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分类、机制、常见原因、临床表现、现场急救原则、急救措施、心肺复苏救援步骤、急救误区及溺水知识问答.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20673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溺水分类、机制、常见原因、临床表现、现场急救原则、急救措施、心肺复苏救援步骤、急救误区及溺水知识问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溺水分类、机制、常见原因、临床表现、现场急救原则、急救措施、心肺复苏救援步骤、急救误区及溺水知识问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溺水分类、机制、常见原因、临床表现、现场急救原则、急救措施、心肺复苏救援步骤、急救误区及溺水知识问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溺水分类、机制、常见原因、临床表现、现场急救原则、急救措施、心肺复苏救援步骤、急救误区及溺水知识问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溺水分类、机制、常见原因、临床表现、现场急救原则、急救措施、心肺复苏救援步骤、急救误区及溺水知识问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溺水分类、机制、常见原因、临床表现、现场急救原则、急救措施、心肺复苏救援步骤、急救误区及溺水知识问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溺水分类、机制、常见原因、临床表现、现场急救原则、急救措施、心肺复苏救援步骤、急救误区及溺水知识问答.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溺水分类、机制、常见原因、临床表现、现场急救原则、急救措施、心肺复苏救援步骤、急救误区及溺水知识问答溺水1、溺水概念:人体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由于液体充塞呼吸道及肺泡反射性的引起喉痉挛以致窒息和缺氧,称之为溺水。2、淹溺可分为淹没和浸泡。淹没指面部位于水平面以下或受到水的覆盖,此时数分钟后即可出现窒息与心脏骤停。浸泡是指头部露出于水平面之上,大多数情况下是借助于救生衣时的表现。3、溺水是一个“因淹没/浸入在液体中,而发生呼吸损害的过程。溺水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结局。4、溺亡是未成年人意外事故的“头号杀手”。当前正值雨季和汛期,河流、湖泊、水库、沟渠、池塘等水量增大;暑假将至,随着气温上升,因

2、野外游泳、嬉水等引发的溺亡事故将进入高发期。机制在正常游泳时,人们会在水下吐气,而在水上换气。在意外浸没于水中,人会不自觉地吸入或吐出水分。当患者被水淹没时之后,淹溺者起初会屏住呼吸,在这一过程中,淹溺者会反复吞水。随着屏气的进行,淹溺者会出现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喉痉挛反射可能会暂时地防止水进入到肺内。然而最终这些反射会逐渐减弱,水被吸入肺内。在很多成年人肺中发现大约有15OmL的液体,这个液体量(2.2mlkg)已足够引起机体出现严重的缺氧症状。虽然吸入1500mL的液体量会改变机体内环境,但实际临床中极少发生。随气体交换终止的时间延长,溺水患者因低氧血症继发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并最终发生心脏

3、骤停。大多数溺水患者的心脏骤停机制是缺氧,而非心律失常。此时逆转缺氧可以防止心搏骤停,如不能及时得到救援,患者会死亡。溺水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气道反应性和吸入的水分多少相关,和液体的渗透压无关。无论是盐水还是淡水,都可以通过冲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和破坏肺泡-毛细血管膜而引起肺部损伤,干扰气体交换。常见原因1、心理原因,部分人怕水心理严重,遇到水以后惊慌失措、四肢僵硬容易导致溺水,还有些人好奇心重,不当心突然落入水中容易导致溺水,还有赌博比拼,过于逞强好胜也容易导致溺水;2、生理方面,会游泳的人潜水时间过长,产生缺氧窒息容易导致溺水,还有体力不支、饱食、饥饿、酒后等原因去游泳而导致溺水,寒冷疲劳和

4、用力不当在水中容易发生肌肉痉挛,也容易导致溺水;3、病理原因,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如精神病,癫痫病,下水之后疾病复发容易导致溺水;4、技术原因,人突然呛水之后不会调整呼吸也容易导致溺水,在水中打闹玩耍的时候,被人按压在水里时间过长,也容易导致溺水。入水的方式不对,意外受伤这也容易溺水;5、误入深水或逆旋涡中,游泳场馆的管理不规范,设施存在不安全的隐患。临床表现1、轻度:精神紧张,频繁咳嗽,但神志清楚,血压可有轻度升高。2、中度(落水时间1-2分钟)头痛、视物模糊、剧烈咳嗽、胸闷及胸痛、神志模糊、烦躁不安,呼吸表浅、缓慢、不规则,血压下降、心率缓慢、皮肤发绢、颜面肿胀、球结膜充血、口鼻充满泡沫或泥

