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项目管理手册.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20934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39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产品项目管理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电子产品项目管理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电子产品项目管理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电子产品项目管理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电子产品项目管理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产品项目管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产品项目管理手册.docx(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目管理手册版本:AO目录1 项目运作指南91.1 PDT(产品开发团队)核心团队的运作模式91.1.1 PDT(产品开发团队)组织关系图91.1.2 PDT(产品开发团队)组织架构图IO1.1.3 PDT(产品开发团队)核心团队人员的职责111.1.4 PDT(产品开发团队)与相关部门的运作关系111.1.5 PDT(产品开发团队)的业务汇报关系111.2 2PDT(产品开发团队)子团队运作模式111。2。1MKTPL子团队运作模式111.2.1 RDPL子团队运作模式111。2。3PPL子团队运作模式111。2。4TE了团队运作模式121.2.5 PQA运作模式121.2.6 IPL了团队

2、运作模式121。2.7FPL子团队运作模式121。2.8TSPLT团队运作模式121.3 3PDT(产品开发团队)的组织运作121.3.1 PDT(产品开发团队)组建121。3.2PDT(产品开发团队)解散13Io4PDT(产品开发团队)授权与决策131.4 5项目分类定义131.6 产品开发流程裁剪原则15Iq7项目优先级排序的规则161。7。3优先级设置规则161.7 。4实施方法16Io8公司所用项目管理工具及项目管理监控库介绍161.8.1项目管理工具161。8。2项目管理监控库172项目综合管理1720 1项目综合管理定义1721 2项目综合管理知识领域1822 3项目综合管理过程域

3、182。3。1项目启动规则192.3.2项目的计划编制192.3。3项口的实施202。3。4项目的控制202.3。5整体变更控制202.3.6项目结尾203 项目范围管理213o1启动213.2范围规划213。3范围定义213。4范围核实213。5范围控制223。6产品开发各阶段范围管理控制要点224 项目计划管理234.1 计划管理关键概念234。1.1WBS、PBS、OBS234。1。2(非)关键路径234。1.3工作量,工期&产品开发周期234.1。6计划完成率244。2计划体系244.3 任务、角色与计划体系244.4 计划制定的原则244.5 计划制定的时机254.6 任务工作量估计

4、的方法254。6.1专家估计法254.6。2三点法(对高度不确定性任务时间的估算)254.6.3类比/比较法264.6.4业界估计经验264。7计划监控点设置的原则264。8计划监控的方式264.9计划的测评264。10项目计划管理的输出264。10.1立项论证阶段项目详细计划264。10。2计划到发布阶段概要计划274。10。3计划阶段项目详细计划274。10.4开发到发布阶段项目详细计划275项目质量管理285o1项目质量管理定义285.2项目质量管理在PCP上映射295.2。1项目质量管理模型图295.2。2质量规划295。2。3实施质量保证295.2.4实施质量控制2953阶段技术评审

5、295.3。1TRl295.3。 4TR4A305.4。 5TR4B305.5。 6TR5305.3.7技术评审结论305。3。8技术评审操作方式305。4流程审计305。4.1流程审计的方式305。42流程审计的频度315。4.3审计内容及报告316项目成本管理316。1成本管理的范围316。2成本管理职责316。3成本管理的控制326.4项目成本评估细则32641项目成本评估的要素326.4 。2项目成本评估的输入336。4。3项目成本评估的结果336。4.4项目成本评估的优化336.5 项目成本核算细则336。5。1研发项目费用的统计、核算336.5。2研发项目费用的发生与预算的比较34

6、6.5.3研发项目费用超预算预警347项目人力资源管理347.1 人力资源规划347。1。1定义347。1.2项目角色、职责347.1.3请示汇报关系347.2.1 组建的时机347。2.2扩充的时机357.2.3 人员配备管理计划更新357.2.4 项目生命周期阶段统筹责任人说明357。3PDT(产品开发团队)团队建设357。4PDT(产品开发团队)团队管理357。4.1人力资源变更管理351.4。 2PDT(产品开发团队)解散358 项目沟通管理358.1。 沟通管理概述358.2。 沟通管理规划368.3。 沟通汇报机制369 风险管理389.1。 风险管理规划389.2。 风险识别39

