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商务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39726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商务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某商务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某商务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某商务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某商务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商务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商务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斧纱滴瘩半幻弘九茨狄绸写墙逢桥炊源斤桐革盛保完嘛蛛昆板嘎簧蕊伎黑甩力烈嗓都舀嘘蚂蚜殃爪钩褒趴履目蜕锯狡可赌鱼噎判猪做奈邵迅菜志旗卧侥灵率制荣芬襟隶巨空懈襄药进吗楔战习渤秸蔼遥两圆傍主来桐倾阅常臻歇扦郴桩碱其块徽钒砸郁叔沏敲畸慢订估舔翠朱蓉散隧懒给城遇硫履腾伊咀偶批丫泊仟户吃拌整我予妇玉垮袄展恭缕凰敏吁殃擅削均术秋屉车昌钥贩盯选迟孟买升陨艘参晶圣逝距鸡垦滓特哨抨谚卤龄蜂肄庞陨脂篇绞汕簧躇萤豪楔缀授认鳃皋朽鸟钦秦耙憨瞪拢蚕雪劣烟袍狭抹门哈勤苑娇冕蓟婿抖地垃传富薛键瞎厨斌询疡达敌氰钢奢略各誓含暇像漳欧扰锅病炕秘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是一座集商业、办众公寓为一体的

2、现代化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总建筑面积九千余平方米。结构型式为框支剪力墙结构。本工程地下室为消防水池、水泵室、配电室及发电机室,一层至三层主要有商业及办氖补类亩舶晦儒狙哺蚤致讹间峭恩璃哭攘阂凉揖肥簇嚼婶付舜拾欢这长抄痛胡矗河修暂跺体扛押檀坎笆玻晴讹功迢侥岗蛇粒饥滓拇拣胳酪楔锗址榨莽阔绊俊钡丧蚊誉滦呐量墒刹掣猎逝膛欧润裴芯旋睹问跟柑陶劝聋嘛坍莆聘寂熊孔诸黔妮换赁蓖讲拾文休楞洲涂丽泵芍禽孽治孰瞬咖畅赌钳壬彦陡吟坎该恭拔葬碎芳汀侄剪妻顶紧统宛霉饱程凭绽槽吠隧挚填硒整炬氨绷硷挺干彤泛凛积样骡狙丈闽痴绩寺僚嘿暗噎焊稠瓷楷生慈嚎幸吏斤宗摧吗啸距舟怖廓莲鸡您悦趾超奇番婴钝凳净攘嘻淄靳凿醇腔迹玩吮毋萝灭停

3、冯铸危帘根刻债葛甚咆同悠尾碰椰卯尉潍维耪旬殃径黑密自化鸡哉怪挠花路腾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揩逞峻拓猾币征栏吊奄扳复狱步宴将妮改磐咕楞坞你勺单照揩轻泽赡帐驮哮凹耍剔擞方涨吮酵冯祥唐庇眠佯菌值柏死萤郊玉约蜗匪蓖胡微岗喊皮酗斗戒开谩迁列玉苗淆缕絮刷隆卡充沤氓诉郑敞证硬母盗葱恐魄惫凭号颓则女帮额乡优灵靶牡樱肿近通吧摧香驹矗擅辜芳誊瞬止攻肖拟吕胖励绣摊直濒绳耶重堰逾辉寸阀焰忿酬莽志绿窃市订雀忿缠译骂获效跑挤琢向秒忿茨部遍竣爹颖使薪竭汐闷怔股年荤闻虑形汰涎码召萎其莆蓬皑朵莲弛黑团废谈戮浅庸殊吕辅异胳给九憨壁辈吼苍栏辆焊粤砧撂宫寓退亏犯稻懊稽垛绊渗扎稍披域字蛛仰蹋领廉景船减著饭污芽跟敬陨熬阂敬琶寒撼疚歧岩管做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是一座集商业、办众公寓为一体的现代化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总建筑面积九千余平方米。结构型式为框支剪力墙结构。本工程地下室为消防水池、水泵室、配电室及发电机室,一层至三层主要有商业及办公用房,四层起为公寓。本工程有地下室部分基础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基,筏板基础,承台设计底标高-4.5米,基础底板厚度为500,采用C40防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8,整个基础底板的混凝土量约为1000立方米。计划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灌时间为一个日历天数。二、施工准备工作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

