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壁画绘画与摩罗之孩童发式探析.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09061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夏壁画绘画与摩罗之孩童发式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宋夏壁画绘画与摩罗之孩童发式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宋夏壁画绘画与摩罗之孩童发式探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宋夏壁画绘画与摩罗之孩童发式探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宋夏壁画绘画与摩罗之孩童发式探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夏壁画绘画与摩罗之孩童发式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夏壁画绘画与摩罗之孩童发式探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宋夏壁画绘画与摩罗之孩童发SJ操所榆林窟西夏壁画、黑水城卷轴画、苏汉臣婴戏图及摩眠罗之孩童发式,均体现出同类风格,说明了少数民族风俗以及周边民族和艺术家对少数民族发式的猎取心理,并成为宋夏时期各地不同的艺术作品。在敦煌、安西榆林石窟被称为西夏的壁画,其上出现了很多孩童较为奇特的发式,这种发式在黑水城卷轴画、苏汉臣的婴戏图及摩眠罗上均有出现,很多专家学者,将这些艺术品,有的归为西夏、也有的归为宋朝,不相统一。笔者认为:应是党项族人,因商贸、朝贡、迁徙、旅居等原因,居住于宋朝的首都汴梁及周边地区。因他们的奇异发式,不同的生活方式,成为很多画家、艺术家猎取的素材,成为他们的作品和艺术品。在西夏地区展

2、现的是本民族的特性,在宋朝可能是为了宣传的需要,让画家特意画一些党项族人,体现党项族人归顺大宋及优厚待遇和安逸生活的景象,从而体现其优越的政治制度。借此学术研讨会期间专家云集之机会,进行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壁画绘画与摩眠罗中孩童发式概述纵观宋夏壁画、绘画与摩喉罗之孩童发式主要有秃发和撮发两种类型。(一)秃发秃发即“光头”,是将头上之毛发全部剃掉,称之为“秃发”。这种发式在壁画、绘画中较为少见,而在陶、瓷摩喉罗中较为常见,且发型单一、形态各异,仅以几例来说明。1 .瓷人头像1965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省嵬城遗址出土了一件瓷人头像(图1),高4.5、阔3.5厘米。头顶秃发,施褐色釉,其

3、余部分皆施白釉,面部塑造圆润,略带笑容。今藏宁夏博物馆。2 .陶人头像1995年,海原县宋夏临羌寨遗址出土,陶质,高6.9厘米,头顶秃发,圆脸,面目圆润雍容,目视前方(图2),今藏于海原县非遗博物馆。3 .抱球孩童1985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宁夏灵武窑发掘出土一件,时称“茶叶末釉供养人像”,应为抱球孩童(图3)。瓷质,高8.3厘米,西夏。此瓷孩童,光头,头微左倾,憨态,目视前方,屈膝而作,双手抱球于右侧。4 .抱球童子抱球童子(图4),高30厘米。红胎素烧,胎质比较坚硬,表面打磨光滑,制作规整,外施白色陶衣。童子光头宽额,眼睛细长,管状鼻,小嘴,五官较为集中,身着圆领外翻的套头衫,下身穿

4、裤,脚穿小尖头靴。童子盘腿于体前,小臂裸露在外,手腕上带有手镯状饰物。双手抱一瓜棱球。神态生动,着实可爱。出土于西安市西大街,2010年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征集。5 .持扇孩童1995年,海原县宋夏遗址临羌寨出土,孩童(图5),陶质,高8.5、底座长4.9、宽4.5厘米,光头、圆脸丰腴、大眼、隆鼻、小嘴、重下巴、双目前视;身穿衽领褂衫,袒胸露腹,右手握扇柄,左手附扇缘,盘腿而坐。6 .爬卧孩童1992,海原县宋夏遗址爬卧孩童(图6),红陶质,长3.5、宽2-2.5厘米。此陶模卷爬卧状态,憨头大耳、秃发、圆脸丰腴、大眼、隆鼻、小嘴、重下巴、双目上视;上身穿宝相花纹衣服,针脚清晰;两手相抱握,头枕左臂