7、9.3。 风险评估409。3.1风险的定量评估409.4。 。2风险的定性评估409.5。 风险防范措施419.6。 风险的监控419.7。 风险的跟踪429.8。 风险管理流程4210 项目采购管理42IOo1项目采购管理定义4210。2项目采购管理团队的构成4210。3项目采购管理的工作流程4210。4项目采购过程主要活动4211项目变Oa4311.2 项目变更管理的定义4311.3 项目变更评估4411。4项目变更实施4411。5项目变更流程4612三M三4612J相关定义4612.2问题管理流程图及行为图4612.2。 1流程图4612。2。2行为图4612。3问题管理步骤4612.2

8、.1 提出“问题”4612.3。 2“问题”的确认4612.3.1 问题”记录4612.3.2 确认问题解决责任人4712.3.3 解决问题473.6问题解决的确认4712。3.7问题关闭4712。4问题解决管理流程中问题的状态4812。4.1开启状态(ODen)4812。4.2关闭状态(CIOSe)4812.4。 3挂起状态(HanaOUt)4812。5问题级别及升级4812.5.1 问题的级别4812.5.2 最典型的升级渠道48问题级别48B文档Ja4913。1文档管理概述4913c2.1立项论证阶段文档管理清单4913。2。2计划阶段文档管理清单501323开发阶段文档管理清单5113

9、。2。4验证阶段文档管理清单5213.2o5发布阶段文档管理清单521项目运作指南1.1 PDT(产品开发团队)核心团队的运作模式1.1.1 PDT(产品开发团队)组织关系图PDT(产品开发团队)核心团队由LPDT(产品开发团队)领导,核心团队包括POP、MKTPL.RDPL.PQA.TE、FPL、PPL、IPL、TSPL九个成员,组织关系图如下:图1-1PDT(产品开发团队)组织关系图1.1.2 PDT(产品开发团队)组织架构图LPDTPOPMKTPLFPLRDPLPQATEPPLTSPL1.1.3 PDT(产品开发团队)核心团队人员的职责参考产品开发流程-角色和职责说明1.1.4 PDT(

10、产品开发团队)与相关部门的运作关系1、PDT(产品开发团队)位于产品线与资源线的节点,PDT(产品开发团队)是产品开发的责任主体,PDT(产品开发团队)的设立主要根据产品开发实际情况进行,一般起于任务书下达,终止于产品发布后。2、PAC对PDT(产品开发团队)任务执行情况进行考核。1.1.5 PDT(产品开发团队)的业务汇报关系1、LPDT(产品开发团队)接受PAC的领导,并向其汇报工作;2、PDT(产品开发团队)核心团队成员和外围团队成员在相关资源部门的指导下,完成LPDT(产品开发团队)交给的各项工作,并定期向LPDT(产品开发团队)和资源部门汇报工作;3、POP向LPDT(产品开发团队)

11、汇报工作并接受领导;1.2 PDT(产品开发团队)子团队运作模式1.2.1 MKTPL子团队运作模式子团队组成:市场代表(MKTPL)、营销专员(MKT)、销售专员(SALES)子团队角色说明:参见MKTPL子团队角色说明子团队工作流程:参见MKTPL子团队工作流程图子团队活动说明:参见MKTPL子团队活动说明1.2.2 RDPL子团队运作模式子团队组成t研发代表(RDPL)、系统工程师(SE)、硬件工程师(EE)、PCB工程师(PCBE)、软件工程师(SWE).结构工程师(ME)、结构工业设计工程师(MEID)、平面工程师(ADE)、认证工程师(AE)、工业设计(ID)、研发物料员(RDPM