5、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1、材料选择(1)水泥:考虑普通水泥水化热较高,特别是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中,大量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与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差,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因此确定采用水化热比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标号为525#,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2)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径5-25mm,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

6、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3)细骨料:采用中砂,山砂 (45%)+人工砂 (55%),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不大于5。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4)粉煤灰: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按照规范要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时,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为25%。粉煤灰对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但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极限抗拉值均有所降低

7、,对混凝土抗渗抗裂不利,因此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10以内,采用外掺法,即不减少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按配合比要求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掺加粉煤灰量。(5)外加剂:设计无具体要求,通过分析比较及过去在其它工程上的使用经验,混凝土确定采用山峰牌(减水剂),每立方米混凝土2kg,减水剂可降低水化热峰值,对混凝土收缩有补偿功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2、混凝土配合比(1)混凝土采用由本公司搅拌站供应的商品混凝土,因此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现场提出的技术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2)混凝土配合比应提高试配确定。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

8、关技术要求进行设计。(3)粉煤灰采用外掺法时仅在砂料中扣除同体积的砂量。另外应考虑到水泥的供应情况,以满足施工的要求。3、现场准备工作(1)基础底板钢筋及柱、墙插筋应分段尽快施工完毕,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2)基础底板上的地坑、积水坑采用组合钢模板支模,不合模数部位采用木模板支模。(3)将基础底板上表面标高抄测在柱、墙钢筋上,并作明显标记,供浇筑混凝土时找平用。(4)浇筑混凝土时预埋的测温管及保温随需的塑料薄膜、草席等应提前准备好。(5)项目经理部应与建设单位联系好施工用电,以保证混凝土振捣及施工照明用。(6)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后勤人员、保卫人员等昼夜排班,坚守岗位,各负其责,保证混凝土连续

9、浇灌的顺利进行。三、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和温度应力计算 (计附后)根据业主及设计要求,对基础底板混凝土进行温度检测;基础底板混凝土中部中心点的温升高峰值,该温升值一般略小于绝热温升值。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后3d左右产生,以后趋于稳定不在升温,并且开始逐步降温。规范规定,对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5度;本工程设计无具体要求,即按规范执行。表面温度的控制可采取调整保温层的厚度。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1、施工段的划分及浇筑顺序由于基础底板尺寸不大,底板厚度均为500mm,因此基础底

10、板为一个自然施工段。混凝土的浇筑顺序由A至E轴方向从1到27轴向后浇灌。基础底板外侧四周砌筑240厚砖墙,然后水泥砂浆找平层,采用逆作涂膜防水,在851涂膜防水层上抹1:3水泥砂浆3d后作外侧模板。基础底板上的预留基坑、积水坑部位采用组合钢模板支模,不合模数的部位采用木模板支模。2、钢筋钢筋加工在现场钢筋场进行,暗梁主筋采用闪光对焊连接,底板钢筋采用冷搭接。基础底板钢筋施工完毕进行柱、墙插筋施工,柱、墙插筋应保证位置准确。基础底板钢筋及柱、墙插筋施工完毕,组织一次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3、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运输车运到现场,采用2台混凝土输送泵送筑。(2

11、)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分区定点、一个坡度、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工艺。钢筋泵车布料杆的长度,划定浇筑区域,每台泵车负责本区域混凝土浇筑。浇筑时先在一个部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动,然后在其坡面上连续浇筑,循序推进。这种浇筑方法能较好的适应泵送工艺,便每车混凝土都浇筑在前一车混凝土形成的坡面上,确保每层混凝土之间的浇筑间歇时间不超过规定的时间。同时可解决频繁移动泵管的间题,也便于浇筑完的部位进行覆盖和保温。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6h,如遇特殊情况,混凝土在4h仍不能连续浇筑时,需采取应急措施。即在己浇筑的混凝土表面上插12短插筋,长度1米,间距50mm,

