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插图资源助力学生成长 论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63606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助插图资源助力学生成长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借助插图资源助力学生成长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借助插图资源助力学生成长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借助插图资源助力学生成长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借助插图资源助力学生成长 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借助插图资源助力学生成长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助插图资源助力学生成长 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借助插图资源,助力学生成长摘要:插图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充分揣摩编者的意图,认识到教材中插图的功效,极力挖掘插图中的教学价值,并以此作为教学突破口,借助插图,有效识字;借助插图,促进读文;借助插图,训练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助力学生成长。关键词:插图,识字,阅读教学,表达,学习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增强学生“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者根据课文的内容和特点精心编排的,不仅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是教师引领学生识字、读书,练习表达的有

2、效资源。教师应根据插图与文本内容的特点,因需设教,把插图的教学价值落到实处,继而真正落实“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一、借助插图,有效识字识字教学中,教师如果生硬地把生字强塞给学生,会大大扼杀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丰富多彩的插图入手,为学生创设恰当的学习环境,把抽象的生字形象化,以帮助学生轻松地识字。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上册第4课日月水火时,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资源,引领学生识字,如认识“日、月、水、火、山、石、田、土这些生字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认真观察这些生字旁边的插图,再说说这些生字与旁边的插图有什么共同点。当学生发现它们相似的时候,教师再趁机

3、把象形字的特点引入课堂,借机告诉学生象形字是我国最早记载的文字。在此基础上,教师借助多媒体把这些生字由古至今的演变规律播放给学生看,这样教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能够真正识得清、记得牢,识字效果显著。如中华美食一课的插图最多,插图上的内容也最为吸引人,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烤鸭、水煮鱼等等,栩栩如生的插图刺激着学生的感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中国美食的兴趣和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好奇,学生在直观插图的刺激下,既学文,又识物,达到了一举多得的学习效果。教学中,教师凭借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识字,认识事物,可以把生字的学习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

4、情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二、借助插图,促进读文插图作为小学语文教村中的一项重要资源,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1、利用插图导入新课阅读研究心理表明:阅读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期待的水平和驾驭期待的技巧,如果开课伊始教师就能牢牢地吸引学生,将会给整节课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拿到课本后都会津津有味地翻看插图,可见,插图对学生富有吸引力。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契机,从课文的插图入手,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好奇心,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课堂。如再见了亲人的插图,图上是志愿军战士从火车窗

5、探出半截身子,向送行的人们挥手告别,送行的男女老少泪流满面。看着图学生就问了:“志愿军要告别的人是谁?”“为什么要向他们告别?“他们之间发生过什么事?结合插图学生提出的一连串的问题,犹如在孩子情感的小河里投入了几颗石子,孩子们情感的小河立刻荡漾起来,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了一份关注与期待,于是迫不及待地读起课文来。又如巨人的花园,一开课教师可从插图入手,孩子们立刻会被插图的欢乐场面吸引,有的说:“孩子们正围着巨人做游戏。”有的说:“巨人和孩子们在一起可开心啦!”等,于是,教师可以顺势引导是啊,你看他们在一起是多么高兴啊,可是,一开始巨人可不是这样和蔼的,到底他们之间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来读读这个

6、有趣的故事。学生兴趣被调动。立即投入到课文学习中。2、利用插图理解课文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文章的中心词是“借”。“借”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借尾巴呢?除此之外,文中还有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拨、赶、甩等。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要想从字面上理解词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就可以借助图画来帮助学生阅读,教师可借助文中与小鱼燕子老牛对应的三幅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小鱼、燕子、老牛的尾巴;再说说这些尾巴在做什么,能不能借给别人,为什么;再把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对重点语句的阅读指导上,鼓励学生读好“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等句子。通过这样的阅读活动,学生会对“借

7、字产生不一样的阅读感受,能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真正走向深入。可见,利用插图来展开教学,真正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新鲜与秘妙。再如千人糕一课,其中两幅插图直接呈现了千人糕的材料与制作过程,从其形式来看,可以说是一卷色彩鲜艳的连环画,从其思想来看,可以从中品出一种浓烈的劳动情结。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文中爸爸所说的内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从中了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继而对文中“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这句话进行品析,为学生准确把握文本内容,精准理解文本主题埋下伏笔。3、利用插图渗透德育教材中部分插图并不直接反映文本情节,而只是与文本有所关联,由于缺少故事情节,不少教师往

8、往会对其忽略。针对这一类插图,教师应该在插图外做文章,围绕插图所描述的特定事物,进行有效拓展,深挖其中所蕴藏的育人因素,以深化学生的思想感情。如胖乎乎的小手一课,其中的插图是四幅水彩连环画,主要内容是兰兰用自己胖乎乎的小手,给爸爸拿拖鞋,给妈妈洗手绢,帮姥姥挠痒痒。先引导学生看图说话,读课文,再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说说自己的小手帮助爸爸妈妈做了哪些事情。这样的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思想认同,达到较好的教育作用,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从而更好地唤醒他们的亲情意识。再如吃水不忘控井人这一课,从课文来看,内容短小精悍,但是插图内涵却极为丰富,选择的是实景摄影照片,对此,教师围绕“井做文章,先

9、给生讲解当时还没有自来水,农村里吃水主要靠井,接着借助插图中的文字,有机拓展相关视频、图片让学生了解到这口井的由来,继而逐步过渡到毛主席的故事,过渡到当时的革命故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乡亲们的朴素情感的同时,还穿插了革命传统教育,为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借助插图,训练表达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课文中的插图凝聚了笔者的心血,画面上的内容虽有限,但有限的画面却更容易引发无限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文插图生动形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学生理解文本。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可紧密结合文本与插图,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体会文字所表达

10、的意境,训练表达,发展语言。1、体会图中意境,发展语言如教学风娃娃一课,深文描写了风娃娃吹跑风筝以及风筝在空中摇摇摆摆,有的还翻起了跟头的画面。为了促进学生对这些形象化语言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表达出来,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学生说:你们瞧,风等线被风吹断了,挂在了树枝上。有的学生说:“快看,快看,风小了,有个风筝就快挨着地面了,突然又被一阵大风吹得老高老高.学生借助课文插图进行想象表达,赋予课堂更多的精彩。再如学习唐朝诗人杜牧写的山行时,课文插图中:山顶白云缭绕,山中红叶片片,小径弯弯曲曲美景跃然纸上。教师让学生一边读诗句,一边看图想象:山上的鸟

11、儿在歌唱,树叶在跳舞,白云在飘动,诗人心情愉快,面带笑容,迈着轻松的步子学生体会着画面优美的意境,再把想到的写下来。2、体会图外意蕴,发展语言如一匹出色的“马”这一课的插图很有意思。在第一页的插图上,不仅画有“我和爸爸妈妈在郊外散步的情景,还画了妹妹“骑马奔驰的情景,这幅图给人一种春意盎然之感,可是在第二页的插图上却只有小花,小草和淙淙的流水,没有其他人物或者景物,借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这儿还有其他人吗?他们会来这儿做什么?春天的傍晚还会有哪些景色?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提升。再如山行这首古诗,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后,教师让画面“动起来,配上画外音,介绍创作背景,带领学生走进优美的山林里,体会诗人杜牧热爱大向然的思想感情,同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用笔表达画外的意境,领略诗句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敢开说,敢于写,插图成了培养他们表达力的工具。综上所述,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材插图的重要性,根据课文的特点,借助插图,灵活运用课文插图,主动搭建平台,创新教学方式,以增强学生“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意识,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