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贞观政要-魏征反对征召中男入军》(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54016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训练:《贞观政要-魏征反对征召中男入军》(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贞观政要-魏征反对征召中男入军》(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贞观政要-魏征反对征召中男入军》(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训练:《贞观政要-魏征反对征召中男入军》(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训练:《贞观政要-魏征反对征召中男入军》(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训练:贞观政要魏征反对征召中男入军(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简点使右仆射封德彝等并欲中男十八已上,简点入军。敕三四出,征执奏以为不可。德彝重奏:“今见简点者云,次男内大有壮者。“太宗怒,乃出磐:“中男已上,虽未十八,身形壮大,亦取。”征又不从,不肯署敕。太宗召征,作色而待之,日:“中男若实小,自不点入军。若实大,亦可简取。于君何嫌,过作如此困热?朕不解公意!”征正色日:“臣闻羯泽取鱼,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畋,非不获兽,明年无兽。若次男已上,尽点入军,租赋杂徭,将何取给?且比年国家卫士,不堪攻战,岂为其少,但为礼遇失所,遂使人无斗心。若多点取人,其数虽

2、众,终是无用。若精简壮健,遇之以礼,人百其勇,何必在多?陛下每云,我之为君,以诚信待物,欲使官人百姓,并无矫伪之心。自登极已来,大事数件,皆是不信,复何以取信于人?”太宗愕然日:“所云不信,是何事也?”征日:“陛下初即位,诏书日:通租宿债,欠负官物,并悉原兔。即令所司,列为条例。秦府国司,亦非官场陛下自秦王为天子国司不为官物其余物复何所有?又关中免二年租调,关外给复一年。百姓蒙恩,无不欢悦。更有敕旨:今年目T多已役讫,若从此放兔,并是虚荷国恩。若已役已输,令全纳取了,所免者皆以来年为始散还之后,复更征收,百姓之心,不能无怪。来年为始,何以取信?又陛下所与共治天下者在于刺史、县令,常年貌阅,并悉

3、委之。至于简点,即疑其诈伪,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太宗日:“我见君固执不已,疑君蔽此事。今论国家不信,乃人情不通。我不寻思,过亦深矣。行事往往如此错失,天下何以为治乎?”乃停中男,赐金瓮一口。(节选自贞观政要,有删改)注中男:唐初规定百姓十六至二十一为中男,二十一以上为成丁。国司:这里指国家的一个部门。租调:赋税。貌阅:即“阅其貌以验老小之实”,是防止逃避赋役的措施。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亦非官A场B陛下C自秦王为D天子E国司不为F官物G其余物复H何所有?IL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

4、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敕,特指皇帝的诏书、命令,是皇帝个人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不可更改。B.固执,本义指坚持不懈,后多指坚持成见。文中太宗认为魏征过分坚持自己意见。C.逋,在文中指拖欠,与陈情表中“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逋”意思不同。D.白丁,泛指平民,按古代衣冠等级,平民只能穿没有任何染色的麻棉织成的衣服。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征不赞同封德彝等人关于征兵的主张。封德彝重奏后,唐太宗很生气,命令:未满十八岁的中男,只要身体壮大,亦可征召入军。B.唐太宗很不能理解魏征的做法,召他来问话;魏征正色以对,批评唐太宗做法的错误,表现了魏征

5、犯颜直谏、不避利害的可贵精神。C.魏征认为,皇帝虽然希望官吏百姓都没有矫饰虚伪之心,但自身却没有做到;而唐太宗认为自己诚信待物,对魏征的话惊愕、不满。D.唐太宗认识到是因为自己不了解民情而错怪了魏征,最后采纳了魏征的建议,并给予赏赐,显示出唐太宗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的品质。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若精简壮健,遇之以礼,人百其勇,何必在多?译文:(2)我不寻思,过亦深矣。行事往往如此错失,天下何以为治乎?译文:14 .魏征反对征召中男入军的理由有哪些?请概括。(3分)【答案解析】10. BEG11. A【解析】“个人意志”、“不可更改”错,唐朝时的“敕”要经过中书

