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分析---王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分析---王猛.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分析王猛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地铁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但是地铁运行还是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所以要构建应急管理体系,保障地铁的安全运营。针对这种情况,文章将对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首先对地铁运营应急管理进行总体概述,并分析其建设现状及主要运营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有针对性的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对策。关键词: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前言:地铁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中枢,需要短时间内容纳大量的流动人口,地下封闭狭长的载客环境,决定了其突发事件预警、处置与恢复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进入21世纪,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与公共卫生
2、等类型的地铁突发事件频发,地铁运营应急管理工作的脆弱性日益突出。为此,研究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成为各国政府和地铁公司关注的热点。1.地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现状我国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从2003年非典发生之后开始起步的,先后对我国的应急管理预案、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机制以及应急管理法制进行了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在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程晓卿等根据“一案三制思想建立了铁路应急管理体系,系统阐述了铁路应急管理的体系、机制、体制、预案等;刘光武通过调研广州地铁运营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构建广州市安全预警与应急平台的目标与可实现的功
3、能;在应急预案建设方面:王英杰等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应急预案管理模式,从宏观上建立了应急预案信息管理系统;在应急管理模式方面:彭玲云运用PDCA理论建立了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模式,以达到提升地铁运营安全的目标。上述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轨道交通应急管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的发展,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是从宏观层面展开且仅研究了事前的应急预案,针对应急决策知识体系以及事发后的应急方案方面的研究却少之又少,故本文从事前、事发、事后全生命周期构建了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体系。2.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对策2.1 一库三制应急管理体系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应满足政府和地
4、铁公司对于突发性运行事件的控制要求,将突发事件给公众造成的伤害降至最低。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在详细分析地铁运营风险的基础上,采取全方面的管理思想和智能化管理手段,将风险控制提前化,建立动态的应急管理体系。基于我国现行的”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制,综合智能化管理方面的考虑,应构建集应急知识库、应急体制、应急机制和应急法制于一体的一库三制管理体制,在该体系框架下,同构采用有针对性的应对机制,积极引入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手段,对突发事件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建立有效的预防和预警机制。在地铁系统运营的全过程中,对各要素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及时发现地铁运行的异常状态,将其控制在事态萌芽阶段。一旦发生突发性事
5、故,则应发挥应急管理知识库的作用,快速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事态发展加以控制,并将造成损失降至最低。同时应建立地铁应急管理的完善机制,记录突发性事故处理过程,不断补充应急管理知识库,从而提高应急管理决策效率和事态控制能力。该框架与“一案三制体系的主要区别是将应急预案扩展升级为应急管理知识库,利用其进行管理经验和技术的累计,为快速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提供支持,可以提高地铁应急管理效率。2.2 应急决策知识库的构建在“一库三制管理体系下,应急决策知识库的构建十分重要,是应急管理体系运转的重要依据,能够为突发性事件处理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持,避免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应急管理知识库的构建需
6、要在平时收集和整理相关地铁运营事件信息及处理方法,及时更新运营技术手段,从而为应急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在发生应急事故时,应急决策具有较高的时间紧迫性,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事态详细信息。由于地铁运营突发事件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在先进技术手段支持下,快速完成基本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通过建立应急管理系统,在应急决策知识库的支持下,快速生成几套应急预案,供管理人员决策参考,从而提高实际处理方案制定效率和执行效率。2.3 应急组织机构设置应急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性是应急处理效率的关键性影响要素,在整个应急管理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最终指挥决策权,同时也是应急预案实际执行单位。在进行应急组织机构建
7、设过程中,应明确组织组成结构,合理划分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并明确结构间的隶属关系,确定各层级部门的管理责任。确保在发生突发性事故时,整个应急处理组织机构能够高效运转。从具体机构设置来看,应急管理部门主要由指挥部门、现场救援部门和日常管理部门组成。应急指挥机构具有应急管理的最高决策权,负责确定应急方案并组织实施。日常管理部门则负责平时的地铁运营监测和管理工作,参与应急机制构建,并负责管理制度的具体执行。在发生突发性事件时,需要日常管理部门与现场救援部门相互配合,快速组织救援物资和设备,疏散乘客,控制事态发展。完成突发事件处理后,要对故障设备或损坏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恢复地铁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
8、2.4 全生命管理周期理念的引入针对地铁运营应急管理的复杂性,为确保实际的事件处理效率和控制成效,需要引入全生命管理周期理念,关注于事件的起源、发展、爆发和消退各个阶段特征,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确保应急管理的有效性。在此方面,希伯特希斯在其著作危机管理中将突发性事件的四个发展阶段定义为“缩减、预备、“反应和恢复。采用这种划分方式,制定动态的应急管理措施,围绕整个管理生命周期内的应急管理需求,开展预防准备工作、信息采集与预警工作、救援实施与处理工作以及事态恢复和重建工作,确保地铁应急管理的有序进行。总体而言,地铁系统逐渐成为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确保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
9、此需要不断更新应急管理体系,确保管理机制的先进性,能够有效应对各种新型突发性事故。结语:地铁作为重要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其突发事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构建有效的地铁应急管理体系对地铁应急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地铁突发事件全生命周期特性以及“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将应急预案拓展成应急决策知识库,形成了更加完善的“一库三制的地铁应急管理体系,以期提高我国的地铁应急管理能力。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J.时政文献辑览,2008(00):601-611.程晓卿,贾利民,秦勇,张颖.铁路应急管理研究J.铁道学报,2012,34(03):7-13.刘光武.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体系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2,21(05):3-5,10.王英杰,罗凤霞,封博卿,李秋明.城市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预案管理模式探索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2,21(05):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