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88560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4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1常用消毒方法2消毒面积与体积的测算3消毒剂的应用4紫外线强度及消毒剂浓度简易测定法5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6疫区饮用水的消毒与管理7疫源地消毒效果的微生物学评价8各种传染病疫点消毒要求附录A消毒试验用试剂和培养基配方附录B疫点终末和随时消毒工作记录表1常用消毒方法1.1 煮沸消毒法1.1.1 适用范围:餐(饮)具、服装、被单等不耐湿、耐热物品的消毒。1.1.2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煮锅内的水应将物品全部淹没。水沸开始计时,持续15min-30min计时后不得再新加入物品,否则持续加热时间应从重新加入物品再次煮沸时算起。亦可用0.5%肥皂水,或1%碳酸钠溶液代替清水,以增

2、强消毒效果。1.2 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法1.2.1 适用范围:餐(饮)具、服装、污染的医疗用品等的消毒。1.2.2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消毒剂溶液应将物品全部浸没。对导管类物品,应使管腔内也充满消毒剂溶液。作用至规定时间后,取出用清水冲净,晾干。根据消毒剂溶液的稳定程度和污染情况,及时更换所用溶液。1.3 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法1.3.1 适用范围:家具表面的消毒。13.2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用布浸以消毒剂溶液,依次往复擦拭被消毒物品表面。必要时,在作用至规定时间后,用清水擦净以减轻可能引起的腐蚀作用。1.4消毒剂溶液喷雾消毒法1.1 适用范围:室内空气、居室表面和家具表面的消毒。1.2 操作方

3、法及注意事项:1.2.1 普通喷雾消毒法用普通喷雾器进行消毒剂溶液喷雾,以使物品表面全部润湿为度,作用至规定时间。喷雾顺序宜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喷洒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消毒剂时,消毒人员应戴用防护口罩和眼镜,并将食品、食(饮)具及衣被等物收放好。1.2.2 气溶胶喷雾消毒法喷雾时,关好门窗,喷距以消毒剂溶液能均匀覆盖在物品表面为度。喷雾结束30min60min后,打开门窗,散去空气中残留的消毒剂雾粒。对消毒人员和物品的防护,同普通喷雾消毒法,尤其应注意防止消毒剂气溶胶进入呼吸道。1.5环氧乙烷简易蒸蒸消毒法1.5.1 适用范围:棉衣、书信、皮革制品、电器及电子设备等耐湿、热和易被腐蚀物品的消毒。1

4、.5.2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将物品放入丁基橡胶消毒袋中,排尽袋中空气,扎紧袋口。通入环氧乙烷气体。待作用至规定时间(16h24h),于通风处打开消毒袋,取出物品,使残留环氯乙烷自然消散。环氯乙烷为易燃易爆药品,使用过程中室内不得有明火或产生电火花。本法不得用于对房间的消毒。2消毒面积与体积的测算取卷尺,一人牵卷尺一端,固定在墙壁一角,另一人拉动卷尺测出室内墙壁的周长(m).在测算面积时,除空气传播传染病对墙壁消毒的高度需到顶外,其他传染病对墙壁消毒的高度均为2m。3消毒剂的应用3.1 消毒剂的杀菌水平3.1.1 高效消毒剂包括戊二醛、过氯乙酸、二滨海因、二氧化氯和含氯消毒剂漂白粉、次氯酸钠、

5、次氯酸钙(漂粉精)、二氯异鼠尿酸钠(优氯净)、三氯异氨尿酸等。3.1.2 中效消毒剂包括含碘消毒剂(碘伏、碘酊)、醇类及其复配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等。3.1.3 低效消毒剂包括苯扎滨钱、苯扎氯核等季筱盐类消毒剂,醋酸氯已定、葡萄糖酸氯己定等双眼类消毒剂等。3.2 常用消毒剂用于疫源地消毒的消毒剂应具备消毒剂批准文号,使用前应详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明确有效期、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必要时按2.2.1.2要求进行含量检测。常用疫源地消毒用消毒剂的特点如下:3.2.1漂白粉是一种混合物,代表分子式CaOCl2,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还有氢氧化钙、氯化钙、氧化钙。漂白粉为白色颗粒状粉末,有氯臭,溶于水,在

