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健康乡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最新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26681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健康乡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最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健康乡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最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健康乡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最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健康乡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最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健康乡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最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健康乡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最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健康乡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最新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4健康乡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最新版)目录一、指导思想2二、工作目标2三、基本原则3四、主要任务4(一)强化组织管理4(二)创造健康环境5(三)建设健康社会7(四)提升健康服务8(五)打造健康文化。10六、保障措施12根据市委、市政府“爱我工小美,五年更辉煌”的总体要求和县委、县政府打造“分外宜人地,民生知名城”的工作部署,按照县委、县政府决定2022-2024年在已全面推进创建省级卫生县基础上,同步启动组织开展国家卫生县创建工作要求。依据国家卫生城镇评审管理办法(2021版)和国家卫生县标准(2021版),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创建文明卫生示范乡镇为目标,以加快乡、

2、村、户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文明卫生健康综合素质和乡村卫生管理水平为重点,坚持“全面创建、分类指导、标本兼治、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广泛动员、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全力推动我乡为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奉献力量。二、工作目标对照县创建国家卫生县责任单位任务分解表,通过开展全面、系统、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确保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市容环境卫生、生态环境、重点场所卫生、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疾病防控与医疗卫生服务等数据评价指标绝大部分达标。形成居民健康共识,努力为居民创建一个清洁、优美、整齐、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确保我乡2024年“国家卫生乡镇”创建顺利通过。三、基本原

3、则(一)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倡导党建引领、政府主导、部门共建、行业促进、群众参与的形式,创新协作联动形式,畅通公众参与渠道,提高公众参与健康镇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至上。将人民的健康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构建社会、环境、人群三位一体的健康促进模式和管理体系,促进健康服务公平可及。(三)坚持问题导向、城乡统筹。重点围绕与人民群众健康息息相关的关键环节和具体问题,深入实施针对性、操作性、可行性较强的措施。统筹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逐步实现城乡健康服务均等化,提升建设水平。紧紧围绕健康政策、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文化

4、五大指标扎实推进健康工作。四、主要任务(一)强化组织管理1.建立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将健康镇创建纳入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公共卫生委员会,明确专人负责健康镇建设工作(责任单位:党政办、计生办、组织办)。2 .建立协调机制。积极动员辖区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和居民参与健康乡镇建设;每年召开工作例会不少于4次,讨论辖区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工作进展情况等;明确部门职责和任务,多措并举推进健康镇建设(责任单位:党政办、计生办)。3 .建立规章制度。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统筹落实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战略,将健康镇建设纳入镇发展规划;制定健康乡镇建

5、设的规章制度和措施,以促进工作开展和居民的自我健康管理(责任单位:党政办、计生办)。4 .组织实施。对居民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估,明确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对建设效果进行评估;推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建设的文字、图片、实物等过程资料齐全、整理规范。有工作总结且结构合理、内容详实加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鼓励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技术及产品,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健康乡镇建设水平(责任单位:党政办、计生办)。(二)创造健康环境1.加强基础建设。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建设有历史记忆、农村特点、地域特色、民族风格的美丽宜居村

6、镇;村域道路、环卫、电力、通信、消防等基础设施完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村容村貌整洁,实现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公共场所安全设施齐全、完好。在易发生溺水、跌落、触电等伤害的区域设置安全标志和保护设施开展老年人、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或改造。建设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婴幼儿活动场所及配套服务设施(责任单位:村建中心、农服中心、乡村振兴办、应急管理办、科教中心、水利站、电管站、综合执法局分局、电信分局)。2 .加强环境质量管理。有正常运行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推进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村庄延伸覆盖。推进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辖区内河流、湖泊、沟渠、塘等水体无“黑臭”现象;垃圾收运

7、处置体系覆盖所有行政村,乡镇建有垃圾转运站,普及密闭运输车辆,因地制宜推进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建立生活垃圾收集管理制度;辖区内无露天焚烧垃圾或利用耕地、山谷、河塘沟渠等直接堆放或填埋垃圾的现象;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实现全覆盖垃圾箱筒布局合理、数量足够、有门有盖、周围清洁;生活垃圾清运及时,无焚烧垃圾现象;开展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无秸秆焚烧现象;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进农药化肥减量施用和有机肥替代化肥,开展废弃农膜回收;有收集农膜、农业投入品包装物的规定和场所;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规模化养殖场建有畜禽粪污治理设施并正常使用;病死畜禽按规定处置,无

8、随意丢弃现象;无贩卖、制售、食用野生动物现象。加强活禽经营市场管理;定期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防治活动,病媒生物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鼠、蚊、蝇、蜂螂的密度达到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要求(责任单位:水利站、综合执法局分局、农业服务中心、卫生院、乡村振兴办、计生办、经发办)。3 .保障饮水安全。加快饮水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水量水压满足当地居民生活需要;饮用水源依法划定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保护区内无任何可能危害水源水质的设施,无有碍水源水质的活动(责任单位:水利站)。4 .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假冒伪劣食品治理,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监管,杜绝重特大食品安全事件;食品生产经

9、营单位内外环境卫生整洁,积极推行明厨亮灶,食品采购、储存、加工制作和销售符合食品安全相关要求;无贩卖、制售、食用野生动物现象(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分局)。5 .推进卫生厕所建设。居民使用卫生厕所比例达到80%,500户以上村庄配套建设公共厕所;积极推进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在茅坡集镇、中小学、卫生院、集贸市场、公路沿线等地建设卫生公厕(责任单位:农业服务中心)。(三)建设健康社会1 .强化健康细胞建设。创建民群村、源泉村、飞云村、茅坡社区健康村(社区);健康机关(含事业单位)、企业、学校、家庭等健康细胞覆盖率逐年提升;卫生院创建健康促进医院(责任单位:民群村、源泉村、飞云村、茅坡社区

