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华民族民俗知识竞赛精选试题及答案(精品).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86976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中华民族民俗知识竞赛精选试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年中华民族民俗知识竞赛精选试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年中华民族民俗知识竞赛精选试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年中华民族民俗知识竞赛精选试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年中华民族民俗知识竞赛精选试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中华民族民俗知识竞赛精选试题及答案(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中华民族民俗知识竞赛精选试题及答案(精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4年中华民族民俗知识竞赛精选试题及答案(精品)一、单项选择题:1、过歌用节、三朵节、三月三和三月街的少数民族分别是()0A、壮族、纳西族、黎族、白族B、壮族、纳西族、白族、黎族C、苗族、土家族、黎族、白族D、彝族、苗族、白族、黎族2、赶年、芦笙节、火把节、三朵节分别是以下哪些民族的节日()oA、黎族、土家族、苗族、壮族B、白族、纳西族、土家族、苗族C、土家族、苗族、彝族、纳西族D、彝族、黎族、傣族、纳西族3、忌食牛肉蛙肉;拥有文字的活化石东巴文;通过“游方和“跳月等社交活动,只有对歌,恋爱成婚;喜吃托托肉、饮转转酒的少数民族,以下与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壮族、傣族、苗族、彝族B、壮族、

2、纳西族、苗族、彝族C、苗族、土家族、彝族、白族I)、壮族、纳西族、彝族、苗族4、“十二木卡姆、格萨尔王传、创世纪、摆手舞、花山原始崖壁画等分别属于:A、蒙古族、臧族、纳西族、土家族、壮族B、维吾尔族、藏族、纳西族、土家族、壮族C、藏族、维吾尔族、纳西族、苗族、黎族D、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白族、傣族5、少数民族服饰中,男女均披“察尔瓦和妇女披“披星戴月披肩的分别是()族。A、纳西族和苗族B、纳西族和彝族C、彝族和纳西族D、苗族和纳西族6、以下不属于壮族民族文化内容的是。A、摆手舞B、花山原始崖壁画C、干栏式木楼D、五色饭7、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和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A、汉族、回族B、壮族、汉

3、族C、满族、壮族D、维吾尔族、回族8、我国少数满族、回族、黎族的主要分布省区依次为。A、辽宁、内蒙古、广西B、吉林、海南、广西C、吉林、海南、河南D、辽宁、宁夏、海南9、有“白衣民族之称,喜爱穿白色素服。A、白族B、朝鲜族C、黎族D、苗族10、维吾尔族人的是最普遍的民间集体舞蹈。A、踩芦笙B、赛乃姆C、孔雀舞D、弦子舞11、壮族素有“的美誉。A、铜鼓之乡B、孔雀之乡C、软玉之乡D、鱼米之乡12、是傣族的传统新年。A、火把节B、泼水节C、开斋节D、圣纪节13、在之前一个月,人们只能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食。A、古尔邦节B、圣纪节C、开斋节D、驱鬼节14、信仰、宗教属于民俗内容中的oA、精神民俗局

4、部B、社会民俗局部C、经济民俗局部D、游艺民俗局部15、和泰国一样,云南地区的男子必须出家当一段时间和尚,否则,男子在社会上没有地位。A、白族B、黎族C、壮族D、傣族16、满族、彝族、土家族、黎族的特色民居依次是。A、“弯子炕、碉楼、吊脚楼、船型房屋B、蒙古包、吊脚楼、三房一照壁、船型房屋C、“弯子炕、吊脚楼、三房一照壁、碉楼D、金字塔型房屋、碉楼、船型房屋、吊脚楼17、蒙古族、回族、藏族、黎族的传统节日依次为。A、那达慕大会、雪顿节、望果节、“浮内浮B、三月三、望果节、雪顿节、那达慕大会C、那达慕大会、宰牲节、望果节、三月三D、宰牲节、肉孜节、望果节、“浮内浮二、多项选择题:1、纳西族主要聚

5、居在()。A、丽江纳西族自治县B、滇川间的泸沽湖畔C、云南大理D、黔东南地区2、以下少数民族的语言依次属于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的是()。A、白族、藏族B、满族、壮族C、维吾尔族、苗族D、蒙古族、彝族E、朝鲜族、黎族3、以下关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说法不正确的有()A、在服饰方面最讲究银饰的少数民族是彝族B、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同属于阿尔泰语系C、喜跳孔雀舞的少数民族是苗族D、彝族、纳西族、德昂族、基诺族都过火把节4、以下关于我国民族民俗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回族爱吃油炸食品和喝茶B、维吾尔族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棱小花帽,称为“桧祥C、壮族喜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D、土家族人结婚时要唱哭嫁歌,内

6、容多是诉说离别之情5、纳西族拥有灿烂的民族文化,主要包括()A、丽江古城B、创世纪等三部史诗C、东巴画D、丽江古乐6、以下描述中属于黎族的独特习俗有。A、饮食喜酸辣,待客用“三道茶B、房屋形式多样,有船形、金字塔形C、有僧耳、雕题的装饰习俗D、最隆重的节日是社巴节7、藏族独特的丧葬习俗有。A、塔葬B、风葬C、天葬D、火葬8、以下关于少数民族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壮族人喜吃糯米饭,吃腌制酸食、牛肉、生鱼片B、回族人忌食猪肉,非信伊斯兰教的人不能动手取水井水塘里的水,日常递送物品必须用左手C、维吾尔族人禁吃猪狗肉,睡觉忌头西脚东D、傣族的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又称佛诞节,浴佛节9、以下

