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大纲(40课时).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23416 上传时间:2024-04-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大纲(40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大纲(40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大纲(40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大纲(40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大纲(40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大纲(40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大纲(40课时).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目的和内容本课程是一门机械通用工种具有实践的技术基础课。内容包括:技术测量基础、公差配合与检测、形状和位置公差与检测、表面粗糙度与检测、尺寸链、常用结合件的公差与检测等。二、教学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全面掌握机械高级技师所需要的技术测量、光滑圆柱形结合的公差配合与检测、形位公差与检测、表面粗糙度、尺寸链和常用结合件的公差与检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光滑圆柱形结合的公差与配合的有关尺寸、孔和轴的概念;掌握有关尺寸偏差、尺寸公差的概念及其与极限尺寸的计算关系;掌握公差带组成要素(标准公差、基本偏差)及其代号,并会查阅有关表格;掌握有关配合的种类、基准制以

2、及配合中的间隙和过盈的计算;掌握未注公差尺寸的判断原则;了解公差与配合标准的一般选用。使学生掌握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分类项目及符号(代号)的含义;掌握形位公差的标注含义;掌握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独立原则、相关原则)。使学生了解形位公差的理想要素、实际要求、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单一要素;了解形位公差的公差带形状、公差带大小、公差带方向和公差带位置;了解形位误差的检测(对最小条件在评定形位误差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表面粗糙度的表面特征代符号及其标注的含义。了解表面粗糙度对机械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了解表面粗糙的评定参数;了解取样长度及评定长度的数值;了解表面粗糙度的选用及一般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表面

3、粗糙度(Ra)值;了解表面光洁度与表面粗糙度的转换原则。使学生掌握常用结合件的公差与检测,并会查阅相关的表格。使学生掌握技术测量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教学要求:1、了解互换性概念。2、懂得标准化的重要性。教学内容:1、互换性2、公差与检测3、标准化教学建议:1、强调从事机械制造的高级技术工人必须懂得公差与配合。2、如条件许可,可结合本校(厂)典型的产品,讲述互换性的重要性第二章技术测量基础教学要求:1、理解计量单位与量值的传递。2、掌握计量器具的使用。3、确立误差的概念。4、初步应用数学原理进行数据处理。教学内容:长度与角度计量单位与量值传递。计量器具与

4、测量方法。测量误差。测量数据处理。教学建议:1、讲解本章内容要提前准备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计量仪器、工具和典型的机械零部件。2、这部分课程将涉及概率论的有关知识,请提前做好准备。3、上好习题课,为以后各章节数据处理奠定好基础。第三章尺寸的公差、配合与检测教学要求:1、掌握有关尺寸(尺寸、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孔和轴的概念。2、掌握有关尺寸偏差、尺寸公差的概念及其与极限尺寸的计算关系。3、掌握公差带组成要素(标准公差、基本偏差),掌握标准公差、基本偏差的代号,会查阅有关表格。4、掌握有关配合的种类。5、了解公差与配合标准的一般选用。6、熟悉尺寸测量的基本方法教学内容:1、基本术语定义。2、

5、尺寸公差与配合。3、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用。4、尺寸的检测。教学建议:1、讲解本章时,要准备挂图,最好能有教具或本校(厂)的典型零部件来配合讲解有关内容。2、重点是尺寸偏差、尺寸公差、配合的种类,基准制和查阅极限偏差表。第四章形位公差与检测教学要求:1、理解形位公差理想要素、实际要素、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等基本概念。2、掌握形位公差的分类项目及符代号含义。3、了解形位公差带的四个要素(公差的形状、公差带大小、公差带方向和公差带位置)。4、掌握形位公差的标准含义。5、了解形位误差的检测(对最小条件在评定形位误差中的应用)。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2、形状公差与误差。3、位置公差与

6、误差零件的要素。4、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5、形位公差的选择。6、形位误差的检测。教学建议:1、讲解本章时应以识读标注为主。为此应讲清形位公差的分类项目及符号。2、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是一个难点,应利用挂图、教具或实物进行讲解。第五章表面粗糙度教学要求:1、 了解表面粗糙度对机械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2、 了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3、掌握表面特征代符号及其标注的含义。4、 了解表面粗糙度的选用及一般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Ra)值。教学内容:1概述。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3、表面粗糙度的选用与标注。4、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教学建议:1、本章教学的重点是能看懂图样上的表面粗糙度标注及其

7、含义。2、阶段表面光洁度仍有所应用,对表面光洁度与表面粗糙度之间的转换关系及原则,应使学生有所了解。第六章圆锥和角度公差与检测教学要求:熟悉圆锥公差及其应用。熟悉角度公差及其应用。教学内容:圆锥与圆锥的配合。圆锥公差及其应用。角度公差及其应用。教学建议:学习判定与分析具有圆锥和角度特征的机械零件。掌握圆锥及角度公差及其应用。了解圆锥及角度公差的基本检测方法。第七章尺寸链基础教学要求:理解尺寸链的概念。应用不同的方法解尺寸链。教学内容:尺寸链的基本概念。尺寸链的确立与分析。应用完全互换法、大数互换法和其它方法解尺寸链。教学建议:掌握尺寸链的分析。熟练尺寸链计算。第八章光滑极限量规设计教学要求:了

8、解量规的设计原则。了解工作量规的设计要求。教学内容:概述。量规的设计原则。工作量规的设计。教学建议:了解光滑极限量规的用途分类。熟悉光滑极限量规的技术要求。第九章常用结合件的公差与检测教学要求:理解单键和花键的公差与检测。掌握普通螺纹联结的公差与检测。掌握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教学内容:单键的公差与检测。花键的公差与检测。普通螺纹联结的公差与检测。滚动轴承的公差与检测。教学建议:本章重点是普通螺纹联结的公差与配合。掌握常用结合件的公差与配合的标注与选用。了解常用结合件的公差与配合的检测方法。应了解机械制图中有常用结合件的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进度,以便更好地进行常用结合件的参数与标记的讲解。第十

9、章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公差与检测教学要求: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熟悉齿轮的精度指标。熟悉齿轮副的精度和侧隙指标。掌握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及其应用。教学内容: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单个齿轮的精度指标。齿轮副的精度和侧隙指标。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及其应用。教学建议:熟悉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及其选用。掌握齿轮传动副的精度指标和侧隙指标。四、实践环节用指定零件进行绘图、实物测绘。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课外习题:按附册习题进行安排。课程计论:制图画法与标准。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具模型(活络组合式)。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章节教学环节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其他合计第一章绪论1

10、1第二章测量技术基础516第三章尺寸的公差、配合与检测88第四章形位公差与检测77第五章表面粗超度与检测22第六章圆锥和角度公差与检测22第七章尺寸链基础22第八章光滑极限量规设计22第九章常用结合件的公差与检测55第十章渐开线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44机动课时1合计39140八、考核方式考查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材: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韩进宏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无十、说明根据本大纲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基本知识的训练,突出重点,讲清难点。为加强直观性教学,要充分运用实物、挂图和教具,并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熟悉本校(厂)产品的生产工艺和学生实习情况,使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生产实践、以充实教学内容和丰富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