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中级教材练习研究分析——以《发展汉语》和《桥梁》为例教育教学专业.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32293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DOCX 页数:163 大小:51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中级教材练习研究分析——以《发展汉语》和《桥梁》为例教育教学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3页
对外汉语中级教材练习研究分析——以《发展汉语》和《桥梁》为例教育教学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3页
对外汉语中级教材练习研究分析——以《发展汉语》和《桥梁》为例教育教学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3页
对外汉语中级教材练习研究分析——以《发展汉语》和《桥梁》为例教育教学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3页
对外汉语中级教材练习研究分析——以《发展汉语》和《桥梁》为例教育教学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中级教材练习研究分析——以《发展汉语》和《桥梁》为例教育教学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中级教材练习研究分析——以《发展汉语》和《桥梁》为例教育教学专业.docx(1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要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对外汉语教学事业飞速发展,在世界各国受到学习者的广泛欢迎,汉语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国际发展前景良好。学习者想要学好汉语,重点是得到合适的教材。研究教材编写质量的好与坏,是否适合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判定标准是练习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及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在中级阶段教材练习方面的研究数量与质量依然不能满足研究学者的需求,因此笔者选取两套中级阶段汉语教材一一发展汉语(I)(II)与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上下册的教材练习进行研究,希望寻找两套教材练习编写的异同,为今后中级阶段教材练习内容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篇论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选题背景与意义,研

2、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综述以及有关几个标准的说明等等;第二部分为第一章节,第一章节对中级综合教材练习设置原则进行概述;第三部分为第二章节,以练习内容为重点进行分析,在语言知识方面对汉字、词汇、语法、语段篇章的题型与题量进行深入研究,在言语技能方面对口语、阅读、写作练习的题型与题量进行深入研究;第四部分为第三章节,第三章节对两套教材练习方式进行研究,以模仿性、理解性、交际性练习为主要考察点进行研究;第五部分为第四章节,第四章节对两套中级综合教材练习编排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练习结构模式的宏观设计与微观设计、练习的编排等内容;第六部分为第五章节,第五章节整理两套中级综合教材练习的研究结论,且提出教材练

3、习编写建议。关键词:汉语教学;练习设置;教材练习。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Chinasgrowingeconomicandinternationalstatus,theinfluenceofChineseintheworldisgrowing.MoreandmoreforeignersintheworldcometoChinatoIeamChineselanguageandculture.ThecorrespondingteachingmaterialsofChineseasaforeignlanguagearefullofeyes.Practice,asanimp

4、ortantpartoftheteachingmaterials,isameasure.Theimportantstandardoftextbookcompilationlevel.Atpresent,therearealotofresearchresultsonthecompilationoftextbooks,buttherearefewspecialstudiesontextbookexercises.ThispaperchoosestwosetsofintermediatestagetextbooksforteachingChineseasaforeignlanguage-Develo

5、pingChineseandBridgingChinese.Itstudiesthecontents,methods,arrangement,amountandtypeofexercises,andfindsouttwosetsofteachingmaterials.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inthecompilationoftrainingmaterialswillprovidesuggestionsforfuturewritingexercisesinteachingChineseasaforeignlanguage.Thisthesisisdivided

6、intofiveparts.Thefirstpartistheintroduction,whichmainlyintroducesthebackgroundandsignificanceofthetopic,theobjectofstudy,theresearchmethods,theresearchsummaryandtheexplanationofseveralstandards.Thesecondpartisthefirstchapter.Thefirstchaptersummarizestheprinciplesofthepracticeofintermediatecomprehens

7、iveteachingmaterials.Thethirdpartisthesecondchapter,whichanalyzestheexercisesofthetwosetsoftextbooks,studiesandanalyzesthelanguageknowledgeandtheIanguageskills,andstudiesthequestiontypesandtheamountoftheChinesecharacters,vocabulary,grammaranddiscourserespectivelyintheaspectofIanguageknowledge,andthe

8、orallanguageskills.ThetypesandquestionsofIanguageexercises,readingexercisesandwritingexercisesarestudiedandanalyzed.Thefourthpartisthethirdchapter,thethirdchapterofthetwosetsoftextbookexercisesarestudied,respectively,fromimitativeexercises,understand!ngexercises,communicativeexercisesinthreeaspectso