5、;下身穿开裆裤,露出丰腴的屁股;双腿相交而爬,右脚搭在左脚上。似八九个月的童子。现藏于银川西夏博物馆。7 .卧童卧童(图7),质红陶,陶模,长7.5、宽3.5、厚2厘米,宋代河南洛阳出土。图中童子光头侧卧,其团领上衣脱露至肩膀,双臂趴置鼓形枕上,头枕左臂,回头观望,童子眉眼笑如弯月,双腿上下叠压呈嬉戏状,其神情喜人可爱。(二)撮发撮发,即在头顶、两鬓角或者脑后留有一块发式,其余皆剃光。1 .一撮发式头顶蓄发一撮,其余的发剃去。当这一撮蓄发长长时,或用绸条束扎蝴蝶结装饰,或编成辫,有些将发辫盘成发髻等。(1)桃形发式。就是剃发时仅留下桃子形状的发式。引路童子榆林窟第29窟普贤变,在普贤坐骑的前后

6、有数名童子,形象活泼生动,尤以引路童子的服饰新颖,额前留一小撮短发(图8),身穿圆领羽袖短衫,腰系带于右侧结花结,足穿短袜、麻鞋。灌佛戏婴图灌佛戏婴图(图9),宋代苏汉臣所绘,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纵159.8、横70.6厘米。描绘的是一群儿童类似“过家家”的游戏。灌佛是佛教的一种仪式,又称浴佛,用各种名贵香料所浸之水灌洗佛像。相传农历四月初八为释迦牟尼生日,每逢该日佛教信徒举行这种仪式。画面的背景为一处园林,雕栏玉砌,芳草萋萋,古树参天,青竹苍翠,鲜花盛开,湖石峭峻。大树下一个儿童双膝跪地,两手作揖,神情虔诚,模仿大人礼佛;一个孩童坐在地上,手捧一尊佛像,另一孩童手持水瓶,躬身灌佛;另外一个

7、孩童手捧花篮,装扮成佛教信徒模样。四个孩童表情严肃,煞有介事,令人忍俊不禁。青釉抱羊羔童子头顶留发一撮(图10)。双腿盘坐,双手抱一羊羔,仅面部施青釉,余深褐釉。高7厘米,仅存头部。戏绣球童子戏绣球童子(图11),质红陶,长9、宽3.7、厚2.5厘米,宋代河南开封出土。童子的形态呈卧俯状,舒眉展眼,头向上仰视,发留头顶前,呈“桃形”状,腰围绣花兜肚,双股微露双腿上下叠置并嬉戏,手紧抱绣球呈嬉耍状。该造型写实,童子情态顽皮可爱。(2)高发髻(鸦角)亦称“鸦角”,据宋史五行志三记载:“留之顶前,束以彩缙,宛若博焦之状,或曰鸦角一撮发长长之后,采用彩缙、护套、盘髻等保护秃发的一种方式。童首陶模髻发童

8、子头像陶模(图12),高3.5厘米,红陶质。圆脸且肉头憨脑,双目炯炯有神,头部周边发剔去仅留正中一结头发,并有绸带绑扎。海原县宋夏城池遗址出土,流向不明。拴鸳鸯童子拴鸳鸯童子(图13),高7.9厘米,前额上沿正中留盘髻施发,头皮部分施浅褐色釉,面部及身体施浅青白釉。童子身着紧袖衫,右手拴一鸳鸯斜搭于肩上,席地而坐,双目直视,面庞丰腴,神态安详。持壶童子苏汉臣的灌佛婴戏图中画有一孩童手持水瓶(军持),躬身灌佛,这一孩童的发式用编制的丝绸绳扎起来(图14),挽于脑后,以防滑落,孩童表情严肃,煞有介事,令人忍俊不禁。折枝童子折枝童子(图15),是苏汉臣长春百子图中所绘孩童的一个形象。孩童头顶蓄发一撮