7、关于纳西族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纳西族主要的节日有芦笙节、三朵节B、纳西族创造了有“活着的象形文字之称的东巴文C、纳西族还局部保存着母系氏族社会的对偶婚形式D、创世纪是纳西族最著名的长篇史诗10、以下少数民族的语言依次属于阿尔泰语系、汉娥语系的是A、白族、藏族B、满族、壮族C、维吾尔族、苗族D、蒙古族、彝族11、以下节日名称中是端午节的别称。A、天中节B、沐兰节C、上元节D、女儿节12、中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点都是。A、座北朝南B、注重室内采光和保暖C、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D、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栏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13、以下关于壮族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歌坪

8、节与刘三姐传说有关B、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C、三月三吃的五色饭用于祭祖和待客D、家有产妇时,门上悬挂草帽一顶,暗示外人不得进入14、按照少数民族的习俗进入藏族人家时,要注意的是。A、不要对主人的孩子过分夸奖B、男女入室,男坐右、女坐左C、不可以随意触摸主人身上的念珠D、喝完茶时要把茶杯扣着放置15、在汉族端午节的节庆活动中有一项活动叫“悬白艾,白艾又名。A、灵芝草B、医草C、冰台D、黄草16、傣族的禁忌有。A、平时忌进寨神庙B、忌在夜间或在家里吹口哨C、进佛寺要脱鞋袜D、忌女人招待男客,男人招待女客三、综合题:1、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以下表格族称主要分布地区宗教信仰民居特点特色饮食主要节日维新疆维

9、吾尔伊斯兰(1)喜喝奶茶,喜食干肉孜节、吾族自治区教鲜瓜果,有馔、抓古尔邦尔饭等特色饮食节族壮广西壮族(2)有楼居、半主食是大米和玉(3)族自治区楼居和地居米,特色饮食有粉建筑三种类糕、生鱼片、烤整型猪、白斩鸡等藏(4)藏传佛(5)(6)(7)族教、苯教彝(8)多神崇大多是木结喜吃托托肉,饮转火把节族拜构,低矮、转酒无窗白云南大理白(9)一正两耳,主食为稻米和小(10)族族自治州三房一照麦,喜食酸辣,有壁,四合五砂锅鱼,乳扇、饵天井丝等风味特产(1) A、房屋一般为木结构干栏式的平房或楼房B、房屋依山而建,呈虎坐形C、多为砖木结构的瓦房,屋顶四面斜坡,D、一般用泥土建筑,开天窗,屋顶平坦,内砌

10、实心土炕(2) A、崇拜祖先B、信仰多神C、信仰佛教D、相信兆头(3) A、歌母节B、三月三C、望果节D、三月街(4) A、西藏自治区、四川省B、青海省、甘肃省C、广西省、湖南省D、湖北省、贵州省(5) A、一般用泥土建筑,开天窗,屋顶平坦,内砌实心土炕B、房屋三间,中间为堂屋,在住房的一端构筑高耸的碉楼C、垒石建房,平顶多窗,形如碉房D、房屋一般为木结构干栏式的平房或楼房(6) A、饮食分三类:粮食、奶食、肉食B、喜饮酥油茶、奶茶、青裸酒C、不吃奇蹄类兽肉,大局部地区有不吃禽肉和鱼类的习惯D、每逢节日等重大活动,要舂糯米耙耙,蒸糯米饭(7) A、开门节B、藏历年C、雪顿节D、望果节(8) A

11、、四川B、贵州C、湖南D、广西(9) A、基督教B、道教C、佛教D、奉祀本主(10) A、开门节B、望果节C、三月街D、三月三2、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其传统住房因地区不同而产生出不同的样式,根据题意完成下面的表格:不同地区的汉族住房的特点华北地区的汉族(11)东北地区的汉族(12)陕北地区的汉族(13)(11) A、砖木结构的平房B、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C、木结构的飞檐重阁D、前街后河(12) A、依山而建B、为了保暖C、墙壁和屋顶都很厚实D、小巧而秀丽(13) A、砖木结构的平房B、黄土高原上挖窑洞C、墙壁和屋顶都很厚实D、依山而建3、请运用所学的知识选择相关内容填入下表。民族分布地区节日著

12、名饮食朝鲜族(14)回甲节、回婚节打糕、冷面、狗肉土家族湖南湘西、湖北恩施(15)腊肉、甜酒、团撤纳西族云南、四川、西藏三朵节(16)(14)A、东北三省B、山东C、河南河北D、内蒙古(15)A、三月三B、社巴节C、火把节D、土家年(16)A、琵琶猪B、火腿耙耙C、酸鱼一、单项选择题:D、鱼干1A2C3B4B5C6A7A14A15D16A17C二、多项选择题:8D9BIOBHA12B13C1AB2BCD3ABCD4ACD5ABCD6BC7ACD8ABC9BCD10BCD11BD12BCD13ABCD14AC15BCD16CD三、综合题:(1)D(2)ABC(3)A(4)AB(5)C(6)BC(7)BCD(8)ABD(9)BCD(10)C(Il)AB(BC(13)B(14)A(15)BD(16)A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