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小猴子下山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2课时).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58748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小猴子下山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2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7小猴子下山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2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7小猴子下山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2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7小猴子下山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2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小猴子下山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2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小猴子下山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2课时).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7小猴子下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2课时)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小学语文年级一年级学期秋季课题小猴子下山教学目标1.认识“猴”“结”等字,读准多音字”结Z会写“块”“非”等7个字。2.理解“掰”、“摘”等动词的意思并学习运用;能根据问题提取信息。3.懂得做事情要明确目标,始终如一,不要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否则结果只能是空手而归的道理。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2.理解“掰”、“摘”等动词的意思并学习运用Q教学难点:1.理解“掰”、“摘”等动词的意思并学习运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上课

2、前老师想要考考大家,认识这个字吗?(出示甲骨文“山”)很多小朋友已经猜出来了,这是一个“山”字。在咱们连云港有一座著名的花果山,花果山又高又美,山上还有很多可爱的小猴子。今天小猴子下山来了跟老师一起读课题。小猴子很可爱,在读的时候“子”要轻轻读,我们再来读一读。小猴子下山会遇到什么呢?活动2:听故事,初感知1.先听老师讲故事,想一想小猴子下山都看到哪些事物?2.这些事物都是什么样的呢?小猴子看见了又会怎么做呢?请小朋友们把书打开翻到94页,自由朗读课文,注意:(1)读书姿势要端正(2)声音洪亮,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3)读后标出自然段序号3.课文一共5自然段,对照一下大屏幕,你标

3、正确了吗?活动3:认读生字1.这一课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识记的生字宝宝,和老师一起读一读。2.要识记的字可真不少呢,我们一起想办法记住它们吧。(1)先来看看“猴”这个字,你还认识这个偏旁吗?对了,反犬旁。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反犬旁的字吗?猫、狗、猪这些字都带有反犬旁,看来反犬旁的字大多和动物有关。(2)再来看看“结”这个字,有个小朋友通过查字典发现,这是一个多音字,当表示植物长果实的时候,读作jie,如开花结果。它还有一个读音是ji6,比如动物儿歌中“蜘蛛房前结网忙J结网。我们看看课文中的这句话,这里的“结”是结果实的意思,所以读一声,我们要在具体的句子中读准多字音。(3)看看这幅图,你看到什么?电影

4、院里坐满了人。“满”没有余地,全部充实。“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我们来积累几个和“满”有关的词语。(4)一起来看看“瓜”这个字,“瓜”在古代是这样写的,中间是果实,两边就像是瓜蔓,果实从瓜蔓中长出来,就是“瓜。伸出手,我们一起来写一写。(5)还有一些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你有没有发现什么?是呀,认真观察的小朋友一定发现了红色的字都和手部动作有关,黑色的两个字和脚部动作。3.下面我们把这些生字宝宝送回到课文中去,再来读一读课文吧。活动4:学写生字1.同学们读书读得非常认真,小猴子听了非常高兴。“非常”这个词在课文中出现了很多次,怎么样把它们写好呢?2.要想写好字,首先要来仔细观察字,看清每

5、个笔划的起笔、大小、位置,把它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们先来观察“非”字:两根旗杆六面旗,中间拉开小距离,左竖低,右竖高,二横短,三横长。3.再来看看“常”字,小字头紧凑,秃宝盖舒展,字形体小又扁,位于横中线上方。巾字略宽,竖写中央。上下重心要对正。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认识并积累了很多的生字。小猴子下山看到了玉米、桃子、西瓜和小兔子,为什么最后却空着手回家了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第二课时活动1: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猴子下山。还记得小猴子下山看到了哪些事物吗?没错,小猴子看到了玉米、桃子、西瓜和小兔子。这些事物长成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94页,我们重温一下课文。活动

6、2:积累词语1.小猴子下山看到了又大又多的玉米,又大又红的桃子,又大又圆的西瓜,还有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我们一起读读这些词。2.相信同学们一定读的很流利。词语可是有生命的,怎么把词语读活呢?我们在读的时候,脑海中就要想象画面。看这是什么?玉米宝宝们一个挨着一个,真是又大又多。“大”字我们可以通过重读的方式来强调,“多”字我们可以放慢速度,这样我们眼前真的就出现了一片金黄的玉米地。3、学习刚才的方法,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读“又大又红”“又大又圆4.同学们,仔细观察刚才我们读的这三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是的,它们都是又又的形式,一个词语写出了事物的两个特点。生活中你们也一定见到吃过玉米吧,我们还可以说玉

7、米又又呢?又香又甜的玉米,又黄又糯的玉米。不仅描写了玉米了颜色,还说到它的味道。你能不能也用这样的形式描述一种事物呢?小结:用上又又的形式,可以把事物描绘得更具体,更形象。下面咱们就把这些词语送到课文中,看看谁读得好。活动3:区分词语1.(读第一自然段)小猴子看见又大又多的玉米,他是怎么做的呢?(1)用两只手把东西分开,就是“掰二我们来看看“掰”这个字的字形:手、分、手,原来这个字的意思就藏在字里面呢!(2)想一想小猴子为什么要用两只手“掰”呢?为什么不是“拿”或摘”呢?因为玉米太大了,它只能用两只手“掰”下来,放在肩上“扛”着走。提手加“工”就是“扛、2.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了桃树下,它看到了

8、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这次它是怎么做的?(1)认识“扔”吗?能给它找个好朋友吗?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它?(2)小猴子扔了玉米去摘桃子。用手把东西拿下来就是“摘:3.桃子小小的,不能扛,小猴子用双手轻轻托着,这就是“捧二4.小猴子捧着桃子走到了一片瓜地里,它又是怎么做的呢?摘了西瓜后,小猴子是也是“捧”着吗?西瓜又大又圆,还很重,小猴子只能双手环绕,抱着走。5.最后小猴子看见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又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了。6.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些表示动作的字,而且分清了它们,下面跟老师一起做做动作操,活动活动我们小手。双手用力掰一瓣,小手轻轻摘一摘。双手托着捧一捧,小手围着抱一抱。活动5:学习运用一年级的小

9、朋友,就学会区分这些字了,已经很棒了!可是我们光学会区分还不行,如果会用一用,就更厉害了!请同学们从这些字中选择一个说一句话,并把它写在学习任务单上。小猴子下山看到了那么多的东西,为什么最后却空着手回家了呢?请你再来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根据故事大意帮助小猴子找到原因呢?有个小朋友读过课文后,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推断,找到了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小猴子见一个爱一个,选了这个又扔了那个,最后只能是竹篮子打水场空。大家可不能做这个没有目标,三心二意的小猴子呀。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积累了又又形式的词语,还认识了很多和动作有关的生字宝宝,并学会了运用。课后请小朋友,结合插图,一边做动作一边给家长讲讲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