10、、中学、中心学校、卫生院)。2 .强化健康保障。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残疾人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提升保障水平;发展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保障独居、空巢、失能(含失智)、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推进医养结合,为高龄、失能、行动不便等居家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巡诊等上门医疗服务;加快托育服务网络建设,为留守、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提供照护服务和医育结合服务;辖区企业开展员工健康管理,落实职业病防护措施,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保障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

11、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学校、托育机构积极落实卫生健康工作,有效防控传染病等,切实降低近视、肥胖、伤害等发生率(责任单位:人社中心、社会事务办、计生办、经发办、中学、中心学校、卫生院、各村社区)。3 .强化安全环境。公共场所消防设施齐全、完好;在易发生溺水、跌落、触电等伤害的区域设置安全标志和保护设施(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办、水利站、电管站、各村社区)。(四)提升健康服务1 .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卫生院配备全科医生和公共卫生医师;积极推进健康小屋建设;村卫生室均达到建设标准并配备合格村医;面向辖区人群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通过巡诊、医联体建设等提升农村医

12、疗卫生服务水平;卫生院探索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辅导人员,提供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达90%以上;积极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责任单位:卫生院)。2 .积极稳妥开展健康教育。面向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引导居民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协助基本公卫,每年开展12次以上健康知识讲座、9次以上健康咨询活动,建有不少于2个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定期发放健康教育ErI刷材料,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提供分众化、个性化健康教育服务;鼓励组建村民健康自我管理组织;积极开展婴幼儿早期发展入户指导服务,提高村民科学育儿能力

13、(责任单位:卫生院、各村社区)。3 .积极处置突发事件。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疫情防控机制、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制度;建立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和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推行网格化管理,不断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责任单位:计生办、卫生院、应急管理办、平安办、自然资源所)。4 .加强重点人群管理。关注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残疾失能人员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人员;采取多种形式为老人和儿童提供日间照料服务;村医或其他医务人员为行动不便老年人提供上门巡诊;推进农村互助性养老(责任单位:青妇办、计生办、社会事务办、卫生院、各村社区)。(五)打造健康文化。1.积极推进

14、人文环境建设。机关干部带头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通过广泛宣传,营造全民关注健康的社会氛围,促进公众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开展健康家庭建设活动,引导居民树牢自身健康第一责任,强化健康理念,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维护健康环境,践行健康生活。鼓励开展“健康达人”评选(责任单位:各单位部门、各村社区)。5 .积极推动健康家庭创建。动员、组织辖区居民参加健康家庭评选,有健康家庭评选工作计划和总结,有具体步骤和流程,开展针对家庭的健康活动(责任单位:各村社区)。6 .积极推进无烟文化建设。本镇范围内党政机关均为无烟党政机关;机关干部严格遵守党政机关和公共场所控烟规定;室内公共场

15、所、工作场所禁止吸烟,主要建筑物入口处、电梯、公共厕所、会议室等区域有明显的控烟标识;辖区内无烟草广告和促销,不向未成年人售烟酒(责任单位:各单位部门、各村社区)。7 .积极倡导健身文化。倡导全民健身文化;辖区建有公共健身设施、建设健康(身)广场等、发挥农村文体骨干、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全民健身志愿者作用;组织开展简便易行的群众性健身活动及民族、民俗、民间体育活动(责任单位:科教中心、各村社区)。8 .引导传承中医药文化。加强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引导群众正确使用中医药维护自身健康;传承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责任单位:卫生院)。9 .倡导绿色环保文化。鼓励节约能源,引导辖区干部群众

16、采取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使用塑料制品、过度包装产品和一次性用品;避免高噪声行为干扰他人;倡导健康消费理念,不购买、不消费假冒伪劣食品;积极推广分餐制和公筷制,大力倡导“光盘行动”;提倡文明婚育和安全性行为;鼓励辖区单位和居民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志愿者等公益活动;杜绝赌博、吸毒、酗酒、卖淫嫖娼等现象和重大社会治安问题;对弱势群体有健康帮扶措施(责任单位:科教中心、社会事务办、组织办、市场监管局分局、卫生院、派出所)。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联动。创建健康镇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指导、协调作用,组织开展各项创建工作。各重点单位部门要按职责全力做好健康镇创建相关工

17、作,其他部门结合部门职责履行主体责任抓好部门或行业创建工作。各村(社区)负责健康村(社区)创建工作。(二)保障经费投入,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将健康镇创建工作纳入镇级财政统筹管理,2023年财政统筹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创建工作。建立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支持的创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工作持续推进。(三)压实工作责任,确保目标实现。各部门、各村(社区)要按照健康镇的标准要求,细化分解创建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确保创建工作落实到位。要开展阶段性的检查验收,力争达标一项、验收一项、巩固一项、发展一项。(四)加大督导力度,严格问效追责。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纪检办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督导指导和创建成效评估等工作。并将督查结果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对工作不重视、推进不力的,将依法依规对责任人进行严肃追责。(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各单位、各村(社区)要开展健康镇宣传推广工作,全方位宣传健康理念、公共政策、工作动态及活动成效,提高公众知晓率和参与度,为创建健康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