6、光照、热、潮湿环境中极易分解。漂白粉含有效氯25%左右。3.2.1.1杀菌能力: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对含氯消毒剂均高度敏感,真菌和抗酸杆菌中度敏感;高浓度时,亲脂、亲水病毒及芽抱亦敏感。3.3 影响因素(1)酸碱度:溶液PH越高,杀菌作用越弱。pH升至8以上,可失去杀菌活性。(2)有机物:可消耗有效氯,明显影响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尤其是消毒液浓度较低时,这种影响更为明显。(3)温度:每升高10,杀菌时间可缩短50%60%。32L3剂型和使用方法:使用漂白粉前应测定有效氯的含量。有效氯含量用(WW)表示。用漂白粉配制水溶液时应先加少量水,调成糊状,然后边加水边搅拌成乳液,静置沉淀,取澄清液。漂白

7、粉干粉可用于铺垫墓葬,地面和人、畜排泄物的消毒,其水溶液可用于餐具消毒、饮水消毒、污水处理、粪便处理、用具擦拭消毒等。3.2.1.4注意事项:应依测定的有效氯含量,按测定浓度用药。要注意漂白粉对织物的漂白作用和对各类物品如金属制品的腐蚀作用,操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漂白粉应保存在密闭容器内,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3.2.2 次氯酸钙(漂粉精)分子式Ca(OCI)2,分子量197.029。白色粉末,比漂白粉易溶于水且稳定,含杂质少,受潮易分解。有效氯含量为80%85%。影响因素、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与漂白粉相同。.3.2.3 二氯异氧尿酸钠(优氯净)分子式为C3O3N3CI2N2,分子量为219.

8、95。白色晶粉,含有效氯60%左右,性质稳定,即使贮存于高温高湿条件下,有效氯也丧失极少。溶解度为25%,水溶液的稳定性较差,在20C下,3d丧失有效氯5%7%,7d丧失20%。当温度升至30时,1周可丧失50%。3.2.3.1 杀菌能力:二氯异氯尿酸钠杀菌谱广,对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抱子及细菌芽抱都有较强杀灭作用。323.2影响因素(1)温度:温度低时可降低二氯异氟尿酸钠的杀菌作用。(2)酸碱度:酸性条件下的杀菌作用要比碱性条件下强。(3)有机物:可降低二氯异制尿酸钠的杀菌能力。323.3剂型和使用方法:与漂白粉相同,如水溶液可用于喷洒、浸泡、擦拭消毒。干粉可用于人、畜排泄物和地面的消毒。

9、3.2.34注意事项:使用时应注意其腐蚀和漂白作用。操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应保存在密闭容器内,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3.2.4环氧乙烷分子式为C2H4O,分子量为405。沸点为108C,冰点为-111.3C,比空气重。液体环氧乙烷可与水任意比例混合,液体可溶解某些塑料。它的蒸汽压较大,对物品的穿透力强。高浓度环氧乙烷遇明火可发生爆炸。3.2.1 杀菌能力:几乎各种微生物对环氧乙烷敏感,而且细菌繁殖体和芽抱之间对环氧乙烷的敏感性差异很小,这是环氯乙烷作为灭菌剂的一个特点。3.2.2 影响因素:环氧乙烷杀菌作用主要影响因素是温湿度、药物浓度和微生物的状态。(1)温度和浓度的影响彼此相关,例如温度

10、在4560范围内,浓度高于450mgL,再提高浓度不能改变所需灭菌时间。一般来说,45,450mgL已发挥药物的最大作用。但是实际应用中,还应考虑药物穿透包装材料时的吸收消耗,宜适当加大药物的用量,提高温度。(2)湿度对环氧乙烷的杀菌作用有明显影响,一般以RH60%80%为宜。(3)消毒对象对消毒效果亦有明显影响,有些材料可吸收大量环氧乙烷,对于大量吸收环氧乙烷的物品应相应加大剂量。3.2.3 注意事项(1)环氯乙烷消毒过程中应注意防火防爆。(2)要防止灭菌消毒袋、柜泄漏,以保证消毒过程中环氧乙烷的浓度并避免污染环境,要控制温湿度。(3)不适用于饮水和食品消毒。3.2.5 过氧乙酸分子式为C2

11、H4O3,分子量为76.0518。液体透明,弱酸性,易挥发,沸点贮存过程中易分解,尤其有重金属离子或遇热时极易分解。高浓度和高温度可引起过氯乙酸爆炸,浓度在20%以下一般无爆炸的危险。3.251 杀菌能力:过氧乙酸可杀灭各种微生物,温度在OC以下时,仍可保持活性。其杀菌作用强弱的顺序依次为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结核杆菌(分枝杆菌)和细菌芽抱。3.252 影响因素(1)温度:一般说来,温度越高过氧乙酸的杀菌力越强,但温度降至-20C时,过氧乙酸仍有明显杀菌作用。(2)湿度:当过氧乙酸喷雾消毒时,空气的相对湿度在20%80%时,湿度越大,杀菌效果越好。当相对湿度低于20%时,则杀菌作用较差。(3

