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级暖通空调毕业设计总说明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27720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35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级暖通空调毕业设计总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2024级暖通空调毕业设计总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2024级暖通空调毕业设计总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2024级暖通空调毕业设计总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2024级暖通空调毕业设计总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级暖通空调毕业设计总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级暖通空调毕业设计总说明书.docx(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名称院(系) 专业姓名学号起讫日期 指导老师N/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长沙凤凰大厦空调设计(含冷冻站、通风防排烟设计)城市建设与平安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范昕杰19010602072024年3月6月刘金祥2024年6月10日摘要本建筑位于长沙市武陵区,为地下一层、地上十三层的综合办公大楼,地上建筑高度52.2米,总建筑面积为:10172平方米左右,空调面积约为6538平方米。一层二层为大厅、监控室、游艺室、练功房、阅览室、办公室,三层五层为厨房、餐厅、客房、会议室、局长室、接待室、办公室,六层十二层为办公室和会议室。属于真题假做。本文首先利用冷负荷计算法对建筑负荷进行了计算,通过经济性

2、和技术性比较选择了地源热泵作为冷热源。针对各房间的位置和功能不同,食堂、大会议厅、门厅、接待室、游艺室等大空间采纳了全空气系统,房间空气品质较好,并且在过渡季节可以实现全新风运行,最大程度上利用自然界的能量,节约能源。对于办公室和客房等一些运用较为敏捷的小房间,采纳风机盘管和独立新风的半集中式系统,可以实现较为敏捷的限制。在其次章中首先对建筑负荷进行了精确计算,对机组参数进行了修正。对于全空气系统采纳一次回风的机器露点送风的方式,风机盘管系统采纳独立新风的方式,通过计算确定了各房间的送风状态和送风量。针对不同的房间采纳了不同的送风方式,除门厅和客房采纳侧送形式,其他各类房间均采纳了散流器平送的

3、方式。本文对空调系统的消声减振及保温也做了肯定的探讨。本文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到了节能的要求,通过水力计算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关键词:空气调整全空气系统空气一水风机盘管系统AbstractThebuildingislocatedinChangsha,JiangsuProvince,isacomprehensiveconstruction0Itcontains12-floor,includingCafeteria,Guestroom,bedroomandsoon.TheOverallheightis52.2meters,coversanareaof10172squaremeters.Thi

4、sarticlefirstestimatestheload,choosingchillerandawaterboilerascoldandheatsource.Foreveryroomofdifferentfunctions,suchasCafeteria,Conferenceroomandsooncoveringalargespacechoosesentireairsystem.itcangetairofbetterqualityandcanruninthetansitionseasonswithallfreshair,whichcanmakebestuseofnaturalenergyan

5、dsaveenergy.Forofficesandsomeothersmallroomswhichusemoreflexibly,chosefan-coilsystemthatcanachieveamoreflexiblecontrol.Inthesecondparts,theauthorfirstdoaaccuratecalculationoftheloadandthenamendtheparametersoftheunits.Fortheallairsystem,theairiscooledtomachinedewpoint.Forfancoilsystemthefreshairisfor

6、cedintotheroomindependentlyafterbeingcooled.Thentheauthordefnitthestateoftheairbycaiculateing.Foradifferentroomfromtheairsupplyusingdifferentmethods,suchasCafeteriaandConferenceroomusethecasualgift-flow-way,theroomairsupplybythewayside.Inthispaper,air-conditioningsystems,vibrationandnoisereductionin

7、sulationalsodoacertainamountofdiscussion,thepaperusedthemechanicalventilation,exhaustpipeandtheexhaustpipesharedbyelectricexhaustvalveandexhaustthestateswitch.Keywords:air-conditioningallairsystemair-waterfan-coilsystemmechanicalventilationsystem书目摘要2Abstract3第一章工程概况61.1 建筑概况61.2 设计参数6长沙市室外设计参数6长沙市室

8、内设计参数6其次章负荷计算72.1 建筑围护结构冷负荷计算7建筑围护结构的选择7通过墙体引起的冷负荷计算7通过外窗引起的冷负荷计算82.2 人体散热和照明得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102.2.1. 人体散热冷负荷计算10照明冷负荷负荷:102.3 各个房间冷负荷汇总Il2.4 房间湿负荷计算Il2.5 房间热负荷12第三章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133.1 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33.2 空调系统方案的比较13全空气系统13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143.3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15第四章房间送风量、新风量及新风负荷的确定及末端设备的选择164.1 房间送风量的计算16全空气系统送风量16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送风