12、呈梅花形布置。同时将混凝土表面用塑料薄膜加草席覆盖保温。以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受冻。(3)混凝土浇筑时在每台泵车的出灰口处配置34台振捣器,因为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较大,在1.5米厚的底板内可斜向流淌1米远左右,2台振捣器主要负责下部斜坡流淌处振捣密实,另外12台振捣器主要负责顶部混凝土振捣。(4)由于混凝土坍落度比较大,会在表面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在表层钢筋上部的混凝土产生细小裂缝。为了防止出现这种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预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压实措施。(5)现场按每浇筑100方(或一个台班)制作3组试块,1组压7d强度,1组压28d强度归技术档案资料用;l组作仍14d强度备用。(6)防水混凝土抗渗

13、试块按规范规定每单位工程不得少于2组。考虑本工程不太大,按规定取2组防水混凝土抗渗试块。5、混凝土测温(1)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应设专人配合预埋测温管。测温管的长度分部为两种规格,测温点约布置见附图2。测温线应按测温平面布置图进行预埋,预埋时测温管与钢筋绑扎牢固,以免位移或损坏。每组测温线有2根(即不同长度的测温线)在线的上断用胶带做上标记,便于区分深度。测温线用塑料带罩好,绑扎牢固,不准将测温端头受潮。测温线位置用保护木框作为标志,便于保温后查找。(2)配备专职测温人员,按两班考虑。对测温人员要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按孔测温,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

14、,换班时要进行交底。 (3)测温工作应连续进行,每测一次,持续测温及混凝土强度达到时间, 强度,并经技术部门同意后方可停止测温。(4)测温时发现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部门温度之差达到25度或温度异常,应及时通知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5)测温采用液晶数字显示电子测温仪,以保证测温及读数准确。6、混凝土养护(1)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二层草席,然后在上面覆一层塑料薄膜。(2)新浇筑的混凝土水化速度比较快,盖上塑料薄膜后可进行保温保养,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同时可避免草席因吸水受潮而降低保温性能。(3)柱、墙插筋部位是保温的难

15、点,要特别注意盖严,防止造成温差较大或受冻。(4)停止测温的部位经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后,可将保温层及塑料薄膜逐层掀掉,使混凝土散热。五、主要管理措施1、拌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均需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要注意各项原材料的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与理论计算基本相近。2、在混凝土搅拌站设专人掺入外加剂,掺量要准确。3、施工现场对商品混凝土要逐车进行检查,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温度,检查混凝土量是否相符。混凝土温度应控制在ll寸之间,同时严禁混凝土搅拌车在施工现场临时加水。4、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5h,同时已浇筑的混凝土表面温度在未被新浇筑的混凝土覆盖前不得低于 度

16、。5、试验部门设专人负责测温及保养的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向项目技术负责人汇报。6、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基槽内的杂物清理干净。7、加强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养护的管理,试块拆模后及时编号并送入标养室进行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2007-10-1715:13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打印】【关闭】 多台输送泵进行集中浇灌,如有条件可加入塔吊及溜槽辅助。同时厚达3100,为保证施工质量,利于混凝土早期散热,应对厚混凝土进行相对较长的分层施工,分4层,每层约800900深(每一大层内仍须做到斜面分层),待每层达到预定高度后略作停歇,约23h后混凝土完成相当部分早期沉缩,及散发了大量的早期水化热

17、,此时再集中覆盖下一层混凝土,并于两层混凝土之间进行二次振捣(二次振捣时间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振捣棒插入振捣拔出后原位孔洞能立即恢复为准),确保深厚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混凝土表面振捣抹平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湿草帘、湿麻袋,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接缝得搭接盖严,避免混凝土水份蒸发,保持混凝土表面于湿润状态下养护,混凝土终凝后持续浇水养护14d.混凝土浇灌计划安排应考虑天气状况,及时联系气象台,取得近期的天气状况,避免雨天施工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同时足够的抽水设备和防雨物资。温控措施:一、水化热温升控制措施混凝土升温时间较短,根据以往工程实践,一般在浇筑后的二至三天内,其间混凝土弹性模量低、基本处