12、)浓度和作用时间:过氧乙酸的杀菌作用随浓度的增高、时间的延长而增强。(4)有机物:在用过氧乙酸消毒时,有机物对细菌繁殖体的保护作用较芽抱为明显,但是这种保护作用因菌种和有机物的种类及浓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3.253 应用:0.1%的过氯乙酸Imin10min可杀灭细菌繁殖体;0.5%的过氧乙酸5min可杀灭结核杆菌和真菌,30min可杀灭枯草杆菌芽抱。溶液可用于浸泡消毒餐(饮)具、便器、体温计及医务人员手等。过氯乙酸气雾浓度达到gn时,可杀灭物体表面的芽抱,可用于墙壁、地板、家具消毒。3.253注意事项(1)过氯乙酸性质不稳定,其稀溶液极易分解。因此,应于用前配制。配制的稀溶液应盛于塑料容器中

13、,避免接触金属离子。(2)对多种金属和织物有强烈的腐蚀和漂白作用,使用时应注意。(3)接触高浓度过氧乙酸时,工作人员应采取防护措施。物品用过氧乙酸消毒后,应放置1h2h,待残留在物体表面上的过氧乙酸挥发、分解后使用。3.2.6碘伏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如聚乙烯毗咯烷酮、聚乙氯基乙醇)的不定型结合物,如聚乙烯毗咯烷酮一碘大约含有10%(W/W)碘。由于表面活性剂起到碘的载体和助溶作用,使碘伏溶液逐渐释放碘,延长了碘的杀菌作用时间。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刺激性小,毒性低,无腐蚀性(除银、铝和二价合金)和性质稳定便于贮存等优点,而且碘伏的颜色深浅与杀菌作用成正比,便于判断其杀菌能力。3.2.6.1

14、杀菌能力: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对碘伏都高度敏感,抗酸杆菌,细菌芽泡、亲脂病毒及亲水病毒等都敏感。3.2.6.2 影响因素:碘伏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杀菌效果最佳,软水或硬水均可用来配制碘伏溶液。有机物对其杀菌作用的影响明显比氯小,温度超过40可使其成为碘蒸汽。3.263注意事项:(1)稀释液不稳定,2d后有效碘可降低50%,因此宜在使用前配制。(2)避免接触银、铝和二价合金。(3)在用于皮肤消毒时,碘伏虽比游离碘溶液引起过敏反应的频率低、反应轻,但用于敏感组织仍需慎重。3.2.7苯扎澳钱分子式为C2%8NBr,分子量为3846。具有芳香味,呈淡黄色胶状,易溶于水,具有表面活性作用,振摇可产生大量泡沫

15、。327.1 杀菌能力:对化脓性病原菌有良好杀灭作用,对革兰阳性菌的杀灭作用要大于阴性细菌。327.2 注意事项:(1)苯扎嗅钱与其他季胺盐类一样,极易被多种物体吸附,浸泡液的浓度可随消毒物品数量增多而逐渐降低,因此应该及时更换消毒液。(2)不得与肥皂或其它阴离子洗涤剂合用。(3)不宜用于粪、尿、痰等的消毒。327.3 氯己定分子式为C22H30N10C12-H2C1,分子量为578.4。氯己定是阳离子双缩胭,碱性,可与有机酸、无机酸形成盐类,如双醋酸氯己定、双盐酸氯己定和葡萄糖酸氯己定等。氯己定性质稳定,难溶于水。盐酸盐基本上不溶于水而溶于醇,醋酸盐和葡萄糖酸的水中溶解度依次增加。3.2.8

16、.1 杀菌能力:氯己定对革兰阳性细菌的杀灭作用较革兰阴性细菌大。3.2.8.2 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DpH在5.58.0范围内氯己定具有杀菌活性,偏碱时活性较佳,pH高于8.0时,则出现游离碱基沉淀。(2)阴离子去污剂、肥皂可与氯己定反应,使其失活。(3)有机物对氯己定杀菌活性有明显影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其有拮抗作用,所以不可与肥皂合用。(4)氯己定不可用于芽胞、分枝杆菌及亲水病毒的消毒。3.2.9二滨海因二滨海因的化学名为二溟二甲基乙内酰麻,是一种释放有效溪的消毒剂,加有助溶剂的国产二溟海因消毒剂有效溟含量50%o易溶于水,使用时用去离子水配成所需浓度的消毒液。可用于饮用水、餐饮具、果蔬