9、ftheproblemtypeandquantity.Thefifthpartisthefourthchapter,thefourthsectionofthetwosetsofintermediatecomprehensivetextbookexercisearrangementhasbeenstudied,respectivelyfromtheexercisestructureofthemacrodesignandmicro,exercisearrangementanalysis.Thesixthpartisthefifthsection.Thefifthsectionsummarizesa

10、ndpondersonthepracticeresearchoftwosetsofintermediatecomprehensivetextbooks.Accordingtotheresearchresultsofthepreviouspartofmythesis,thispaper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forthecompilationoftheintermediatestagetextbookofTCFL.Keywords:TeachingChineseasaforeignlanguage;intermediate;Comprehensiveteachingm

11、aterials;practice目录摘要IAbstractII绪论1一、选题背景1二、研究对象2三、研究意义2四、研究方法2五、研究综述3(一)对外汉语综合教材练习研究3(二)对外汉语综合教材练习对比研究5六、关于几个标准的说明6(一)关于“中级”的界定标准6(二)练习的分类标准8(三)题量的统计标准9(四)题型的设定标准9(五)题型的强度标准9(三)题型的密度标准9第一章对外汉语中级教材练习设置原则11(一)针对性原则11(二)趣味性原则12(三)实用性原则12(四)科学性原则13(五)交际性原则13第二章综合教材发展汉语(I)(Il)和桥梁(上)(下)练习内容的分析14第一节语言知识方面

12、14一、汉字练习14二、词汇练习19三、语法练习34四、语段、篇章练习49第二节言语技能方面68(一)说的方面68(二)读的方面82(三)写的方面95(四)小结106第三章综合教材发展汉语(I)(Il)和桥梁(上)(下)练习方式的分析108第一节模仿性练习108一、两套教材模仿性练习比例设置研究108二、两套教材模仿性练习题型编排研究110第二节理解性练习112一、两套教材理解性练习比例设置研究112二、两套教材理解性练习题型编排研究113第三节交际性练习118一、两套教材交际性练习比例设置研究119二、两套教材交际练习题型编排研究120第四章练习编排考察135第*TJ练习的结构模式135一、

13、练习的宏观设计135二、练习微观设计137第练*J的编排138一、语言学习规律138二、控制度标准139三、交际标准146第三节小结151第五章对中级综合教材练习的建议152第一节综合课教材练习内容方面建议152一、语言知识方面建议152二、言语技能方面建议155第二节综合课教材练习方式方面建议156一、模仿性练习方面建议156二、理解性练习方面建议158三、交际性练习方面建议156第三节综合课教材练习编排建议156一、练习结构模式方面建议156二、练习编排方面建议158结语160参考文献162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个人简历错误!未定义书签。绪论一、选题背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14、,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来华交流,汉语成为热门语言,得到各国民众的喜欢,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世界各国也建立了孔子学院,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与日俱增,学习热情高涨,而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许多国家已经将汉语这门语言作为重要的必修语言。在汉语教学中,要熟练的掌握汉语,更需要不断进行练习,练习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强调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练习的重要性。杨惠元指出:“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练会的。教的结果只是懂,练的结果才是会。要完成从懂到会的转化,关键是练习,新一代教材应该是一部精心编排的练习集”。赵金铭(1998)提出:“把教材练习编

15、写的质量作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李绍林认为:“任何有关技能的学习都有赖于练习,语言技能的学习同样也有赖于语言练习”。由此可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材的练习对学习者是非常重要的,汉语教材的练习设计与编排更是重中之重。由于近十几年来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不断发展,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水平,不同技能学习者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更是琳琅满目,但是针对教材练习开展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我们要持续加强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的专项研究。笔者通过在教学和学习所查阅过的对外汉语教材发现,很多教材在练习考察设计与编排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课后练习设计。不同教材在练习设计中的练习内容与方式,编排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体现出

16、不同的优点以及不足。因此本人在撰写论文的时候从教材练习设计与编排的角度出发,选取两套对外汉语中级综合教材四册书的练习开展深入分析,利用对比研究四册书在练习内容与方式,1,1杨惠元.论速成汉语初级教程的练习设计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3):3k赵金铭.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3):5861李绍林.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3536题量与题型,分析两套教材优势和不足之处,以期寻找内在规律,进而为对外汉语中级阶段教材练习设计提供建议,希望为相关中级阶段教材编写作出一定贡献。二、研究对象本文研究对象是发展汉语中级综合(I)(三)和桥