9、量174.2 新风量及新风负荷的确定1843末端设备的选择19第五章气流组织校核205.1 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205.2 常见的空气分布器的形式、特征及适用范围205.3 气流组织校核的计算方法22舒适性空调侧送风气流组织计算举例23舒适性空调散流器平送送风气流组织计算23第六章风系统水利计算256.1 风系统的水力计算方法256.2 风系统的水力计算举例25第七章水系统水利计算297.1 .空调水系统的设计原则297.2 空调水系统方案的确定297.3 水利计算计算方法297.4 各楼层的水管的管径计算与水管流速的确定307.5 十二层水系统(左)水力计算307.6 十二层水系统(右)水力计

10、算327.7 十一层水系统(左)水力计算337.8 H-一层水系统(右)水力计算347.9 六到十层水系统(左)水力计算357.10 六到十层水系统(右)水力计算367.11 立管水力计算377.12 计算楼层最不利环路39第八章冷热源的选择418.1 冷热源负荷418.2 冷热源方案拟定428.3 冷热源方案分析及确定43第九章地埋管及冷却塔的设计计算449.1 地埋管形式的确定449.2 钻孔数目的确定449.3 地埋管水力计算459.4 冷却塔的选择459.5 冷却塔的水力计算46第十章冷冻站设备的选择4710.1 地源热泵机组的选择4710.2 冷冻水泵的选择4710.3 冷却水泵的选

11、择4810.4 冷却塔水泵的选择4810.5 定压补水装置的选择4810.6 分集水器的选取4910.7 冷冻房设备布置原则49第十一章通风防排烟设计5011.1 建筑防排烟设计50设置防排烟系统的目的50防排烟和通风、调整一般规定50.楼梯间、电梯前室的防排烟5111. 2各种房间的排风量计算51第十二章管道保温、减震、消声设计5311.1 风管的保温设计5311.2 水管的保温设计54冷冻水管的保温设计5412.2.2凝聚水管的保温设计5511.3 消声与减振设计55参考文献56致谢58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建筑概况本建筑位于江宁区,为地下一层,地上十三层的综合办公楼。地上建筑高度52.2

12、米,总建筑面积为:10172平方米左右,空调面积约为6538平方米。一层、二层为大厅、监控室、游艺室、练功房、阅览室、办公室,三层到五层为厨房、餐厅、客房、会议室、局长室、接待室、办公室,六层到十二层为办公室和会议室。工作时间为8:0018:00。1.2 设计参数长沙市室外设计参数地理位置:北纬2812,东经U304,海拔44.9m气象参数为:夏季:大气压:99.94 kpa室外干球温度:35.8 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冬季:大气压:101.99 kpa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长沙市室内设计参数室外日平均温度:32.0室外湿球温度:27.7室外计算日温差:7.3室外平均风速:2.6m/s59%采暖计

13、算温度:081% 室外平均风速:空调计算温度:-3C2.8ms依据公共建筑设计标准空调调整系统室内设计参数:参数冬季夏季温度()一般房间2025大堂、过厅18室内外温差WlO风速0.10v0.200.15v0.30相对湿度()30飞04065选定此建筑选取室内设计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60%。其次章负荷计算本建筑位于夏热冬暖地区,主要进行冷负荷计算。对外墙、外窗、屋面、楼板、内墙、照明设备散热及人体散热得热引起的冷负荷按逐时进行计算,最终把各项冷负荷计算结果逐时累加,再加上新风负荷,求出冷负荷的最大值及发生时问。2.1 建筑围护结构冷负荷计算建筑围护结构的选择1 .外墙选择的建筑材料为:240

14、厚粘土空心砖墙,衰减系数8=0.20,墙体传热系数为0.79W(m2)2 .内墙选择的建筑材料为:200硅酸盐病砌体,传热系数为k=2.59w11f衰减系数8=0.45,其中放热衰减度vf=2.0,为重型房间。3 .楼板选择的建筑材料为:70厚沥青石板,传热系数为k=0.79wm2,衰减系数=0.45o4 .屋顶选择的建筑材料为:70厚保温屋面,传热系数为k=0.79wm2C,衰减系数=0.20,汲取系数P=O.75。5 .窗户选择的建筑材料为:双层反射反射中空玻璃,传热系数为k=1.6wm2,窗框类型为金属窗框。举例选取二层阅览室,此房间各种参数为:房间面积为:144m2;外墙面积60.8m