12、e)子团队角色说明:参见RDPL子团队角色说明子团队工作流程;参见RDPL子团队工作流程图子团队活动说明,参见RDPL子团队活动说明1.2.3 PPL子团队运作模式子团队组成:采购代表(PPL)、采购员(PRO)、成本管理工程师(CME)、物料计划员(PMC)、部品工程师(SQE)子团队角色说明:参见PPL子团队角色说明子团队工作流程:参见PPL子团队工作流程图子团队活动说明:参见PPL子团队活动说明1.2.4 TE子团队运作模式子团队组成:测试代表(TE)、部品测试工程师(CTE)、软件测试工程师(STE)、场地测试工程师(FTE)子团队角色说明:参见TE子团队角色说明子团队工作流程:参见C

13、TE子团队工作流程图子团队活动说明:参见TE子团队活动说明1.2.5 PQA运作模式角色说明:参见PQA角色说明活动说明:参见PQA活动说明1.2.6 IPL子团队运作模式子团队组成:工业化代表(IPL)、试产计划员(TPPP)、量产计划员(BPPP),外发计划员(OPPP)、物料计划员(PMC)、出货计划员(SPP).产品试制电子工程师(TPEE)产品试制结构工程师(TPME)整机试产(TP)、量产(MP)、电装工艺工程师(PCBlE)、整机工艺工程师(IE)、IQCIPQC.OQA子团队角色说明:参见IPL子团队角色说明子团队工作流程:参见IPL子团队工作流程图子团队活动说明:参见IPL子

14、团队活动说明1.2.7 FPL子团队运作模式子团队组成t财务代表(FPL)、财务评估师(FV)s研发费用核算员(RDEA)子团队角色说明:参见FPL子团队角色说明子团队工作流程:参见FPL子团队工作流程图子团队活动说明:参见FPL子团队活动说明1.2.8 TSPL子团队运作模式子团队组成:客服代表(TSPL)、客户需求调查工程师(CRIE)、客户文件制作工程师(CDSE)、FCR改善工程师(FCRE)、KitS服务支持工程师(KITE)、质量成本分析工程师(QCAE)子团队角色说明:参见TSPL子团队角色说明子团队工作流程:参见CTSPL子团队工作流程图子团队活动说明:参见TSPL子团队活动说

15、明1.3 PDT(产品开发团队)的组织运作1.3.1 PDT(产品开发团队)组建1.3.1.1 在PAC下达项目任务书后,开始组建PDT(产品开发团队),并进行PDT(产品开发团队)核心团队任命.1.3.1.2 1.PDT(产品开发团队)确定I、PDT(产品开发团队)核心为LPDT(产品开发团队),全权代表PAC全面统筹及监管项目自启动到发布的运行过程。2、LPDT(产品开发团队)的来源:a.PAe的提名;b.相关资源部门提名;c.PAC最终批准。1.3.1.3 PDT(产品开发团队)扩充立项论证决策评审通过后,根据情况增扩PDT(产品开发团队);根据项目任务书进行任务分解,制定各级计划。计划

16、决策评审通过后,由LPDT(产品开发团队)与相关资源部门协商并最终确定核心团队成员,进行核心团队成员任命;由核心团队成员与相关资源部门确定子团队成员,组建全员小组.1.3.2 PDT(产品开发团队)解散PDT(产品开发团队)的解散分为正常解散和异常解散两种情况。正常解散是产品研发任务顺利完成,PDT(产品开发团队)完成历史使命而宣告解散;异常解散是指产品撤项或转向情况下的PDT(产品开发团队)解散。1、正常解散a)PDT(产品开发团队)达成项目目标、完成历史使命而宣告解散.PDT(产品开发团队)成员回归资源部门安排工作.2、异常解散由于市场等原因项目须中途停止,通过PAC决策PDT(产品开发团

17、队)是否须继续运作。PDT(产品开发团队)异常解散后PDT(产品开发团队)成员回归资源部门安排工作。1.4 PDT(产品开发团队)授权与决策PAC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决策点给PDT(产品开发团队)分配资源并授予PDT(产品开发团队)对该产品开发过程中所有具体事务执行上的决策权,以保证PDT(产品开发团队)获得充分授权。获得充分授权的PDT(产品开发团队)决策过程是一种集体决策行为,确保产品过程决策更具效率及效果.1.5 项目分类定义为达到有目的、针对性地实施新项目,从而缩短新项目周期并确保项目质量,对AV产品、便携式产品、STB产品等新项目分类进行详细细分,具体定义如下:基础型一一自主开发的全新I