17、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上下册两套教材。发展汉语中级综合(I)由徐桂梅、崔娜、牟云峰编著。发展汉语中级综合(II),由武惠华编著,发展汉语中级综合(I)、(II)两册均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适用对象是来华长期进修汉语的中级学生。上下册都为十五课,共计三十课。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主要由陈灼主编,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分为上、下两册,每册书十五课,一共三十课。三、研究意义选取上述两部教材四册书进行分析的主要因素为:第一,上述两部教材四册书全部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制作,且出版的时间比较接近。第二,都属于中级阶段的综合性教材,两套教材的编排方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在编写理念与练习内容又有所不同

18、,上述情况促使两套教材体现的特征相对明显,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第三,本文研究两套教材的练习量、题型、等内容,总结目前中级阶段教材练习题设置的现状,为中级阶段综合课教材练习题的编选和设置提出建议。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利用查找、整合教材研究相关的期刊等资料,寻找和本文探究有关的信息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研究现状,从而确立研究内容。2 .统计分析法统计表示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进行搜集、分析、计算和阐述等。在本文中主要采用了统计表,柱状图,折线图三种统计方法。3 .对比分析法采用纵向和横向对角度交叉对比,考察两套教材练习题型、题量、词汇、语法点等是否适合学生学习,编排情况是否符合教

19、材编写原则,根据之前专家的分析结论,提出个人的意见以及建议。五、研究综述(一)对外汉语综合教材练习研究赵金铭(1997)对外汉语教材创新略论提出:“1.练习要涉及所有教学内容;2、需要拉开档次,稳步进行,需要增加理解性、机械性以及活用性三类练习内容;3、寻找全新形式、不仅要练听,此外也需要练读,重视课堂练习与课后练习的融合,个人和小组练习的融合;4、练习要体现出启迪性;5、增加具体数量。”赵金铭提出的理论内容为对外汉语教学练习题设计寻找到正确思路,全面总结了练习设计的方方面面,为对外汉语练习设置奠定了基础。佟秉正(1991)从原则角度研究练习设计提出:“尽可能激发图像的效果,语音练习需要和语意

20、融合起来,句构练习需要体现出一定的意义,功能练习需要关注情境。”专家指出的上述要求以及规则,对教材练习的编撰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专家根据要求的具体内容举出真实案例,具备参考意义。杨石泉(2000)在解决教材编写问题的时候提出:”需要增加练习量,寻赵金铭.对外汉语教材创新略论J.世界汉语教学.1997(2):66佟秉正.初级汉语教材编写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1(1):49找全新的形式。练习不能停留在笔头,也需要增加口头训练内容。”专家主要从题量和题型等角度提出个人的意见以及建议,为未来编写教材点明了正确的方向。李绍林(2003)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中重视语言练习对汉语教学的必要性,并提

21、出:“练习内容需要和课型的教学目标保持统一、训练内容需要关注泛化以及分化两部分。”李绍林提出的理论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练习的编写难题,为教材练习的编写寻找到全新思路。彭小川(2003)论精讲活练提出:“练习方式、技巧需要关注“活”,否则就会让学生觉得无趣”。专家指出:“语言教学的性质引导我们增加教学时期的学生练习量,练的时候要注意形式的转变,方法的替换,注意将机械性的操练变为创造性的操练。”彭小川强调了练习中方法与技巧“活”用以及强化练习的重要性。杨翼(2010)对外汉语教材练习题的有效性研究提出:“有效性是评估练习题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对上述课题进行分析从下述三部分入手,练习题内在、外在以

22、及使用三方面的有效性。”杨翼针对练习的有效性研究进行深刻的研窕,并指出对练习要着重于内在,外在,使用三个方面,为设计高效的练习提供了理论标准。刘辰洁(2015)提出:“练习的设置要与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及目的语掌握水平相适应。如果练习过于简单会让学生忽视难点、过难又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显然这都不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甚至会导致偏误问题。因此,练习题的编写要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并且确保难易结合。上述观点的提出要求我们在汉语教学中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能力进行教授,如此才可以帮助学生m杨石泉.编写华语教材的几个问题J海外华文教育,2000(1):91李绍林.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

