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669-2023电力行业高温作业分级.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91316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L∕T669-2023电力行业高温作业分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L∕T669-2023电力行业高温作业分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L∕T669-2023电力行业高温作业分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L∕T669-2023电力行业高温作业分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L∕T669-2023电力行业高温作业分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L∕T669-2023电力行业高温作业分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T669-2023电力行业高温作业分级.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 27. IOOCCS F 20DL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6692023代替DLT6691999电力行业高温作业分级Classificationofworkunderheatstressinelectricpowerindustry2023-05-26发布202371-26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 基本要求25 高温作业分级2附录A(资料性)电力行业主要高温工作场所及作业人员5附录B(资料性)电力行业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6附录C(资料性)电力行业高温作业分级示例7-a刖三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2、: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L/T669-1999室外高温作业分级,与DL/T669-199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本文件名称“室外高温作业分级”修改为“电力行业高温作业分级”;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删除了GB93489和GB/T42001997,增加了GBZ2.1GBZ2.2、GBZ/T188、GBZ/T189.7、GBZT189.10GBZ/T224、GBZ/T229.3、DL/T799.5;在“3术语和定义”中,删除了原有的术语和定义,增加了“湿球黑球温度指数”“高温作业”“职业性中暑体力劳动强度指数”“热习服”“热应激反应”和“行

3、动水平”;刑除了原有的“测定内容及方法”“室外高温作业分级”、附录A和附录B;一重新规定了高温作业分级的基本要求、分级依据、分级方法、分级结果和分级管理措施;增加了“附录A(资料性)电力行业主要高温工作场所及作业人员”“附录B(资料性)电力行业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和“附录C(资料性)电力行业高温作业分级示例”。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木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职业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ECTC36)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4、北京电力医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职业病防治院、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大唐电力检修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丽、巩泉泉、沈雅利、杨晓东、宣逸群、李华亮、闫炎、翟永昌、汪美顺、张永、孙成勋、朱宝余、谢连科、徐禄文、马萍、王洪河、王美玲、王栋程、码红燕、李红彦、高阳。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L/T6691999;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电力行业高

5、温作业分级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电力行业工作场所高温作业分级的基本要求、分级依据、分级方法、分级结果和分级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电力行业中火力发电企业、供电企业、电力施工企业工作场所高温作业分级,其他电力企业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2.I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l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ZTl89.7工作场所物理因

6、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189.10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224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9.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DL/T799.5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5部分:高温监测3术语和定义GBZ2.1、GBZ2.2、GBZ/T224、GBZ7T229.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et-bulbglobetemperatureindex又称WBGT指数,指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室外WBGT=自然湿球温度(C)0.7+黑球温度()X0.2+干球温度(C)0.1室内WBG

7、T=自然湿球温度(C)X0.7+黑球温度()X0.3来源:GBZ/T229.32010,3.53.2高温作业heatstresswork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25C的作业。来源:GBZ2.22007,10.1.13.3职业性中暑OCCUPatiOnalheatillness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3.4体力劳动强度指数intensityindexofphysicalwork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数。指数大,反映职工体力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职工体力劳动强度小。来源:GBZ2

8、.22007,14.1.53.5热习服heatacclimatization个体耐受热强度能力渐进性增强的生理性适应过程。来源:GBZ/T229.32010,3.43.6热应激反应heatstrain由热应激引起的全身性生理反应。来源:GBZ/T2242010,3.7.1.23.7行动水平actionlevel劳动者实际接触高温的水平已经达到需要用人单位采取职业接触监测、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危害告知等控制措施或行动的水平。来源:GBZ2.12019,3.9,有修改4基本要求1.1 电力企业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高温作业采取综合控制措施,预防职业性中暑,保障作业人员职业健康。1.2

9、高温作业分级时,应综合考虑作业人员体力劳动强度、接触高温作业时间、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等因素。1.3 高温作业分级应与高温定期检测、日常监测相结合。4. 4企业应按照高温作业的分级结果对作业人员进行分级管理。4.1 每年定期评估作业分级结果和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评估结果提示可能与原分级结果不一致的,或因生产工艺、原辅料、设备等发生改变时应重新进行分级,并提出新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建议。4.2 分级结果应归档保存,并按相关要求进行告知。5高温作业分级4.3 分级依据高温作业分级的依据包括作业人员体力劳动强度、接触高温作业时间、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4.4 分级方法4.4.1 进行职业卫生调查

10、,识别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环境中存在的高温,确定存在高温的工作场所及接触高温的作业人员。电力行业主要高温工作场所及作业人员参见附录A。4.4.2 按照GBZ/T189.10的规定,划分高温作业人员的体力劳动强度,分为四级,即轻劳动(I级)、中等劳动(II级)、重劳动(In级)和极重劳动(IV级)。电力行业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参见附录Bo5. 2.3调查作业人员每个工作日内累计接触高温作业时间,以分钟(min)计。5.2.4按照GBZ/T189.7、DL/T799.5的规定,对工作场所中的高温进行测定,计算作业人员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5.2.5根据以上结果,对照表1判定是否达到行动水平。

11、未达到行动水平,不进行高温作业分级;达到行动水平,对照表2进行高温作业分级。电力行业高温作业分级示例参见附录C。表1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WBGT行动水平接触时间in体力劳动强度1(轻劳动)II(中等劳动)IH(重劳动)IV(极重劳动)072029.029.028.027.012124029.027.025.025.024136028.026.025.036128.025.0-注:在标准化工作时间为8h的条件下使用此表。5.3 分级结果5.3.1 高温作业按危害程度分为5级,即相对无害作业(0级)、轻度危害作业(1级)、中度危害作业(2级)、重度危害作业(3级)和极重度危害作业(4级)。5.