9、,并结发髻,上身穿红色肚兜、褐色对襟褂,下身穿黄色裤子,蓝色鞋子;右肩搭一树枝,左手拿一树枝,并作小跑步、朝后观望之状。拴鸳鸯童子拴鸳鸯男陶人(图16),亦称男孩儿绳系鸳鸯陶人,或称男孩占鸳鸯陶人。此陶人,红陶质,高约7.1厘米。该男孩儿头上盘高发髻,圆脸且肉头憨脑,双目炯炯有神。身着左衽长衫,用长巾系于腰间并打成蝴蝶结,双腿合并而站。右手牢握住绳头,绳子的另一头拴系一鸳鸯的颈部。匍匐抱球童子匍匐抱球童子(图17),长26.5、高14厘米。2011年征集,出土于西安市西大街。童子匍匐在地,大头微微抬起,细眼直鼻小嘴,身着交领短衣,双臂袖子处收紧,双手抱一滚圆的小球,球上有许多孔,双腿在空中呈交

10、叉状,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手球。扮小鸡童子这幅画是苏汉臣绘的婴戏图(图18),为四个孩童正在玩老鹰抓小鸡游戏的画面。扮演小鸡的童子,身穿褐色外套、绿色内衣、白色裤子、白布鞋,头上蓄发一撮,将长发束起来,装进绿色绸子做的发套内。观蚣蝴童子这幅画也是苏汉臣绘的婴戏图。绘画的内容是几个孩童玩斗蝴螭的画面。画面上一个孩童正爬在桌子上观看游戏,身着绿色衣服,手戴红色手镯,撮发盘结并束扎(图19),憨态可掬。持荷童子持荷童子,长6.6厘米,白玉质,通身黄沁,头面部稍黑。憨圆脑袋,童子头顶梳髻(图20),面带笑容,五官清晰;身穿窄袖小翻领长衣襟胡服,下着肥裤,衣袖和裤子上以阴刻线饰衣褶,双脚交叉作行走状;双手握

11、一朵荷花,花茎修长,左手置于腹前握住茎秆,右手执莲于肩膀,莲花垂向童子头部后面。形象生动,具生活气息。(3)刘海式秃发刘海式秃发,指垂在前额的整齐的短发,其余的发剃去。在西夏壁画、摩喉罗中也比较常见。拜佛童子在榆林窟第3窟西壁北侧文殊变中的童子壁画,画中的童子似随侍文殊不时求教的善财童子,曾由文殊处发心南行五十三参访求知识。童子顶前留发一束(图21),发丝分披两鬓,裸身,戴项圈,长巾绕于双肘,手捧莲花,双足立于莲肉上,状甚虔诚,周身笼罩在圆光之中。捕蝶童子婴戏图页,天津市博物馆藏,宋代苏汉臣描绘婴儿身穿纱衣捉蝴蝶情节。图中一孩童身著薄衫衣褂、红色薄纱裤,头留刘海式秃发,扎有小辫,并用红头绳束扎

12、(图22)o右手持扇,作捕蝴蝶状。见蝴蝶已飞,没有捕着,回头张望。拍手舞童子在黑水城卷轴画中,有一幅水月观音画,这幅精美的水月观音像即是科兹洛夫从西夏古城带走的无数珍品中的一件,此画融合了汉藏两地艺术风格,堪称西夏绘画名品,现珍藏在俄罗斯冬宫博物馆。画面中水月观音游戏坐于铺着条毯的石凳之上,右腿半盘,左腿蜷曲而立,右手拄在石凳上,左手搭在左膝上,表情闲雅,背靠于岩石。岩石嶙峋,岩石间两棵竹树挺拔而立。在观音的左旁石凳上放置一个净水瓶,瓶口插着杨枝。水瓶上方是站在浮云之上有背光的童子。观音被淡淡的圆光所笼罩。石凳前边是一湾河水,靠近观音前边的水中荷花绽放,象征彼岸极乐净土。而靠近另外岸边则波涛汹