23、学报.2003.(3):373831彭小川.论“精讲活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01:4451141杨翼.对外汉语教材练习题的有效性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1):55得到练好的学习效果。学者们对对外汉语教学练习的编写与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以现有文献内容进行分析,期刊内容较多,硕博论文较少,研究深度需要进一步加深,大部分是理论内容,实践信息较少,需要持续完善。(二)对外汉语综合教材练习对比研究冯燕(2010)在对外国留学生汉语写作指导和汉语写作教程两套对外汉语写作教材的对比分析中提出:“写作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重点,语料抽样研究和统计则是对外汉语创作的重要策略模式,因此在教材编写的时

24、候需要从听、说、读、写入手,均衡发展。”冯燕对写作教材策略提出了需要注意的重点事项,对教材编写也提出全面均衡发展的观点。吴菲(2012)在三套中级汉语阅读教材练习的对比考察及设计分析中从练习系统结构、练习编排形式对三套阅读教材的练习设计开展深入研究,并提出:“1.练习编排在宏观角度上需要和教材编写相统一,必须以教材为基础设计练习内容;2、根据难度、训练内容等相关情况整体思考练习题量是否适度;3、编写内容需要体现系统性。”吴菲对中级阶段阅读练习设计提出了三点建议,为中级阶段阅读练习设计提供正确的思路。向丽蓉(2012)在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课教材研究中将成功之路、博雅汉语和汉语教程三套教材的进行对比

25、研究提出:“成功之路在课文长度的设置长短恰当,遵守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练习题的题型类别固定,各个题型基本上都出现在每篇课文的练习当中。”向丽蓉在对教材练习研究中对课文长度进行了设计要求,在以上内容上进行创新,为今后课文练习设计研,1刘辰洁.谈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原则一从留学生习得“值得”的偏误说起J.语文教学通讯,2015(6):52冯燕.对外汉语写作教材研究以两部对外汉语中级写作教材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33131吴菲.三套中级汉语阅读教材练习的对比考察及设计分析D.广州:暨南大学,2012,59究提供正确的方向高枫(2012)在对发展汉语及其文化教学相关性的比较对照方法

26、中提出:“针对词汇、语法等罗列在教材编排体系中的语言基础项,编写者应按照文化教学理念编写教材,学习者在认知汉语知识的同时,依照“目的性”的教材编排逻辑,领会对外汉语教材中语言教学所传达的指令。”高枫提出用文化理念进行教材编写,也强调了“目的性”编排逻辑为教材编写提供新的想法。丰彩(2013)在对应研究中级对外汉语教材的时候提出:“教材、教师和学习者全面融合、彼此合作,只有如此才可以在对外汉语教学时期产生互动模式。上述模式和教材编写有紧密的关系,实践性和可执行性为教材的科学化编撰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中级时期第二语言学习者进行相对高效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丰彩提出了由教材、教师、学习者构成的互动模

27、式是中级阶段教材编写的关键,该模式能够为中级阶段编写提供依据。关于对外汉语综合教材练习对比研究远不止这些,针对近期文献进行分析,对于教材练习的研究不断增多。笔者阅读文献发现,虽然关于练习设计的理论研究较为成熟,但是学者们在研究方法上缺少一定的新意,近年来理论也没有更多的创新之处,有待补充和完善。六、关于几个标准的说明(一)关于“中级”的界定标准(1)各类大纲,专家学者对于“中级”的界定我国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正式制定且公开汉语m向丽蓉.对外汉语教材综合课教材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71高枫.发展汉语与文化教学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5859丰彩.

28、汉语教程与发展汉语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82水平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主要把汉语水平确定为“三等五级”,目前中等类似于三级水平,详细的说:学生学习甲乙两级词3051个,甲乙级汉字1604个。该大纲把中级阶段规定为三级水平,并规定中级阶段所需要掌握的词汇与汉字数量,为中级阶段提供标准。2002年国家汉语推广办公室(国家汉办)制定的高等学校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一长期进修强调:在我国学习汉语超过800到1600个学时的留学生通常可达到中级水准。国家汉办对中级阶段所需要掌握的学时提供了一定的标准。杨寄洲(1991)指出中级时期的教育对象是掌握汉语语音、了解的汉语主要语法内容和二百个句型

