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乡镇网络舆情工作应急预案(最新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85292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乡镇网络舆情工作应急预案(最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4乡镇网络舆情工作应急预案(最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4乡镇网络舆情工作应急预案(最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4乡镇网络舆情工作应急预案(最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4乡镇网络舆情工作应急预案(最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乡镇网络舆情工作应急预案(最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乡镇网络舆情工作应急预案(最新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4乡镇网络舆情工作应急预案(最新版)目录第一章总则2第二条编制依据2第三条工作原则2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3第三章网络舆情监测4第四章舆情研判评估5第十四条网络舆情研判的主要程序5第五章网络舆情应对7第二十条网络舆情处置坚持以下基本原则:8第二十一条突发网络舆情实行分类处置9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办法所称的网络舆情是指通过论坛、博客、直播、微博、微信、QQ群、新闻跟帖、转帖等互联网形式,反映出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以及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重大事件的言论和观点信息。第二条编制依据依据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应急预案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中共委关于落

2、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意见中共委办公室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网络宣传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中共委宣传部关于规范突发事件和网络热点事件舆论引导流程的暂行规定等。第三条工作原则(一)属地管控,各负其责。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对本单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负首要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处置工作。(二)快速反应,妥善处置。要第一时间发现、研判、处置网络舆情。要坚持“双处置”,即网下网上同步处置,网下治本、网上治标,积极解决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积极妥善做好社会舆论层面的回应。要按照“三同步”的原则,切实做到事情应急

3、与新闻应急同步部署、处置工作和对外发布同步研究、处置授权与发布授权同步安排。(三)分级响应,有序应对。根据网络舆情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大小,针对不同等级的舆情,坚持分级应对的原则,采取不同应对措施,提高效率,注重效果。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领导机构。成立镇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网络舆情管理员,负责日常工作。第五条工作职责。舆情监测、研判评估、应对管理由领导小组牵头;遇到突发事件时,短时间内联合各种力量,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化解舆论危机。第六条建立会议制度。会议由网络舆情管理员负责,根据工作需要,经报

4、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同意,召开工作调度会议,由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集成员和涉及部门参会。主要职责如下:(一)根据舆情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商定突发事件的处置;/本页文本下载后即可去水印或复制文本内容本页文本下载后即可去水印或复制文本内容本页文本下载后即可去水印或复制文本内容本页文本下载后3即可去水印或复制文本内容本页文本下载后即可去水印或复制文本内容本页文本下载后即可去水印或复制文本内容本页文本下载后即可去水5印或复制文本内容本页文本下载后即可去水印或复制文本内容本页文本下载后4即可去水印或复制文本内容本页文本下载后即可去水印或复制文本内容本页文本下载后即可去水印或复制文本内容本页文本

5、下载后即可去水印或复制文本内容q本页文本下载后即可去水5印或复制文本内容第八条建立网络舆情报告制度。实行舆情即时报告制度,网络舆情管理员要认真整理各类舆情信息,发现不良信息要及时备份,并第一时间电话报告,在30分钟内形成书面报告,详细、准确记录舆情上网时间、主要内容、浏览和跟帖人数、点击率等各项内容。第九条舆情监控筛选制度。网络舆情管理员每天对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筛选,全面及时准确掌握舆情发展走向、舆论热点、群众关注焦点、舆情级别和程度等内容,并报领导小组参阅后速报。第十条舆情报送要坚持“精、快、准”的原则,对报送工作中出现的拖沓、失真、泄密导致信息报送失误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第十一

6、条重点舆情跟踪。针对敏感舆情和重大、突发舆情,采取24小时持续跟踪的方式,并随时汇报舆情的新动向。第四章舆情研判评估第十三条建立网络舆情研判评估制度。网络舆情研判评估要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健全完善网络舆情研判具体工作和措施,通过制度保障网络舆情研判的科学有效,确保能根据舆情反映问题的性质、内容以及影响力等对舆情进行准确定位,做到把握关键,定位准确。第十四条网络舆情研判的主要程序(一)来源分析。网络舆情信息来源广泛,网络舆情管理员应首先占有海量信息,在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应在第一时间监控和搜集各大网站上的所有舆论信息,对各类信息或帖文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其在舆情事件中可能存在的潜在价值。(二)真伪分

7、析。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网络舆情管理员应对网上舆情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鉴别,对各类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剔除虚假舆情,排除其对真实舆情的干扰,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目的。(三)归类分析。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网络舆情管理员应将事件分门归类,开展网络舆情研判,便于借鉴类似舆情事件的处置经验。(四)指向分析。要紧扣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目的,准确把握研判的指向需要,通过对相关信息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与统计,通过网络舆情数据分析,得出网络舆情的基本研判结果。(五)矫正分析。对发现舆情分析与研判结果与实际不相符的,要对舆情事件本身和舆情的分析研判实施倒查,使舆情研判臻于精确。(六)快速处理。要建立快速反应核查机制,