15、2,朝向:SW;外窗面积11.2nf,朝向:SW;内墙面积102nf。楼上楼下皆为空调房间。2.1.2通过墙体引起的冷负荷计算计算公式:CLQ=KFt-K一墙、屋顶或窗的传热系数,Wm2;F外墙、屋顶、及窗户的计算面积,m2;At-室内计算温度与冷负荷温度逐时值之差见附录2-10(墙体),2-11(屋顶)公式参考教材空气调整p.50公式2-76;则SW外墙冷负荷:SW外墙计算表B=0.20计算时刻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AtT-e10101111121212K0.79F60.80CLQt480.32480.32528.35528.35576.38576

16、.38576.38计算时刻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AtT-e12121212121111K0.79F60.80CLQx576.384576.384576.384576.384576.384528.352528.352内墙冷负荷:内墙冷负荷计算表B=0.20计算时刻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AtT-e5666677K2.59F102.00CLQt1320.901585.081585.081585.081585.081849.261849.26计算时刻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

17、1:00AtT-e7777776K2.59F102.00CLQx1849.261849.261849.261849.261849.261849.261585.082.1.3通过历卜窗引起的冷负荷计算1 .外窗瞬时传导得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公式:CLQc=KFttx计算时刻负荷温差,C,见空气调整附录2-12。则外窗瞬时传导得热形成的冷负荷:夕卜窗瞬时得热计算表计算时刻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AtT-E4.15.06.06.87.78.38.8K1.60F11.20CLQr73.4789.60107.52121.86137.98148.74157.70计算

18、时刻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AtT-E9.29.39.18.68.07.26.5K1.60F11.20CLQ164.864166.656163.072154.112143.36129.024116.482 .外窗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公式:CLQj=gdCnCsFJj.XL窗的有效面积系数,此为双层钢窗,取0.75;xd地点修正系数,见附录2-13;jj.,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总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简称负荷强度,Wm2,空气调整见附录2-13。则外窗日射得热冷负荷:SW外窗日照得热计算表计算时刻8:009:0010:0011:00

19、12:0013:0014:00Jj4455647191143196Xg0.75Xd0.97Cn0.50Cs0.55F11.20CLQ98.59123.24143.40159.09203.90320.42439.18计算时刻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Jj*228231201143745951Xg0.75xd0.97Cn0.500.5511.20510.8796517.6017450.3807|320.4201165.8118132.2024114.27572.2 人体散热和照明得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室内人员与照明设备得热计算公式:CLQT=QJX7Q-设

20、备、照明和人体的得热,w;JXlLTY时间的强度系数,见空气调整附录2/5或者2-16。22L人体散热冷负荷计算此房间为阅览室,查阅空气调整p.52,查得显热为63w人,潜热为45w人,湿量为68ghc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此房间人均运用面积是4m7,则人数为36人。则取连续运用4小时,得表:连续4小时人体散热负荷计算时刻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JX-t0.520.680.730.770.360.150.52房间运用人数36显热(W/人)63.00湿量(gh)68.00潜热(W/人)45.00CLQT2799.363162.243275.64336

21、6.362436.481960.202799.36湿负荷2448计算时刻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工作起先小时数-T0.680.730.770.360.150.130.11房间运用人数36显热(W/人)63.00湿量(gh)68.00潜热(W/人)45.00CLQx3162.243275.643366.362436.481960.201914.841869.48湿负荷2448照明冷负荷负荷: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此房间照明密度为15wm则照明负荷计算表:连续使用M小时照明负荷计算时刻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

22、0JX-t0.550.720.760.790.810.840.86照明密度(Wnf)15E144CLQx1188.001555.201641.601706.401749.601814.401857.60计算时刻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开灯后小时数-T0.880.890.910.920.930.910.95照明密度(Wnf)151;144CLQx1188.001555.201641.601706.401749.601814.401857.602.3 各个房间冷负荷汇总各个详细房间冷负荷逐时值见附录-1。2.4 房间湿负荷计算计算公式:Wr=0.001