12、3.2 超过行动水平,未达到表2中高温作业分级时,划分为相对无害作业(0级)。超过行动水平,达到表2中高温作业分级时,划分为轻度危害作业(1级)、中度危害作业(2级)、重度危害作业(3级)和极重度危害作业(4级)。5.3.3 分级结果仅适用于长袖衬衫和长裤工作服、纺织材料连裤工作服,如电力行业使用的纯棉长袖工作服。穿着双层纺织材料连裤工作服时,作业人员的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增加39,再进行分级。不适用于穿着其他特殊防护工作服、3层及以上工作服。表2高温作业分级表劳动强度接触同温作业时间minWBGT指数C29-30(28-29)31-32(30-31)33-34(3233)35-36(34

13、35)3738(36-37)39-40(3839)41(40)I(轻劳动)601201122334121-2401223344241-3602233444362334444II6012012233441212402233444(中劳动)241-36023344443613344444III601202233444121-2402334444(重劳动)24136033444443613444444601202334444IV1212403344444(极重劳动)24136034444443614444444注:括号内NBGT指数值适用于未产生热习服的作业人员。5.4 分级管理措施5.4.1 4.

14、1根据不同等级的高温作业进行不同的卫生学监督和管理。分级越高,发生职业性中暑的危险度越高。5.4.2 相对无害作业(0级):在目前的劳动条件下,可能对未热习服的作业人员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卫生培训。5.4.3 轻度危害作业(1级):在目前的劳动条件下,可能对作业人员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应改善工作环境,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采取职业健康监护和防暑降温措施,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保持作业人员的热平衡。5.4.4 中度危害作业(2级):在目前的劳动条件下,可能引起作业人员的健康危害。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强化防暑降温措施,如提供清凉休息场所、改善作业休息的频次与时间,调整高温作

15、业劳动-休息制度。5.4.5 重度危害作业(3级):在目前的劳动条件下,很可能引起作业人员的健康危害,产生热损伤。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强调进行热应激监测,配备隔热防护服,进一步降低作业人员高温作业的单位时间比率。5.4.6 极重度危害作业(4级):在目前的劳动条件下,极有可能引起作业人员的健康危害,产生严重的热损伤。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必须实施作业前健康确认,严格进行热应激监测和热损伤防护措施,通过改变工艺和工程措施减少或消除热源,采取隔热设施,并做好应急处置措施,改变作业方式,严格限制作业人员高温作业的单位时间比率。附录A(资料性)电力行业主要高温工作场所及作业人员A.1电力行业主要高温

16、工作场所及作业人员参见表A.1。表A.1电力行业主要高温工作场所及作业人员表企业类型生产系统高温作业人员高温工作场所火力发电企业锅炉系统锅炉运行值班员、锅炉检修工、锅炉保洁人员等锅炉房底层、锅炉房运转层、燃烧器层、汽包间等汽轮机系统汽轮机运行值班员、汽轮机检修工、汽轮机保洁人员等汽机房中间层、汽机房运转层、汽机房除氧间层等除灰渣系统除灰渣值班员、除灰渣检修工等除灰操作平台、空压机房、除渣机处、除尘器处等脱硫系统脱硫运行值班员、脱硫检修工等氧化风机房、浆液泵房、脱硫塔、真空皮带机等输煤系统皮带巡检员、输煤检修工等输煤廊道、煤场等其他室外作业人员其他室外高温工作场所供电企业变电站变电站运行人员、变

17、电站检修人员变电站室外工作场所、电抗器室、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等换流站换流站运行人员、换流站检修人员换流站室外工作场所、阀厅、换流变压器室等输电线路线路运行人员、线路检修人员输电线路巡视路线、电缆隧道等电力施工企业土建工程架子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砌筑工、抹灰工、乳化沥青工、筑路工、压路机操作工、电焊工、凿岩工、打桩工、木工、石工、普工等土建工程中各高温工作场所设备安装工程机械设备安装工、电气设备安装工、管工等设备安装区域的高温工作场所设备调试设备调试人员调试现场高温工作场所其他类型企业室外作业人员室外高温工作场所附录B(资料性)电力行业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B.1电力行业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

18、度分级参见表BL表B.1电力行业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职业描述1(轻劳动)坐姿:手工作业或腿的轻度活动,正常情况下进行监盘、打字、脚踏开关、控制设备等,岗位如集控值班员,调度人员等;立姿:操作仪器,控制、查看设备,上臂用力为主的装配工作,岗位如锅炉运行值班员,变电站运行人员等II(中等劳动)手和臂的持续动作,如打磨、锯物体等:臂和腿的工作,岗位如压路机操作工,钢筋工等:臂和躯干的工作,如风动工具操作、粉刷、间接搬运中等重物等,岗位如抹灰工,混凝土工等IH(重劳动)臂和躯干负重的工作,岗位如攀登杆塔、出导线作业、山地巡线时的线路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砌筑工等IV(极重劳动)大强

19、度的挖掘、搬运,快到极限节律的极强活动,岗位如土建时大强度人工挖掘的普工等附录C(资料性)电力行业高温作业分级示例C.1电力行业高温作业分级示例。示例1:当作业人员作业体力劳动强度为重劳动(III级),工作日内累计接触高温作业时间为260min,工作场所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为231C时,未达到表I的行动水平,不进行高温作业分级。示例2:当作业人员作业体力劳动强度为重劳动(川级),工作日内累计接触高温作业时间为260min,工作场所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为26C时,达到表1的行动水平,但未达到表2中高温作业分级,其高温作业分级划分为相对无害作业(0级)。示例3:当作业人员作业体力劳动强度为重劳动(In级),工作日内累计接触高温作业时间为260min,工作场所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为32C时,达到表1的行动水平,并达到表2中高温作业分级,其高温作业分级划分为再度危害作业3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