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虚实结合上课教(学)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36712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虚实结合上课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虚实结合上课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虚实结合上课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虚实结合上课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虚实结合上课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虚实结合上课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虚实结合上课教(学)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虚实结合三维目标:1、了解并掌握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2、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学习重点:结合作品分析实写和虚写的内容及其作用。学习难点:掌握分析方法和答题思路,形成完整答案。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一提出问题-合作交流-一思考归纳的方法,来突破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导入:我们曾学了柳永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学生齐背)在词中,作者将他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是实写;下片主要书写别后想象,是虚写。这种虚实结合的表达技巧在古典诗词中经常用到。那何为虚,何为实呢(板书

2、:虚实结合)一、虚实结合何为诗歌中的“实”与虚”(学生谈)“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得到,是真实具体的描绘;“虚:那么是想象之景,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引发人的联想。实:现实的,眼前的;虚:想象的,过去的、未来的;那虚在诗歌中又有哪几种常见的形式呢,大家能结合具体的诗歌谈谈吗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匍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神仙鬼怪的世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界、梦境)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3、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楂槽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已逝之景之境)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设想未来之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4、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月夜杜甫今夜廓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日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设想对方之境)虚具体表现为: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b、已逝之景之境;c、设想未来之景;d、想象对方之境二、探究诗歌中虚与实的作用接下来请大家结合学案上的三首诗,两两组合,相互讨论,探究虚与实在诗歌中有何作用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鹏鹄飞。前三句着重虚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破吴后富贵威武、繁盛热闹的往事,结句实写只剩下几只鹅鹊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的眼前之景,虚实比照中寄寓着词人昔

5、盛今衰的感慨。1、二者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比照,突出中心(强化诗人的情感)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土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如高适?除夜作?首句“旅馆寒灯独不眠,实写自己除夕之夜在清冷旅馆中寒灯下影只形单凄寂难眠,第三句“故土(借指亲人)今夜思千里(借指自己)从对面虚写,想象故土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丰富诗歌的内容,把诚挚的思乡之情抒发得更为深沉含蓄。作者常常突破时空的限制,通过想像将对方的言行摄入诗中,增强诗词的情趣,扩大诗词的意境,将所抒发的情感加以深化。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变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月夜?等。这种曲折有致、出乎常情的写法,更能表

6、达诗人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有评语说:“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2、二者相辅相成,形成渲染衬托,突出中心(丰富诗歌的内容)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相互通行,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别离的痛苦与无奈之情;后两句实写鸥鹫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3、从实处着笔,实中见虚,凭虚处传神,激发读者的联想(扩大诗歌的意境)。虚实结合

7、: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样的情感。在诗歌中,虚实结合的运用可以大大丰富诗歌的内容,扩大诗的意境,强化诗歌的情感。那在高考的诗歌鉴赏中,这种手法又是若何考察的呢下面请大家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来完成2015年安徽的诗歌鉴赏,杜甫的?月圆?。三、练习体会:月圆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这里指荣耀更加柔美。未缺:指月圆。列宿:众星。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展简要赏析。(4分)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开放

8、,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望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规律总结:提问方式: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歌进展赏析。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的特色。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简析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答题步骤1、点手法2、析虚实3、明效果真题稳固: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全国卷)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作者是若何写“思家的本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的“实”是诗人客居驿站思念家人,“虚”是诗人想象家人夜深不眠,想念“我”这个远行之人。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来表达深切

9、的思家情怀。四、拓展延伸:(2013年天津卷)鹏鸽天送廓之秋试宋辛弃疾白芭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白芭(zhu):用白色芝麻织成的布。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3分)“白芝新袍入嫩凉”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去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五、布置作业(高考链接):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浪淘沙欧阳修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注释】(1)开元;天宝,说天宝只是为了音律上的考虑。(2)驿使;送荔枝的驿站官差。请从虚实角度分析下片最后三句。答案:实写眼前所见的游人过往车马扬起的红尘,满眼佳木葱茏的骊山。虚写当年杨贵妃缢死马嵬的悲剧,交待驰驿传送荔枝的劳民之举。虚实比照,含蓄点出统治者淫侈享乐、乱政误国的历史教训。板书:虚实结合实:现实的,眼前的;虚:想象的,过去的、未来的;作用:丰富诗歌内容;强化诗歌情感;扩大诗歌意境答题格式:点手法析虚实表效果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