23、nw式中W每名成年男子的散湿量,gh,查空气调整设计手册表2-47;群集系数,由暖通空调表2-12查得为0.80;n计算时刻空调房间内的总人数;则二楼阅览室:查手册得人的散湿量为68gh,人数为36人,群集系数为L0。Wr=0.001nw=680.00136l=2.45kgho详细房间的湿负荷参看附录-4。2.5 房间热负荷热负荷可按下式计算:Z=S*N*式中S空调房间面积,m2:N一一单位面积热负荷,Wm2,可以参看下表;系数;单位面积热指标法:当只知道建筑总面积时,其采暖热指标可参考下列数值:住宅4570Wn办公楼60-8OWm2度院、幼儿园6580Wnf旅馆60-70W图书馆45-75U

24、mj商店65-75WZm2单层住宅80105WZm2食堂、餐厅115-140Wm2影剧院90115Wm2依据指标法计算得:431720Wo第三章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3.1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选择空气调整系统时,应依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运用特点、符合改变状况与参数要求、所在地区气象条件与能源状况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当各空气调整区热湿负荷改变状况相像,宜采纳集中限制,各空气调整区温湿度波动不超过允许范围时,可集中设置共用的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整系统。需分别限制各空气调整区室内参数时,宜采纳变风量或风机盘管空气调整系统,不宜采纳末端再热的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整系统;(2)选择的空调系统应能

25、保证室内要求的参数,即在设计条件下和运行条件下均能保证达到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净化等要求。(3)综合考虑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系统应经济合理;(4)尽量削减一个系统内的各房间相互不利的影响;(5)尽量削减风管长度和风管重叠,便于施工、管理和测试。(6)各房间或区的设计参数值和热湿比相接近污染物相同,可以划分成一个全空气系统。对于定风量单风道系统,还要求工作时间一样,负荷改变规律基本相同。3.2空调系统方案的比较全空气系统全空气系统一般选用组合式空调器进行空气处理,室内负荷全部由处理过的空气来负担,系统处理空气量大,所担负的空调面积也较大。因此适用于建筑空间较高,面积较大,人员较多的房间,以及房间温

26、度和湿度要求较高,噪声要求较严格的空调系统。全空气系统的主要优点为:(1)运用寿命长;(2)可以依据室外气象参数的改变和室内负荷改变实现全年多工况解能运行调整;(3)充分利用室外新风,削减与避开冷、热抵消,削减冷冻机的运行时间;(4)可以严格地限制室内温度和室内相对湿度;(5)可以有效地实行消省和隔振措施,便于管理和修理。其主要缺点为:(a)空气比热、密度小,需空气量多,风道断面积大,输送耗能大;(b)空调设备需集中布置在机房,机房面积较大,层高较高;(C)除制冷及锅炉设备外空气处理机组和风管造价均较高;(d)送回风管系统困难,布置困难;(e)支风管和风口较多时不易均衡调整风量,风道要求保温,

27、影响造价;(f)全空气空调系统一个系统不宜供多个房间的空调。因为回风系统可能造成房间之间空气交叉污染,另外调整也比较困难;(g)设备与风管的安装工作量大,周期长。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空调系统,它由风机盘管来担当全部室内负荷,单独设新风机组,向室内补充所需新风。因此,在空调房间较多,面积较小,各房间要求单独调整,且建筑层高较高,房间温湿度要求不严格的房间,宜采纳风机盘管家新风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主要优点有:(1)布置敏捷,可以和集中处理的新风系统联合运用,也可以单独运用;(2)各空调房间互不干扰,可以独立地调整室温,并可随时依据须要开停机组,节约运行费用

28、,敏捷性大,节能效果好;(3)与集中式空调相比不需回风管道,节约建筑空间;(4)机组部件多为装配式、定型化、规格化程度高,便于用户选择和安装;(5)只需新风空调机房,机房面积小;(6)运用季节长;(7)各房间之间不会相互污染。其缺点为:(a)对机组制作要求高,则修理工作量很大;(b)机组剩余压头小室内气流分布受限制;(c)分散布置敷设各中管线较麻烦,修理管理不便利;(d)无法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调整;(e)水系统困难,易漏水;(f)过滤性能差。3.3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多层建筑的系统划分应依据各层平面布置和机房的位置等条件而定,尽量做到风管布置合理,系统运转敏捷而经济,空气调整系统不宜过大,以

