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2024年精准脱贫能力培训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92482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2024年精准脱贫能力培训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XX市2024年精准脱贫能力培训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XX市2024年精准脱贫能力培训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XX市2024年精准脱贫能力培训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XX市2024年精准脱贫能力培训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市2024年精准脱贫能力培训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2024年精准脱贫能力培训实施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XX市2024年精准脱贫能力培训实施方案按照20XX年全区精准脱贫能力培训实施方案(X扶贫办发20XX)5号)精神,为了加快我市贫困地区脱贫目标,确保高质量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培训任务,结合我市精准能力培训工作实际,特制定20XX年精准脱贫能力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按照市场需求和劳动力意愿,认真贯彻落实“企业订单、培训机构列单、培训对象选单、政府买单”的新机制,坚持“应培尽培”的原则,实现全市移民及建档立卡家庭劳动力职业技能全覆盖,力争使贫困家庭的劳动力每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掌握2门以上的脱贫致富技能,年内完成脱贫能力培训1120人,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可以按照培训过程中实际情

2、况调整技能培训的专业(工种),但不得将技能培训任务调整为实用技术培训。 二、培训任务 (一)职业教育培训150人。对就读职业院校的“两后生”落实“雨露计划”扶贫助学。通过手机终端平台网上申报,通过审核的按照政策通过一卡通给予补助。(二)技能培训620人。以移民地区特色培训及市场需求为主要路径,对全市建档立卡户、生态移民、劳务移民中有培训意愿的劳动力,开展以家政、中式烹饪、特色小吃、工程机械、机电专业、家政服务和扶贫车间订单培训等为主的技能培训。(三)致富带头人培训50人。主要培训生态移民村脱贫致富创业带头人和参与创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同时辐射其他贫困村。(四)实用技术培训300人。以3

3、个生态移民村建档立卡户为主,非建档户为辅。培训有能力、有意愿从事特色养殖、特色种植的贫困家庭劳动力,使其掌握1-2门种养技能。 (五)扶贫干部和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培训。对市扶贫系统干部、乡镇扶贫专干、贫困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员、帮扶部门干部、各类扶贫项目业务骨干进行精准脱贫政策知识和业务能力拓展培训。 三、培训方式与任务分工(一)“雨露计划”扶贫助学。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全日制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高等职业教育(全日制普通大专、高职院校、技师学院),其家庭成员或学生本人通过全国雨露计划信息管理服务系统进行申报,审核通过、公示无异议后,给予补助。牵头单位:

4、扶贫办落实单位:教体局各乡镇(街道)各帮扶部门(二)“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建档立卡家庭“两后生”培训意愿和市场用工需求,依托技工院校开展为期一个学期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牵头单位:扶贫办落实单位:教体局各乡镇(街道)各帮扶部门 (三)劳动力技能培训。对从事家政服务、手工刺绣、中式烹饪、汽车维修、工程机械、机电等专业的培训机构,根据关于精准脱贫职业技能培训招标选择培训机构的通知(X扶贫办(201X)115号)要求,在关于民办培训机构资质清理重新认定工作处理情况的通报(宁人社函(2017)552号)整改合格的培训机构中,通过资格入围、实地考察和公开招标认定的办法,选择办学条件好,培训质量优,社

5、会信誉高的培训机构实施培训,并签订培训协议。对剪纸、刺绣类专业(工种),鉴于2017年招标入围的吴忠市巧儿刺绣传承有限公司培训扎实、成效明显,继续由该公司承担,集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0天。培训结束后,对培训学员跟踪指导并订单回收合格作品。对驾驶员培训,由学员自行选择有培训资质的驾校学习,取得驾驶证后到村(社区)报名,村(社区)统一上报扶贫办初审后,由市交警大队车辆管理所终审,审核合格学员通过一卡通直接补助到个人。引进企业技能培训,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原则建设的扶贫车间,根据用工需求和贫困劳动力意愿由用工单位实施订单培训,培训对象熟练掌握相应岗位的操作技能,稳定就业达到3个月以上,并签订就