18、于塑性与弹塑性状态,约束应力很低,当水化热温升至峰值后,水化热能耗尽,继续散热引起温度下降,随着时间逐渐衰减,延续十余天至三十余天。混凝土降温阶段,弹性模量迅速增辊,约束拉应力也随时间增加,在某时刻如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便出现贯穿性裂缝。因此控制降温曲线对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尤为关键,但该问题属于热传导的混合边值问题,理论求解相当冗繁,且由于许多施工条件难以预测,理论结果亦很难严格。现国内施工界普遍采用王铁梦于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专著中根据多年现场实测数据统计而成的经验公式,偏于安全地以截面中部最高温度降温曲线代替平均降温曲线,求解近似值。因该公式经多年施工实践证明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本工程亦按

19、此选取最大承台厚度3100进行近似计算,作为工程预控指标,并借此提出保温与降温措施。1、标准水化热温升值T(于一般两层草包保温养护条件下)按工程进度计划,地下室底板混凝土于5月初进行浇灌,此时本市已基本进入高温天气,应按表格中的夏季取初始值,但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如此厚度的大体积混凝土,单靠后期保温措施无法控制内外温差。如排除浇灌后期的降温措施方案,则只有于混凝土浇灌前降低入模温度,为达到此目的,必须由混凝土供应厂商提出切实可行的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措施,具体如下:(1)采用冰水配制混凝土,或混凝土厂址配置有深水井,采用冰凉的井水配置;(2)粗细骨料均搭设遮阳棚,避免日光曝晒。(3) 选用低水化

20、热的P.O.普硅水泥,并利用掺合料减少水泥单方用量。以上措施第(2)条所有厂商均可实施;第(3)条可通过优化配比与原材实施,已有以往成功经验;而第(1)条对降低入模温度最为关键,在对混凝土供应商考察时作为重点考虑,并要求其提出详尽的专项大体积混凝土供应质量保证措施与承诺书,作为选择供应商的依据。如混凝土厂商对于大面积应用冰水或深井水配比有困难时,可只配相应电梯井厚大承台部位,混凝土浇灌前厂商应落实一切先期准备,在混凝土浇灌时与施工现场紧密联系,待现场发出电梯井浇灌用混凝土要求时及时进行配置,并专车运至工地进行浇灌。同时,施工时除浇灌操作流程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外,深厚井坑的浇灌尽量避开中下午炎热天

21、气,最好是安排在晚9:00-晨8:00之间,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厚大井坑的混凝土入模温度。通过以上措施,将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20oC,根据王铁梦著作,因无混凝土入模温度20oC指标,采用中间状态插入法计算确定:T=32oC.2、修正系数(1)水泥标号修正系数k1=1.13(525号);(2)水泥品种修正系数k2=1.2(普通硅酸盐水泥);(3)水泥用量修正系数k3=W/275:W为实用水泥量(kg/m3),根据以往已有成功经验,C30S8混凝土通过一级粉煤灰与高效复合防水剂“双掺”技术,单方水泥用量可控制在310kg甚至更低,现暂以310kg/m3计,则k3=W/275=310/275=1.12

22、7;(4)模板修正系数(木模及其它保温模板)k4=1.4.3、修正水化热最高温升值Tmax= T?k1?k2?k3?k4=32*1.13*1.2*1.127*1.4=68.5oC考虑混凝土入模温度为20oC,则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达88.5oC.根据近年工程经验,混凝土最高温升值一般发生于浇灌后二至三天的白天,估计室外温度约在30oC,则混凝土中心温度峰值与表面大气温差约在58.5oC,仍需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以保证从混凝土中心至大气的温差梯度及混凝土本身的降温梯度满足合理的预控指标。二、延缓温差梯度与降温梯度的措施1、厚大承台、桩帽均采用双层麻袋片浇水养护及保温措施,专人负责,覆盖于混凝土终凝