18、D、全新方案、电源等产品;派生型一一以某基础型产品为基础,通过增、减功能或换壳、改变机壳颜色等开发的产品。说明:对于全新方案或新ID的产品原则上须在首批量产通过后才可试生产派生产品,但特殊情况下(市场急需),根据实际情况由PDT(产品开发团队)评估可行性后明确产品开发流程如何裁减,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具体项目分类如下表:按结构划分全新主方案增加复杂功能增加简单功能替换关键部品替换重减少功能(更改)外观丝印新机壳(全新工业设计)基础1A1(改主板)B1(改主板)C1D1E1F1局部更改(重开重要模具)基础2A2(改主板)B2(改主板)C2D2E2F2旧机壳(换颜色)基础3A3(改主板)B3(改主板

19、)C3D3E3F3各派生项目细节定义说明:PDVDANDDPF明细说明:序号全新主方案复杂功能简单功能替换关键部品替换重要部品1全新解码方案增力口DVBT功能耳机功能更换光头(光头接口相同)更换电源管理电路2更改光头,导致主板更改PTV增力口DPF更换PANNEL(接口不同)更换功放电路3模拟屏更改为数字屏,导致主板大改AVIN更换高频头(接口不同)更换TFT驱动电路4Wl-Fl更换电池更换机芯支架(光头/接口同)5USB功能更改适配器6CR功能更改遥控器STB明细说明序号全新主方案复杂功能简单功能替换关键部品替换重要部品1全新硬件平台硬件增加或删减功能,导致PCB修女软件做小的修改,例如LO

20、GO更换,Ul颜色更改等2软件设计重大变更,例如操作系统,中间件,CA系统,数据广播等增加较大软件功能,例如增加VOD,马赛克,更换菜单等修改包装方案3更换芯的关键器件,导致PCB修改更换关键部品,不更改PCB,但是需要GTR试验验证DVDPLAYER明细说明序号全新主方案复杂功能简单功能替换关键部品替换重要部品(不改PCB)1全新硬件平台增力口HDMIS-VIDEO/CVBS/YUV等视频端口更改光头(光头接口不变)更换FLASH2更改光头,导致主板更改增力口CARDREADER6CH更改为8CH更改主芯片,主板不更改更换SDRAM3语音评分增加Coaxiauoptiacl更换马达驱动4增加

21、USB前控板重新LAYOUT或改板更换电源组件52CH变更到6CHOK板重新LAYe)UT更换VFD/LED显示屏6增力口SCART更改所涉及的元器件数小于25个更换VFD/LED驱动IC7更换A/D,D/A,导致修改PCB8更改所涉及的元器件数超过(包含)25个9增加DlVX1.6产品开发流程裁剪原则产品开发流程裁剪在项目立项论证及计划阶段由LPDT(产品开发团队)及PDT(产品开发团队)核心团队根据项目类别及情况确定,具体实施原则如下:1、立项论证阶段:项目Ko后,由PQA组织PDT(产品开发团队)团队根据项目类别及情况,参照产品开发流程裁剪操作指引确定本项目自立项论证至发布的实施流程,并

22、上报PAC决策批准。2、计划阶段:项目经PAC确认通过立项论证决策点进入计划阶段后,由LPDT(产品开发团队)、PQA及各PL再次核实并确定本项目实施的流程,并在计划决策点上报PAC批准.详细裁剪原则见产品开发流程裁剪操作指引1.7 项目优先级排序的规则1.7.1 设置项目优先级的原因和目的I、原因是解决资源冲突2、目的是识别项目优先级,合理投放资源,更好的符合公司的客户/产品战略;3、用在公司层面职能方面分配资源,而不是个人岗位的工作优先级指导;1.7.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产品项目/技术项目,不含管理改善项目.1.7.3 优先级设置规则I、分开产品项目和技术项目分别排列;2、两个维度:重要