17、和各种物体表面等的消毒。1.1 .9.1杀菌能力:能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分支杆菌和芽泡3.292 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1)二滨海因较不稳定,应用液应在使用时配制,并注意有效期。浸泡消毒时宜加盖。(2)对金属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必要时可添加少量防腐剂。(3)有机物对其杀菌作用有一定影响,一些金属离子可影响消毒效果。(4)用于果蔬消毒和餐饮具消毒时,在消毒完成后应用清水冲洗。329.3应用:对一般细菌繁殖体和病毒污染的物品,用IoOmgL200mgL二滨海因,作用30min,对结核分支杆菌和致病性芽抱菌污染的物品,用100omgL2000mgL浓度,作用30min.干扰物较多

18、时应加大剂量。对污水消毒时,视水质污染情况而定,用量一般为5mgL10mgL,作用30min03.2.10二氧化氯分子式为ClO2,性质极不稳定,常在临使用时生产或在二氧化氯稳定液中加入活化剂。二氧化氯的杀菌作用具有广谱、高效、速效等特点,用于饮用水消毒时,一般认为其不产生三卤化物,是一种较含氯消毒剂更安全的新型消毒剂。3.2.10.1杀菌能力:能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分支杆菌和芽泡等。3.2.10.2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1)消毒效果易受有机物影响。(2)PH质明显影响消毒效果,PH值高时消毒能力下降。(3)二氧化氯活化液和稀释液不稳定,应现配现用。(4)对金属有腐蚀性,

19、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消毒完成后应及时清洗。3.2.10.3应用:适用于医疗器械、餐(茶)具、饮用水及环境表面等消毒。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等。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时,剂量为Ioomg/L作用30min,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物品进行消毒时,剂量为500mgL作用30min,对细菌芽泡污染物品进行消毒时,剂量为Iooomg/L作用30min用于饮用水消毒时,剂量为5mgL作用5min。3.2.11臭氧分子式为03,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常温下为爆炸性气体。其密度为1.68。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约为3%。臭氧具有杀菌迅速,消毒后无残留等优点,因此适于用于饮用水、果蔬、餐饮具等的消毒。

20、臭氧稳定性极差,在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所以,臭氧不能瓶装贮备,只能现场生产,立即使用。3.2.11.1 杀菌能力:臭氧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3.2.11.2 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1)多种因素可影响臭氧的杀菌作用,包括温度、相对湿度、有机物、pH、水的浑浊度、水的色度等。(2)高浓度臭氧对人有毒,大气中允许浓度为0.2mgm3,工作场所允许浓度为1.0mg(3)臭氧为强氧化剂,对多种物品有损坏,浓度越高对物品损害越重,可使铜片出现绿色锈斑;可使橡胶老化变色,弹性降低,以致变脆、断裂;可使织物漂白褪色。(4)臭氧对物品表面上污染的微生物有杀灭作用,但作用缓慢。3.

21、2.11.3 应用:臭氧适于用于饮用水、果蔬、餐饮具等的消毒。也可用于各种物品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水消毒时一般加臭氧量0.5mgL1.5mgL,/K中臭氧浓度在0.1mgL0.5mgL,维持5min10min0对于质量较差的水,加臭氧量可提高到3mgL6mgL。空气消毒时一般可采用30mgm3的臭氧,作用15min30min.臭氧水用于果蔬、餐饮具和其他物体表面消毒时,臭氧浓度12mgL,作用时间15min20min03.3消毒剂浓度的表示方法3.3.1 消毒剂溶液浓度消毒剂溶液浓度的表示应以有效成分的含量为准。常用百分浓度和百万分浓度表示。33.1.1 百分浓度:每一百份消毒剂溶液中含有效成

22、分的份数,符号是“”。百分浓度中的重量百分浓度即100g消毒剂溶液中含有效成分的克数。容量百分浓度即100ml消毒剂溶液中含有效成分的毫升数。(2)百万分浓度:每一百万份消毒剂溶液中,含有效成分的份数,单位是mg/L。33.1.2 毒剂固体制剂浓度以百分含量表达(见3.3.1)。33.1.3 体中消毒剂含量以消毒剂有效成分在气体中的含量为准,一般以mg/L或gm3为单位表达。3.4主要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法3.1 目的测定消毒剂有效成分实际含量,用于检查消毒剂原药是否合格,或所配消毒液中杀菌有效成分的含量是否准确。此外,还可在配制所需浓度消毒液时作为计算稀释倍数的依据。3.2 消毒剂含量测定