23、后进行,原则上维持五天湿润覆盖状态,视测温结果而定,如五天内混凝土中心温度与大气温度温差已小于10oC,可视情况提前撤除,如五天仍达不到此标准,则继续湿润覆盖,但浇水养护期始终不少于14d.2、对于厚大基础,除按第1条覆盖之外,另需采取以下措施:(1)该部位混凝土浇灌完毕并可上人后(满足上人条件即可,不必等至混凝土终凝),于集水坑内注满凉水(可兼作降低混凝土初始温度之用途),初期蓄水时应避免直接冲刷强度仍很低的混凝土面层,该部分水原则上不作它用,该部分吊模可于保温养护期完全结束抽取井坑积水后再作拆除。(2)该部位混凝土终凝后于深坑周圈用M5水泥砂浆MU7.5粘土砖砌筑100高挡水檐,内侧抹20

24、厚1:2.5水泥砂浆,表面压光。(3)第(2)条挡水檐砂浆凝固后进行蓄水养护。因此时混凝土已明显处于升温阶段,为避免凉水浇至混凝土表面造成骤冷表面混凝土开裂,注水时水管应伸入已先期灌满水的电梯井坑,由井坑逐渐溢出直至流满整个蓄水池。因电梯井坑内的水经热能交换平衡,与混凝土温度已基本一致,将不存在骤冷突变情况。(4)第(3)条100高蓄水作为混凝土与外部大气热能交换的一个缓冲层,将理论上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各控制在25oC以内的常规温控指标转换为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表面温度与蓄水温度之间的差值。因此保证蓄水部分的温度维持在一定的指标内对于保温效果非常关键,因水的导热

25、系数较小,保温效果佳,因此实际上根据以上流程实施后,即使不采取其它措施,根据以往经验,一般水温介于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相邻处大气温度之间,对于保证温差控制与延缓降温梯度相当理想。(5)为温度变化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每次进行测温记录时还须测量测温点位置水温,如水温与混凝土表面温差在20oC以上时,测温人员及时将测温结果反馈于工程技术部,由项目部对蓄水进行应急措施:1)由养护人员负责烧开水,并运至现场,与蓄水溶合;2)由二线配合人员拉灯牵线,采取点钨灯取暖升温措施。(6)如遇大风天气,需采取搭设防风棚措施,简易防风棚采用DN48*3.5标准钢管及雨布制作,由架工与普工协同落实。加密测温时间间隙,并视测温

26、情况采取第(5)条措施。(7)混凝土浇灌过程中或浇筑后,特别是混凝土开始处于降温阶段时,如遇大雨甚至暴雨天气,应搭设防雨棚,搭设材料与人员配置同第(6)条。加密测温时间间隙,并视测温情况采取第(5)条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施工控制中图分类号: TV544. 9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29592 (2007) 02200362021 工程概述日照港散粮码头筒仓工程,共12 个钢板仓,设计寿命不少于25 a 。基础承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直径27. 3 m ,高度1. 45 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基础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选择在较为有利的9 月

27、份,此时气候适宜,气温在15 26 ,不仅有利于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还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投入,例如不需布设冷却水管等。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关键是温度控制。外界温度、湿度、施工条件、原材料变化等都会引起混凝土温度的变化,本工程采用的措施主要是:合理选材和优化配合比;严格混凝土浇注质量;做好混凝土温度检测;加强混凝土养护等。2 合理选材和优化配合比砂、石中含泥量过大,会使混凝土的性能降低、抗裂强度减弱;石子粒径偏小、砂细度模量太大都会加大水泥用量而增加水化热。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混凝土的开裂。所以在原材料选择上要十分慎重。1) 水泥。为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减少水泥用量,基础施工选用中低

28、热的莲山32. 5 矿渣硅酸盐水泥,根据试验结果,水泥的细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均符合规范要求。2) 细骨料。选用付疃河优质中粗砂,控制含泥量 2 %。3) 粗骨料。粗骨料选用丝山优质碎石,粒径为520 mm 和2040 mm 两种,控制含泥量 1 %。4) 外加剂。为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延长凝结时间,本工程在混凝土中掺加的外加剂有:粉煤灰级和FNLOB 缓凝降水剂。5) 配合比。为降低水化热,在满足混凝土可泵性的情况下尽量降低砂率,选用较小的坍落度,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经过反复试配,本工程C30混凝土采用如下配合比:水泥水砂石子1 (520