6、业合同,企业承担的培训,根据相应职业(工种)补助标准,以取得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签订就业合同的人数为准,从财政扶贫专项培训费中安排培训补助资金。牵头单位:人社局落实单位:就业局扶贫办 (四)实用技术培训。委托有能力的种养专业合作组织或公司,采取入村入户、田间地头等方式,紧密结合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以及贫困户意愿,培训时间不得少于5天。牵头单位:农牧局落实单位:农牧局林业局扶贫办各乡镇(街道)(五)致富带头人培训。主要培训能带动发展特色养殖、种植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增收产业的各类合作社负责人、致富能人、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等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集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0天,培训结束后,进行跟

7、踪创业指导,并组织致富带头人对建档立卡户进行跟踪服务和产业带动。牵头单位:扶贫办落实单位:组织部各乡镇(街道) (六)扶贫干部和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培训。组织对我市扶贫部门干部、乡镇干部、贫困村干部、帮扶责任人、各类项目业务骨干等的培训。 牵头单位:扶贫办落实单位:组织部四、补助标准1 .“雨露计划”扶贫助学,每人每学年补助3000元。2 .“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宁政发(201777号)要求,对建档立卡家庭“两后生”每人再享受3000元生活费补助。3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对取得B2照以上每人补助5000元,取得Cl和C2照每人补

8、助3000元。4 .中式烹饪、工程机械(装机和挖机)培训,每人补助1500o 5 .其它技能(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剪纸和刺绣、特色小吃、机电专业)培训,每人补助1300元。 6 .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每人补助100O元。7 .实用技术培训,每人补助300元。8 .扶贫车间纺织工和制衣工,每人补助3000元。9 .扶贫干部和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培训补助标准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本级党政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宁财行发2017)449号)规定执行。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依据培训“任务、资金、项目、责任”四到县要求,扶贫办统筹安排精准脱贫能力培训工作,检察、纪委监委、财政、审计、公安、人社(就业)、教

9、体、农牧及各乡镇(街道)配合落实,统一规划安排、统一培训计划、统一考核培训质量、统一审核上报数据,共享培训成果。 (二)严把培训质量关。加强对培训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力度。根据培训职业(工种)不同,在培训基本理论同时,强化实操技能培训,实操培训时间应不少于培训总时间的三分之二。 各职业(工种)培训时间要依据国家培训标准,严格落实全区精准脱贫技能培训职业(工种)量化管理细则(X扶贫办发(201792号)规定要求。(三)强化就业跟踪服务。利用“扶贫云”、“社保云”、“就业与创业网”乡镇村便民服务中心、微信群等平台,及时发布劳动力状况、培训信息、职业院校招生和市场用工等培训就业信息,要为建档立卡劳动

10、力提供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就业指导等服务。 (四)加强部门协调协作。扶贫办加强与检察、纪委监委、财政、审计、公安、人社(就业)、教体、农牧及各乡镇(街道)等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及时协商解决培训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人社局(就业)要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主动为建档立卡户和培训学员免费提供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等级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服务,加快精准脱贫能力培训考核、鉴定和发证工作。对已经取得职业技能鉴定的职业(工种)学员,要及时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教体局在中考和高考结束后,及时将“两后生”情况通报给扶贫办,并动员安排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孩子接受中、高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I。审计局要将专项培训资金

11、列入年度审计计划,对培训资金实施不间断的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各相关部门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商解决培训工作中遇到的具体 问题。公安局要配合扶贫办,帮助协调机动车驾驶证验证复核工作。财政局要将培训资金按照要求及时拨付到位。(五)加大政策宣传。精准脱贫能力培训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结合干部结对帮扶、下基层送政策活动、自治区脱贫攻坚惠农政策指南宣传等,切实把政策送到培训车间,送到田间地头,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有关乡镇(街道)要建立培训需求和供给“两个清单”,逐村逐户清查摸排建档立卡劳动力总数、有培训意愿劳动力人数、外出务工人数和“两后生

12、”中愿意接受中高职教育人数“四个底数”,做到培训宣传、补助兑现、就业跟踪服务“三个到人”,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信心,形成脱贫光荣的社会氛围。 (六)强化监督考核。扶贫、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大对精准脱贫能力培训的监督和考核,严格落实培训资金管理制度,确保培训资金专款专用。对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参加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的学员要通过人社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专项能力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后方可按进度兑付培训资金,严禁弄虚作假套取职业技能培训资金。严格落实公示、公告制度,按照“四到县”和涉农扶贫资金整合使用的要求,在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前提下,对结余的培训资金,可以整合调整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