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相关问题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害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相关问题解答.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灾害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相关问题解答第一节职业防护概述1.职业防护的定义是什么?职业防护是指依靠科学技术和管理,针对可能造成机体损伤的各种职业有害因素,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消除生产过程中危及劳动者健康的安全隐患,以避免职业性损伤的发生或者将损伤的程度降至最低的方法。2.开展职业防护的意义有哪些?(1)科学规避职业风险:通过职业防护知识的学习及职业防护技能的规范化培训,可提高职业性损伤的防范意识,自觉履行规范要求,有效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科学有效地规避职业风险。(2)提高劳动者职业生命质量:避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护士的伤害,控制由环境和行为不当引发的不安全因素,维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减轻心理压力,增强社
2、会适应能力,提高职业生命质量。(3)营造和谐安全的职业环境:良好的职业环境可使劳动者产生愉悦的心情,增加职业满意度、安全感、成就感及认同感,缓解其心理压力,改善精神卫生情况,提高职业适应能力。3 .预防职业危害的方法有哪些?(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立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职业卫生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2)用人单位应该采取的措施:设置专门机构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职业防护工作;制定职业防护的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工健康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后的应急预案。(3)遵循以下原则:与经济
3、效益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职业防护措施的落实;职业危害防控对策应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的顺序;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方面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4 .我国的法定职业病包括哪些种类?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规定我国的法定职业病包括十大类共计132种。十大类职业病主要包括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及口腔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5 .医院的职
4、业安全管理体系由哪些机构组成?医院的职业安全管理体系分为职业安全管理委员会、职业安全管理办公室、科室职业安全管理小组等三级管理模式,各级分别承担相应的职业安全管理职责。6 .护理职业防护的定义是什么?护理职业防护是指在护理工作中采取多种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保护护士免受职业性危险因素的伤害或者将损伤的程度降至最低的方法,以保障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7 .医务人员三级防护原则是什么?(1)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穿工作服和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O.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氯己定乙醇、新洁尔灭醇、7
5、5%酒精等)揉搓13分钟。(2)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必须戴医用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或感潮湿时更换;穿工作服、隔离衣和鞋套,戴手套和工作帽;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手消毒方法同一级防护;对病人实验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3)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8 .护理职业中的危害因素有哪些?(1)物理性因素:常见的有锐器伤、放射性危害及温度性危
6、害等。(2)化学性因素: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到的能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等。(3)生物性因素:意外接触、吸入或者食入的病原微生物或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污染物。9 .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和使用注意事项包括哪些?(1)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呼吸防护器、护目镜、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鞋套等。(2)使用注意事项: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可能接触血液或体液时,需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在诊疗操作结束或离开病房前应脱卸并丢弃个人防护用品,脱卸个人防护用品时应避免污染衣服和皮肤。10 .额外预防的定义是什么?分类有哪些?(1)定义:额外预防是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特定情况,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不同而采取的标准预
