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2024年).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23660 上传时间:2024-04-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月二龙抬头(2024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月二龙抬头(2024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月二龙抬头(2024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月二龙抬头(2024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月二龙抬头(2024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月二龙抬头(2024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月二龙抬头(2024年).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初二“龙抬头”,万物此时真正苏醒,春来了。这一天祈龙赐福,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这一天也是“中国传统理发日”,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一、龙抬头1、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其实是指“青龙”七星开始出现在东方,万物此时开始真正苏醒,春真的来了。2、按照尔雅的最早命名,农历二月称“如月”,“如”是“随”,按天地意志,“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进入“如月”的第一天,先要过“中和节”。中和是指天地万物都各得其所,达到和谐境界。3、古时这一天,民间要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子互相赠送,称“献生子”。要酿“宜春酒”,以祭勾芒神

2、,祈求丰年。百官则要进农书,以示务本。青本是东方色,彼此奉献青布口袋盛的各种种子,籽、子相通,将农耕与家丁兴旺的祝愿都献与他人,正是中和关系之寄托。4、“龙抬头”与“惊蛰”节气往往是同一天。蛰是潜藏,龙抬头是潜龙从沉睡中抬头惊起,这就是惊蛰一一“大起万物扰。”龙吐气为雷,雷出地奋,众物同应,是为雷同。雷动风行,雷风相薄,就引发春来之生机勃勃。5、西晋左思魏都赋中有对“龙抬头”与“惊蛰”非常形象地描写:“春霆发响而惊蛰飞竞,潜龙浮景而幽泉高镜。”1、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2、中国民间认

3、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民间还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娱蚣都露头”之说。3、“二月二,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但往往被人忽略。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

4、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三、二月二习俗1、剃龙头,身心健康好运来旧俗把二月二这天理发称之为“剃龙头”,说在二月二理发,人就会像龙一样从冬眠中醒来,生龙活虎,龙马精神。每到二月二这天,理发的人络绎不绝,都要讨个吉利,让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心情舒畅。这一天理发,叫“剃龙头”或“剃喜头”。预示一年有好的开始,借龙抬头这一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民谚有“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之说。民俗专家表示,二月二是蛰

5、龙升天的日子,而中国人素以龙为图腾。这一天“剃龙头”,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2、引钱龙,引来一年好财运二月二清早有“引钱龙”的习俗,人们早早地挑水回家,倒入水缸,谓之“引钱龙”。据说最先把水挑回的人家,是最早引到钱龙的,这一年里就会财运大好。所以经常出现二月二凌晨争先恐后挑水的情形。尤其是做生意的人家,更是讲究这个习俗,每年二月二都是早早地去挑水。现在,人们变通的做法是早早地从自来水管里接水,寓意财运更大、更好。3、接“姑娘”二月二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就是接“姑娘”,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带姑娘”之说。北方部分地区有这样的习俗,正月里“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正月初

6、二(或初四)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在被接回来的日子里,“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门聊天儿,轻松而愉快。而城里人“带姑娘”则是姑娘、女婿一起带回来吃一顿丰盛的中饭。此习俗在我国北京及北方大多地区也很流行,不少地区一直沿续至今。4、开笔礼二月初三为文昌诞辰日,文昌是主宰功名之神,该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旧俗,儿童在二月二这天行开笔礼,表明开始正式学习。过去的读书人要行四个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其中,开笔礼是人生

7、的第一次大礼。开笔就是开始写文章,仪式主要有拜孔子像、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赠文房四宝等内容。现在很多地方也恢复了这项活动。5、打灰墩儿打灰墩儿也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农历二月初二清晨,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妇从自家锅灶底下掏一筐烧柴禾余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铁铲子铲些草木灰,人走手摇,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来。围仓的圆圈,大套小,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围单不围双。围好仓后,把家中的粮食虔诚地放在仓的中间,还有意撒在仓的外围,象征当年的大丰收。6、不做针线活妇女们在这一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妇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

8、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娱蚣无处臧”。7、吃炒豆相传古时人们在农历二月初二炒黄豆而让“金豆开花”,解除了压山符咒,解救了因擅自降雨解旱而被压山下的龙王,并相沿成俗。8、送孩子入学,让孩子学业有成图片以前,家长们往往选在二月二送孩子入学读书。一方面,因为阴历二月初三是文昌神的诞辰,二月二入学,正好赶上第二天敬奉文昌神的仪式,让文昌神保佑孩子学业有成,科举高中。另一方面,二月二的很多习俗与龙相关,这天入学也有“望子成龙”之意,寓意好彩头可以让孩子更容易出人头地。9、吃以“龙”为名的食物,不同凡响图片二月二这天,各地的饮食虽各有不同,但名字却都与龙相关。比方说,吃面条叫做吃“龙须面”,吃饼子叫吃“龙鳞”;吃饺子的称为吃“龙牙”、“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龙,在古人的心目中占据着非常特殊的地位。是祥瑞灵兽,是呼风唤雨的龙王,是天之子,是人间的帝王。所以各种食物以龙为名,也是希望自己沾上一些不凡之气,能有所出息。三、龙年“龙抬头”,盼有好兆头二月初二,龙抬头。一抬头,丰收在望好兆头。二抬头,福禄寿喜全都有。三抬头,五湖四海结新友;四抬头,成功事业攥你手;五抬头,步步顺达争上游;六抬头,幸福健康到永久。龙抬头,祝你一年好运从这头到那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