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规范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10976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毒隔离规范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消毒隔离规范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消毒隔离规范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消毒隔离规范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消毒隔离规范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毒隔离规范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隔离规范管理制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消毒隔离规范管理制度消毒隔离规范管理制度篇一一、各科室应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结合本科室工作特点,订立本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并落实相关消毒隔离措施Q二、医务人员进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按规定洗手或手消毒、戴口罩和工作帽等。三、医务人员必需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物品必需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需消毒。四、各科室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应严格依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并按要求进行相关的监测并记录。五、各科室应配备必需的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和相关人员必需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2、依据不怜悯况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应按要求进行手卫生效果监测。六、任何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均应充分清洗洁净。消毒、灭菌方法首选物理方法,如耐湿、热的物品首选压力蒸气灭菌;选择化学方法消毒灭菌时,应进行化学消毒剂浓度监测,消毒灭菌后的物品使用前用无菌水彻底冲洗洁净。七、科室应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清爽。必需时进行消毒处理。1、各科室应定时通风,必需时依据不怜悯况选择其他的空气净化措施。2、地面无明显污染时湿式清扫,当受到病原体污染时,应进行消毒处理;拖洗工具使用后适时清洗、消毒、晾干备用。3、墙面一般不需常规消毒,受到病原体污染时,采纳适合浓度的消毒剂喷雾或擦拭处理。4、病房各类用品表面应

3、保持清洁,一床一桌一椅一抹布,使用后适时清洗,必需时消毒处理。5、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必需对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八、洗衣房回收污染被服不应在各科室走廊内请点,以免造成四周环境的污染。九、各科室布局、流程应合理,洁、污区域划分明确,防止人流、物流交叉。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应严格执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把握各种防护用品的使用指证和方法。依据不同疾病的传播途径,在标准防备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并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十、各科室应依据专业特点,在病区末端设一间或多间隔离病室;对已确诊的传染病患者,应收治于感染性疾病科;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单间隔离察看;多重耐药菌感

4、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实行相应的隔离措施。十一、医务人员不得穿工作服进、出医院餐厅、会议室等公共场所。十二、医疗废物处置应符合我院医疗废物管理有关规定。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篇二1、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乾净。操作时务必戴工作帽和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2、使用合格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适时进行无害化处理。3、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务必到达灭菌要求。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务必到达消毒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4、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

5、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5、传染病人应进行预检分诊,按常规隔离。疑似传染病人应在察看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6、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物品定期消毒。传染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对病人的单元进行终末消毒。7、传染病人要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8、供应室务必将无菌与清洁、污染物品分开存放。严格依照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并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篇三1、护理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齐、清洁、穿护士鞋;操作前后应洗手,必需时用消毒液浸泡。2、无菌操作时应严格

6、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罐等按规定时间灭菌与更换消毒液。3、手术室、产房、婴儿室、隔离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供应室等应有严格的消毒制度,并遵奉执行。4、传染病人及保护性隔离病人所住的病室应定时进行消毒,所用的家具、器皿、被服、餐具等用具务必经过严格消毒后再用。尽量使用一次性器械、物品,以便处理。5、病区要求做到一床一套湿扫床,床头柜一桌一布,每次用后经消毒液浸泡后备用。6、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用的拖把擦布,应严格区分(拖把应有明显标记)。7、凡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均需经消毒液浸泡后送供应室清洗、消毒。(浸泡时要求液面满过注射器,拉开注射器内栓,使注射器内吸有消毒液)

7、。8、凡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病人,都要实行床边及用具等隔离制度,做到病人一览表有标记。9、病人住院时使用的生活用品如便盆、尿壶用后进行消毒;暖水瓶、脸盆、拖鞋等,出院后务必经消毒后,方可再使用。10、病室冬季应每日早晨及下午打开气窗二次,每次1530分钟进行通风,以持续空气清爽。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篇四1、认真贯彻执行消毒管理方法,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防交叉感染,保护病人、工作人员。2、技术操作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一人一管一针一用一消毒制度。医务人员工作时要着装整齐、清洁,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和口罩,诊疗工作前后要洗手。3、治疗室空气、地面要定期消毒,必需时随时消毒并做好记录。

8、每一天上班前、下班后都要搞好全部工作场所的清洁工作。4、无菌器械、容器、器械盘、敷料罐、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消毒液要定期更换。体温计、压舌板用后,应适时用消毒液浸泡。5、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做隔离察看处置,尽快作出诊断和转送上级医院治疗。6、传染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适时消毒和处理。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篇五一、医务人员必需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进入人体组织或人的医用品必需高压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具和用品必需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洁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洁净后,再消毒或灭菌。全部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

9、灭菌处理。二、依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械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X器等首选压力蒸气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X灭菌等,内窥镜可选用环氧乙X灭菌或2%戊二醛浸泡灭菌。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可选化学方法。三、化学灭菌或消毒,可依据不怜悯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需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更换灭菌剂时,必需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10、四、消毒隔离措施1、医务人员在做无菌X作时,必需严格执行无菌X作规程。洗手,戴好帽子、口罩。治疗车上的无菌器械、敷料罐、缸,使用后应适时盖严,定时更换和灭菌,并注明灭菌日期和开启日期适时间。2、治疗室每日定时通风换气,用消毒液擦地,每周大扫除1次,治疗室用的擦布及拖布等应有标记且专物专用。3、病室各房间每日定时通风两次,每日晨间护理时用湿部套扫床,一床一套;每日擦小桌,一桌一布,浸泡消毒后清洗晾干。4、每周更换被服一次,并依据情况随时更换。5、注X器使用后放入指定容器内,利器放入利器盒内。6、治疗室、产房、手术室、换X室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并每月做空气培育。7、体温表一人一支,每次使用后浸泡于2

