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晨读晚背资料.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93675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之道》晨读晚背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之道》晨读晚背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之道》晨读晚背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学之道》晨读晚背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学之道》晨读晚背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之道》晨读晚背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之道》晨读晚背资料.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之道晨读晚背资料(文言词句释义、作文素材提炼与运用、文言知识归纳、文学常识梳理、名句默写精选)一、文言词句释义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宗旨),在明(彰显)明(高尚、光辉)德,在亲(亲近爱抚)民,在止(达到)于至善(“至善”境界)。知止而后有定(坚定),定而后能静(心不妄动),静而后能安(性情安和),安而后能虑(思虑精详),虑而后能得(处事合宜)。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接近)道(大学的宗旨)矣。古之欲明(彰显)明(高尚、光辉)德于天下者(的人),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使整齐有序)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修养)其身(自身品德)。欲修其身者,先正(端正)其心(内心)。欲正其心者,先

2、诚(使真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获得)其知(知识)。致知在格(推究)物(事物的原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意诚(意念真诚),意诚而后心正(内心端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平民),壹是(一概)皆以(把)修身为(当作)本(根本)。二、作文素材运用1、臻于至善,追求卓越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

3、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各行业各领域的巧手工匠们正是践行了“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齐治平”的要求,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2、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吾辈青年应当格物致知,修身养性,有益于国,共圆大同!研制青蒿素救治疟疾患者的屠呦呦,钻研杂交水稻解决广大群众粮食问题的袁隆平,将生命献给高原的钟扬,在平凡岗位上做贡献的张秉贵他们的一生其实都在各自的领域付出、进取着,这其实就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并非局限于个人的得失,而是放眼于社会、国家,这就是他们的“修齐治平”。3、追

4、求在于止于至善古语曰,大学之道,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果说我之前所走的路乃是通往这门,那么此后我将求索的,将是真正的大学。大学,不只是梦想中的学府,更是社会,是人间,是门后全新的天地,是以学习、探索、创造为通行证的一次新的远征。止于至善,不是被门阻挡的信念,而恰是走向世界时心怀的原则,从过去到未来,从象牙塔到漏檐下,无数人在这路上前行,无数人在这大学中受教。大学之道,大道之行,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浅,有的深,但每个人都在此留下自我的印迹。我怀着已知的智慧和前人教我的道理一路走来,也渴望有机会在那大学之道上留下自己的足迹。未知的前程,是我梦想中的大学,门后的世界,是我梦想的大学之道。这大学已超

5、越世俗所谓的学府,乃是高尔基我的大学中那样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三、文言知识归纳一、古今异义致知在格物古义:推究。今义:规格,格式。二、一词多义本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根本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的,原来的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考察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根若止印三二本书册的计量单位诚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使诚实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帝感其诚真心,诚心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成果真,如果则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连词,那么年十岁则诵古文连词,就便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就是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连词,却三、词类活用(1)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使动用法,使整齐(2)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使动用法:正,使端正;诚,使诚实(3)

6、在明明德使动用法,使明显,彰明四、文言句式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状语后置句四、文学常识梳理1、作者简介戴圣,字次君,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戴圣一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与叔父戴德等人曾跟随经学大师后苍,潜心钻研礼学,成就卓著,史称戴德为“大戴”,戴圣为“小戴”。汉宣帝时,戴圣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太守。著作有礼记,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2、礼记简介记礼节条文,阐述周礼的意义,解释仪礼之专篇,专记某项制度和政令3、“大学”阐释“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学”是使人能够完善道德、治国安邦的学问,“小学”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学问。“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

7、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大学是指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五、名句默写精选1 .大学之道中,首句开宗明义,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 .大学之道中,“在止王至叠”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3 .大学之道中,“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认为“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这三纲领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再到社会的层层递进的完整体系。4 .大学之道中,儒家提倡,

8、治学的终极目标是“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即“齐家”、“治国”、“平天下”管理好家庭家族,治理好国家,平定天下。5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6 .大学之道中,写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的句子是“大堂之道,在明明德”O7 .大学之道中,写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做到心不妄动的句子是“知止而后方定,定而后能静”O8 .大学之道中,写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的句子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O9 .大学之道中,写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

9、物发展的规律了的句子是“知所先后,则近道矣”。10 .大学之道中,写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的句子是“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O11 .大学之道中,写要想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的句子是“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O12 .大学之道中,写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的句子是“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O13 .大学之道中,写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的句子是“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14 .大学之道中,写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获得知识的句子是“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O15 .大学之道中,写推究事物的原理之后就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

10、充分认识了外物之后意念才能真诚的句子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O16 .大学之道中,写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的句子是“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O17 .大学之道中,写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把修养品性作为根本的句子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O18 .大学之道中,写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的句子是“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O19 .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先修其身”,修身的前提条件是“先正其心”O20 .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1 .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22 .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23 .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4 .大学之道中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说明“修身”是其中最根本的一条。25 .大学之道中,表明物和事皆有规律,推演万物皆有道的句子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