29、便于调整和削减噪声。本次设计中的建筑各个房间运用性质差别较大,故对空气系统与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都予以采纳。全空气系统除一层大厅为柜式机组设单独机房外,其余均为吊顶式系统,其中一层两个设备监控室共用一个全空气机组,三层大餐顶与其接待室共用一个机组。其余大部分办公室、客房均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处理到室内焰值),为吊顶卧式暗装,除三层客房为侧送外,其余都为散流器平送。每层都有吊顶式新风机组布置。第四章房间送风量、新风量及新风负荷的确定及末端设备的选择4.1 房间送风量的计算全空气系统送风量全空气系统空气处理过程,这里采纳的是一次回风空气处理形式。室外空气W与回风N混合与C点(C点依据新风百分比

30、及室内状态点的烙值之间的关系确定),空气通过C点经过表冷器冷却干燥后达到L点(对于舒适性空调用机器露点送风,故L点即。点),将L点加热到O点,最终空气经过室内热湿比E线送风至室内状态点N。以一层大厅为例,先做焰湿图:其中N为室内状态点:室内温度m=26C,相对湿度小二60%,焰值hn=58.5KJKg,含湿量dn=15gkg;其中W为室外状态点:室外温度tw=35.8C,相对湿度2二60%,焰值hw=94KJKg,含湿量dn=26.8gkg;由以上计算得大厅最大冷负荷为21.767KW,湿负荷为2.746Kgh,得:热湿比=QW=21767/0.763=28536.5,通过N点画出=28536

31、.5的过程线,交90%相对湿度线(舒适性空调,机器露点送风)于机器露点L(舒适性空调,机器露点送风即送风状态点O),则L点参数为:t=19.5oC,h=51.5KJ/Kg,d=15.0gkg,由于余湿相对余热很小,所以按消退余热经行计算:房间送风量:G=Q/(hn-ho)=21767/(58.5-51.5)=9867.73kgh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送风量风机盘管将室内空气从室内状态点N干燥冷却到风机盘管机器露点M,新风机组将室外空气从状态点W干燥冷却到新风机组机器露点L(将新风处理到室内烙值),L点空气与M点空气混合到送风状态点0,经过室内热湿比E线送风至室内状态点N。以底层办公室2为例,先绘制

32、焰湿图:其中N为室内状态点:室内温度m=26C,相对湿度小二60%,熔值hn=58.5KJKg,含湿量dn=15gkg;其中W为室外状态点:室外温度tw=35.8,相对湿度3二60%,焰值hw=94KJKg,含湿量dn=26.8gkg;由以上计算得办公室2最大冷负荷为2.243KW,湿负荷为0.654Kgh,得:热湿比=QW=22430.181=12392,通过N点画出=12392的过程线,交90%相对湿度线于O点,O点即为送风状态点(按最大送风温差考虑)。其中to=18.3oC,ho=49KJZKg0其中m-to=7.7C10C符合要求。则房间送风量:G=Q/(hn-ho)=2243(58.

33、5-49)=806.324kg/h由于新风机组不担当房间负荷,故新风机组将室外新风从W点处理到室内状态点N具有相同的焰值,并交90%相对湿度线于L点,此点即新风机组机器露点L。舒适性空调,不考虑再热。即hl=hn=58.5KJ/Kg。M为风机盘管的机器露点,OM=LOGwGf,Gw为新风量,Gf为风机盘管风量。且总重量G=Gw+Gf0得tm=17.4C,hm=46.2KJZKgo4.2 新风量及新风负荷的确定房间新风量确定原则为:(1)补偿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所需的新风量:(2)保证各房间每人每小时所需的新风量:(3)空气调整系统的新风量不应小于总送风量的10%。以底层大厅为例:1)满意补偿排风

34、和保持室内正压所需的新风量:大厅为一到三层式,V=3830m3,空间较大,人员并不密集,无外窗,查技术措施p.115表3.313,取其每小时换气次数为0.7次/小时,则要求新风量为:1.w,=0.7V=0.7X3830=2681m3h2)保证各房间每人每小时所需的新风量:查阅节能设计标准表3.0.2,取大厅的新风量标准为10m3(h-人)查阅节能设计标准表B.0.6-1,取人均占有运用面积为20H?/人,则大厅人数为28人,则要求新风量为:1.w,2=2810=280m3h3)空气调整系统的新风量不应小于总送风量的10%由以上计算得大厅的总送风量为:9867.73kgh,则其要求新风量最低为:

