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韩熙载夜宴图》中屏风的运用.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20463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韩熙载夜宴图》中屏风的运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韩熙载夜宴图》中屏风的运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韩熙载夜宴图》中屏风的运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韩熙载夜宴图》中屏风的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韩熙载夜宴图》中屏风的运用.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涉炎鞭魄I中屏风的历史由来已久,是中国古典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屏风陈设于室内一般起到美化、分隔等作用。它与整体空间中的家具遥相呼应且密不可分,从而呈现出一种安静与祥和之美。长久以来,屏风成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特有的魅力元素。本文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分析了屏风在画中的特殊作用。屏风既是一件有形之物又是一种绘画元素。当作为一件有形之物时,屏风对于空间能起到一定的分隔作用,每个分化出的空间都是独立的场所,但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当作为一种绘画元素时,屏风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又有着“引导观者观画视线,铺设叙事情节,构建绘画空间”等作用。由此,屏风成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韩熙载夜宴图中场景的

2、构成韩熙载夜宴图全卷共分为五段,每段之间的空间构建都将屏风作为桥梁来衔接,从而营造出画面的美感。第一段描绘的是琵琶独奏的场面。此段是从床榻到第一张绘有山石的大型屏风为止。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演奏之前,屋子里经历了些许的动荡,而后韩熙载与宾客们惬意地享受着琵琶演奏带来的欢愉。第二段描绘的是观舞的场面。韩熙载身着便服,悠闲地站在红色漆鼓前敲打郎粲侧身斜靠在椅子上欣赏舞蹈。同时,韩熙载的门生在一旁打着板。而在这一场景里,韩熙载的好友德明和尚此时来拜访,然而他却谦卑地低着头,显得对于眼前的场合十分不适应。再看为韩熙载打着节拍的人,双方的神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三段描绘的是宴间小憩的场面。韩熙载坐在

3、由三幅小景山水画组成的折叠式联屏的榻上洗手,边洗手边与身边的侍女们交谈着。第四段描绘的是管乐合奏的场面。这一段是从联屏的后方到最后一扇的屏风为止。韩熙载宽解着衣服,盘坐在椅子上面,一边扇着扇子,一边若有所思地聆听着演奏。第五段描绘的是宾客应酬的场面。宴会结束以后,韩熙载依依不舍地挥别众宾客。二、屏风遮挡形式的解读手卷的构图形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让画卷产生隐秘性。在观看画卷时,由于打开的长度是有限的,观者要对展开的画面有所控制,而屏风则恰恰成了每段场景由开始到结束的向导。屏风在画面中所呈现的遮挡形式是半隐半现的。在展开画卷过程中,观者心理上会产生一种“窥探”的欲望。在心理学中,“窥探”体现了人们对

4、事物的一种好奇心理,这种心理在人的幼儿时期就具有。“窥探”本身就有对事物暗中查看的意味,所以在展开韩熙载夜宴图时,观者就会通过半遮半掩的屏风来窥探韩府的秘密,从而营造了一种紧张而又刺激的悬念。三、屏风中山水画的意义在文献的记载中,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闵中奉唐后主李煜之命创作的。当时南唐的国运日下,政权在宋朝的威胁下摇摇欲坠。随着李煜对北方官员的疑心日益加深,本身拥有远大政治理想抱负的韩熙载心灰意冷,为证清白,终日沉浸在歌舞升平的温柔乡中醉生梦死。但即使沉溺在放纵的欢愉氛围,韩熙载依然带着沉重与烦闷之情,他所制造的假象也正反映出他个人内心真实的想法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而画面中,带有象征君子的长松和寒江

5、独钓等题材的山水屏风,却存在于这种声色犬马的环境中,这确实能让人联想到其中所蕴含的隐喻。在画卷中的屏风上,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上面所绘的山水画。在宋代之前,在屏风上绘画山水是文人雅士的一种精神象征,以画言情。例如,第一幅屏风上,画面左侧留白,右侧是两棵长在山石上傲然挺立的树,可韩熙载又似乎沉醉于这声色犬马的氛围之中,这样的矛盾也似乎寓意着一种劝诫的态度。由此也让我们看到,顾闵中并不是在简单地描绘一场放纵的宴会,从画面的开端到结束,韩熙载也并不是真正地沉浸在宴会中。当我们展开画卷,逐渐进入每一个场景时,仿佛在透过那一扇扇的屏风揭开背后所隐藏的故事。韩熙载夜宴图的完美呈现离不开山水屏风这个别致的元素。首先,在衔接场景空间上的构建和营造画面美感上,山水屏风居功至伟;其次,当展开画卷时,观者好似通过一扇扇半遮半掩的屏风“窥探”韩府宴会生活的秘密,紧张而又刺激;最后,画面中的山水屏风上的题材与场景气氛渲染上的矛盾,具有一种隐含的寓意,给画面增添了许多神秘感和想象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