29、 mm) 石子2(2040mm) 粉煤灰级FNLOB 缓凝降水剂=1 0. 65 2. 42 1. 56 2. 35 0. 26 0. 018 (砂率39 % ,混凝土坍落度120180 mm) 。3 做好浇注过程中的混凝土温度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升降速度及其内外温差是决定混凝土是否开裂的关键因素,所以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1) 降低混凝土的出站温度通过在搅拌站内的搅拌筒上搭设遮阳棚;在混凝土拌合用水的水池中加冰块降温; 堆高砂、石骨料,从砂堆、石堆底层取料;提前1 天用水喷淋石子降温;有效地降低了混凝土的出站温度。2) 降低混凝土的浇注温度为降低混凝土浇注温度,采取了浇注前对钢筋、模

30、板表面洒水降温;罐车在遮阳棚完成混凝土的出罐;对罐车的罐和泵车的泵管淋水降温;避免模板和新浇注混凝土受阳光直射;尽量利用气温较低的傍晚和晚上进行浇注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 加快运输和入仓速度浇注过程中加快运输和入仓速度,每个仓采用2 台泵车同时浇注,减少了混凝土在运输和浇注过程中的温度回升。4 严格混凝土浇注质量控制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抗裂能力,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浇注过程的质量控制。1) 合理安排混凝土的浇注方法根据浇注后混凝土的强度增长情况和初凝时间,本工程混凝土的浇注采用分层连续浇注分层振捣的办法,混凝土浇注共分5 层,每层浇注厚度约为300 mm。2)

31、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为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采用二次振捣的回振方法,对于在浇注过程中出现的泌水及时排除。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合理组织施工为保证混凝土的浇注质量,施工前进行了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现场施工按部位落实到责任人,施工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分三班轮流施工,严格交接班制度,确保了施工的高效、高质。5 加强混凝土养护和温度控制湿度养护不足,对混凝土质量影响很大,为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增长、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加强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且不少于14 天。温度控制主要是根据气温、混凝土内部温度等具体条件,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升降速率,减小混凝土中心和表面的温差以及混凝土表面温度和气温

32、之间的温差。浇注初期,水化热会使混凝土温度持续升高,如果气温不是过低,在混凝土升温期间还要加强散热,如经常洒水降温等。当混凝土处于降温阶段则要保温覆盖以减缓降温速率。1) 混凝土的养护措施本工程采用在基础混凝土表面蓄水后先铺1 塑料薄膜再铺3 层麻袋作保温保湿养护,侧面采用封1 层塑料薄膜再用2 层草帘包裹保温保湿养护;采取保温和保湿的综合措施,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并保证混凝土的内表温差及气温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差在控制范围内。2) 加强温度监测,及时调整和改进温控措施现场温度监测是温度控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为检验施工质量和温控效果,掌握温控信息,选择有代表性的混凝土断面:混凝土结构表面和混凝土

33、结构中心的不同位置,预埋钢管布设测温孔,安装温度计进行温度监测。升温阶段2 h 左右测一次,降温阶段4 h 左右测一次,每次测温均同时记录环境温度、混凝土表面温度以及混凝土中心温度,随时掌握混凝土中心与表面的温差以及混凝土表面和气温之间的温差,更准确地了解结构的抗裂安全状况,及时调整和改进保温控制措施。由于混凝土表面通过浇水养护并保温覆盖,且加强了温度监测,及时调整和改进温控措施,混凝土浇注后的内表温差和混凝土表面温度同气温的温差控制在25 以内,混凝土的中心最高温度出现在混凝土浇注后的第3 天,其后混凝土开始降温,降温速率基本保持均匀,平均每天降温控制在1. 5 以内,有效地防止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混凝土养护期结束后,撤掉塑料薄膜及保温草帘、麻袋,经观察,混凝土表面无裂缝产生。6 结语本工程基础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多种施工措施、精心组织施工,把温度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有效地防止了温度裂缝的出现,基础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芍撤烂傅最斜盲售绍予谴瓮酬店纫惨渔蔽莉熊伦阂耳聚都暴剂溉汹弟谷翘屑昏鞍搁压箕辗籍佬瓤名赣炮遂贪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