13、涌,喻指娑婆世界。一老者手持香炉,带一童子乘云渡河。在观音对面的河岸上,有西夏装饰的四人在弹琴吹笛起舞,身后两匹马,一匹昂首站立,身披装甲,旁插一杆红缨枪,上系飘扬的幡带;另一匹驮着行装,悠闲低头吃草。从画面可以判断,乘云渡河老者是死亡灵魂,而弹琴歌舞者可能是其亲属或子女之类。配图是用四人和二匹马组合弹琴歌舞图作为配图;配图中的人物都足穿高筒靴,短衣长裤,一人前秃发,后留发梳两辫,展开双臂而舞;一人脑后剃发,头前留发两边梳辫,拍手而舞(图23);一人剃发弹奏竖琴;一人戴帽吹奏笛子。厮僮仆役在榆林窟第29窟南壁东侧供养人下方,被命名为“童子供养像”(图24),形体较小的,儿童免冠,头顶秃发,额前

14、方题写有西夏文,汉译为:“孙没力玉一心皈依”。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身儿童像是画在纸上后剪下裱糊在窟壁上的,当是壁画完成之后所做的增补。在此窟男供养人的后面跟随着三名僮仆。二僮秃发,其穿圆领窄袖长袍,腰系带,着靴;另一穿短衫、斜纹细腿裤,着麻鞋,又一仆人年长,头挽髻,穿短衫细腿裤,着麻鞋,肩负长竿。此三人都是本窟供养人的厮僮仆役,衣着简朴,但动态、神情生动,与呆板站立、姿态单一的供养人全然不同,画师显然饶有兴味并比较轻松自由地表现这些身份低下的人物,使画面多变化、有生趣。持莲童子持莲童子,高约5厘米,袒胸露乳,面部和衣纹线条简洁而流畅,且显得力道十足。童子右手持莲,憨态可掬,整体造型浑朴稚拙(图

15、25)。持鼓童子持鼓童子说唱摩喉罗(图26),男童头戴荷叶式毡帽,帽子用红带系于下巴下,条形围巾搭在肩上,一头滑落在右手臂上;左手曲悬抬起,紧握拳头,右手曲放在渔鼓上,并作拍击之状态;陶人屈膝盘坐,足蹬毡靴。用黑彩描绘陶人的眼睛、额头上的头发和衣服;用红彩描绘陶人的眉心、嘴唇,用黄彩描绘陶人的脸部和身体上裸露的部分;用褐彩描绘鼓身上的花纹。人物体现很富态,雍容华贵,整件作品很真实、很生动、很逼真。作品用高度的写实与彩绘传统相结合的手法,雕塑出了一个有动态感的道情渔鼓孩童的形象。现展陈在西夏博物馆。礼佛童子陶模礼佛童子陶模(图27),红陶质,模宽4、厚1.6厘米,宋代河南洛阳出土。模中童子头秃发

16、蓄留在前额的刘海儿发式长长而未修剪,任其长长,分两边,面如满月,舒眉展眼,上身穿花边卷纹长槽子,下身及脚赤裸,男性生殖器官外露,颈部、手腕、脚腕处皆戴有环状饰物,双臂置前胸,双手合十。该童子表情虔诚、生动,造型简洁概括。(4)中缝辫发这种发式是一撮发长长之后,从中缝分两边辫发、扎辫而形成的秃发类型。在黑水城出土的绢画、灵武窑出土的西夏孩童瓷首均发现这种秃发。礼佛童子这是俄藏黑水城出土卷轴画普贤菩萨中的童子礼佛画像(图28)。男童杏核圆面,头顶留有一撮长发,分辫于两边,用红头绳扎起,发梢翘起,似牛角状,其余部位的头发全部剃掉。孩童上身穿红色衣服、白色裤子。双手合掌,站在莲花座下,正在拜佛。孩童瓷