23、3.2.1 有效氯含量的测定:见2.2.121。3.2.2 有效碘含量的测定:见2.2.122。3.2.3 过辄乙酸(C2H4O3)含量的测定:见221.2.3。4紫外线强度及消毒剂浓度简易测定法1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1.1 适用范围:监测紫外线灯管在垂直Im处的照射强度。1.2 使用方法:(1)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化学卡置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I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2)照射Imin(紫外线照射后,图案正中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3)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1.3 结果判定:30w新灯管,不低于90Wcm2为合格。(2)使用中的旧灯管不低

24、于70W/cn?为合格。1.4 注意事项:(1)紫外线照射时应严格控制时间,否则测定结果不准确。(2)指示卡为光敏材料制成,应避光保存。2浓度试纸测定法2.1 G-I型消毒剂浓度试纸2.1.1 使用范围:过氯乙酸、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二氯异氯尿酸钠、次氯酸钠、氯化磷酸三钠等)、二氧化氯消毒剂等的现场测定。2.1.2 使用方法(1)消毒剂溶液有效成分浓度在浓度试纸测定范围内时,取试纸浸于消毒液中,片刻取出,半分钟内在自然光下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溶液所含有效成分含量。(2)消毒剂溶液有效成分浓度高于浓度试纸测定范围内时,可用自来水先将消毒剂稀释,使其有效成分浓度在试纸测定范围内,再按上法进行测定

25、。(3)对固体消毒剂测定时,应先用自来水将消毒剂配制成溶液,并使其有效成分浓度在试纸测定范围内,再按上法进行测定并计算有效成分浓度。2.1.3 结果判定(1)直接测定的消毒剂溶液,对应标准色块上所示浓度为该消毒剂溶液的有效成分浓度。(2)固体消毒剂或需稀释的消毒剂,其有效成分浓度为比色所得值乘以稀释倍数即为该消毒剂的有效成分浓度。2.1.4 注意事项溶液有效成分1000mgL时准确性较差,浓度在20mgL500mgL时,测定结果较准确。(2)试纸浸湿后时间超过Imin,颜色逐渐消退,结果不准确。(3)本法所测结果不精确。(4)用后,剩余试纸应及时放回原塑料袋内包好,以免受到环境中其他药物的影响

26、,影响以后的测定。2.2 其他型号浓度试纸各种浓度试纸应通过检测机构和有关部门的检测与认可。使用时可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3含氯消毒剂中有效氯的简易检测3.1 漂白粉中有效氯的简易检测:称取O5g漂白粉于IOmI比色管中,加入清水至IOm1,强烈振摇1min,放置5min,倾出上清液,用吸管吸出38滴于白瓷盘中。将此吸管洗净,吸蓝墨水滴加于吸出的漂白粉上清液上,边搅拌边滴加蓝墨水,直至出现稳定的蓝绿色为止。消耗蓝墨水的滴数即为该漂白粉中有效氯的百分含量。3.2 漂白粉精中有效氯的简易检测:方法与漂白粉中有效氯的简易检测(3.1)相同,只是取样品澄清液19滴,有效氯的百分含量为蓝墨水滴数的两倍。4

27、水中余氯检验取经消毒的水样用市售余氯比色器或余氯测定试剂盒测定,也可以用DPD比色法或邻联甲苯胺比色法。5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5.1 地面、墙壁、门窗: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的污染,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1000mgL二滨海因溶液或100OmgL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m2-300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Iooml11E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I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mino有芽胞污

28、染时应用05%1.0%过氧乙酸溶液或3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喷洒量与繁殖体污染时相同,作用时间不少于120min.5.2 空气:房屋经密闭后,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的污染,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l(1g/n?),对细菌芽胞的污染用20ml(3gm3),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薰蒸2h,即可开门窗通风。或以2%过氯乙酸溶液(8mlr11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min60min05.3 衣服、被褥:被细菌繁殖体或病毒污染时,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min,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min,或用250mgL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m不耐热的毛衣、毛