23、程度/紧急程度;3、重要/次重要;紧急/次紧急;4、重要紧急重要次紧急紧急次重要次重要次紧急分别对应ABCD1.7.4 实施方法I、制定项目优先级的时机:立项前;2、参与人员:业务部门,产品线总监,项目管理;3、产品线刷新频度:每月;4、发表范围:公司各业务职能部门;5、职能部门遵照执行为主;6、产品线协调为辅;7、当产品线冲突时上报PAC决策。1.8 公司所用项目管理工具及项目管理监控库介绍1 .8.1项目管理工具在项目管理手册的指导下,通过EXCelOrProjeCt(待定)为表现载体,用项目管理计划表进行管理。项目管理计划表包括下述几个方面内容:2 Projectorganization

24、:描述项目的组织架构;2、ProjectKOAssignment:新项目开工任务书,用于记录PDT(产品开发团队)核心团队成员及主要里程碑计划等;3、Schedule:项目主计划,用指针形式描述PDT(产品开发团队)核心团队项目计划;4、WBS:项目详细计划,根据SChedUIe将项目各阶段各项工作任务按天分解落实到各子团队成员;5、SampIeQty:样机需求计划,包含ESGTRRTR/PP等各阶段样机需求情况;6、Risk:风险管理计划,内容包括项目风险清单及应对行动计划等;7、Attendance:记录项目会议PDT(产品开发团队)核心成员的出席情况;8、meetingminutes:项

25、目周例会纪要;9、contactwindow:PDT(产品开发团队)团队联系方式清单;10、changehistory:项目变更历史记录清单;11、Calender:项目周历表。12、问题管理记录:项目问题管理记录列表。1.8.2项目管理监控库1、项目管理文件资料存储方式:项目资料统一存放在CPC系统:产品管理/项目管理区相应机型名的文件夹下。2、项目管理区标准文件夹模板的说明:项目管理工作区的文件分一至四级目录,每级对应存放不同的资料。详细描述见附件一“CPC系统项目管理工作区目录树”的存放文件清单的描述。3、对文件模板的使用说明:详见附件一“CPC系统项目管理工作区目录树”中的权限管理说明

26、。4、项目管理区文件夹的管理:新建:项目Ko后,PoP根据申请按机型名称类别在项目管理区相应位置建文件夹模板。权限:PoP按权限管理分别给PDT(产品开发团队)成员授权。2项目综合管理2.1 项目综合管理定义TCL家庭网络事业部项目管理知识领域由十二个部分组成: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费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项目变更管理,项目问题管理,项目文档管理.项目综合管理是指识别、确定,统一与协调各项目管理知识领域在项目管理活动中所需进行的各种过程活动。2.2 项目综合管理知识领域项目综合管理知识领域包含其它十一个知识领域

27、,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各个项目管理知识领域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确保项目按照确定的目标完成。各个知识领域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后面的章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2.3项目综合管理过程域项目综合管理包括五个过程域,如下图:五个过程域在PCP项目管理活动中的映射5个过程域是可以重复的,可以在某阶段或跨阶段进行,如下图示意:2.3.1 项目启动规则启动规则定义:指项目启动条件及新项目开工任务书应该符合的规则。项目启动的前提有两种情况:1、年度产品规划中的项目需求:按计划到了预定启动时间,由产品管理部门组织产品管理团队进行预评审,评审通过后提交PAC审批并下达新项目开工任务书。2、年度规划外的项目需求:1)

28、业务部门或PAC临时提出客户化项目需求,由业务部门提出业务需求确认书,产品管理部门组织产品管理团队进行预评审,评审通过后提交PAC审批并下达新项目开工任务书。项目预评估要素包括五部分:假设的合理性、产品规划、产品实现、财务分析及风险管理。各部分评审内容概述如下:1、假设的合理性:从政策、法规符合性;公司战略符合性;市场规模、产品销量、价格预测及技术成熟度等方面评估。2、产品规划:从产品线路标、公司业务目标符合性;目标细分市场、竞争对手分析明确性;产品卖点竞争力情况;售后及服务模式可行性等方面评估。3、产品实现:从进度、质量、成本、人力资源、开发和制造可行性等方面评估。4、财务分析:投入产出合理