11、50mgl含X消毒液内消毒冲洗晾干备用。8、门诊实行血标本,实行一人、一针、一巾、一止血带。9、在实施标准防备的基础上,依据不怜悯况,对感染病人实行相应隔离措施。(1)隔离患者有条件时住单间或单隔内,病室内或病室门口要备隔离衣,悬挂方法正确。(2)患者专用体温表、便器,应用一次性注X器、输液器、餐具,使用后回收集中处理。(3)隔离患者用过的医疗器械应用500mgl含X消毒剂浸泡消毒,血压表、听诊器等用500mgl含X消毒剂消毒液擦拭,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先使用含有效X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洁净,晾干备用。10、凡患者有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等特别感染伤口,应严格隔离。所用的器械、被

12、服菌要进行双消”处理,所用敷料放入专用塑料袋烧毁。11、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螺旋管、呼吸气囊、气管套管、管路、牙垫、舌钳、开口器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干燥保管于消毒物品柜内。湿化瓶内为蒸储水,每日更换和消毒。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接头、活瓣通气筏等可拆卸部分应定期更换消毒。12、换X、注X、处置工作前后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手。13、转科、出院、死亡患者单位要进行终末消毒。14、一次性医疗护理物品使用及用后的处理肯定严格废物按医疗废物处理要求执行。(1)注X器、输液(血)器:用后直接放入治疗室规定的容器内,每天由院总务科统一纠集处理。(2)病

13、房内的废弃医用垃圾:如敷料、绷带、棉球、纱条、压舌板、一次性引流袋、尿袋、胸腔引流袋、引流管、手套、肛袋、窥具等塑料类废弃物;用后放入医疗垃圾容器内,每天由医院医疗垃圾专职回收人员回收并处理。(3)特别感染性物品:如:气性坏疽、绿脓杆菌感染者、破伤风、艾滋病等病人用过的废弃物,就地消毒处理后放入双层黄X垃圾袋内,并标识病原体、处置时间和责任人,交医院医疗垃圾专职人员,在监控下焚烧。五、依照中华X共和国卫生部卫通(20xx)10号执行,加强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落实手卫生标准。逐渐贯彻执行卫生部等六个卫生行业标准。六、地面的清洁与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即

14、时以含X消毒剂消毒,消毒剂浓度按要求配制。拖洗工具应有不同使用区域的标识,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分开晾干。消毒隔离规范管理制度篇六1、首次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需在保安室门口接受体温测量,并建立台帐。2、凡是体温测量在37.1。C以下的人员即可进入现场察看区,严禁直接进入生活区,不合格人员执行政府管控措施。3、被测量体温的人员必需正确佩戴合格的医用口罩,测温人员必需穿防护服,佩戴防护眼罩、防护手套等。4、接受测量体温的人员必需自发排队,间隔二米,严禁扎堆,扰乱秩序。5、体温测量人员必需通过扫二维码查询14天活动轨迹,截屏交给值班人员,做好登记。6、首次体温测量合格的人员进入现场后,需依照每日至

15、少两次的标准在察看区进行体温测量,为期14天,并建立体温检测台帐。7、进入察看区未做核酸检测的人员不得进入生活区。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篇七1、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乾净。操作时必需戴工作帽和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2、使用合格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适时进行无害化处理。3、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需达到灭菌要求。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需达到消毒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4、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搜集整理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16、5、传染病人应进行预检分诊,按常规隔离。疑似传染病人应在察看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6、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物品定期消毒。传染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对病人的单元进行终末消毒。7、传染病人要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8、供应室必需将无菌与清洁、污染物品分开存放。严格依照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并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对隔离病区进行反复多次包含空气、地面、墙面,病区内全部医护和病人高频接触的医疗设施设备等物体表面以及空气净化系统过滤网及送风管路等进行了严格、规范、全方位、

17、无死角的的终末消毒。消毒隔离规范管理制度篇八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切实员工安全。在疫情防控期间,加强门卫管理,对疫情期间到岗上班的员工以及外来人员实行严格的出入登记制度。一、门卫自身管理门卫是守好疫情的第一道屏障,市公司全部门卫人员首先应加强自身的安全防护。(一)应按要求佩戴口罩,每日更换一次性口罩。可重复使用口罩,应每日做好消毒。(二)首先做好自身健康检测,显现咳嗽、低温等症状应适时报告办公室/安全监管部Q每日做好自身体温监测和登记工作。(三)做好工作场所消毒工作。工作区域要勤开窗通风,定期喷洒消毒药水,工作场所禁止吸烟、饮酒。(四)工作期间,尽量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来访人员、

18、公司员工不握手。保持自身清洁,勤洗手Q二、公司员工管理X月X日X日上班的员工实行名单制,办公室将每日上班员工清单发给门卫,公司员工需依照门卫的要求进入办公场所,员工出入需在门卫登记,有车辆的,请停好车辆后,到门卫登记,登记后的员工应在门卫体温检测后进入办公场所。三、外来人员管理(一)门卫要加强外来人员管控,未佩戴口罩的外来人员不准进入。(二)对外来做事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低于37.2度)并与被访人员沟通后方可进入。体温非正常禁止进行办公区域。做好来访人员登记,仔细登记来访人员姓名、移动电话号码、体温、被访人员姓名、来访时间等。(三)公司员工接待外来人员需要到指定的接待室进行接待,不得到除指定接待室外的办公室接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