5、污。3、重度(落水时间3-4分钟)昏迷或抽搐,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溺入海水者口渴感明显,最初数小时可有寒战、发热;冷水淹溺者可有低温综合症。神志改变明显,有昏睡、昏迷、抽搐和肌张力增加,呼吸表浅、急促或停止,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偶有喘鸣音、心律失常、心音微弱或消失,腹部膨胀,四肢厥冷,有时伴有头、颈部损伤。溺水现场急救原则1、脱离溺水环境:首先需要施救人会游泳。若不会游泳,可以向溺水者扔绳子、棍子等将溺水者拽上岸。2、通畅呼吸道:将溺水者放平,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腔中的污水、污物、分泌物及其他异物。3、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溺水者溺水时间较长,并出现了呼吸停止,此时马上将其

6、放平,把他的呼吸道打开,并进行心肺复苏。对合并头颈部外伤者,要按头颈部外伤院前处置原则处理。溺水急救措施1、“我不会游泳,掉进水里该怎么办?”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意外掉进水中往往都会非常慌张,在水里瞎扑腾,实际上这样反而会降低生存的几率。如果掉进水中,最重要的就是先学着让自己冷静下来。1.如果身边有漂浮物一定要抓紧,借力浮出水面,同时如果周围有人应立即呼救;2 .如果周围没有人,要尽可能放松全身,如果下沉可以将双手下压,在头部露出水面的同时口鼻用力吸气。浅呼气,深吸气。3 .如果可以,尝试让自己采取仰泳位,将头部后仰,让口鼻可以露出水面呼吸,双手和双腿有规律地划水,不要惊慌,保存体力,等待救

7、援。2、“我会游泳,但在水中出现意外情况怎么办?”2.1水中突然腿抽筋如果周围有人,第一时间向周围人说明自己腿抽筋的情况,如果可以坚持,尽快游到岸边;如果周围没有人或已经无法动弹,可以调整为仰泳姿势,用手将抽筋那条腿的脚趾用力向脚背侧掰,待痉挛缓解后再慢慢游回岸边。2.2被水草缠住如果被水草缠住不要惊慌,不要乱蹬,以免水草越缠越紧。如果周围有人,要向他们求助;如果周围没有人,可以先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慢慢解开或扯断水草,并尽快离开水域。不管你是否会游泳,最重要的预防溺水的手段都是一一不要前往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3、把溺水者救上岸之后,应该怎么做?3.1 溺水者还有呼吸我

8、们要立刻判断其生命体征,用力拍打溺水者的肩膀,大声呼喊:你听得到么?如果溺水者还有呼吸,意识清醒,可以给他盖上毛巾保暖,并观察是否有其他不适,再到医院进一步检查。3.2 溺水者昏迷溺亡的核心原因是呛水后缺氧,抢救的黄金时间只有4分钟,因此当溺水者被救上岸,最关键的救治措施就是尽快使其恢复呼吸。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溺水者只是喝多了水,把水倒出来就可以。实际上,控水无法改善缺氧的状态,反而会耽误救援时间,还可能导致胃部食物残渣回流,堵塞喉咙、鼻腔,再次造成窒息。因此,缓解缺氧,正确的心肺复苏才是关键!心肺复苏A-B-C救援三个步骤1 .开放气道A指的是AirWay,即气道,是指心肺复苏中开放气道的步

9、骤。首先,将患者的头侧向一边,用手指抠出口腔内的异物,然后头复位,使用仰头抬颌法,将手掌放在患者的额头上,然后轻轻将头部向后倾斜,并用另一只手轻轻向前托起下巴,打开气道,保证气道通畅。用手指抠出口腔内的异物头复位,仰头抬颌2 .人工呼吸B指的是Breathing,即呼吸,对溺水者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将患者鼻孔捏紧,用自己的嘴巴完全包住患者口唇,往里吹气,持续1秒钟并观察胸廓是否抬起。成人吹气2次;儿童:单人按压30次+吹气2次,双人按压15次+吹气2次将患者鼻孔捏紧往里吹气,并观察胸廓是否抬起3 .人工循环C指的是CireUIation,即循环,是通过胸外按压的方式进行人工循环的支持。1、成

10、人胸外按压的方法找到两乳头连线的中间点,将一只手的手掌心放在上面,另一只手放在第一只手的上,手指交叉扣紧,保持肘关节伸直,用身体的力量快速向下按压,按压深度成人为5-6厘米,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2、婴儿胸外按压的方法可以使用双手环抱胸廓,两拇指按压,或者一手的中指和环指两指按压;儿童可使用单掌按压。按压频率为100T20次/分,每次按压时间约0.5到0.6秒。婴儿和儿童按压深度为胸廓的1/3,约4-5厘米。找到两乳头连线的中间点手指交叉扣紧,保持肘关节伸直,快速向下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复原状。尽量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4 .终止条件4.1. 终止心肺复苏的条件:溺水者被抢救成

