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9项:小麦中后期绿色防病延衰增效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9项:小麦中后期绿色防病延衰增效技术.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9项:小麦中后期绿色防病延衰增效技术推荐单位:安徽省农业科技教育中心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在小麦进入灌浆中后期,加强“一喷多促”防病延衰保绿增产技术,延缓灌浆强度衰减,喷施具有调节生理效能及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效的解决了小麦灌浆中后期早衰减产的重大技术问题,为国家“多种粮、种好粮”提供了新的技术措施,促进农民增收。(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临泉县20092014年在农业农村部(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万亩高产模式攻关项目中应用该技术,使临泉县连续6年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142021年在阜阳市各县市区小麦生产区推广应用,2
2、022-2023年在安徽省各县市区小麦生产区推广应用;15年来该技术累计推广应用3750多万田O(三)提质增效情况。该技术能明显促进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推迟籽粒灌浆中后期的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3天,并延迟了植株内源激素赤霉素的衰减时间3天,对小麦叶锈病、叶枯病、颖枯病等防治效果在95%以上,使小麦保绿延衰36天成熟、千粒重增加3.0-6.0克、亩增产4071千克,小麦活杆活叶成熟,且成熟时呈现鲜金黄色,该技术使小麦增产效果显著Q2023年该技术应用使临泉县润发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小麦,实测亩产达817.1千克。(四)技术获奖情况。2022年该技术入选安徽省、阜阳市和临泉县农业主推技术,
3、以该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成果,2015年“小麦灌浆中后期绿色防病补肥减衰增产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荣获了大北农科技奖“创意奖”、2016年荣获了阜阳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19年在“阜阳市首届小麦大王种植能手争霸赛”中,该技术应用使临泉县小麦种植大户张立忠种植的小麦实测亩产达708千克,荣获了“一等奖”;2014年“小麦灌浆中后期保叶增产集成技术示范”被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2013年度“小麦灌浆中后期保叶增产集成技术中试及示范”被列为安徽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小麦后期叶片的保护增产管理方法和小麦灌浆中后期保绿延衰剂及高效增产技术的操作方法”;发表了“小麦灌浆中后
4、期喷施苯叫甲环嘎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等相关论文5篇。二、技术要点(一)核心技术。当前小麦田间生产管理多在苗期至生长前中期进行,如:化学除草、追施拔节肥、病虫害防治、“一喷三防”等,而进入小麦生长中后期农业生产上不再进行延续管理。而其在小麦生长前中期喷施的杀菌剂、叶面肥等,到生长中后期大多已失效,不能有效抵御小麦锈病、白粉病、叶枯病、颖枯病等病害的发生,影响了小麦叶、茎秆、颖壳等光合作用,进而影响了小麦生长中后期的灌浆质量和小麦生物量的积累及小麦产量的增加。小麦进入生长中后期病害发生危害加重,使小麦叶片、茎杆、颖壳的光合作用能力下降,且根部向上运输N、P、K等能力减弱,严重影响小麦籽粒灌浆和生
5、物量积累。防病保绿延衰技术的缺失,使小麦提前36天死亡,千粒重减少3-6克,产量减少8%-15%,甚至更多,小麦成熟时呈灰褐色。在小麦进入灌浆中后期,继续加强绿色防病延衰增效技术的管理,延缓小麦灌浆强度衰减,采用“一喷多促绿色防病延衰保绿增产技术,即在小麦生长中后期的籽粒形成期(扬花后710天)和乳熟期(扬花后14一17天),喷施具有调节生理效能及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苯醛甲环哇(或丙硫菌嘎、比嗖醛菌酯、苯甲.丙环哇等)、叶面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或腐殖酸大量元素水溶肥)、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或芸苔素内酯)等,有效防控小麦锈病、白粉病、叶枯病、颖枯病等病害的发生,补充根部向上运输
6、N、P、K等营养物质的不足,增强小麦叶、茎秆、颖壳等光合作用,进一步延缓小麦生长中后期灌浆速度衰减,提高小麦生物量的积累及小麦产量的增加。有效的解决了防控小麦灌浆中后期早衰减产的重大技术难题,为国家“多种粮、种好粮”提供了新的技术措施。小麦生长中后期绿色防病减衰增产集成技术,拓宽了杀菌剂苯醵甲环哇(或丙硫菌嗖、此哇酸菌酯、苯甲丙环哇等)、叶面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或腐殖酸大量元素水溶肥)、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或芸苔素内酯)等在小麦上的应用范围;集成了一套小麦产量和品质持续提高的绿色增产的“一喷多促的新技术模式,为小麦增产提供了一种新的、简便实用的先进技术。本技术所用杀菌剂苯醛甲环哇(或丙硫菌嗖
7、、此哇醵菌酯、苯甲丙环嗖等)、叶面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或腐殖酸大量元素水溶肥)、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或芸苔素内酯)等对小麦及麦田天敌安全,对环境友好。“小麦中后期绿色防病延衰增效技术的核心及其配套技术主要内容为:在小麦生长中后期,继续进行延续管理,喷施具有调节生理功能及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广谱、高效、低毒杀菌剂苯醛甲环嗖(或丙硫菌哇、此哇醵菌酯、苯甲丙环嗖等)、叶面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或腐殖酸大量元素水溶肥)、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或芸苔素内酯)等,防治小麦后期的叶锈病、白粉病、叶枯病、颖枯病等病理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实现延衰保绿增产和提高品质的目的。(二)技术措施。在小麦生长中后期的籽粒形成期
8、(扬花后710天)和乳熟期(扬花后1417天),将杀菌剂苯醛甲环(或丙硫菌哇、此哇醛菌酯、苯甲丙环嗖等)、叶面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或腐殖酸大量元素水溶肥)、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或芸苔素内酯)混合,二次稀释后兑水喷施12次。(三)使用方法1 .药物使用剂量:每亩用25%苯醴甲环乳油剂2436毫升(或30%丙硫菌嗖可分散油悬浮剂30-40毫升、25%叱嗖醒菌酯悬浮剂3540毫升、50%苯甲丙环嗖水剂9一12毫升)+3%赤霉酸乳油30一40毫升(或0.01%芸苔素内酯水剂2045毫升)+46%尿素300400克和98%磷酸二氢钾80-100克(或30克/升腐殖酸大量元素水溶肥150200毫升),二
9、次稀释后,兑水均匀喷雾。2 .兑水量:采用背负式人工电动喷雾器喷施,亩兑水4045千克;采用自走式喷杆喷雾喷施,亩兑水1518千克;采用无人机喷雾喷施,亩兑水2-3千克。三、适宜区域安徽省小麦种植地区。四、注意事项(一)喷施时间必须在小麦籽粒形成期(扬花后710天)和乳熟期(扬花后14一17天),因为如果喷施过早或过晚防病减衰增产效果都不明显。(二)杀菌剂、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要按剂量使用。(三)无人机喷施时,不能加入叶面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因兑水量低喷液的浓度大,一是容易堵塞喷头,二是易引起烧叶等肥害和药害发生),如果亩加入叶面肥30克/升腐殖酸大量元素水溶肥150一200毫升,亩兑水量不得低于3千克。(四)喷施时间应掌握在晴天的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进行,以免混合后的药液浓度高、烧伤叶片及不利于吸收等。(五)喷施后6小时内下雨,需要及时补喷。五、技术依托单位(一)安徽省农业科技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