35、Lw,3=9867.7310%=986.7kg/h最终取Lw,1,Lw,2,Lw,3的最大值Lw,2作为大厅的实际新风量,则大厅的最终新风量为2681m3ho新风负荷的确定Q=Gf(hw-hn)=26811.105(94-58.5)3600=29.469kw。其余房间参附录-2。4.3 末端设备的选择机组的选择按以满意房间冷量与风量为准。全空气机组,风机盘管和新风机组的详细选择结果参看附录-3。第五章气流组织校核5.1 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舒适性空调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散流器送风):室内温湿度要求送风温差CO一小换次L_M气云风速(ms)常见气流组织形式特点、技术要求及适用范围送风出口工作区冬季

36、:18-22C夏季:24-28=40-60%不宜大于10(送风J度h5m)不宜小于5次全部采纳散流器送风方式,建议出口风速为2-5冬季不大于0.2;夏季不大于0.3。L散流器平送下部回风2.散流器下送,下部回风3.送吸式散流器,上送上回1 .温度场匀称,速度场匀称,混合层高度为2 .需设置吊顶或技术夹层。散流器平送时应对称布置,其轴线与侧墙距离不小于Im3 .散流器平送用于一般空调,室温允许波动范围为土14 .散流器下送密集布置用于净化空调舒适性空调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侧送风):室内温湿度要求送风温差()每小时换气次数风速(ms)常见气流组织形式特点、技术要求及适用范围送风出口工作区冬季:18

37、-22eC夏季:24-28=40-60%不宜大于10(送风高度h式器圆I形片流扩散圈为三层锥形面,拆装便利。可与单开阀板式或双开发板式风量调整阀配套运用1 .扩散圈挂在上面一档呈下送流型,挂在下面一档呈平送贴附流型2 .能调整送风量用于公共建筑的舒适性空调和工艺空调圆盘型散流器圆盘呈倒蘑菇形,拆装便利。可与单开或双开阀板风量调整阀配套运用1 .圆盘挂在上面一档时呈下送流型,挂在下面档呈平送贴附流型2 .能调整送风量同上流线型散流器散流器及其扩散圈呈流线型,可调整风量气流呈下送流型,采纳密集分布用于净化空调-方(矩)形散流器扩散圈的形式有10多种,可形成1-4个不同的送风方向,可与对开式多叶调整

38、阀或单开阀板式风量调整阀配套运用,拆装便利1 .平送贴附流型2 .能调整送风量用于公共建筑舒适性空调形线散缝)器条/Zro=UOX式中:ux以风口为起点至所计算断面距离X处的轴心流速,m/s;uo风口出流的平均速度,m/s;Fo风口出流面积,m2;X由风口至计算断面的距离,m;mi风口特性系数,可查表5-2;Ki考虑射流受限的修正系数,查图5-13;K2考虑射流重合的修正系数,查图5-14;K3考虑非等温影响的修正系数;(2)射流温度衰减的计算公式:7;=KK2K3nToX式中:Tx=T-Tn,ATo=To-TnTo射流出口温度,K;Tx距离风口X处射流轴心温度,K;Tn四周空气温度,K;Fo

39、风口出流面积,m2;X由风口至计算断面的距离,m;m风口特性系数,可查表5-2;Ki考虑射流受限的修正系数,查图5-13;K2考虑射流重合的修正系数,查图5T4;K3考虑非等温影响的修正系数;22舒适性空调侧送风气流组织计算举例以大厅为例。(1)大厅总风量为100oOm3h,面积550?,层高4m,与三层屋顶联通处层高14m。初步布置8个风口,位于二层楼板下,两侧各4个,选用可调双层百叶风口,查阅表5-2,得风口特性系数m=3.4,m=2.4定风口尺寸为500X200有效面积系数0.8,故Fo=O.O8m2风口风速uo=4.3ms,送风温差ATO=8.3。(2)大厅左右对称,相距最远处风口至大厅轴心线12m,取工作高度2m,风口中心距二楼楼板0.5m,则可得射流长度:X=12+(4-0.5-2)=13.5m(3)相邻连个风口相距4m,对于每股射流,F11=68.75m2o(4)利用各修正系数图求K1K2K3。135对非帖附射流,按X=/77T=1.63,查图5-13曲线1得吊68.75K=0.90,即受限射流。按x=413.5=0.30,查图5-14曲线1,得K2=l,即不考虑射流重合的影响。由于不属于垂直射流,因此不考虑K3。(5)计算射流轴心速度衰减:UxKKKzni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