7、防外措施。(2)分类:根据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不同,把额外预防分为三类:接触隔离:预防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患者周围环境导致的病原体传播,以蓝色标识代表。飞沫隔离:预防确诊或疑似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产生的直径大于5um的呼吸道飞沫,近距离(Inl以内)传播且不能在空气中悬浮很久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措施,以粉色标识代表。空气隔:预防确诊或疑似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产生的直径小于5um的呼吸道飞沫,可远距离、长时间内传播病原体而采取的措施,以黄色标识代表。11 .口罩的种类及适用范围有哪些?口罩分为外科口罩、操作口罩、牙医口罩、激光口罩及医用防护口罩,适用范围如下:(1)外科口罩:适用于无菌程度要
8、求较高的诊疗操作,以及进行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飞溅的医疗活动时;可用于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周围人群避免接触感染性飞沫。(2)操作口罩:适用于一般清洁操作和接触普通污染物。(3)牙医口罩:适用于口腔科医生临床操作,能有效预防气溶胶喷溅。(4)激光口罩:适用于激光手术时佩戴,以防止激光气化组织时产生的烟雾吸入。(5)医用防护口罩:微粒呼吸防护器:适用于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如肺结核、SARS,甲型HINl流感等)患者时;半面具呼吸防护器:适用于放射性气溶胶等化学污染物的防护。12 .护士在职业防护中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8年1月2
9、3日通过并颁布的护士条例中规定护士职业防护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如下:(1)第十三条:护士执业,有获得与其所从事的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从事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护士,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接受职业健康监护的权利;患职业病的护士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得赔偿的权利。(2)第十六条:护士执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3)第二十二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为护士提供卫生防护用品,并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4)医疗卫生机构未为护士提供卫生防护用品,或者未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的,由县级及以上地方人
10、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责令整改或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13 .医用防护口罩N95型的佩戴和脱卸方法是什么?(1)佩戴方法:手卫生后一手托住口罩,将手穿过口罩头带,有鼻夹的一面朝外,松动头带,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用另一只手将上方头带拉过头顶,拉至头顶中部;再将下方头带拉过头顶,拉至头顶后部;将两手示指和中指指端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鼻夹,并逐步向两侧边移动边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戴好后,进行密合性检查。自我检查方法:用双手轻按口罩做深呼吸,口罩边缘不漏气;吸气时看口罩是否内陷;也可借助仪器进行密合性测试。(2)脱卸
11、方法:手卫生;同时抓住颈部、头部的系带,提过头部,脱下;轻投入指定容器内;手卫生。14 .防护装备主要包括哪些物品?防护装备主要指用于个人和集体预防污染的防护装备,分为个人防护装备和集体防护装备。(1)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个人用防护面具、口罩、眼罩、手套、防护服及防护靴。(2)集体防护装备:包括帐篷、方舱等移动式遮蔽掩体,以及用以保证一定空间封闭式建筑物和空间内环境不受生物污染的空气过滤装置以及隔离用防护门窗等。第二节物理性因素危害及防治1.日常护理工作中,常见的物理性危害因素包括哪些?(1)锐器伤:是最常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之一,其中感染的针刺伤是导致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最主要因素,最常见、危害性最
12、大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此外,针刺伤可对护士造成极大的生理伤害,使其产生焦虑和恐惧,甚至影响护理职业生涯。(2)放射性危害:护士常接触到紫外线、激光等放射性物质,如果防卫不当,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皮肤、眼睛损伤等不良反应。在为病人做放射性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如果护士自我防护不当,可造成机体免疫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造血系统功能障碍或致癌。(3)温度性危害:常见的有热水瓶、热水袋所致的烫伤;易燃易爆品如氧气、乙醇等所致的烧伤;各种电器的使用,如紫外线烤灯、频谱仪及高频电刀等所致的灼伤等。2 .锐器伤的预防措施有哪些?(1)减少使用频率,必须使用时提倡使用安全器具;鼓励积极探索改进医疗防护设施