29、以及一千五百个到两千个汉语常用词汇的学生。杨寄洲提出在中级阶段需要掌握的句型、常用词数量,为今后中级阶段教材编写提供了标准。甘红梅(2005)提出:“掌握了普通话全部声、韵、调,甲乙两级词汇1500、2500个和基本的甲己两级语法就进入中级标准。”甘红梅针对中级标准提出要掌握声、韵、调、词汇、语法要求,为中级阶段水平界定提供良好的标准。(2)对中级水平的界定对于学生中级水平的界定,笔者选取了发展汉语中级综合,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汉语听力速成中级篇三套中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材,如下表1-1所示。t,j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国

30、家汉办.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12杨寄洲.编写初级汉语教材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4):55图甘红梅,对外汉语中级听力教材语料分析D.广州:暨南大学,2005,16徐桂梅;崔娜;牟云峰.桥梁实用汉语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2161陈灼.桥梁实用汉语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5毛悦.汉语听力速成中级篇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2表1-1分项教材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发展汉语中级综合汉语听力速成中级篇对象适合学习汉语言专业二年级的留学生或学完现代汉语基本语法并已掌握250

31、0个左右汉语词的其他汉语学习者适合学过发展汉语初级综合或与此水平类似的课本,己学习主要汉语语法,掌握20002500个常用词,具有基本汉语交际水平适合具有一般的听说能力,掌握2500个以上汉语词以及一般性汉语语法内容的学习者使用词汇量2500左右2000-2500左右.2500左右教材类型长期进修长期进修短期进修综上所述,各类大纲、多名专家学者、各种对外汉语教材对“中级”的说明各有不同,体现了“中级”概念的多样性,本篇论文结合上述大纲,专家,教材观点认为“中级”应界定为:应具备甲乙两级词20002500个;语法方面,学完甲乙丙级语法600个,通过学习使学习者掌握基本汉语语法。(二)练习的分类标

32、准近几十年来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琳琅满目,各种各样的教材有其各自独特性,不同专家学者对练习的分类指标各不相同。练习内容表示练习需要操练的某语言内容或要训练的某种技能。使用语言开展交际活动是我们掌握语言的主要目标,要想顺利完成上述目标,就需要掌握以及使用语言知识以及相关技能。1,1柳琴.基础阶段汉语综合课教材练习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52o所以语言教育的主要内容通常包含知识与技能两部分。本文从语言教学角度对练习进行分类,分别是语言知识方面和言语技能方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材练习题编排有两种:一是出现在综合课教材中,在每一课的最后作为强化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二是单独编写综合

33、课教材每节课的习题,在教材之外,编写练习册可以帮助学习了解教材知识点。本文将两套教材中的练习作为研究对象,以语言知识方面和言语技能方面作为分类标准,留学生将语言知识逐渐转化为语言能力,进一步强化了所学语言知识,最后在其学习阶段具备了语言交际能力。本文研究主要根据以上两个分类对其所对应的练习进行考察研究。由于两套中级综合教材四册书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在中级阶段掌握大量的汉语知识,所以,本文将两套教材中的语言知识练习分为汉字练习,词汇练习,语法练习,语段、篇章练习;言语技能练习分为说、读、写三个方面。(三)题量的统计标准练习题量换言之是练习数量,是练习量化分析的核心标准,还是评估教材练习优劣的

34、主要指标。在综合课教材练习中,过多的题量会给学习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过少的题量又不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只有合理的题量才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充足的知识。笔者在撰写论文的时候查找研究综合课教材练习的文献,得知上述研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统一标准。笔者结合前者研究在本篇论文中以小题号作为基本题量统计方法。在选词填空与熟读词语中以每一个词语为一个单位;在语法练习以每道题中的一个语法点作为一道练习;在阅读题以小题号为单位,每一个选项为一题;在写作练习以教材中给出的话题为一题。(四)题型的设定标准题型是为了练习语言内容或者言语技能而使用的各种方式。本文的题型的设定有以下几点:1 .只要练习形式相同,只算一种题

