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社会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37490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 社会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第3章 社会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第3章 社会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第3章 社会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第3章 社会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章 社会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 社会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青岛科技大学 社工系 金英爱Email:,社会心理学理论,科学理论发端于这样的假设:,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学派,第一节 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第三节 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第四节 符号互动学派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第一节 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精神分析学派主要从人的原始冲动、本能欲望和文化理想、道德要求之间的冲突的角度来解释、理解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经典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精神分析的对象关系学派:(20世纪40-70年代),新精神分析(社会关系学派):

2、(20世纪40年代-),精神分析理论的演变,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超我(需求)意识层自我前意识层(需求)性本我潜意识层(需求)食物生理需求之驱策力呼吸水安全,一是从精神分析内部进行的修正和发展:荣格、阿德勒、哈特曼、克莱因二是从精神分析外部进行的突破和发展,结合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和哲学等的成果:霍妮、弗洛姆、宾斯汪格、鲍斯、拉康,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的演变两条主要路线,一、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1.经典精神分析学说:主要从人的原始冲动、本能欲望和文化理想、道德要求之间的冲突的角度来解释、理解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着重强调在人的个性发展的过程中,童年时期的经验会影响个体的一生。人格组织结构:本我、

3、自我、超我人格发展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两性期,一、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2.精神分析对象关系学派:强调本能的对象的重要性,从而把对象关系即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作为理论和临床的中心。-修正了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把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的驱力结构模式转换成对象关系模式。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一切对象关系的基础。-对象与对象之间的联系方式,或者是“我”与“非我”之间的联系。,一、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3.新精神分析学说:开始把精神分析的潜意识概念和社会文化因素相调和来解释人的心理问题和社会状况。人的行为主要并不是过去(童年)经验所决定,而是决定于为克服原始自卑而不断追求超越的意向,即行

4、为的动力在未来,而不是在过去。强调社会文化对于人格的重要性,认为人的个性化是在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中实现的。,突破了科学主义心理学严格的实验程序的束缚,使得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能够更多地与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相关联,对于心理与社会的关系给予了真切的关注。,二、对精神分析学派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评价,在探讨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中,精神分析所提供的力比多、本能及冲突、焦虑和防御机制等概念体系最为系统和实用。,二、对精神分析学派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评价,理论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导致对人类理性的漠视和对个体能动性及创造性的抹煞,造成了精神分析对理性价值的疏失,这一点使精神分析理论面对人类高级的社会心理现象时,往往显得

5、力不从心。,二、对精神分析学派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评价,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行为主义学派将注重人的内在心理的研究转移到研究人的外显行为,其理论要点有:1、学习原理 2、教育原理 3、可测量原理 4、量积累原理 5、治疗原理,心理意识虽然是主观的,但是行为是外显和客观的,只有行为才是内心活动的真正体现。即有什么样的行为,就可以推知有什么样的心理。对于行为来说,可以归结为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而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来源于外部或内部的刺激。,1、学习原理,否认行为的遗传和本能的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决定人的一切。,2、教育原理,在研究题材上只重视可观察的外显行为(acts),认为即使

6、是内隐的语言习惯也是由外显的语言习惯逐渐演变而来。,3、可测量原理,变态行为和正常行为之间并没有质的区别,而只是数量上的差异,即过剩和不足;人格是一切动作的总和,是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4、量积累原理,治疗只需就事论事,不必考虑深层的原因。治疗就是去其有余,补其不足。只要当事人的行为发生了改变,其认知和情绪就会改变。,5、治疗原理,中国本土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习以成性。-孔子鸡鸣而起,孳孳(zi)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趾之徒也。-孟子性尤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分于东西也。-孟子染

7、苍则苍,染黄则黄。-墨子人受谏,则圣。木受绳,则直,金受砺,则利。-荀子,早期行为主义学派(1913-1930),新行为主义学派(1930-1960),新的新行为主义学派(1960-),行为主义学派的发展史,一、行为主义学派的演变和发展,1.早期行为主义(SR)的特征:-实证主义。强调直接的经验证实,即强调可观察行为的研究。-把意识和心理还原为行为,以刺激-反应解释心理与行为。-教育万能论和机械环境决定论,约翰华生(John B.Watson,1878-1958),巴甫洛夫(.,1878-1958),一、行为主义学派的演变和发展,2.新行为主义(S-OR)的特征:-逻辑实证主义,即在经验事实的

