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曹刿为什么战前论“何以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曹刿为什么战前论“何以战”.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激僚奥什勾i麻论砌战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古文,也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齐鲁长勺之战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这里有一个一直让我困惑的问题:当时齐国剑拔弩张,鲁国的形势千钧一发,庄公和曹刿此时最应该讨论的是如何抓住主要矛盾,即如何退敌,而曹刿却在大敌当前之时与庄公讨论“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如果鲁国此时不能做到防御成功,不要说人心向背了,全国上到国君下到黎民,都将成为齐国的阶下囚。然而,作者却在此处着墨,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笔者通过反复研读课文和查阅资料,终于完成了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不仅解读了作者左丘明的本心,而且
2、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发掘到此文在当今和平年代的教育价值。在文中,曹刿无疑是一位有远谋的军事家。“齐师伐我”“公将战”,在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时,曹刿挺身而出,请求庄公接见。此时乡人劝阻,曹刿却回答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足见他对这次战争已有深远的考虑,对统治者的鄙陋也有深刻的认识。为了突出曹刿的深谋远虑,在文章第二段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时,文章把庄公和曹刿的不同指挥方式作了对比描述:写庄公,以“将鼓”“将逐”表现他在作战中不察敌情,要冒然进攻追击;写曹刿,以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他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把握战机。在第三段中,主要写曹刿论述这次战役取胜的原因。先用“既克,公
3、问其故”一句承上启下,自然引出曹刿的论述。这段论述用两个“夫”字依次带出两层意思:第一层以“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进攻的观点,回答了作战时为什么在“齐人三鼓”之后他才认为“可“鼓”的问题;第二层以“大国难测”,要谨防埋伏为根据,提出判断敌方真实动态的观点,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驰”的原因。这都说明了曹刿是一位有远谋的军事家。而曹刿的政治远见主要体现在第一段,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可是,为什么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时曹刿与庄公讨论作战的条件,而不讨论御敌之策呢?曹刿战前重视人民的力量固然不错,但是毕竟鲁国是弱国,而
4、且在春秋时代仅仅靠战前的“临时抱佛脚”一“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就可以御敌于千里之外了吗?当时齐军几乎已经全线进入到了鲁国的国境,这个时候再讨论作战的主要条件未免有些离谱,况且就算做到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也不见得会有立杆见影的效果。可是历史不容更改:曹刿和庄公当时的确是在讨论如何治理国家,而不是如何解决当下的兵祸之急:而曹刿恰恰也是在这样一场似乎不合时宜的战前讨论会后,使鲁军大获全胜,取得了保家卫国的旷世功勋,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弱军战胜强军的著名战例。我想,论战一开始,讨论的问题定会切中要害,即御敌的具体战术、兵器钱粮的筹备、兵士的调度指挥等。但是此时战争并没有开始,而讨论
5、自然也仅仅局限在估测阶段,至于临战阶段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谁也不敢说。如果此时作者对战前战术加以浓墨重彩,未免有纸上谈兵的嫌疑。换句话说,曹刿当时还尚未亲赴战场勘察,又怎么可能提前谋划出“彼竭我盈,故克之”的战术呢?如果真是这样,那左传就不是史书,而是神话了。所以,战前的论战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就是曹刿与庄公关于“何以战”的论述了。“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对庄公的两次回答,曹刿都予以否定,指出庄公所说的不过是“小惠”“小信”,并强调了“民从”和“孚”的重要性。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作战要依靠人民,于是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从这番对话中可以看出,曹刿求见庄公,
6、目的就是要使庄公认识到人心在战争中的作用,努力争取人民的支持,做到取信于民。我想,曹刿在请见庄公之前对于击溃齐军早已胸有成竹,他却在拜见庄公之时问庄公“何以战”,其实是在齐国大军压境、鲁庄公焦头烂额之时将多年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一B以民为本”渗透给庄公。所以,曹刿的厉害恰恰在于能够准确把握时机,适时提出自己的政治见解,可谓政治上深谋远虑。所以,作者左丘明在记录这一段历史时,故意把战略和治国理念放在了论战过程中,而把具体与齐国交战的战术运用融进了曹刿的临阵指挥当中,这样安排也饱含了作者的苦心。细想想,构建和谐、以民为本的理论无论是兵临城下还是太平盛世都是必须长期贯彻和执行的治国战略。不要说是春秋战国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了,就是在当下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战略都非常重要。文章在于读,在于品,更在于研。通过本次精心研读曹刿论战一文,我对古文有了新的认识。唐太宗说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就是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因此,读古文也应以现在的眼光、根据现在的问题来看过去,不仅解读往事,还要放眼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