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高等教育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高等教育发展规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十五五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为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和竞争力,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城市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十四五以来,坚持以内涵发展为重点,着力补齐突出短板,高等教育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布局结构持续优化,高校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高校领导进一步加强。成立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加强高校的建设具体措施,出台加强高校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高校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每年组织高校管理能力培训,全覆盖开展高校培训,选树一流示范项目50个,近100o个规范化建设达标,专任
2、双带头配备实现全覆盖,基层建质量进一步提升。普及程度进一步提升。持续加大高等教育投入,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新增8所高等学校,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5万人;建成区域性职教园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5%,较十三五时期增长了42%,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办学结构进一步丰富。现有高等学校15所,高等职业学校和专科学校15所,涵盖普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形成了公办高校为主,民办高校为重要力量的高等教育体系,教育资源进一步保障了不同区域人群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服务水平进一步。普通高校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3万人,普通本专毕业生40万人,毕业生升学率、就业率显著提升。推动产教
3、融合建设试点工作,职业教育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日渐明显。十五五时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实施教育强城的攻坚期。高等教育任重道远,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和群众期盼相对照,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在经济文化地位,与人才强城市、创新强城市首位战略要求,与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还不匹配。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学科专业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需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原始创新需要更加重视,标志性成果需要进一步培育;高校办学活力需要进一步激发和释放,实现发展的动能转换需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待提高。二、总体
4、思路(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扩充优质高等教育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校创新服务能力,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全力提升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着力打造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贡献更多的实践、样本,为争创现代先行城市和高质量发展建设示范区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二)发展目标。到2030年,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明显提升,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建成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高等学校办学层次类型和
5、布局结构持续优化,与战略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匹配;人才培养质量和保障水平全面提高,符合科技创新规律,适应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源头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化办学水平切实提升,办学体制机制优势彰显;高校在同层次、同类型高校中进入领先行列,一批学科进入一流和顶尖水平;办学规模适度扩大,总体办学条件达到或超过平均水平,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智慧教育新生态稳步构建;到2035年,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总体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市,有力推动基本建成教育强市、科技强城市、人才强城市。1、人才培养规模目标。稳步扩大高
6、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0%,适应普及化发展阶段的多元、优质高等教育体系更加成熟。到2030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100万人左右,其中研究生在学规模20万人以上。2、人才培养层次目标。提升劳动力人口整体素质和受教育水平,适度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重心。积极扩大研究生规模,适度扩大本科生规模,稳步扩大高职生规模。到2030年,力争新增职业技术大学达到5所。3、人才培养学科结构目标。立足城市功能定位和经济转型升级,合理优化人才培养类别结构。根据高校学科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综合考虑未来行业人才需求结构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变化,全面深化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到2030年
7、,理工农医类专业在校生比例提高到60%o4、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目标。到2030年,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达到5个,级高层次人才达到100O名,本科一流专业达到200门,一流课程达到200门,级重点科研室新增5个,级工程研发平台新增5个,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新增5项。三、主要任务(一)实施高校特色发展工程1.构建高水平大学建设生态体系。不断完善高校空间布局,统筹高等教育入学需求和资源配置,支持高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发展能级。优化资源配置,引导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向市区和核心区重点聚集。大力实施国内外名校筑巢引凤工程,多渠道多形式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来市开展合作办学。支持省重点建设高校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合作,
8、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加快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建设。推进资源整合和合作帮扶,培育发展顶尖大学和顶尖学科,推动建设一批新型特色学院。稳妥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因校施策,全面融入地方发展。支持优质高校拓展办学空间,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整合。2、推进各类高校特色发展。力口强应用型高校建设,支持一批应用型高校走在前列。加快高水平师范教育,加大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建设力度。引导和促进高校合理定位、高质量发展,在不同类型、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支持大学打造一流大学,支持大学开展新型省部共建,建设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学,支持美术学院、大学等加快一流学科建设,支持工业大学、师范大学等高校创建国内一流大学,引领辐射带
9、动高等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支持一批特色鲜明的高校创建国内特色高水平大学。支持一批行业特色院校加快发展,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精准服务。(二)实施立德树人提升工程坚持不懈推进特色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构建高水平育人体系。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设特色在的实践课说等选修课。充分发挥特色思想重要萌发地的优势,组织高校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结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等新实践,努力形成一批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重点扶持10所高校学院建设,争创重点学院。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探索实施高校思想教育质量提升,深化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强化大学生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强高校青年培养工程建设。推动核
10、心文化教育的深度契合,培育传承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全面推进课程建设,着力构建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体现时代要求、彰显特色的课程体系,提升广大教师开展课程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完善协同推进课程建设的体制机制,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建设工作格局。(三)实施人才培养工程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等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构建适应数字时代的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紧密对接重大产业行业发展需求,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推进辅修专业制度改革,开展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试点,推进校企联合培养、定向培养
11、,打通人才培养、就业发展等堵点难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设置5个左右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创新拔尖学生培养机制,培养一批勇攀科学高峰、推动科学文化发展的优秀拔尖人才。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在科教协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资源配置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路,加强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建成5个左右集成融合创新平台、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大力推动现代产业学院、技术学院建设。2、深化教育教学课程改革。围绕专业、课程、课堂,推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引领高校专业内涵提升,重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