8、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而间接证实。-以操作主义作为哲学基础,坚持可观察行为的描绘,抛弃虚假,即不能进行任何客观测试的问题。-对于学习过程的重视,强调有机体内部-中介变量(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的研究。,S,R,新行为主义原理:强化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具有决定作用。,B.F.斯金纳,观察者,示范者行为,受到奖励,受到惩罚,增加受奖励的行为,抑制受罚行为,模仿学习原理,行为强化与消退效果:强化理想行为和不强化非理想行为导致行为的改变。,行为塑造技术(正强化):用于提高期望行为,行为消退技术:用于降低过剩行为的发生,奖赏,强化,自发行为,不予理睬,不予理睬,新行为,行为消退,一、行为主义学派的演变和发展

9、,3.新的新行为主义的特征:-注意到强化的多样性,即开始注意行为者的内部过程。认识到强化作用对于一个习得的行为是否发生有重要影响(而不是最初是否学习这种行为)。-大胆使用被传统行为主义所拒绝的认知概念,认为认知过程对行为具有积极主动的调节作用。-认为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改变。-仍坚持可观察性原则,以行为的研究为根本点。,主体,同样的境遇或社会刺激,消极的行为,积极的行为,不同的认知方式,新的新行为主义:,把心理学的对象由自我表现封闭的主体意识转变为可观察、证明的客观行为,将思辨的心理学改造为以直接经验材料为基础的实证科学,彻底摒弃了玄学性,

10、是心理学史上的一场革命。传统的行为主义者批评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行为主义,认为信念和期望这样一些认知过程对行为没有因果影响力。,二、对行为主义学派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评价,班图拉的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1974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杰 出科学贡献奖。他的理论及其 示范治疗方法体现了当代美国心理学的机能和实用精神。他的方法客观、精确和实验性,顺应了当代关注内部认知变量、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潮流。,二、对行为主义学派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评价,第三节 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认知学派从对外部的刺激和反应的分析转向注重对人的内部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来说明行为的动力。其理论要点有:人们不是

11、被动地面对世界中的种种事物,是把自己的知觉、思想和信念组织成简单的、有意义的形式。不管情境显得多么随意和杂乱,人们都会把某种概念应用于它,把某种意义赋予它。个体对于世界的知觉和解释,影响其自身在社会情境中的行为方式。,个体知觉研究(20世纪20年代),社会认知研究(20世纪40年代中期),人际关系、社会等领域的认知协调研究(20世纪50年代后期-),认知研究的发展,似动现象实验:把一个实际上静止的刺激知觉成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的实验,思维会给进入大脑的一些感觉以结构和意义。,格式塔心理学定律(114条)就近律:当我们看一系列类似物体时,我们倾向于以彼此距离很近的一些组或者集来感知它们。,相似律:

12、当相似和不相似的物体放在一起时,我们会把相似的物体看作一组,方向的连续律:在许多模式中,我们倾向于看见一些有内在的连续性或者方向的线条。,求简律:思维倾向于在复杂的模式中看见最简单的格式塔。即“看见最简单的形状的倾向”。,闭合律:我们看一个熟悉或者连贯性的模式时,如果有某个部分没有了,我们会把它加上去,并以最简单和最好的格式塔来感知它。,尺寸衡定律:一个已知尺寸的物体,拿到远处去的话,会给视网膜留下较小的一个图像,可是,我们感知到的却是真实大小。,行为的实质:人们的行动并非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通过主动积极的组织作用形成与情境一致的新的完形。行为的结果:并不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新的完

13、形。行为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神经通路的联系,而是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不是盲目地尝试错误,而是由于对情境顿悟而获得成功。,认知取向研究的基本观点,一、认知研究的发展,1.个体认知的研究:从整体和关系的角度,研究个体对客观物体的知觉过程,注重知觉对象物理特性对知觉的影响。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任何一种环境要引起人的行为反应,都必须通过一种相关的认知活动,对新事物的理解是对已有结构的突然改组。个体的物理场:人的生活空间(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自我状态,一、认知研究的发展,2.社会认知的研究:基于整体比局部重要的观点,将重点转移到影响个人的群体气氛、群体互动和社会环境方面,将知觉结构的研究转移到人的行为结构

