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菌药物考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97470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菌药物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4年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菌药物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4年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菌药物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4年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菌药物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4年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菌药物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菌药物考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菌药物考试题及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4年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菌药物考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MLS耐药二、填空题1.万古霉素抗菌谱窄,仅对()等有强大杀菌作用且不产生耐药,但由于()和()等严重不良反应,故仅用严重的感染。2.杆菌肽抗菌谱类似于(),抗菌机制是(),不易产生耐药性,与其他抗生素也无交叉耐药性。三、选择题【A1型题】1.大环内酯类对下述哪类细菌无效A.革兰阳性菌B.革兰阴性球菌C.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D.军团菌E.衣原体和支原体2.不属于大环内酯类的药物是A.红霉素B.林可霉素C.克拉霉素D.阿奇霉素E.罗红霉素3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最好选用A.阿莫西林B.红霉素C.头抱曲松D.克林

2、霉素E.克拉霉素4 .林可霉素类可能发生的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A.过敏性休克B,肾功能损害C.永久性耳聋1).胆汁淤积性黄疸E.伪膜性肠炎5 .红霉素、克林霉素合用可A.扩大抗菌谱B.由于竞争结合部位产生拮抗作用C.增强抗菌活性D.降低毒性E.增加毒性6 .易渗入骨组织中治疗骨髓炎的有效药物是A.红霉素B.白霉素C.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D.阿奇霉素E.罗红霉素7 .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可引起下列哪种不良反应A.胆汁阻塞性肝炎8 .听力下降C.伪膜性肠炎D.肝功能严重损害E.肾功能严重损害8.下列不属于影响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是A.青霉素类8 .头抱菌素类C.万古霉素D.林可霉素E.杆菌肽9

3、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作用机制是A.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B.改变胞浆膜的通透性C.抑制依赖于DNA的RNA多聚酶D.抑制70S始动复合物的形成E.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mRNA移位,阻滞肽链延长10.红霉素与下述哪种情况或不良反应有关A.胆汁阻塞性肝炎B.伪膜性肠炎C.剥脱性肠炎D.肺纤维性变E.肾功能严重损害A2型题】11.患者,女,5岁。反复咳嗽半个月。半个月前因受凉开始出现流鼻子咳嗽,自行买了药吃(具体药物不详),流涕止但咳嗽依旧,前往医院就诊,体温正常,咳嗽呈持续性干咳,听诊呼吸音粗,但肺部听诊无啰音,化验单示肺炎支原体抗体1:640,诊断考虑支原体感染,可以选用以下哪种药物

4、A.阿莫西林B.庆大霉素C.左氧氟沙星D.阿奇霉素E.头抱地尼四、简答题1 .红霉素临床首选应用于哪些感染性疾病?2 .大环内酯类包括哪些抗生素?抗菌机制是什么?3 .论述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方式。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MLS耐药:细菌同时对大环内酯类一林可霉素类一链阳菌素耐药macrolides-liComycins-Streptograminsresistance,MLSR简称MLS耐药。二、填空题1 .革兰阳性菌耳毒性肾毒性2 .青霉素G抑制细胞壁合成三、选择题Al型题】1.C2.B3.D4.E5.B6.C7.C8. D9.E10.AA2型题11.D四、问答题1 .红霉素临床首

5、选应用于哪些感染性疾病?答:红霉素临床常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对青霉素过敏者,还用于上述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也能用于厌氧菌引起的口腔感染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溶版腺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感染。2 .大环内酯类包括哪些抗生素?抗菌机制是什么?答: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包括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等。抗菌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选择性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3 .论述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方式。答: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产生灭活酶: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诱导的细菌中分离出了多种灭活酶,包括酯酶、磷酸化酶,可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水解、或磷酸化、或乙酰化、或核昔化而失活。(2)靶位的结构改变:细菌可以针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基因,由此合成一种甲基化酶,使核糖体的药物结合部位甲基化而产生耐药性。(3)摄入减少和外排增多: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可以使膜成分改变,或出现新的成分,导致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入菌体内的量减少,但药物与核糖体的亲和力不变。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的耐药性系由细菌脂多糖外膜屏障使药物难以进入菌体内而呈现耐药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