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91080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本文作为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把握作者的观点。2 .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教学重点1 .了解本文作为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把握作者的观点。2 .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体会作者盛赞圆明园是世界奇迹的原因。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层次结构的梳理,理解作者是如何论证观点的。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课件出示有关圆明园的图片。1860年,在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之后,法军上尉巴特勒给雨果写信,征询他对所谓“远征中国”的看法。雨果先生是如何回答他呢?让我们一起学习雨果先生的这封信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看看雨果先生对圆明园被抢掠、

2、烧毁持有什么看法。新知探究一、知人论世1 .走近作者。【活动内容】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和同桌交流作者及其作品,教师出示课件中的“作者简介”作为补充。2 .写作背景。【活动内容】教师出示“写作背景”的课件内容,让学生了解雨果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二、知识链接【活动内容】教师出示“知识链接”的课件内容,让学生了解圆明园。三、正音释义【活动内容】阅读课文,检查预习。教师先出示课件中的易错生字词和需要掌握的词语意思,再让学生指出其他理解困难的字词,并加以点拨。赃物()箱箧()制裁()给予()琉璃()晨曦()瞥见()劫掠()惊骇()法琅()恍若()绸缎()瞥见:剪影:赃物:荡然无存:富丽堂皇:丰功伟绩:【设

3、计意图】通过认识生字和解释词语的意思,读通课文,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四、整体感知【活动内容】1.巴特勒的观点是什么?给雨果写信的目的是什么?2 .快速浏览全文,找出能够表明作者立场、态度的句子,说说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3 .雨果先生是从哪些方面回复巴特勒上尉的信的?4 .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简要概括各部分的大意。【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五、文本研读【活动内容】阅读第3段,品读圆明园之美。1 .雨果是从哪些方面评价圆明园的?找出文中评价、盛赞圆明园的词语或句子。2 .作者极力描绘圆明园的盛景,给予圆明园高度的评价,这样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 .这段文字中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描摹赞叹圆明园之美的原因,体会作者的行文思路。课堂小结雨果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一历史大事件聚焦到焚掠圆明园这一点上,让人们从文化瑰宝圆明园被毁中,认识到英法联军的罪行之重,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