29、性、盈利水平吸引力及资金回笼可接受度等方面评估。5、风险管理:成本、进度、质量、技术等风险可控性方面评估。详细预评估要素参见项目开工评估要素表。2.3.2 项目的计划编制将确定、编写、协调与组合所有部分计划所需要的行动形成文件,使其成为项目管理计划。项目管理计划包括:项目进度计划、质量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沟通管理计划、人力资源计划、成本管理计划、采购管理计划等。具体详见后面计划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成本管理、采购管理章节内容。2.3.3 项目的实施执行项目计划确定的工作,实现项目计划确定的项目实施目标.项目经理与项目团队一起指导计划项目活动的开展,并管理项目内部各种技术与组织

30、接口,这些行动包括:1、开展活动实现项目目标2、付出努力与资金实现项目目标;3、配备、培训及管理项目团队人员;4、获取并管理所有项目资源;5、管理风险并实施风险应对活动;6、管理变更并实施变更的控制活动;7、建立项目团队内外的沟通汇报机制;8、收集并报告项目进度、质量、成本、技术等绩效;9、收集并总结项目经验教训,并实施获得批准的过程改善活动等。2.3.4项目的控制监视和控制项目的启动、规划、执行和结束过程,实现项目计划确定的项目实施目标。监视是贯穿项目始终的项目管理的一个方面。监视包括收集、测量并散发绩效信息,并评价测量结果和实施过程改进的趋势。监控项目工作过程的对象是:1、对照项目管理计划

31、比较项目的实际表现;2、评价项目绩效,判断是否出现了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的迹象,并在必要时提出采取行动的建议;3、分析、跟踪并监视项目风险,确保及时识别及管理风险、执行适当的风险应对计划;4、建立有关项目的信息库;5、监控已批准的变更实施过程等。2.3.5 整体变更控制审查所有的变更请求,批准变更并控制可交付成果和组织过程资产。整体变更控制过程贯穿于项目始终,整体变更控制过程包括下列变更管理活动:1、确定是否需要变更或者变更是否已经发生;2、审查和批准请求的变更;3、控制申请变更的流程,在发生变更时管理已经批准的变更;4、审查与批准所有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建议等。具体内容见项目变更管理章节。

32、2.3.6 项目结尾项目收尾定义:包括阶段性收尾、项目结束后的收尾、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暂停。1 .阶段性收尾:指每个商业决策阶段(立项论证决策、计划决策、早期销售决策、可获得性决策)结束,由LPDT(产品开发团队)组织PDT(产品开发团队)核心团队进行该阶段项目经验教训总结并更新项目数据库及环境后,此阶段结束,根据PAC决策确定项目结束或进入下一阶段。具体参见产品开发流程图及活动说明。2 .项目结束的收尾:根据项目合同书约定的最终里程碑完成后,LPDT(产品开发团队)组织PDT核心团队进行项目结束总结,形成项目经验教训总结报告,并关闭项目数据库环境,项目团队解散,资源释放。具体报告参见项目经验教

33、训总结报告及项目总结报告。3 .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暂停:项目开发过程中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关键部品供货停止等原因,须对项目进行暂停处理,由PDT(产品开发团队)相关核心代表提出变化的需求及原因,LPDT(产品开发团队)统筹组织项目暂停会议,评估项目目前的情况及暂停的影响(计划、成本、物料等),完成项目暂停变更,并获得产品线总监或PAC批准后项目正式暂停并释放资源.具体操作参见项目变更通知书。3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范围是指为了成功达到项目的目标,项目所规定要做的.简单地说,确定项目范围就是为项目界定一个界限,划定哪些方面是属于项目应该做的,而哪些是不应该包括在项目之内的,定义项目管理的工作边界,确定项目

