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61794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8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8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8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8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8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材简析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的第5课,是对前面身体的结构、运动器官探究的一个延续。从本课的探究内容来看,是探究体内的消化器官,这不可能让孩子们钻进体内去研究,因此其教学难点主要在于无法给学生以探究的材料,难以保证其探究的有效性。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消化器官的功能和食物进入顺序,学生通过认识各部分消化器官的功能,可以初步明确,身体内部有一整套的器官来分解食物,食物进入人体以后是在一整套消化器官作用下才被吸收利用的。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模拟实验去感悟、探究,用画图和拼图的方式去验证获得知

2、识的情况,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行为习惯良好,动手能力较强,乐于倾听。这些学生渴望学习新知,对未知事物(尤其是自己体内的消化器官)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这将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情绪的激发,活跃课堂气氛。消化系统的知识,对这些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许多学生在前概念里都认为胃是最主要的消化场所,食物营养都是在胃里被吸收的,所以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存在着最大的困难就是无法直观化,大脑中原有的旧知识如何修正过来。故希望通过小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模拟实验熟悉消化器官的作用,通过先个人画图后小组拼图的方式验证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逐步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教学

3、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2 .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做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2.能查阅资料,了解食物在体内消化的知识,对照资料能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科学态度目标:1.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2.能够正确对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建立健康的生

4、活意识。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环保、节约粮食的理念。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各个消化器官的功能,理解器官的功能是由结构决定的。2.教学难点:理解消化道的蠕动,理解食物消化是由多个器官共同协作而完成的,建立系统和有联系的观点。教学准备小饼干,活动单,小资料,切碎的蔬菜和米饭,镶子,一次性自封口塑料袋,吸管,小烧杯,水,抹布,消化器官拼图教学过程课前: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小饼干,让同学们补充一下能量,接下来的课上得更有精神。给每位同学吃小饼干。奖励机制:出示饼干,告诉学生哪个小组最后的积分最多,就在课后奖励饼干。一、情境导入聚焦主题(5分钟)提问:刚刚每位同学都吃了一块小饼干,老师想问问大家,现

5、在那块小饼干去哪里了?(预设:肚子里、胃里等等)引出课题:老师就非常好奇,小饼干和每天吃的食物到底在我们的身体的经历了什么呢?大家还记得三年级的时候学习过一篇课文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请同学来讲讲这篇课文说了什么故事。(预设:一只蟋蟀被牛吃了进去,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番,顺利出来了。)那么食物是不是也在身体里旅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设计意图】:通过课前每位学生一块小饼干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以课后奖励确保课堂的活跃度。以课前吃的饼干和三年级学过的课文,更自然地引出课题。二、初步感知绘制路线(8分钟)提问: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身体内部有着许多器官,那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课外知识

6、来推测一下,刚刚我们吃下去的小饼干都在我们的身体里经过了哪些器官?它的旅行路线是怎么样的?把你的推测用画笔记录下来,画在你们的活动记录单上。(5分钟,哪个组时间一到安静得最快积1分)希沃同屏展示2-3位同学绘制的“饼干的旅行路线”(3分钟)提问:大家的旅行路线都不太一样,那到底什么样的路线才是最符合实际的呢?我们一起跟着饼干来看一下。【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画出食物旅行图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并没有直接指出学生的正误,意在让学生通过之后的学习自己发现问题,进行自我修正。三、小组合作深入了解(10分钟)阅读一块饼干的旅行和小资料,小组合作写一写饼干的旅行路线,即依次经过的器官及其功能特点,填写表格

7、。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巡视,看看学生的学习情况,请完成速度最快的小组上台利用板贴将功能特点罗列出来。器官特点功能【设计意图】:通过阅读一块饼干的旅行这篇很有趣味的文章,并结合小资料,小组合作完成表格,以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提炼概括的能力。而学生自己找出顺序和功能特点相比教师传授性的讲解,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四、模拟实验进一步感知(10分钟)出示吸管和塑料袋,提问:我们可以利用吸管和塑料袋模拟哪两个消化器官?(预设:吸管模拟食道,塑料袋模拟胃)课件出示实验步骤:将食物放进吸管里,将食物运输到塑料袋中。(3分钟)取出吸管,封好塑料袋,揉捏塑料袋来观察食物的变化。(2分钟)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记录下食物发生的

8、变化、遇到的问题及原因。(2分钟)请2个小组分享。强调:第一个铃声响起时,完成步骤一,开始步骤二;第二个铃声响起时,整理实验材料,纪录问题;第三个铃声响起时,结束一切动作,准备分享。师:那么食物在经历了胃的进一步磨碎和分解之后,还会经过小肠的吸收,在大肠中形成粪便,最终排出体外。【设计意图】:模拟食道和胃的作用的实验,能亲身感受到两者的功能,并能通过实验感受到吃饭时要细嚼慢咽,食物在胃里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才能被进一步磨碎和消化,食道的运输和胃的蠕动对学生来说都有趣味,第一次体验会出现把控不住时间,所以在这个环节设计了三个铃声和计时器,以便于控制时间。五、小组拼图修正认识(5分钟)现在,我们已

9、经对消化器官和食物的消化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了食物在我们体内的旅行就是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每个消化器官发挥各自的作用,互相合作,一起来消化食物、吸收营养。那么,大家现在再看看自己一开始画的图,是不是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呢?请每个小组的材料员来领取拼图材料,小组合作完成消化器官图,完成后希沃同屏展示。完成最快的小组利用板贴上黑板完成拼图。【设计意图】:以拼图的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降低再次修正消化器官图的难度,小组合作,让学生对科学课保持持续的兴趣。同样使学生对消化器官的特征有进一步的认识,锻炼了小组合作和动手能力。六、拓展认识健康生活提问:同学们觉得我们的消化器官重要吗?(预设:重要)那我们平

10、时可以怎么保护它们呢?(预设:要细嚼慢咽,吃饭时不讲话,按时吃保等等)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总结了不少饮食方法,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要想身体好,早餐要吃饱。吃饭不要闹,吃饱不要跑。少吃多滋味,贪吃坏肠胃。饮食要卫生,大家需记牢。小结: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收获不少,在之后的日子里,要注意饮食习惯哦!【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消化器官的重要性,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护消化器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情境引入、初步感知、阅读资料、模拟实验、拓展知识这几个教学环节。一、情境引入,以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在课的开始我便以学

11、生最感兴趣的吃小饼干和三年级学过的课文在牛肚子里的旅行来引入,很自然的引出课题: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二、将猜想、实验、思考、交流这些探究的科学过程充分让学生经历,在探究中学会探究。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用模拟实验来感知食管的蠕动运输和胃的蠕动形成食糜,对于食物在体内的其他地方的旅行学生可能感受得不是很明显,在此环节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通过阅读文章和小资料来研究研究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路线。三、激发科学情趣,懂得科学道理。对于消化系统各器官的特征和作用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我采用课件演示和模拟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在重新绘制消化器官图这一环节改为了拼图的方式,这样既形象又直观,既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又顺理成章的解决了教学难点。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会经历一次自己的初始想法与事实相对照,完成对消化过程、消化器官的再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不足:在阅读文章和资料部分的填写表格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应该降低适当的难度,而且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准确的地方没有加以强调,有些操之过急,没有充分的考虑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导致时间严重超时,以后在课前一定要考虑周全,备课要注意细节,注重设计的科学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