13、设备。(2)加强安全教育规范,规范锐器使用时的防护措施。(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积极纠正工作中的危险行为。(4)严格管理医疗废弃物。(5)加强护士的健康管理,对发生的锐器伤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及时消除健康隐患。(6)建立健全职业防护管理制度;规范应急处理流程。3 .锐器伤的处理流程有哪些?(1)锐器伤发生的现场处理原则。应遵循“一挤二洗三消毒”的步骤:“一挤”是在伤口上方由近心端向远心端驱赶出伤口中的血液,禁止伤口局部按压、吮吸;“二洗”是用皂液和流动水彻底冲洗伤口;“三消毒”是用碘伏、酒精等消毒伤口,必要时进行包扎。(2)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及上级领导,并及时规范填写伤情登记表,报告说明锐器
14、伤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暴露部位、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紧急处理方法等。(3)协助主管部门对暴露程度、暴露源和暴露者进行评估,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根据专科检查确定暴露后预防方案,采取应急措施预防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lV)、乙肝病毒(HBV)等疾病的传播。(4)对受伤人员开展跟踪随访和心理咨询。4 .放射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有哪些?(1)电离辐射:可引起物质发生电离的辐射主要来源于放射性诊断治疗、介入治疗等。(2)非电离辐射:主要来源包括紫外线、激光、微波、超声波等。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熟练掌握并严格遵照安全操作和防护规程,使放射性暴露减到最低,以减少放射性皮炎及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发
15、生。5 .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有哪些?(1)时间防护:减少所有人员在辐射场内停留的时间;加强技能培训,达到操作熟练、正确、迅速的要求,以减少检查时间;做好大剂量检查时的防护工作。(2)距离防护:在不影响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增加人员与放射源的距离。(3)屏蔽防护:利用铅板、钢板、水泥墙进行隔离;利用铅衣、防护帽、铅眼镜等保护个体或某些特定部位。(4)其他防护:加强个人剂量监测;严格个人防护;规范处置放射性废弃物;加强职业防护的培训与督查等。6 .发生电离辐射伤的应急处理措施有哪些?(1) 24小时内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分类:使用检测仪检查判断有无放射性污染;外污染者采取温水沐浴、更衣等方法进行清洁处
16、理;疑似内污染者进行相应检查;迅速、正确地监测生命体征,认真收集资料,包括物理剂量、生物剂量及详细病情;进行全面体检;积极按流程向上级汇报;给予必要的医学处理。(2)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应急处理:环境方面:积极采取措施限制污染源的扩散,加强监测;患者方面:用温肥皂水或者专用洗涤剂轻柔擦洗23次后淋浴,必要时重复上述步骤;对眼、耳、口、鼻等身体局部或伤口给予对应处理;给予对症治疗;认真收集资料,包括污染发生的日期、时间、地点、发生的经过、现场数据及病情和处理经过。(3)积极关注受伤人员的心理变化,给予必要的告知和引导。(4)规范放射性物质的管理及监管。第三节化学性因素危害及防治1 .常见的化学性危害
17、因素包括哪些?化学性危害因素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规范的诊断、治疗、护理及检验等工作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到的化学物质,主要包括:3 .如何安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液?(1)化学消毒剂应密封放置于阴凉处,尽量少用化学消毒剂。(2)根据不同消毒剂,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3)消毒剂现用现配,在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保持空间通风,以减少消毒剂挥发对机体的损害。(4)配制一些易燃药品时,还要注意远离火源。(5)若接触皮肤,用清洗液进行彻底处理;若吸入挥发性药品或中毒,要立即转移到通风良好的环境休息,严重的还应及时就医。4 .临床常用的医用气体有哪些?临床常用的医用气体主要有氧气、压缩空气、笑气、氮气、二氧化碳、
18、混合气体等,主要用于辅助治疗、抢救患者生命。5 .医用气体导致危害的原因有哪些?(1)气体储存、运送或使用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爆炸事故。(2)手术室麻醉废气排放系统不完善,对医务人员造成健康危害。6 .预防医用气体危害的措施有哪些?(1)建立医用气体中心供应系统,以提供安全可靠的优质气体,避免人为污染,杜绝噪声,有利于医护人员集中精力进行操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2)规范设立麻醉废气回收排放装置,控制麻醉废气的回收与排放。(3)在保证病人安全的情况下简化工作流程,减少人员在污染环境停留的时间。(4)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减少孕期、哺乳期护士接触麻醉气体的机会。(5)医院建立预防气体伤害的应急预案
19、并加强演练与落实。7 ,汞泄漏的原因及危害有哪些?(1)原因:血压计使用不规范,血压计使用故障;体温计使用不规范,患者或护士不慎打碎体温计等。(2)危害:长期吸入汞蒸气和汞化合物粉尘,可以出现以精神一神经异常、齿龈炎、震颤为主要症状的慢性汞中毒;大剂量汞蒸气吸入或汞化合物摄入即发生急性汞中毒。8 ,化学突发事件现场救援人员使用的防毒面具主要分为哪几种?防毒面具是保护呼吸器官、眼睛和面部免受化学毒剂伤害的个人防护器材,是应对化学突发事故时最为重要的个人防护器材,按原理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两大类。(1)过滤式防毒面具:借助于呼吸形成的压力差和呼吸活门的导流作用,得到净化后供人员呼吸的防毒面具。(2