17、首孩童瓷首(图29),宁夏灵武窑遗址出土,高3.6厘米,面部不施青白釉,圆面,头部施酱色釉,仅前额正中留一撮长发,向左右分成两结辫成小辫垂于耳上,其余部位剃发。(4)偏发偏发,亦叫“偏顶”,宋、夏时期宫廷孩童的一种发式。宋史五行志三:“剃削童发,必留大钱许于顶左,名偏顶”这种发式绘画、壁画中较为少见,在宁夏灵武窑出土较多。瓷质童首这件瓷质偏发童首(图30),高3.7厘米,圆脸,面目圆润雍容,目视前方,左耳上方施褐色釉,其余剃发施浅褐色釉,通过施釉的深浅,反映出了剃发与留发的差别,具有较强的艺术性。2 .二撮发式在两鬓耳上方各留一撮头发,其余则剃去。飞天童子敦煌莫高窟第97窟龛内左、右两侧飞天。

18、童子形象,体态丰满圆融,两耳鬓角上个留有一撮发,身穿豹纹马甲,手戴多个手镯,端牡丹花盘,为敦煌飞天中少有的题材(图31)。礼佛童子褶.佛童子,是苏汉臣灌佛戏婴图中的一个童子的形象,在大树下一个儿童,圆脸憨头,两鬓角各留一撮长发,辫起挽于脑后(图32),身穿深黄色长袍式服装,身后背有长命锁,双膝跪地,两手作揖,神情虔诚,模仿大人礼佛。持佛童子持佛童子是苏汉臣灌佛戏婴图中的一个童子的形象(图33),憨头圆脸,秃顶,两鬓各留一撮发并束辫。此孩童席地而坐,一腿盘坐于地,一腿屈膝立起,坐在地上,一手托佛,一手扶佛,神态严肃。讨要童子讨要童子,憨态方圆脸,目视前方,秃顶,两鬓角上各留一撮短发(图34),一

19、手握拳放在腿上,一手抬起,做伸手讨要状态。1976年,江苏省镇江市五条街小学宋代遗址出土。行走童子行走童子,1976年江苏省镇江市五条街小学宋代遗址出土。憨态圆脸,目视前方微偏右,秃顶,鬓角上各留一撮长发,并用绸带包扎成蝴蝶结(图35),身穿长宽袖左衽衣服,双手筒袖相抱,做行走状。3 .三撮发式三撮发式在壁画中较为少见,而在苏汉臣货郎图中反映的比较多,在宁夏灵武窑发掘出土的瓷质摩喉罗也比较多,出27件瓷器孩童中,有24件为三撮发孩童,仅选两例述之。争夺玩具的孩童宋代苏汉臣货郎图中的一孩童,孩童秃发仅留三撮小长发辫,身着深灰色绿花长衫、灰白色裤,体态雍容华贵,正在用力与另一位孩童争夺玩具。持莲童

20、子头顶留发三撮,余剃光。长圆脸,宽额,五官端正,高鼻,两眼凝视前方上躯略前倾,双腿盘坐,两脚交于前方,双手捧献物“似莲花”。仅头顶部施褐釉,余皆青釉。二、孩童秃发流行的时代背景要弄清宋夏壁画、绘画与摩喉罗之孩童发式的来源,要从党项进入中原说起。党项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本西羌之一支,原居住青藏高原。旧唐书党项羌传记述:“党项羌在古析支之地,汉西羌之别种也。”又据旧唐书党项羌传记载:“其界东至松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西接叶护(今新疆若羌)南杂舂桑、迷桑(今青海、四川交界处,果洛、阿坝藏族自治州一带)等羌,北连吐谷浑(今青海北部,甘肃南部一带),处山谷间,亘三千里。”后受到吐蕃族的挤压,迁徙

21、到甘肃东部、宁夏的南部一带,同时,还在不断地受到挤压和漂泊。公元881年,席卷全国的黄巢起义军攻入大唐帝都长安。唐僖宗下令各地勤王。而藩镇各怀鬼胎,要么拒不奉诏、要么逡巡不前。党项人却挺身而出。东渭桥之战,上千党项男儿血染疆场。党项人的忠诚得到了回报。首领拓跋思恭,被封为夏绥节度使,辖制五州之地。所属党项军队,赐号定难军。于是,五州之地,也称定难五州。而流亡数百年的党项人,终于得到了自己的栖息之地。所以,这片土地是党项人用鲜血跟大唐换来的。割据五州之后,党项人便只保五州、不问天下。五代十国,中原王朝更迭不断。而党项人却从始至终地臣服。到了北宋,赵匡胤甫一登基,李彝殷便遣使上贡,为避讳赵匡胤的父