8、根据舆情信息反映的内容和情况,及时召开办公室网络舆情研判会,准确查找网络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网络舆情反映的问题,对网络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网络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提出应对方案和措施。第五章网络舆情应对第十五条建立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发现涉及我镇负面网络舆情时,必须及时、稳妥地进行处置,第一时间披露事实真相,与社会公众真诚沟通,赢得网民的理解和信任。要借助政府门户网、部门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的公信力,及时发布最权威的信息,做好网络舆情引导。第十六条根据舆情等级,对“三级”网络舆情,要求涉事方2天内予以正面回应。对“二级”网络舆情,要求涉事方24小时内予以正面回应

9、。对“一级”网络舆情,要求立即报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迅速展开调查,弄清事情原委,12小时内作出正面回应。对经初步核查不属实的,以官方身份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及时澄清事情真相,使不明真相的公众了解事实,引导视听;对一时无法核实的,及时采取发帖、跟帖、评论等办法,扭转负面报道和不良信息带来的影响,转移公众注意力,避免影响扩大;对反映属实的,根据网络舆情等级,适时、规范地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加以正面引导。第十七条对网民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批评性网络舆情,做到及时纠错、公开答复,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及预见性;对于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正视听;对于不当炒作、可能引发重大不稳

10、定事件的,依法妥善处置;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案件,可以通过声明、接受专访等方式,做好有关解答。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争取传旷J本页文本下载后即可去水印或复制文本内容本页文本下载后即可去水印或复制文本内容本页文本下载后即可去水印或复制文本内容本页文本下载后3即可去水印或复制文本内容本页文本下载后即可去水印或复制文本内容本页文本下载后即可去水印或复制文本内容本页文本下载后即可去水5印或复制文本内容本页文本下载后即可去水印或复制文本内容本页文本下载后4即可去水印或复制文本内容本页文本下载后即可去水印或复制文本内容本页文本下载后即可去水印或复制文本内容本页文本下载后即可

11、去水印或复制文本内容本页文本下载后即可去水5印或复制文本内容以提供,协助做好取证工作。第二十条网络舆情处置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快速反应、积极主动原则。要顺应网络传播特点,做到及时发现、提前介入,将敏感舆情处置在萌芽状态。安全管理员在敏感信息发生后60分钟内召集本单位有关人员进行研判,告知设计单位或个人提出处理意见并于2个工作日内回应,并组织本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发帖、跟帖、顶贴。(二)联合应对原则。涉及多部门舆情和重大舆情发生后,当事单位和相关单位要联合作战,积极做好回应和事情真相说明工作,引导舆情发展,把握不准的问题要向区委区政府请示汇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及时、快速、有效地处置。当事单

12、位正面信息发布后,网络舆情管理员要积极配合跟帖、顶帖,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三)协同处置原则。重大舆情发生后,安全管理员要主动联系协调镇内外各新闻媒体不跟风炒作,尽量缩小负面报道传播空间;同时协调内外主要新闻媒体配合做好后续舆情处置的报道工作。第二十一条突发网络舆情实行分类处置(一)对于容易影响大局、破坏社会稳定、激化社会矛盾等群体性事件,安全管理员要迅速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网站联系沟通,以最快的时间予以删除,力求避免负面影响。(二)对于事故类、事件类的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要指导办公室积极应对,即时发布权威信息,加强正面引导,牢牢把握网上话语权和主导权,坚决遏制各种小道消息和各类谣传的传播

13、。(三)对于具有一定事实基础,但言论偏激的敏感信息的,要通过主动设置议题、开展政策解读、组织网评文章、积极跟帖回帖、发表声明等方式进行正面引导,解疑释惑,析事明理,确保网上舆论客观、真实、全面、准确。(四)对于恶意炒作、蓄意破坏、难以在网上处理的不良信息与公安、信访等部门会商,根据舆情的危害程度采取相应措施,指导办公室做好网下的说服教育和依法处置工作。(五)对于反映问题、意见和建议类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做好舆情的收集、整理、研判和信息报送工作,并将有关舆情转达当事单位,配合当事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网上正面回复工作,回复率要求达到100%。第二十二条在网络舆情事件解决后,要对前一阶段应对过程进行总结、反思与建议,对下一阶段网络舆情走向进行研判,为应对未来的网络舆情事件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