29、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等,可采取过氯乙酸蒸蒸消毒。蒸蒸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勿堆集一处),密闭门窗,糊好缝隙,每立方米用15%过氯乙酸7ml(lg1113),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薰蒸lh2h被细菌芽胞污染时,也可采用过氧乙酸薰蒸消毒。薰蒸消毒方法与被繁殖体污染时相同,用药量为每立方米15%过氯乙酸20ml(3gm3);或将被消毒物品置环氧乙烷消毒柜中,在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用环氧乙烷气体(800mgL)消毒4h6h;或用高压灭菌蒸汽进行消毒。5.4 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I(X)OmI可加漂白粉50g或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0

30、00ml,搅匀放置2ho无粪的尿液每100Oml加入干漂白粉5g或次氯酸钙1.5g或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100ml混匀放置2h。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或5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h。5.5 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min30min,或流通蒸汽消毒30min。也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250mgL-500mgL二滨海因溶液或250mgL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洗净。5.6 食物:瓜果、蔬菜类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Iomin,或用12mgL

31、臭氧水冲洗60min90min0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min,或用20%漂白粉乳剂、5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2h后处理。也可焚烧处理。5.7 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2%漂白粉澄清液(含有效氯5000mg/L).或5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或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min,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5.8 家用物品、家俱、玩具:可用0.2%S5%过氧乙酸溶液或1000mgL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布制玩具尽量作焚烧处理。5.9 纸张、书报:可采用过氯乙酸或环氯乙烷气体薰蒸(消毒剂量和方法同5.3),无应用价值的纸

32、张、书报焚烧。5.10 手与皮肤:用0.5%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000mg/L)或0.5%氯己定醇溶液涂擦,作用1min3min。也可用75%乙醇或0.1%苯扎嗅核溶液浸泡Imin3min。必要时,用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或用0.2%过氧乙酸棉球、纱布块擦拭。5.11 病人尸体:对鼠疫、霍乱和炭疽病人的尸体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口、鼻、耳、肛门、阴道要用浸过0.5%过氯乙酸的棉球堵塞后尽快火化。土葬时,应远离水源50m以上,棺木应在距地面2m以下深埋,棺内尸体两侧及底部铺垫厚达3cm5cm漂白粉,棺外底部铺垫厚3cm5cm漂白粉。5.12 动物尸体:因鼠疫、炭疽、狂犬病

33、等死亡的动物尸体,一经发现立即深埋或焚烧。并应向死亡动物周围(鼠为30cm50cm,大动物为2m)喷撒漂白粉。5.13 运输工具:车、船内外表面和空间,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Io(X)O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min.密封空间,可用过氧乙酸溶液蒸蒸消毒。对细菌繁殖体的污染,每立方米用15%过氯乙酸7ml(Igm3),对细菌芽泡的污染用20ml(3gP)蒸发蒸蒸消毒2h。对密闭空间还可用2%过氯乙酸进行气溶胶喷雾,用量为8mln?,作用60min5.14 厕所:厕所的四壁和地面的消毒,方法同5.1。粪坑内的粪便可按粪便量的1/10加漂白粉,或加其他含氯消毒剂干粉或

34、溶液(使有效氯作用浓度为20000mgL),搅匀作用I2h24h5.15 垃圾: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IOooo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60min以上。消毒后深埋。5.16 污水消毒5.16.1 疫点内的生活污水,应尽量集中在缸、桶中进行消毒。每IOL污水加入100oo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溶液IOm1,或加漂白粉4g。混匀后作用1.5h2h,余氯为4mgL6mg/L时即可排放。5.16.2 对疫区内污染的生活污水,可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静止的污水水体时,应先测定污水的容积,而后按有效氯80mgL100mg/L的量将消毒剂投入污水中。搅拌均匀,作用lh1.5h.检查余氯在

35、4mgL6mgL时,即可排放。对流动污水的水体,应作分期截流。在截流后,测污水容量,再按消毒静止污水水体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消毒与检测。符合要求后,放流,再引入并截流新来的污水,如此分期依次进行消毒处理。6疫区饮用水的消毒与管理在疫区,应加强对集中式给水的自来水厂管理,确保供水安全,同时亦应重视对分散式用水的管理与消毒。6.1 井水消毒6.1.1 水井的卫生要求:水井应有井台、井盖与公用取水桶。水井周围30m不得有渗水厕所、粪坑、垃圾堆、渗水井等污染源。6.1.2 井水量的计算圆井水量=水面直径(m)2X0.8X水深(m)方井水量=边长(m)X边宽(m)水深(m)6.1.3 直接投加漂白粉消毒法:

36、将所需量漂白粉放入碗中,加少许冷水调成糊状,再加适量的水,静置IOmino将上清液倒入井水中,用取水桶上下振荡数次,30min后即可使用。一般要求余氯量为05mgL井水消毒,一般每天2次3次。所需用漂白粉量应根据井水量、规定加氯量与漂白粉含有效氯量进行计算。例如:某一园井直径0.8m,水深2.5m,消毒时规定加氯量为2mgL,所用漂白粉含25%有效氯,则其用药量可按下式计算:井水量=0.8m2X2.5m0.8=1.28m3应加有效氯量=1.28m32gm3=2.56g需用漂白粉量=2.56g25%=10.24g6.1.4 持续加漂白粉法:为减少对井水频繁进行加氯消毒,并持续保持一定的余氯,可用

37、持续消毒法。持续法常用的工具有竹筒、无毒塑料袋、陶瓷罐或小口瓶,可因地制宜选用。方法是在容器上面或旁边钻4个6个小孔,孔的直径为0.2Cm0.5cmo根据水量和水质情况加入漂白粉。一般竹筒装漂白粉250g300g,塑料袋装250g500g。将加漂白粉容器口塞住或扎紧,放入井内,用浮筒悬在水中,利用取水时的振荡,使容器中的氯慢慢从小孔放出,以保持井水中一定的余氯量。一次加药后可持续消毒1周左右。采用本法消毒,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投加药物,测定水中余氯。6.2 河、湖、塘水防污染管理6.2.1 用河、湖水作为饮用水源时,应先定好取水点。清除取水点周围IoOm内各种污染源,禁止在该处洗澡、游泳、洗衣等,

38、并防止牲畜进入。较大的水库和湖泊可采用分区用水,河流可采用分段取水。6.2.2 水塘多的地区可采取分塘用水,选择水质较好水量较大易于防护的水塘专供饮用。塘的岸边可修建自然渗滤井或砂滤井,以改善水质。6.2.3 如果在水体中检出肠道传染病病原体,应在沿河、塘边树立警告牌,告诫群众,暂停使用此水。阳性水体中的水生动植物,在水体阳性期间禁止捕捞或移植,直到水体转阴为止。6.3 缸水消毒6.3.1 由于河、湖及塘水的水量大,流动快,饮用水最好采用缸水法处理。当缸水浊度富于3度时,应先经洁治处理(混凝沉淀、过滤)后再进行消毒。6.3.2 混凝沉淀时,以一水缸装原水,用明矶混凝沉淀。用一直径3cm4cm,

39、长1m左右的竹筒(或其它替代物),筒底四周钻几十个小孔,竹筒装入明矶后,在缸水中搅动。通常用量为每100kg水加明矶50g。也可用其他混凝剂。6.3.3 静置沉淀约1h后,取上清水至砂滤缸内过滤。砂滤缸中细砂以0.5mm粒径为宜,粗砂直径宜为0.8mm.细砂与粗砂层厚各为15Cm20cm。每层用棕皮或其他材料隔开,表层与底层都放置石子。砂滤缸使用一定时间后,当滤速减慢或滤出水变浊时,将滤材取出用清水洗净后重新装入可继续使用。634将经洁治处理的水引入消毒缸中进行消毒。消毒时,可使用含氯消毒剂,其用量随水的污染程度而定,一般在4mgL8mgL,作用30min使用含氯消毒剂片剂时,用量可按使用说明

40、书投放。消毒后,测量余氯,在0.3mgL0.5mgL者,即可饮用。6.3.5 水中余氯量过高,有明显氯臭时,饮用前可用煮沸、吸附和化学中和等方法进行脱氯处理。中和药物的用量,可用递增加药法测试,以刚好使氯臭消失的用量为准。一般情况下,使用硫代硫酸钠进行化学中和时,其用量为余氯量的1.7倍以上;用亚硫酸钠时,其用量约为余氯量的3.5倍。使用的中和药物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为方便工作,将非芽泡污染的各种污染对象常用消毒方法、消毒剂量等列于表4-1,现场消毒时可参照进行。具体的消毒方法特别是对受芽狗污染的消毒对象的消毒方法和一些特殊的消毒方法和消毒要求应按5,6,8所列方法进行。表4-1非芽抱污染场

41、所、污染物品的消毒处理方法与剂量-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量消毒时间室外污染表面室内表面室内地面室内空气餐、饮具被褥、书籍、电器电话机服装、被单游泳池水污水粪便、分泌物尿便器手运输工具50OmgIOoOmg/L二滨海因喷洒 IOoO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 漂白粉喷撒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0.5%新洁而灭擦拭0.5%过氯乙酸薰蒸500mgL-1 OOOmgZL 二滨海因喷洒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2%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0.2%0.5%过氧,乙酸喷洒0.1%过氧乙酸拖地0.2%0.5%过氯乙酸喷洒IOOO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 紫外线照射