22、亲赵弘殷,主动更名李彝兴。李彝兴之后,其子李光睿,继续党项人一贯臣服中原的本色,不仅四时上贡而且配合宋军出兵北汉。赵光义登基之后,李光睿再次避讳,主动更名为李克睿。李克睿之后,其子李继筠继为夏州节度使,仍旧不改父祖之志。党项人对历代中原王朝始终臣服,对北宋则不止是臣服而是谦卑和崇敬。大宋皇帝的名讳要避,大宋皇帝父亲的名讳也要避。而大宋给了党项什么呢?许其世袭、保其故土,仅此而已。而五州之地,也足以让党项人衣食无忧。大唐赐给党项人的这片土地宜耕宜牧,而党项人苦心经营百余年后,已经变得牛马成群、良田满满。尤其难得的是:这片土地还有一种稀缺资源,就是青盐,每年产出一万五千斛。青盐与战马这两大稀缺资源

23、,成为党项与中原交易通商的硬通货。党项人一直过着家里有矿的日子。对于大宋来说,一旦对党项实施郡县治理,那么这里将是一个新的财源。粮食不重要、青盐也不重要,但是战马太重要了。与其指望党项人四时进贡战马,为什么不能在这里直接建立牧场呢?宋朝人的经营水准,肯定比党项人强太多。这时赵光义却要把这片土地从党项人手中收回。迫于周边形势的压力,党项贵族大体同意。李继捧就把唐僖宗赐给党项人的铁券御札都带上,到汴梁,献给皇帝赵光义。大宋朝廷虽然各种不堪,但赏赐方面却从不吝啬,给他们高官厚禄,还在开封给他们建了大房子。但李继迁却不同意内迁汴梁,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怕这种“好景不长”,会过上“乞丐”般的生活,便与

24、宋朝在西北抗衡。至李元昊时期,建立大夏国,并下秃发令。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元昊初制秃发令,先自秃发。及令国人皆秃发,三日不从令,许众杀之。”“其偏官分文武,或靴、笏、幔头,或冠金帖镂冠,绯衣,金涂银黑束带,佩躁援,穿靴,或金帖纸冠,间起云银帖纸冠,余皆秃发,耳重环”。清人吴广成西夏书事中也较为详细地记载了西夏帝王李元昊在明道二年(IO33)三月下“秃发令”元昊欲革银、夏旧俗,先自秃其发,然后下令国中,使属蕃遵此,三日不从,许众杀之。于是民争秃其发耳垂重环以异之”。而宋代京城中曾以穿着北方民族服装为时尚,开封府也曾严行禁止。但到北宋晚期,即绍圣至元符年间,北宋实施“开边”活动,史称“绍圣开边

25、”。为了政治需要,一方面让居住宋境内的党项族人留秃发,并给予优厚生活待遇,另一方面还特别注重招诱了大批西夏缘边及其境内的蕃部首领,采取适当的内迁安置措施,同时宋朝宫廷还招募了一些画家,如苏汉臣等人,画一些生活在宋代京都汴梁地区党项族人的生活画面,以宣传其优厚生活的画面,散发到西夏境内,招诱西夏境内的党项族人奔投宋朝,这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西夏的内部团结,并逐渐获取了对夏战争的优势。现藏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赵光辅的蛮王礼佛图,就为中国周边少数民族酋长、番王朝拜佛祖形象的画面;还有苏汉臣的灌佛婴戏图秋庭婴戏图端阳婴戏图长春百子图,就是典型的例证。综合上述,秃发是党项族人一种常见的发式,而中国古代中原地区之传统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损伤”,因此宋代也不例外,儿童均留头发。宋夏朝壁画绘画与摩眠罗中出现的秃发,并非反映的是中原之孩童,而是少数民族的孩童。即党项贵族内迁汴梁后,其儿童生活场景的画面,并非展现的是宋朝达官贵人之孩童戏玩的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