11、功;专业急救人员或其他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接替急救工作;现场环境危险需要转移。4.2对于溺水造成的心搏骤停患者,尤其是对在水温低的水域发生溺水而心搏骤停者,心肺复苏时间应适当延长,千万不要轻易放弃抢救。溺水急救误区错误方式一:倒背孩子奔跑的姿势控水,其实并不利于排出孩子气管中的水。正确方式:对溺水心脏骤停,控水耽搁急救时间;对有意识有心跳的,控水也是有害无益的,容易误吸或损伤;如溺水者已出现心脏骤停,体内循环停止,大脑供氧不足的情况,第一要务是立即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错误方式二:溺水现场急救中,惊慌失措,大声呼叫,忽略溺水者呼吸情况判断,等待医务人员赶到现场,错过抢救的黄金时间。正确方式:

12、溺水最严重的后果是低氧血症,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只有4-6分钟。呼吸循环一旦停止,每耽误1分钟,抢救成功的机率就要下降7%-10%o溺水者被救出后,应对呼叫无反应且无呼吸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复苏顺序是A-B-C,即打开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如果施救者人数较多,应由1人进行胸外按压,另一人将孩子的头转向一侧,后仰,打开气道,开展人工呼吸,同时请周围的人拨打120。错误方式三:对于非专业施救人员来说,胸外按压是最简单易行的抢救方法。很多施救者都不懂如何进行人工呼吸,因此只能单纯地进行胸外按压,直到急救人员赶到。正确方式:溺水属于窒息性心脏骤停,人工呼吸必不可少,单人施救时要放在胸外按压之前给予

13、。单纯胸外按压只适用于心源性心脏骤停。溺水知识问答1、为什么有人溺水时是安静地站着呢?溺水的时候,人体的肌肉变得僵硬,并且大脑会处于半昏迷状态,无法呼救,所以,溺水者很安静;另外,由于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人在水中是处于悬浮的状态,溺水者看上去像站着。但如果溺水时间过长,患者会出现昏迷、心跳停止、甚至失去生命体征,就会漂浮在水面上,以仰卧位或俯卧位在水面上漂浮不动。2、警惕十种溺水常见表现1 .头部没入水中或嘴与水面平行。2 .头部往后倾斜且嘴巴张开。3 .眼神呆滞、空洞,无法聚焦。4 .眼睛紧闭。5 .头发遮住前额或眼睛。6 .身体呈现垂直且没有腿部动作。7 .过度换气或喘息。8 .试

14、着游往某一个方向,但却无法前进。9 ,试着翻滚身体。10 .像在攀爬看不见的楼梯。3、溺水的患者控水危害控水会延误心肺复苏的开始,降低抢救成功率;控水会让胃内容物反流,胃内容物会导致误吸;控水还可能会造成患者腹腔内的脏器严重损伤。4、孩子溺水时,往往是没有挣扎地站在水中安静地死去?孩子发生溺水时,实际不一定能拼命拍水或大喊,也有可能是无声的,甚至可能是站着不动,或低头在水下不动的,而你可能还以为他在练习憋气。为此,孩子在水中,家长要时刻看护。5、抢救溺水患者CRP顺序如何?心肺复苏是抢救呼吸、心搏骤停溺水者的关键措施,抢救溺水者的心肺复苏操作应按照A-B-C(打开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的顺

15、序进行。6、为什么要警惕继发性肺损伤?一定要高度警惕溺水后继发性肺损伤这个很危险的隐匿杀手。继发性肺损伤偶尔会在淹溺几小时后才发生,而且发生十分突然、症状十分严重,后果往往是致命的。7、溺水患者做心电图检查的目的由于溺水的患者经历了惊恐、缺氧、电解质紊乱等情况,所以非常容易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其中有些是致命性的,检查心电图有助于及时发现这些情况从而及时治疗。8、8、溺水患者做血常规及血细胞检查的目的溺水的患者有可能发生溶血、血液浓缩和感染,检查血常规及血细胞镜检(显微镜下观察血细胞)可以及时发现这些情况从而及时治疗。9、溺水患者做血气分析的目的血气分析可以用于检查溺水患者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的程度和

16、类型,以便制定合理的氧疗等方案。10、溺水患者并发脑水肿治疗溺水患者发生脑水肿的病因一般为缺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及时治疗这些病因,吸氧、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等。此外,医生还会利用甘露醇、利尿剂等药物缓解、治疗脑水肿。11、溺水患者并发肺水肿治疗轻微的肺水肿通过吸氧、利尿治疗可迅速缓解。如果出现了严重的肺水肿(呼吸窘迫综合征),就说明病情非常严重,有可能需要呼吸机帮助呼吸,输注白蛋白、激素等治疗。12、溺水者被救上岸后,需要立刻进行心肺复苏吗?哪些情况可以放弃抢救?淹溺患者被救上岸后,首先要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反应和呼吸,如果有正常呼吸,不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发现溺水者没有反应和呼吸,就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如果溺水者淹溺的时间过长,或者是没有目击者无法判断淹溺时间的,尤其是已经出现僵硬等尸体现象的,可以考虑放弃抢救,但一般需要有专业人员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