20、)隔绝式防毒面具:依靠自带气体供气,使人员的眼睛和呼吸器官与外界的有毒气体隔绝的防护面具。9 ,化学防护服分为哪几种?化学防护服是防止毒剂通过皮肤引起人员伤害的皮肤防护器材,按照防护原理可分为隔绝式防护服和透气式防护服。(1)隔绝式防护服:由不透气的优质丁基橡胶、高分子薄膜或涂有橡胶的织物制成,能阻止毒剂液滴的渗透和毒剂蒸气的扩散透入,使人员皮肤与外界空气隔绝。(2)透气式防护服:采用化学吸收法或物理吸附法来阻止毒剂透过,由浸有化学活性物质的特殊透气材料或碳织物组成,能过滤和阻止污染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并允许空气和水汽自由通过,又能够防毒、透气和散热,还具有伪装、防雨、阻燃和防辐射等功能。10
21、.除防毒面具和防护服之外,还应佩戴哪些防护用具?在救援过程中,手和脚染毒的风险最高,接触毒剂的量也最高,因此,防毒手套和防毒靴(套)也是重要的个人防护器材。(1)防毒手套:由浸涂丁基胶乳的化纤或棉针织物制成,是保护手部免受毒剂伤害的皮肤防护器材。(2)防毒靴(套):由丁基橡胶布组成,靴底粘有橡胶布,以增加牢固度,靴帮有系带,用以扎紧靴套和裤腿,保护脚及小腿免受毒剂的伤害。第四节生物性因素危害及防治11 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传播途径有哪些?(1)空气传播:常见于呼吸道感染的传染病,如急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等。(2)接触传播:是造成护理人员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传播途径,如伤寒、霍乱、甲型肝炎、狂犬病等
22、。(3)血液体液传播: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由于防护不当,接触到污染的血液、体液而造成的传播,常见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的传播等。(4)水或食物传播:如霍乱、痢疾等的传播。(5)生物媒介传播:如疟疾、流行性出血热等的传播。12 生物性职业危害防护的基本措施有哪些?(1)采取洗手、戴口罩及护目镜、戴手套、穿隔离衣、应用其他防护用具等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2)预防针头、手术刀等锐器损伤,防止继发灾害和次生灾害引起的外伤,避免虫兽伤害。(3)免疫预防:通过人工接种生物制品,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的免疫答应,从而形成特异性抵抗力,破坏或排斥进入机体的病原体。免疫对机体有保护
23、作用,一旦有相应的病原体侵入,可以降低发病率或减轻症状。13 接触患者血液和体液的标准预防措施包括哪些?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只要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都应当作具有潜在传染性,应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加以防护:洗手;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戴手套、口罩或护目镜,穿隔离衣;安全处置锐利器具;严格消毒器具;按规定正确处理废弃物及排泄物。14 护理人员接触艾滋病患者后如何进行皮肤、黏膜和手的消毒?(I)接触患者前后应用肥皂洗手,在流动水下冲洗10秒以上。(2)若有污染或明显污染的可能,应用消毒剂浸泡或擦拭,再用肥皂液及流动水冲洗。(3)戴手套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品后,要先在浓度为5gL的次氯酸
24、钠溶液中浸泡12分钟,再脱去手套,然后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15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职业暴露的常见因素有哪些?(1)高危操作:如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高危操作,近距离接触患者有可能引起感染。(2)环境因素:在进行基础护理操作时,可使SARS患者衣物、被单上附着的皮屑、病毒微粒等分散在空气中,导致护理人员职业暴露。(3)身心因素:护理人员一方面超负荷工作,另一方面心理压力过大,身心俱疲、免疫力下降,增加职业暴露危险。16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包括哪些?(1)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要注意防止锐器损伤,一旦被锐器损伤,要立即挤血、冲洗、消毒、包扎并上报。(2)在无防护或
25、防护不到位的情况下,密切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后,应及时应用抗病毒药,并进行隔离治疗。17 生物恐怖袭击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哪些种类?生物恐怖袭击病原微生物主要有14种病毒、11种细菌、3种立克次体、1种真菌和6种生物毒素,包括近年来出现的SARS冠状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大肠埃希菌0157、腺病毒55型等。18 生物恐怖医学防护包括哪几种?生物恐怖袭击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强,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专一性,其医学防护包括免疫防护和药物防护。(1)特异性免疫预防:根据特异性免疫原理,采用人工方法将疫苗或抗体制成划痕、注射、口服、喷鼻及无针注射、透皮纳米微针免疫等制剂,通过有针注射或无针非注射注入人体,使其获得特异性免疫能力。(2)非特异性免疫预防:应用某些生物制剂或药物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增加机体抗生物恐怖剂的非特异免疫力。(3)生物恐怖剂预防:又称化学药物预防,在生物恐怖袭击后的潜伏期,进行药物预防或预防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