42、臭氧消毒0.5%过氯乙酸薰蒸蒸煮臭氧水冲洗含氯消毒剂浸泡远红外线照射环氧乙烷简易蒸蒸0.2%0.5%过氧乙酸擦拭煮沸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0.04%过氧乙酸浸泡加入含氯消毒剂加入二氧化氯10%20%漂白粉溶液搅匀30000mgL - 50000mgL 溶液搅匀漂白粉干粉搅匀30000mgL - 50000mgL 含氯消毒剂漂白粉干粉搅匀1 OOOOmgZL含氯消毒剂搅匀0.5%过氯乙酸浸泡5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2%碘酒、0.5%碘伏、0.5%氯己定醇液 擦拭75%乙醇、0.1%新洁而灭浸泡2%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500mlm2500mlm220gm240gm2适量适量

43、适量100 mlm2500mlm2 100 mlm2-500mlm2 SmVm3350mlm2适量200 mlm2350mlm2 IOO mlm2-500mlm2 IWZm330mgm3IgZnPIOO0C 12mgL250 mg/L 500mgL 120C-150C1500mgL 适量IOOoC淹没被消毒物品 淹没被消毒物品余氯 0.5mgL5 mg/L余氯 4mgL 6mgL1: 52: 130mm60nin 12Omin2h 4h10没如量量1:浸浸适适8mlm360min 90min 30min60min 120min 60min60min60min 60min 120min 30mi

44、n 60min 30min120minIomin 30min 60min 90min 15min30min 15min 20min 16min 24h30min 30min 120min30min 5min30min 12Omin2h 6h2h 6h2h 6h 2h 6h 30min 60min 30min60minImin 2min 5min60min7疫源地消毒效果的微生物学评价7.1 目的用微生物学指标评价各种消毒措施对疫源地中被污染对象的消毒效果,以作为是否达到消毒合格的依据。7.2 器材磷酸盐缓冲液(PBS,0.03molL,pH7.2)(2)采样液(在PBS中加入相应中和剂)(3)

45、中和剂(经鉴定试验合格者)(4)采样棉拭(5)普通营养肉汤与琼脂,以及其他培养基(6)试管与吸管(7)水采样瓶(25Oml50OmI)(8)水样抽滤设备(9)酒精灯、记号笔和记录表(10)接种环与镶子(11)采样规格板(中央空格为5.0Cm5.0cm)7.3 评价标准符合以下全部要求者,可判为消毒处理合格:(1)消毒后消毒对象中不得检出相应的致病菌。(2)消毒对象中自然菌的杀灭率应290%o(3)有关指标菌残留菌量,不得超过国家有关规定。7.4 检测方法7.1 物体表面的检测方法7.1.1 检测重点对象:以病人经常接触的物品作为检测重点。例如,食(饮)具、门把手、床头柜、便器等。7.1.2 消

46、毒前采样:将无菌棉拭在含IOmIPBS试管中浸湿,并于管壁上挤压至不出水后,对无菌规格板框定的被检物体表面涂抹采样(采样面积为5cmX5cm),横竖往返各8次,使棉拭四周都接触到物体表面。以无菌操作方式将棉拭采样端剪入原PBS试管内,充分振打,进行活菌培养计数。对不适宜用规格板采样的物体表面(例如门把手,热水瓶把等)可按实际面积采样。7.1.3 消毒后采样:消毒至设定的时间后,在消毒前采样点附近的类似部位进行棉拭涂抹采样。除用采样液代替PBS外,其余步骤和方法与消毒前采样相同。7.1.4 将消毒前、后样本4h内送实验室进行活菌培养计数以及相应致病菌与相关指标菌的分离与鉴定。活菌培养计数检测要求与程序参见本规范2实验技术规范。菌数计算公式为:物体表面菌数(CfUc?)=kN/SV式中:k:稀释量;N:平板上菌落数(CfU);S:采样面积(Cm2);V:接种量(ml)。7.1.5 相应致病菌与相关指标菌的采样、分离与鉴定,参见有关传染病诊断、消毒等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规范,由具备检验能力的专业实验室进行。7.2 排泄物、呕吐物的检测方法7.2.1 消毒前采样:取1ml(或1g)污染物放入含9mlPBS的试管。振荡混匀,取0.5ml放入另一含5mlPBS的试管内。在管壁上做好标记。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