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风向和风力 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58580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风向和风力 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8风向和风力 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8风向和风力 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8风向和风力 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风向和风力 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风向和风力 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8风向和风力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观测天气单元18.风向和风力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观测天气课题18.风向和风力课时1核心概念10.地球系统学习内容及要求10.1天气和气候34年级知道地球表面被大气包围着,大气是运动的;学会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并描述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学会使用仪器测量和记录气温、风力、风向、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并运用测量结果描述天气状况;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理解天气预报用语。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1.能说

2、明什么是风向和风力;2.会借助操作轻飘物体判断风向和风力,能复述“风级歌”的内容;科学思维通过阅读资料,列举龙卷风、台风等极端天气现象对人类的影响。探究实践1.能够用一些轻飘物体判断风向和风力。2.能够自制风向标和风力计,并测量风向和风力。态度责任1.体会到长期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价值的。2.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判断风向和风级。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利用“风级歌”,在自然场景中面对复合现象判断风级。教学准备教师:1.爱牛优化课件,学生:制风向

3、风力计的材料;用来观测风向的轻飘物体,如塑料袋、纸片、纸条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继续探索风向和风力的奥秘。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一)谜语导入1.出示谜语:水见它皱眉,花见它弯腰,树见它摇头,云见它就跑。(答一自然现象)(谜底:风)2.仔细观察这几幅画,找一找风的踪迹?(PPT出示)树叶在动,旗杆上的红旗飘了起来,衣服的飘动,窗帘的起伏3.虽然风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通过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风的影子,因为风就在我们身边。4.看看天气预报是如何描述风的,天气预报中是怎么描述有

4、风的天气的?(视频播放天气预报)偏北风四到六级。四到六级指的是什么?偏北风又指的是什么?5.揭示概念:描述风时主要描述“风向”和“风力意图解析:通过观察,让学生直观感知,风在生活中的踪迹,并通过天气预报中描述有风的天气的视频,既让学生明白了描述风的时候要注意风向和风力,从而自然地导入学习内容。复习引入,过渡自然,拉开新课学习的序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索(二)辨认风向、风力1.辨认风向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天气预报视频里的偏北风就是风向。回想晒太阳一课,我们怎样辨别方向的?游戏:吹纸巾,辨方向(请三位同学到前面,一位同学不同站位造风,其余两名同学指风向)学生分组游戏。2.辨认风力风力就是

5、风的强度。风力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的大小。一般用风级表示风的强度。天气预报视频里的四到六级。游戏:吹纸巾,辨强弱(请三位同学到前面,一位同学造风,其余两名同学排序风力)学生分组游戏。意图解析:由晒太阳引出前置概念,使学生回忆起对于方向的辨别,从而认识到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再经过一组游戏加深学生对于方向的概念,通过游戏让学生可以借助身边的轻飘物来初步判断风向和风力。(三)组装风力风向计,测量风力风向1.要比较准确地知道风力大小和风向就要使用工具测量,我们常常用风向风力计来测量。2.了解风力风向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四人小组合作一组装风力风向计观看风向风力计制作视频利用材料包小组合作组

6、装风向风力计合作要求:a.确保风向标和风杯要能自如的旋转b.注意音量控制(零级音量四级控)c.造作中注意安全4.室外测量风力及风向5.为了更准确测量风力,我们还可以用电子风力仪进行测量意图解析:通过观察组装风向风力计,直观地理解风向风力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通过亲身测量,领会记录天气信息的意义。三、研讨小结(四)风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1.学习“风级歌”2.风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3.总结:风可以带给我们很多资源和帮助,但同时也会带了不少灾难和困扰。因此我们只有全面认识风能源,并进行合理的利用其有利于人类的一面,而躲避其负面影响,从而与风和谐相处。意图解析:通过风级歌进一步熟悉风级与对应

7、的景物的变化,能有效提高学生辨认风力的准确率。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风对人类的好处和危害,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对天气知识的充分、精确的认识与掌握,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运用风能服务人类。四、拓展(五)提高与延伸1.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知识连续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记录气温、云量、雨量、风向、风力等各种数据,并填写记录表。意图解析:引导学生运用天气相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乐于与人合作,分析数据,描述天气,与环境和谐相处。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早晨,张同学看到国旗向东北方向飘动,所以此时吹的是()oA.东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2.小明奶奶早上洗了一些衣服,

8、晾在自家的院子里,然后上街买菜,这时天刮起了大风,回来后发现衣服全部都在院子的东南角,那么刮的风的风向可能是()0A.东南风B.西南风C.西北风I).东北风3.至少达到()级风时,我们走路难以打伞。A.6级B.5级C.4级D.10级4.风吹来的方向叫作风向,看到红旗飘向北方,风向是?()A.北风B.南风C.无法判断D.西风5,风速计上风杯转动速度越快,()oA.风速越快B.风速越慢C.风向转变越快D.无法判断二、判断题6.风级歌里把风一共划分为13级。()7.风能是一种清洁的不可再生能源。()8.七级迎风走不便。()9.我们在乡间考察,观察炊烟可以判断气温。()10龙卷风通常会带来暴力性的损害

9、。()参考答案:1.C2.C3.A4.B5.A6.7.8.9.X10.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风向和风力风向风吹来的方向风力风的强度八、课堂反思在教中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本课的教学过程既有成功也有不足。现将其总结如下:一、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提倡以探究为核心组织科学课程的教学,是此次科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我在设计风向和风速这课时,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了两次室外观测风的活动。第一次室外观测风,目的是了解学生观测风向和风力的已有经

10、验,从而找到本课知识的生长点。学生观测风的同时要填写一张观测表,内容包括:现在的风向、现在的风有多大。要求写出理由,而且理由越多越好。第二次观测风是在学生学习了目测的方法后进行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亲身实践的机会,让他们用所学的方法对风进行观测。前后两次对风进行观测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搜集证据的过程。各个小组把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如实地记录下来,作为他们观测风的第一手资料,为下面的学习活动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学生亲身经历了两次实际观测风的过程,不仅体验了学习科学的乐趣,也增长了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二、注重观测结果的汇报与交流这节课,为了促成学生回顾、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我注重让学生进行汇报与交流

11、,进一步深化认识。第一次对风进行观测后,我让各小组均把他们搜集整理的资料展现出来。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全体同学面前展示本组的观测结果,其他组员可以补充发言。这样就营造出一种民主的科学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尝试、体验科学交流活动的精神享受与乐趣。第二次汇报观测结果,先找一个小组汇报,其他小组如有不同结果再进行交流。最后,采用角色扮演这种教学活动方式,让学生当小小气象员,播报他们自己观测到的风向和风力,还可以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来播报风的情况。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汇报与交流的活动,能够逐渐使学生做到尊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实际观测风的探究活动,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不足之处:留给学生实际观测的时间不充足,导致部分学生观察的不够细致,解释观测结果的理由比较单一。本节课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风向和风力。这两个概念的定义是人为规定的,可以把这一信息在课上渗透给学生,以便使他们逐渐的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