34、的目标和主要可交付成果。在项目环境中,“范围”一词可能指:产品范围:即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应该包含哪些特征和功能;产品规范:即产品所包含的特征和功能具体是怎样的;项目范围:即为了交付具有所指特征和功能的产品所必须要做的工作.即项目做什么、如何做、才能交付该产品。项目范围管理是指在项目计划中定义的一定要完成的工作,以创造和交付“产品”,使其具有预先认同的规格与功能。项目范围管理贯穿于项目开发始终,从项目启动时的项目任务书发布到立项论证阶段的业务计划书起草及发布,再到项目计划阶段的优化业务计划书和项目合同书签订等等,详细内容见“3。6产品开发各阶段范围管理控制要点”.分为五个步骤:启动,范围规划,范

35、围定义,范围核实和范围控制.3.1 启动授权新项目或批准现有项目进入下一阶段,制定任务书或通过DCP进入下一阶段3.2 范围规划制定份范围说明作为项目未来决策的依据。项目范围说明明确定义项目目标和项目可交付成果,即在项目不同阶段,采用项目任务书、项目合同书及业务计划书等文件描述和体现。3.3 范围定义接受任务并将其分解为更小可管理单元的过程,诠释任务书的需求,并制定WBS计划以支持产品开发。3.4 范围核实验证项目交付的正确性并在允许范围内(评审TR。/DCP等)。范围核实是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如项目发起人、客户等),对项目范围进行最终确认和接受的过程。核实过程要求重新审查项目产品和工作结果以确

36、保一切都正确无误并令人满意地完成了.如果项目被提前终止,范围核实过程应确定项目完成的层次及程度,并将其形成文件.3.5 范围控制对项目范围的变化进行控制。范围变更控制包括:1、对造成范围变化的因素施加影响,以保证变化是有益的;2、判断范围变化是否已发生;3、当实际变化发生时对变化进行管理。对范围变更控制必须与其他控制过程(范围变更通常导致进度、资源、成本等的变化)结合起来,所以范围变更一定要经过PDT(产品开发团队)团队的评估并获得批准后实施.范围变更主要分为以下两个大的方面:1、技术层面的变更:走DCN流程2、非技术层面的变更:规格、计划、人力资源、成本等详细内容在第十一章变更管理章节中阐述

37、。3.6 产品开发各阶段范围管理控制要点对应产品开发各阶段范围管理控制要点说明如下:xS81步骤立项论证计划开发验证发布范围启动任务书,CRS/立项论证DCPCRS/计划DCP早期销售DCP可获得性DCP/范围规划任务书,CRS/业务计划书CRS/业务计划书/业务计划书/范围定义立项论证阶段详细计划计划阶段详细计划/计划到发布阶段概要计划开发到发布阶段详细计划/范围核实立项论证阶段详细计划计划阶段详细计划/计划到发布阶段概要计划开发到发布阶段详细计划/TR1TR2TR3TR4A、TR4BTR5/立项论证DCP计划DCP早期销售DCP可获得性DCP/范围控制技术层面的变更:走DCN流程非技术层面

38、的变更:规格、计划、人力资源、成本等详细内容在第十一章变更管理章节中阐述.4项目计划管理4.1 计划管理关键概念1.1 .1WBS、PBS、OBS1、WBS(工作分解结构):以可交付成果为导向对项目要素进行的分组,将各项工作内容进行详细分解的一种安排图形.它归纳和定义了项目的整个工作范围每下降一层代表对项目工作的更详细定义。2、PBS(产品分解结构):按照一定的定义对产品研发项目的工作范围进行分解的一种结构图形.3、OBS(组织分解结构):按照层次将工作细目与组织单位形象地有条理地联系起来的一种项目组织安排图形。1.2 .2(非)关键路径关键路径一般是指通过项目(从始点到终点)的最长路线。是决

