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风在景观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32400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屏风在景观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屏风在景观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屏风在景观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屏风在景观中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屏风在景观中的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屏风在景观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屏风在景观中的应用.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景观中的应用一、传统屏风的种类、性质、作用(一)移动性(可动、固定)1 .座屏座屏指有底座而不能折叠的屏风。按插屏数分为独扇(插屏式)、三扇(山字式)和五扇等。中国古代常用它作为主要座位后的屏障,借以显示其高贵和尊严。后来人多设在室内的入口处,尤其是室内空间较大的建筑物内,集实用性与欣赏性与一体。2 .床屏历史久远的床屏泛指床或塌边的屏风。床榻有别主要指在长度上,床可容一人,多为睡眠之用,塌比较矮并且狭长,一般为坐具,也可用于小憩。3 .枕屏枕屏专指固定使用在床榻上的矮屏风形式。枕屏高为一尺二寸约四十厘米,围绕床或塌的三面,上面有绘画或装饰。夏天的时候,床上张着蚊帐,可防蚊虫,凉风袭来,屏风

2、可略挡凉气以免风寒,又得通风,身体的感觉非常舒爽。4 .砚屏砚屏是与砚一起陈设在桌案上的小屏风,它原始的实用功能仍不离屏风的字面意义,为防止砚台中的墨受到风吹而太快干掉。5 .插屏插屏一般都是独扇,形体大小各异,大的约有3米高,多设在室内当门之处,根据房间和门户的大小,来确定其高度,小的只有20厘米。插屏早期是固定的,不能拆分,到明清以后变得可以分体,便于使用。6 .挂屏挂屏指贴在有框的木板上或镶嵌在镜框里供悬挂的屏条。清初出现挂屏,多代替画轴在墙壁上悬挂,成为纯装饰性的品类,它一般成对或成套使用,如四扇一组称四扇屏,八扇一组称八扇屏,也有中间挂一中堂,两边各挂一扇对联的。4.围屏围屏是可以折

3、叠的屏风。一般有四、六、八、十二片单扇配置连成。因无屏座,放置时分折曲成锯齿形,故别名“折屏”。8 .厅事屏风厅堂以及庭院、楼阁等相对公共的空间中,只向有限的个人交际圈开放。在这“半私人化”空间中,屏风的书写往往带有情感的抒发和交流的双重目的。9 .固定屏风中国最早的四合院的正门前后,分别有两堵墙,前面的叫米崽(音浮思,又名复思,取反复思量之意,泛称照壁或影壁)是古代设在外面的屏风将大门入口隐藏在其后,以阻挡作为开始,以提醒进出的人整理衣衫、收拾心情、恭敬肃穆、端正态度。后面的古名为“屏”,也叫“萧墙”(古字萧、肃共通,取严肃之意)。立于家宅的院子内部,用于阻挡孤魂野鬼。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作用

4、是遮挡视线,作为大门后的又一道屏障。(二)透明度(构造、材料)在礼纬中有一段:天子外屏,诸侯内屏,大夫以帘,土以帷。这段关于屏风文化的描述,表明了古代空间分隔方式上的森严等级。在屏风流入民间后,则更多强调挡风、障目、置物等实用功能,于心理与视觉外,多了触觉要素(屏风与聚气)和听觉功能(透声)。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微妙差异化,通过对大小、移动性、材料构造的透明度、摆放位置等达到。春秋战国时期,帝王专用的邸流入民间成为座屏,与帝王属物相区分的突出实用功能性的“屏风”之名就产生于此时。汉时,这种木板上漆的座屏发展为多扇拼合的曲屏,之间用可开合的钮连接,不再需要底座,利用本身的折板特性便可直立。在五代的韩

5、熙载夜宴图中可以看到大型独立板屏、曲屏、带屏大床等多种直曲不同的屏风形式,放置不同,作用各异,多由屏板、屏座组成,用凹槽插口连接,结构简单轻便。王侯贵族的屏风制作非常讲究,用云母、水晶、琉璃等材料,在镶嵌工艺上用象牙、玉石、跌琅、翡翠、金银等贵重物品,极尽奢华。然而民间的屏风制作大都崇尚实用朴素,大有陈设素屏者。()位置(室内、内外之间、室外)屏不只存在于室内,很多贵族花园中,文人雅集的场所中都有这种放于室外的“围合的家具:屏风将园林的空间遮蔽起来,但园林始终是向志同道合的好友敞开的。屏风前面不是一个“理性交往”的公共空间,而是一个以“趣味汇聚起来的私人的友情空间,听琴、对弈、书文、赏画、品茗

6、、吟诗、冥思、论道,一切在文人圈得到共鸣的雅致生活都在屏风前展开,让来访的文人们进入到一种艺术化的惬适空间中。(四)置物如宋太平御览所描绘:“盐豉姜菜之属并挂屏风,酒浆悉置床下,内外有求,琨手自付之。”可挂置什物。床屏也可挂衣物。(五)遮挡保护(光、风、视线)传统屏风在发展中,由于与人们的口常生活密切相关,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及与其相对应的使用方式,进而产生了不同尺度、密度、围合度,又同样隔而不断的丰富的空间效果,可以将其称为一种控制风、空间构成乃至人们行为的空间装置。(六)引导(行为)影壁、大门、景崽组成的这段空间就叫“宁”空间,访客可以在此等候通传而看不到内部的景象。“宁”就如同室外的玄