6、省起草、皇帝过目,门下省复核、签署等程序。12. C【解析】“唐太宗不满”错误,于文无据。13. (1)如果精选健壮的人,用应有的礼遇对待他们,他们就会百倍地增加自己的勇气,哪里一定在于人多呢?(“精简”“遇之以礼”“百”各1分,句意1分)(2)我没有认真考虑,错误也是很严重的了。做事常常像这样失误,国家凭什么能够治理得好呢?(“深”“何以”“治”各1分,句意1分)14. 中男全部征召,赋税杂役无法征收。近年军队“不堪攻战”,不是因为人数少。没有信守承诺,无法让百姓官吏信任。(每点1分,共3分)【参考译文】简点使、右仆射封德彝等人,都想把年满十八岁以上未成壮丁的中男也征召入伍。敕书已制,进行审

7、议,魏征上奏认为不可以实行。封德彝又上奏说:“今天看到简点军士的官员说,在次男中有很多身强体壮的人。”太宗发怒,于是制敕:“中男以上,即使未满十八岁,只要身体强壮的,也可征召入伍。”魏征又不听从,不肯签署敕文。太宗将魏征、王珪都召来,怒形于色,对他们说:“中男如果确实瘦小,自然不能简点入军。如果身体确实强壮,也可以征召入伍。这对你们有什么妨碍?为什么要这样过于固执,我不了解你们的用意!”魏征严肃地回答说:“臣听说排尽池塘的水捕鱼,不是捕不到鱼,而是第二年就没有鱼可捕了;焚烧树林捕猎,不是抓不到野兽,而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可猎了。如果次男以上的男丁,都简点入军,那么租赋杂役将靠谁来供给?而且近年来

8、的士卒不能胜任攻城作战的要求,哪里是因为人数少,只是因为没有得到应有的礼遇,这使他们失去了斗志。如果再多多征召士卒,勉强充当杂役,士兵人数虽然增多了,但终究也没有什么用。如果精心选拔身体健壮的成年男子,以礼对待他们,那么人人都会勇气百倍,何必要那么多兵士?陛下常说,我做国君,以诚信对待他人,想要让官吏、百姓都没有矫饰虚伪的心思。但是自从陛下即位以来,有几件大事都是不守信用的,这又凭借什么取信于人呢?”太宗惊愕地说:“你所说的不守信用的事,是指哪些?”魏征说:“陛下刚即位时,下诏书说:过去欠下的租税债务,拖欠官府的财物,全部予以免除并且立刻命令主管部门,列为条例公布。但秦王府所征的租税和债物,却

9、不算在官府财物之列。陛下从秦王到天子,原秦王府所征调的财物都不算官府财物,那还有什么东西才算是官府财物呢?又如诏令关中免除两年租税,关外免除徭役一年。百姓蒙受皇恩,无不欢砍喜悦。随即却再下诏书:今年百姓大多已经服完徭役,如果从今年开始放兔,便都是空受皇恩。若是已经开始服役或缴纳租税的,今年仍然收纳了结,所免除的租税都从明年开始。免除租税的命令下达之后,又重新征收,这样百姓的心里,不能不感到奇怪。已经征得租税财物,就立即征召士卒入伍,所谓明年开始,让百姓凭什么相信?再如,共同治理国家的责任寄托在刺史和县令身上,每年清查户口,征收赋税,都委派他们去操办。到了选取土卒时,又怀疑他们弄虚作假。如此,希望下级诚实守信,不是很困难的吗?”太宗说:“我见你固执己见没完没了,怀疑你不大了解这些事情。现在你谈论的国家失信于民,是我不通民情。我没有认真思考,错误确实严重啊。处理事情常常像这样有过错失误,怎能治理好国家呢?”于是,下令停止征召中男入伍,赐给魏征金瓮一口,赐给王珪绢五十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