35、型。2 .练习题形式相似,但解题的要求不同。只算一种题型。W吕必松.汉语教学中技能训练的系统性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7,(3):4550。3 .练习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练习题型两种题型分别统计。4 .本文汉字练习是综合性练习,是拼音、汉字、古文字、句子相结合综合性交际练习。本文将辨字组词,利用古文字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都界定为汉字练习。5 .两套教材中有很多题目考察多种知识点,本文将涉及到语法知识点的题目列为语法练习题。(四)题型的强度标准1 .题型强度是教材所使用的题型数量。2 .题量强度是不同教学成分在教材内的具体使用量,之后除以总课数,得到的数值是我们需要的不同教学成分的题量强度

36、。(统计公式:分项练习总题量/总课数)。(四)题型的密度标准1 .题型密度主要以不同教材的课为单位,根据上述分类和计算指标,统计出不同教学成分采用的题型数量,之后统计出计不同教材不同教学成分使用题型数量的平均数值,得出不同教学成分的题型密度。(统计公式:分项题型总数量/总课数)。2 .题量的密度就是该项练习占题量的比例。统计出教学成分的使用数量,再除以该教材的习题总数量,最终得到不同教学成分的具体比重,详细的说就是该项教学成分的题量密度。(统计公式:分项总题量/习题总数量)。第一章对外汉语中级教材练习设置原则教材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材料,也是汉语教师进行教学,学习者进行汉语学习

37、所必备的依据。练习作为教材的一部分应该遵守教材的设置原则。吕必松(1993)指出不同类型的教材普遍遵守的原则是实用性原则、交际性原则、知识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及针对性原则。吕先生认为教材练习设置应遵循六项原则。刘南(2000)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将教材的编写原则概括为“五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系统性。本文结合两位学者的观点,在本文中采用的练习设计原则有以下五点:即针对性、趣味性、实用性、交际性、科学性。(一)针对性原则李泉(2003)指出:“好的教材编写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在编写教材或者设计教材时一定要从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学习者的环境、学习者的条件出发,并将

38、这些在目的语重难点和课型的特点中表现出来。针对性原则要求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要适应其特点。一是要针对不同国家、年龄和文化背景的学生进行编写。二是根据不同学习者学习目标的差异,设计练习内容。三是应设计出有针对性的练习,重点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要根据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练习设计。对于学生的自身要求,根据学习者自身学习目的的不同来设计不同难度等级的练习。要针对学生对教材练习的适应能力程度,来决定练习速度的快慢。,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续五)J.世界汉语教学,1993(3):71刘现.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32李泉.近20年对外汉语建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

39、情况述评J.语言文学应用,2003(3):6162O(二)趣味性原则刘南(20)指出:“交际活动是语言教学的一部分,而且为了保护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强化教材编写的趣味性。除了加强教材的趣味性,也要不断的激发学习者的语言动力。”教材练习的内容要重视生动和有趣性。因为长时间学习语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当加入趣味性后,能够激发教学的生动性,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所以在教材练习中应体现趣味性特点,加强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交流,加入趣味性的话题,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另外,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还要注意跨文化交际差异,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在教材练习注重趣味性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启发性。通过培养学生

40、启发性,使得学生善于思考,进行创新性学习,教材练习的语料应适应于学生的兴趣,内容具有多样性、形象性,以达到最好的效果。(三)实用性原则刘询(2000)提出:“在编写教材中,实用性原则有一定的地位。教材编写课文内容要根据学习者的需求、贴近学习者的生活,教学的过程也要满足交际需求。”学习者在进行第二语言学习过程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主要是对语言技能与言语能力的掌握,这是语言实用性原则的重要体现。在教材练习设置中,应重点结合这一原则,如此才可以全面满足学习者使用需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应遵守上述重要原则,这两部分在教材练习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于学习者而言,实用性原则应体现学习者真实的

41、生活语言情景。与此同时还要注重“精讲多练”的原则,做大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语言知识与技能。刘胤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121o刘痢.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79o(四)科学性原则教材练习的编写应遵循科学性这一重要教材编写原则,练习是教材编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教材练习的设置应遵循科学性理论,理论研究越深入、扎实,设计的练习就越实用、合理。在设置练习题的过程中,紧紧把握教材设置理念,结合学生水平科学合理制定目标,在练习题型上注意多样化,难易合理安排,覆盖面要广泛。(五)交际性原则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是为了