7、关,作为家内家外的过渡,经过这段空间,才算正式进入了建筑。从户外到户内,曲曲折折的,令视线和走道更显幽深,提醒人们放轻脚步慢慢走,体现着尊重与自重所建立的礼。(七)分区(阻挡行为;领域感、私密性;引发交流;警示提醒)汉代出现的曲屏,又称叠屏、围屏。曲屏可与床结合,围两面或三面”,坐榻较长时,后面两扇,侧面一扇。独坐榻则可两侧各围一扇。这样形成的三面封闭的床屏(或称屏风塌、围屏榻),除了可以倚靠、遮挡风和视线,还可挂置什物。(八)心理(烘托气势、标明等级)屏风作为人类行为方式的产物和帝王权威乃至儒家哲学、藏风聚气、兼具物理与心理上的属性作用。二、屏风在景观中的应用景观屏风经常出现在大型公共空间,

8、或中小型居住庭院空间中,大型公共空间通常包括:公园、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园林中用以围合或划分界限,起遮挡、分隔、装饰的作用,如:多扇围合中每一扇屏风的尺寸大约是长1-1.5米,高2-3米,其数量视其所要围合或分隔的区域而定,通常每扇屏风间隔IO-15厘米。此类型屏风的材质多运用半透明材质,如:磨砂亚克力、磨砂玻璃、镂空铁艺等,可以是素净的磨砂亚克力或玻璃,也可以在其材质上增添山水花鸟图案、书法等与所围合的空间功能相协调。镂空铁艺的纹样也可谓是现代景观屏风中的一个创新性发展方向。单扇屏风,如作为某物的背景墙用以突出或映衬主体物的屏风尺寸通常较大,大约长6-10米,高2-3米左右。此类型屏风的材质多

9、运用大理石的特有色泽与天然纹理、木质材料、砖块、水泥等,一般为不透明材料。在原材料上进行雕刻造型或绘制画作,更具整体性,给人以恢宏大气的心理感受。中小型居住空间中的屏风包括:餐饮、酒店、办公类建筑的室外公共空间、庭院居住空间、花园等。在庭院居住空间中屏风多用作围合、遮挡光、风等起到营造氛围、装饰美化的作用,类型多为两扇水平垂直围合、两扇竖直垂直围合、三扇水平垂直围合、三扇相互垂直的围合形式,而且尺寸一般较小,大约为长2-4米,高2.5-3米,也有一扇屏风与房屋建筑立面相结合,用作人们户外交谈的背景。起映衬与遮挡视线、分隔空间的过渡效果。如果此类一扇屏风设置在大门入口处,则与古代“萧墙”有异曲同

10、工之意。材质上种类较多,如:运用铁艺、砖瓦、绿植、木材等相对“软性”的材质。小型的围合空间现代景观屏风一般要求满足安全性,又兼具美观性,保证屏风内外环境的通透性,同时具有划分区域空间的功能。景观屏风与树木等植物结合围合成的小型空间,调节出舒适宜人的微环境。有荫凉、遮挡日晒,调节风力等效用,或作为围合空间的一部分,易使人亲近、放松,满足人在家中安静、舒适、隐蔽的心理需要。通透的围合给空间中各种姿态或进行状态中的人的视线留有空隙。这种半私密空间既可以让人的视线在遮遮掩掩中观赏至远处,此含蓄的处理手法使得空间有动而不失静,极具趣味性和吸引力。商业环境室外公共空间中的屏风,尺寸介于大型公共空间与中小型

11、庭院居住空间的屏风尺寸之间,一般多扇屏风中一扇的尺寸大约为长.5米,高3-3.5米,高度略微增加。整体上更接近大型公共空间屏风的功能需求,并在其之上突出了引导性的作用。如:商业空间中较常见的设置在长廊两侧的屏风,呈窄长型阵列式排布,视觉上使得空间纵深感加深,引导并指引人的行为走向,分隔空间同时又有遮荫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增加人们驻足、停留、交谈的时间,促进交往。材质上多选用磨砂亚克力、磨砂玻璃、镂空铁艺等“半透”的手法,使空间增添了一丝中式装饰风格独有的朦胧意境。三、结语通过对传统屏风种类及作用的研究,对比屏风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发现屏风的基本功能如分隔空间、遮挡视线、装饰美化、挡风遮阳的性质是传统屏风延展到现代景观屏风中依旧适用且保留下来的。从形式上看,现代景观屏风都可以从传统屏风中找到缩影,如一面式、两面围合、三面围合,现代景观屏风在形式上的创新是增加了顶部的遮挡作为围合的面之一,更突显了遮阳、调节风力、产生荫凉的功能。还有将屏风稍做角度旋转后,可直接用作大门,引导视线。在材质上也由古代繁复雕琢、材料昂贵,变的相对简化、经济适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