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脑电监测技术在ICU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97802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脑电监测技术在ICU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4脑电监测技术在ICU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4脑电监测技术在ICU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4脑电监测技术在ICU中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4脑电监测技术在ICU中的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脑电监测技术在ICU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脑电监测技术在ICU中的应用.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4脑电监测技术在ICU中的应用1、脑电监测背景早在2003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声明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麻醉,可减少患者在镇静和全麻过程中知晓的情况。我们知道大脑神经元突触间神经递质的传递会受到麻醉药物的影响,传递受到影响,电活动受到抑制。脑电图能直接反应人脑神经元的电活动,可用于评价麻醉和镇静深度。常用的工具有脑电双频指数(BIS),麻醉意识指数(Ai1嫡指数(SE)、脑状态指数(CSI)、听觉诱发电位(AEPS)等。2、脑电监测原理我们以BIS为例:对EEG采用双频谱分析法,综合其功率、频率、位相、谐波等进行数字化和标准化处理,转化为一量化的指标(用数字O-100表示)

2、,来反应大脑皮层的功能状况,0代表完全无脑电活动,40代表大脑皮层处于爆发抑制,4065代表处于全麻状态,6585代表处于镇静、睡眠状态,100则为清醒状态。3、脑电监测的应用脑电监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手术过程中,用脑电监测维持麻醉的合适状态,避免麻醉过深或过浅,使血流动力学更趋于平稳;脑电双频指数可对一些镇静药物如丙泊酚与咪达嘤仑的镇静深度进行监测;对急性脑损伤的脑水肿高峰期进行BIS监测,对患者的预后有预测意义;为机械通气患者提供更安全的镇静深度,为其顺利脱机拔管提供支持。4、脑电监测在ICU中的应用4.1 颅脑损伤患者指南指出:主观的评分系统,例如RASS和SAS等,其能否减少脑损伤

3、患者所用镇静药物的量和ICU住院时间,有待进一步研究;主观评分系统不适用于重度意识障碍的患者;量化的脑电监测,能够协助评估脑损伤时的意识水平。4.2 肌松患者共识推荐:实施神经-肌肉阻滞剂后,在达到一定的肌松深度后,人体会丧失神经肌肉运动反应,主观的镇静评估难以对镇静深度给出评判,这时候脑电监测是一种补充措施。4.3 机械通气镇静患者对于实施机械通气的镇静患者,脑电监测可以客观地、随时地监测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状态,研究表明脑电监测与RamSay镇静评估有较好的相关性,可对其镇静的治疗提供指导。4.4 意识障碍患者ICU患者意识障碍的常见原因有脑血管病和心肺复苏等,我们通过脑电监测(癫痫放电、爆

4、发抑制、广泛性低电压等一系列参数指标),来对ICU意识障碍患者的相关诊断和临床转归作出判断。5、脑电监测具体实施5.1 认识屏幕中的参数(以Ai为例)信号质量指数EEG波形Ai指数爆发抑制比肌电指数菜单触摸键阻抗检测触摸按钮第二参数趋势单位坐标Ai趋势5.2 具体含义及要求麻醉意识指数(Ai):是以时域、频率、复杂度等指标为参考,应用多变量统计的方法对脑电波量化,范围是O-WOzO代表最深的麻醉状态,100代表清醒状态,与BIS监测有较好的一致性。质量信号指数(SQl):基于电阻抗变化,反映脑电监测数值的可靠程度,其值越高,脑电监测数值越可靠(应大于50%X肌电指数(EMG):包含肌电伪迹信号

5、和其他高频干扰信号(应小于55分贝I爆发抑制比(BSR):爆发抑制(BS)是一种严重的异常脑电图状态,BSR是指脑电出现爆发抑制时,波幅10uV的抑制成分占总时程的百分比。5.3 需临时暂停脑电监测时(如外出检查),我们应断开哪里,电极片才可继续使用?答案:经验表明,外出检查前,我们应从患者额头处将电极片轻轻揭下,患者返回病房后,再将电极片粘贴于额头,接触不良时可涂抹少量耦合剂,提高传导性。6、脑电监测的影响因素以BIS为例,其内部换算系统是按照成人分析所得,婴幼儿脑发育尚不成熟,所以BIS值的稳定性不高;BIS数值会受到神经传导、皮质活动等影响,评估意识状态时,应排除异常生命体征的影响,如血

6、压偏高、心率偏快、呼吸偏快或偏慢等;一些电子设备,如起搏器等也会对其结果产生影响;另外人体肌肉活动可能会有EEG伪波等。参考文献:E褚淑娟,姚尚龙.脑电双频指数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5,26:170-173.DOL10.3760cma.j.issn.1673-4378.2005.03.013.0王小峰,王琪,白西民乔梵,姚胜,田彩玲,王峰,党俊涛.脑电双频指数对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患者预后的评估研究进展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1,18(6):714-716,720.DOL10.3969j.issn.1672-7770.2021.06.025.3顾勤

7、,刘宁,葛敬高伟.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的应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19(2):101-103.DOI:10.3760/jjssn:1003-0603.2007.02.010.吴伟,王沪旭,杨磊,高恒.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镇静中的临床应用几中国急救医学,2016,36(z2):132-133.DO0.3969ZjjSSn.1002-1949.2016.z2.090.5杨文博,程芮.脑电双频指数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5):315-317.DOL10.3760cma.jjssn.1003-0603.2

8、012.05.020.张萱高静.麻醉深度监测指标在围术期麻醉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M,2022,35(14)d68-171.DOL10.3969j.issn.1006-1959.2022.14.044.7杨勇,何润芝,脑电双频指数在ICU中的应用进展J.当代医学,2019,25(17):184-186.DOL103969j.issn.1009-4393.2019.17.081.8邱友庆.小儿全身麻醉中监测脑电双频指数与麻醉意识深度指数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1):1222-1223,1224.DOL103969j.issn.1008-8849.2015.11.031.9王芳茹,李永宏.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术中知晓及并发症发生影响几临床军医杂志,2018,46(9):1099-11OO.DOk10.16680j.1671-3826.2018.09.43.10康晓萍,姜红戾春波,刘献增,强竣刘方,郭杨,肖丹青,刘靖伊连续性幽飒电图监测在重症监护病房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21):1663-1666.DOL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5.21.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