14、研究,认为个体的需要会引起和环境之间的张力,只有需要得到满足,张力才会消除。个体的物理场:人的心理生活空间-自我状态群体的心理动力场:人的物理和社会关系(环境)-自我 群体中各种潜力动力的交互作用(群体-个体;群体成员间关系),一、认知研究的发展,3.归因研究:社会心理学家不再满足于社会认知过程的笼统研究,也不再试图建立能阐明社会认知整体过程的理论模型,逐渐被阐述社会认知过程本身的归因理论所代替。如果知与行之间发生矛盾,人们便尽量用某种方式解释这些矛盾,以便达到内部的认知协调统一状态。人的动力倾向性:认识平衡-认识不平衡-认识平衡,对于行为主义的全面反抗。认知学派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着重点在于,强

15、调必须根据人的认知过程来系统地理解社会行为,主张认知过程支配行为过程,尤其要注重认知对行为的动力学意义。,二、对认知学派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评价,肯定人具有认知外部世界、并根据认知成果进行决断的能力,人能够利用过去的经验和现在的认知结构主动地反映外部世界,调整自己的社会行为而与社会达到和谐一致,这些主张无疑张扬了人类的理性光芒。,二、对认知学派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评价,社会认知观点充分肯定了支配社会行为的内在认知过程的可预测性和可描述性,从而揭示了了解社会心理过程的可能性。,二、对认知学派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评价,第四节 符号互动学派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符号互动学派主要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

16、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其理论要点有:以进化论思想为铺垫指出,精神和人类之间的符号沟通可使人类能够进行对于生存来讲十分必要的合作。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人的行为就是主我和客我交互作用的产物。而首先要对事物、环境进行解释,然后做出积极地反应。社会是由代表心理过程的姿态和语言的交换构成的。,符号互动论的两大学派,以布鲁莫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重视用人文方法以M.库恩为代表的依阿华学派:重视以实证方法,一、不同符号互动学派的研究方法和观点,1、芝加哥学派由于相互作用,个性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之中,每次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所以很难采用实验、量表等方法进行研究,而且多数概念也无法给予操作主义定义,只能采用描

17、述、观察和谈话等人文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个性不断变化的实质在于冲动的我和规范的我之间不重复的连续的相互作用,在于个人和自我的经常对话,也在于个人对他人态度和行为的解释和评价。,2、依阿华学派采用操作主义定义,以实验方法证明米德的理论。个人行为决定于个人如何感知和解释世界和自身。强调规范的我的作用,认为行为是可以预测的。如果知道了个人的参照群体,就可以预测个人的自我评价,就可以预测个人的行为。个人按照他在群体中扮演的角色、所处的地位(不是隶属群体而是参照群体)形成自己的行动计划,他对自己的态度就表现在这个行动计划中。,一、不同符号互动学派的研究方法和观点,主张研究人所特有的东西,反对行为主义的观

18、点。它认为个性是社会现象,试图找出个性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强调个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社会心理学中社会学取向的主要流派,主要是“从复杂群体活动的社会整体出发,在这种复杂的群体活动中来分析个体的行为”。这样,就在方法论上纠正了还原论,从而为容纳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提供了可能。,二、对符号互动学派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评价,在分析社会交往、人际沟通上忽视了交往的具体内容,忽视了具体社会历史条件对交往、对个性形成的重大影响,甚至用个性变化去说明社会变化,同时它也忽视了情绪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这些都曾引起争论和批评。,二、对符号互动学派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评价,本章小结,1、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学说中不乏有关

19、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思想,其中尤以“本能”、“超我”、“人格发展”为核心的群体心理学学说最为明显。他之后的社会文化学派更将“社会”这一研究视角作为发展心理动力学派的必然立足点。2、发端于行为主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外部环境比内在心理机制更能影响人的行为,人类的社会行为主要通过社会学习习得和改变。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还特别指出,学习行为的获得与学习行为的表现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就行为表现而言,强化是必要因素;而就行为获得而言,强化只是促进因素之一。,本章小结,3、社会认知理论学家重视人的心理活动与结构,重点研究个体的认知结构,认为人类的行为受其内在认知过程的支配。社会认知的一致性理论与归因

20、理论是社会认知理论的两大传统亚理论范畴。4、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注重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并从复杂群体活动的社会整体出发分析个体的行为,为容纳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提供了可能。,本章小结,可以认为,上述理论对于我们理解人们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都是有所启发的。以上这些理论,我们尚不能也不必作出何者正确、何者错误的评论。每种理论在说明某种问题时可能有道理,而在另一类问题的解释上却显得不理想,这说明它们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彼此否定,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包含或补充,只是对社会心理现象的解释强调了不同的侧面,形成各自的概念与体系而已。,思考,简要评述精神分析流派、行为主义流派、社会认知流派和符号互动流派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教学满意度小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