:1,就是把原先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先的2倍,面积放大到原先的4倍;图形与位置用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描述位置;用东、南、西、北等方向描述位置;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确定位置,例如:北偏东30方向2千米处;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列,行);统计与

40、可能性简洁的统计一、统计表(一)意义:把统计数据填写在肯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形、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二)组成部分:一般分为表特别和表格内两部分;表特别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三)种类1、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2、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3、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说明各统计项目的详细数量,而且说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二、统计图(一)意义: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二)分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用一

41、个单位长度表示肯定的数量,依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依据肯定的次序排列起来;特点:很简洁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2、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肯定的数量,依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特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晰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形;3、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特点:很清晰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4、平均数: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平均数:总数份数二平均数可能性1、可能性:无论在什么情形下都会发生的大事,是“肯定”会发生的大事;在任何情形下都不会发生的大事,是“不行能”发生的大事;在某种情形下会发生,而在其他情形下不会发生的大事,是“可能”会发生的大事;2、可能性的大小:在可能发生的大事中,假如显现该大事的情形较多,我们就说该大事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假如显现该大事的情形较少,我们就说该大事发生的可能性较小;3、嬉戏规章的公正性公正性就是只参与嬉戏活动的每一个对象获胜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