42、培养学生能够掌握语言交际能力,通过一定阶段的学习训练,在口语上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语言交际。该原则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材练习设计时期也需要遵守上述原则。在教材练习设计上,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选取真实自然地语言材料,练习编写中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词汇,句子,语境都要与其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第二章综合教材发展汉语(I)(Il)和桥梁(上)(下)练习内容的分析第一节语言知识方面练习内容是指练习题所要训练的某个语言知识或言语技能,针对学习者学习项目进行强化的一种语言知识点或是一种学习的言语技能,主要是为了学习者更好的掌握所学的语言。近几十年来,针对不同阶段汉语学

43、习者的教科书比比皆是,因此,教材练习地位尤为重要。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语言知识是学习者进行语言交际的基础,言语技能是语言知识的进一步拓展。柳琴(2006)在科学性的基础上,从练习设计的角度将语言知识分为语音、词汇、句型、汉字四个方面。m刘君(2008)从教材成分入手将语言知识分为语音、词汇、汉字、句子、语段篇章五个方面。本文结合学者们的观点,在本文中对语言知识方面将从汉字、词汇、语法、语段篇章四方面进行研究。一、汉字练习汉字是记录汉语书写的符号系统,属于表意体系文字,也是世界上起源很早的文字之一。对于学习者而言,汉字学习与他们母语相比来说存在明显的差异,学习难度较高,所以教材中的汉字练习十分重要

44、。(一)汉字练习题型研究1 .两套教材汉字题型统计与分布情况汉字是汉语学习的基础,掌握好汉字才能进行流利顺畅的交际。在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汉字学习是他们学习的重点。从汉字本身来说相比其他语言川柳琴.基础阶段汉语综合课教材练习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91o刘君.中级汉语综合课教材的练习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8.36o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52。具有一定难度性,所以要加强对汉字的练习。在发展汉语(I)(三)中,只有发展汉语(I)有汉字练习,并且发展汉语(I)中的题型只包含根据拼音写汉字一类,在汉字练习分布情况上来看,汉字练习分别在

45、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第十课、第十一课、第十二课、第十三课、第十四课、第十五课中。在桥梁(上)(下)中,两册教材四册书都包括汉字练习,汉字练习的类型分别是辨字组词,利用古文字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这两种。从分布情况来看,辨字组词汉字练习在桥梁(上)(下)中第五课、第十四课、第二十七课、第二十八课、第二十九课,且都为每课的第一题。利用古文字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在汉字练习分布上来看,分别在第二课、第四课、第六课、第七课、第十课、第十三课、第十五课、第十六课、第十七课、第二十课、第二十二课、第二十四课且都为每课的最后一题。2 .两套教材汉字练习题型强度分析本文经过统计发现发展汉语(I)中汉字题型

46、只有根据拼音写汉字一种,发展汉语(II)没有出现汉字练习,所以题型强度为1。在桥梁(上)(下)中汉字练习题题型有两种,分别是辨字组词,利用古文字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这两种,所以题型强度为2。本文统计了两套教材汉字题型的强度如下图2-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桥梁(上)(下)在汉字题型强度方面要高于发展汉语(I)(II),但同时也可发现两套教材中汉字练习题型设置种类少相对单一,针对汉字的练习仅有三种题型,这导致汉字练习题型强度在教材练习中很低,由此可看出现阶段中级汉语综合课教材汉字练习题在题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有较大的优化与改善空间。两套教材口语练习题型强度柱形图2.5图2-1两套教材汉字练习

47、题型强度柱形图3 .两套教材汉字题型密度分析练习密度与强度彼此关联,强度是站在宏观角度说明练习设计现状,密度是以微观角度展示练习的分布状态。题型密度是以每部教材的课为单位,按照上面的分类及统计标准,计算出每个教学成分使用的题型数量,然后计算出该教材每个教学成分使用题型数量的平均数,即各个教学成分的题型密度(计算公式:分项题型总数量/总课数),如下图2-2所示。在发展汉语(I)中的汉字题型密度为115=0.07,(II)中没有汉字练习,所以密度为015=0。在桥梁(上)(下)中,桥梁(上)密度为215=0.13,(下)为215=0.13o通过密度折线图可以看出,桥梁(上)(下)在汉字题型密度方面要高于发展汉语(I)(II),两套教材中汉字的练习密度折线也都处于较低位置,在发展汉语(II)中,汉字题型密度更是为0,处于最低点,由此看出两套教材中汉字题型设置较少,在练习中所占比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