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科感染控制ppt.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37741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净化科感染控制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血液净化科感染控制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血液净化科感染控制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血液净化科感染控制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血液净化科感染控制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净化科感染控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净化科感染控制ppt.ppt(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液净化科感染控制,科室布局,分区布局、设施设备符合相关规定血液透析室的建筑布局应当遵循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分明、标示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要求。辅助区:工作人员的更衣室、办公室;工作区: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间、候诊室、接诊室、储存室、污物处理间。,分区示意图,科室布局,分为三通道结构,有患者、工作人员、污物运输通道,不交叉。,日常清洁,1.透析室地面要求每天湿拖三次,见明显被污染表面,应用含有至少1.5g/L含氯消毒液覆盖消毒干净后,再湿拖。2.每班透析结束后,透析单元内机器台面,过床桌每班结束后使用含氯消毒毛巾擦拭,有明显污染处应应用含有

2、至少1g/L含氯消毒液覆盖消毒干净后,再擦拭。3.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应分别放置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内,并加盖。由专人送到指定的医疗废物处理地点处理,并有记录。4.透析患者及家属进入血液净化中心应更换拖鞋或穿鞋套,限制家属在透析室内随意走动。5.普通患者与经血源感染的患者应分区进行治疗,相应治疗车、血压计等护理用物也固定相应区域内,感染区每班透析结束后换下被服放于指定污染被服箱内。,病人感染控制的管理,1.病人进入透析室前应更换拖鞋,每人专用,自行保管。2.加强病人的健康教育及宣教,每位病人入院时护理人员均应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自我保健及防范知识的宣教。3.新病人首次透析前,常规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

3、肝炎标志物(甲肝标志物(HAV-IGM)乙肝(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丙肝抗体。测定梅毒及艾滋抗体。建立HCV HBV阳性血液病人透析记录,根据情况,每隔6个月进行肝炎标志物的复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册。对HBV阴性的患者建议接种HBV疫苗。每半年复查梅毒及HIV感染指标。4.如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阳性,应立即密切接触者进行相应的标志物检测。5.长期透析患者应该至少每6个月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等血源传染性疾病,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检查结果。6.应分机分区进行隔离透析,感染区的机器不能用于非感染患者的治疗。应配备感染患者专门的透析操

4、作的用品车,感染患者使用的设备和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应标识,护理人员相对固定。,工作人员感染控制的管理,1.人员应掌握和遵循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控制制度和规范。2.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区域应当换专用工作鞋,穿工作衣,医生与护士对病人进行有创诊断和治疗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帽子,对不同的病人进行操作时应洗手。,人员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手;在接触患者或者透析单元内可能被污染的物品表面时应戴手套,离开透析单元时,应脱下手套。接连进行各种操作和治疗时,每接触一个病人后都应用肥皂流动水或快速手消毒液消毒双手。双手直接接触传染病人和其他污物后,先用肥皂液和流动

5、水洗手然后再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双手。医务人员在以下操作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双手,操作时应戴口罩和手套:深静脉置管、静脉穿刺、处置血标本、处置插管及静脉通路、处理伤口。以下情况应强调洗手或快速手消毒液消毒双手:脱去个人保护装备后、开始操作前结束操作后、从同一患者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及伤口后、解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后、接触被污染的的物品后。,透析设备的感染控制,透析机 每班治疗结束后都应该进行机器内外的消毒,内部用专用的消毒液进行消毒,表面用含氯消毒毛巾擦拭。每天治疗结束后必须进行透析机的除钙、消毒。水处理设备 定期对水处理进行冲洗并记录,水滤过芯根据洁净度及水表压力决定,一般半个月更换一次,水处理半年到一年彻底消毒一次。床单位 每班透析结束后更换床单,一人一物。血压计 保持清洁,被学液,体液污染时先清洁再消毒,消毒用75%酒精或含氯500mg/L的消毒液侵泡30钟后再清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