39、定项目持续时间长短的计划活动序列。也就是说,当关键路径上的最后一个任务完成时,整个项目也就随之完成了。非关键路径是指除了关键路径以外的其他路径。1.3 .3工作量,工期&产品开发周期1、工作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所需要完成任务的数量。2、工期: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有效工作时间的总范围。通常按照项目日历和资源日历的定义,为从任务的开始时间到完成时间的工作时间总量。3、产品开发周期:产品从开始设计到验证、发布上市的一系列活动完成所需要整个周期称为产品开发周期.1.4 .4GANTT图甘特图,也叫横道图。一种显示与进度有关信息的图形。在典型横道图中,计划活动和工作分解结构组成部分自上而下列于该图左侧,日期

40、自左而右显示于该图上部,活动持续时间用标有日期的横道表示。1.5 .5PERT图ProgramEvaluationandReviewTeChniqUe,简称PERT.PERT(网络计划评审技术)是以网络图的形式制定计划,求得计划的最优方案。PERT图也叫活动图,将一项任务分解成各个活动,并将活动用一定的先后顺序关联起来的图形。图中的每个圆圈表示开发工程中的一项具体任务,圈内的数字表示完成该项具体任务所需时间(单位为星期),圆圈之间的箭头表示各项任务完成的先后顺序和相互依赖关系。较适合复杂的工程项目。1、用网络图来表达一项开发计划中各工作(阶段、模块等)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2、通过计划找出计划

41、中关键路径:3、通过不断改善网络计划,选择最优方案并付诸实施;4、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保证合理地使用人、财、物,按预定目标完成任务。PERT图示例1.6 .6计划完成率一定时间内实际完成的工作数量同计划完成工作的总数量的比值。4.2 计划体系公司项目管理中执行3级计划体系:一级计划,二级计划,三级计划.4.3 任务、角色与计划体系1、目标计划的制订是由上往下制订,由下往上修改的过程;2、计划分层制定,在制订每一层计划时均要充分考虑上下层计划的约束关系;3、在与各相互关联的计划及与职能部门充分沟通和协调的基础上来制订目标的计划。计划制定的SMART原则明确性(Specific

42、)最终目标是否明确应该做到哪步以及何时完成可度量性(MeaSLlrabIe)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测量最终目标的完成情况可完成性(AChieVable)在规定的时间内,最终目标是否合理,能够实现?相关性(ReIeVam)最终目标是否很重要、很有价值、是否值得进行下去?基于时间(Time-BOUnd)你能够对整个项目的时间进程进行跟踪检查吗?4.5 计划制定的时机在产品开发流程的5个阶段(立项论证,计划,开发,验证,发布),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计划:1、项目启动时:制定立项论证阶段详细计划(下图计划(1)。2、立项论证阶段:上报PAC进行立项论证决策评审前,制订项目计划到发布阶段概要计划(下图计划).3

43、、计划阶段:立项论证通过后,制定计划阶段详细计划(下图计划(3),上报PAC进行计划决策评审前,制定项目详细计划(下图计划(4)。启动4.6 任务工作量估计的方法4.6.1 专家估计法专家判断主要依赖于历史的经验和信息,当然其时间估计的结果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让某项活动的负责人进行该项活动的工期估计是较好的做法。4.6.2 三点法(对高度不确定性任务时间的估算)采取对每项工作估计三种时间的办法,然后加权平均计算出这项分任务的计划时间。1、最可能时间a:根据以往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这项工作最可能用多少时间完成,也就是我们拍脑袋所确定的时间。2、最乐观时间b:当一切条件都顺利时该项工作所需时间3、最不利时间C:在完成过程中不利条件都在起作用时该项工作需要的时间计划时间T计划=(b+4a+c)/64.6.3 类比/比较法类比估计意味着以先前的类似的实际项目的工作时间来推测估计当前项目各工作的实际时间。当项目的一些详细信息获得有限的情况下,这是一种最为常用的方法,类比估计可以说是专家判断的一种形式.任命一位有经验的人进行他们所负责项目的工期估计.4.6.4 业界估计经验I、专家法是第2通用方法2、考虑偶发,增加10%左右的余量3、持续使用1种适合方法,越用越准4.7 计划监控点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