12、课程内容重构,优化公共课、学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结构;加快推动高校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完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制度。对接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打造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科研教学和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加强一流课程建设,推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推进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高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3、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坚持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目标,紧密对接高层次人才需求,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深化制度改
13、革,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质量管理,重视科研育人和学术规范教育。根据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特点,分类制定培养方案、标准和评价机制,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扎实推进分类培养;在继续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强化研究生课程的系统性、前沿性和特色化,推进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模式,积极探索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批科教、产教融合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深入实施高素质复合型层次高中教师培养试点,积极实施农村学校教育培养计划,进一步扩大教育类研究生培养规模。4、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优质创新创业课程建
14、设,建设一批创新创业教育优质在线开放课程、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进一步深化高校创业学院建设,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创新创业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以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科研训练、创新创业大赛等项目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敢创会创的精神和能力。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服务,引导大学生重点围绕省的优势特色产业开展自主创业,落实好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支持政策,大学生创业率保持领先水平。拓展就业新渠道,构建适应新动能发展、新就业形态的工作机制,支持毕业生到新业态就业,鼓励毕
15、业生到西部、基层、重点单位和组织实习任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完善企业、学校在大学生就业、实习等环节的合作与支持机制,推进学生高质量就业。5、完善人才选拔机制。深化和完善高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强基计划引领下的高校计划、培养体系、管理方式的系统改革,加快推进人才需求预测机制,推动本科高校形成计划、人才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加快推进研究生考试录取制度改革,推动中外联合研究生,扩大高校学术团队,健全机制。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设置10个左右青年英才培养基地,探索强基计划引领下的高校计划、培养体系、管理方式、评价标准、质量保障的系统改革,形成示范经验。(四)实施学科专业提升工程1.完善
16、学科专业建设体系。推动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围绕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等,推动组建若干学科联盟,促进学科强强联合、集聚发展。按照优势学科登峰、薄弱学科提质、新兴学科发展、交叉学科凸起的思路z实施学科程,优化整合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省一流学科建设工程,加强登峰学科、优势特色学科、省一流学科(A类)和省一流学科(B类)建设。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持续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建设,超前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急需的学科专业,重点打造集成科学与工程等交叉学科专业,探索建立交叉学科发展特区;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导向,积极升级传统专业,按需筹建新兴专业,引导高校调减办学条
17、件不足、重复率高、就业率低、不符合学校发展定位的学科专业。实施高水平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计划,布局建设20个左右高水平学科创新平台和前沿学科中心,着力培育基础学科、交叉学科相关领域的新增长点。2、持续完善和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学科专业集群建设,完善学科专业集群建设机制,大力培育特色优势学科专业群。完善学科专业增设和退出机制,形成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建设格局。进一步引导高校突出专业建设特色和优势,加强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专业,打造专业建设高地。鼓励高校对标建设本科专业,持续推进各类专业评估工作。围绕战略需求和学术前沿,遵循学科发展规律,着力凝练学科方向,强化特色,扩大优势,打造新
18、的学科高峰,鼓励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科在不同领域和方向建成一流,不断提升学科影响力和高等教育整体实力。(五)实施创新发展提升工程1.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发展。支持高校充分发挥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优势,作为牵头单位承接重点研发计划、承担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构筑基础科研高地。完善高校基础研究项目长期培育和保障机制,培养和稳定一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团队,营造敢于原始创新的环境和文化,鼓励大胆假设、认真求证,围绕物质科学、量子科学、空间科学等开展探索,推动产出原创性、标志性成果,支撑重大技术创新突破和产业转型提升,解决一批面向重大需
19、求的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2、推进前沿技术研究。强化前瞻布局和主动谋划、布局和攻关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鼓励和支持高校瞄准科技前沿,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协同攻关。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高校学科方向聚焦和特色凝练为目标,以解决产业链中卡脖子关键技术和短板领域为突破口,发挥科创高地创新优势,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为牵引,力争取得一批填补空白、引领未来的科技成果,提升学科显现度。3、推动交叉融合研究。增强交叉融合意识,建立学科高水平交叉融合的奖励机制,鼓励各学校、各学科打破壁垒,开展以重大科技命题为纽带的协同创新,探索科学研究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
20、和新技术。支持开展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研究,加强数字化改革理论体系研究,着力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举措、新模式。4、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实施高校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跃升工程。支持高校积极参与科研体系建设,争创级科技创新平台,谋划构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对科研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端智库等特别重大的平台建设,一事一议、综合施策、重点支持。全面评估现有平台建设绩效,滚动建设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产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创新揭榜挂帅机制,组织高校科技工作者集中力量打攻坚战,努力提升高校创新服务能力。加快碳达峰、碳中和等急需领域的创新研究平台建设。5、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1、推动高校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全面实施社会服务深耕工程,优化科技创新链条,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效能。突出转化应用导向,打造知识产权管理与技术转移专业人才队伍,提升专利创造质量和运用效益。对接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需求,深化互联网+科技服务,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促进科技成果有效对接。探索建立跨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打造一批实体化运行的新型高能级成果转化载体。与龙头企业合作,设立一批省级高校师生创新服务示范基地开展实体化运作。(六)实施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高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事业总体发展规
22、划,摆在教师培养考核首位,并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建设一批师德涵养基地,探索建立教师从教行为负面清单制度和违规处理结果记录制度,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建立统一领导、齐抓共管、教师自我约束、强化信用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提升教师地位,树立优秀教师典型,探索建立教师荣誉制度。新进教师入职培训、研究生导师上岗培训、班主任岗前培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中层干部和后备干部培训、青年骨干理论培训等各类教职工的培训活动,将师德师风建设列为培训或研修的必修专题,重点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2、全面提升师资水平。把人才引育作为高校一把手工程,强
23、化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抓好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人才引育对优势特色学科发展的支撑度和匹配性。实施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强青蓝系列行动,整体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建立教师多元补充机制,提高教师队伍博士比例,大力引进顶尖人才,支持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学科面向全球遴选学术校长、学术院长,探索设立杰出人才工作室,加大从优秀博士后队伍中选拔教师力度。以评价考核为驱动,加强政策引导,提升教师队伍博士学位比例。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建立研究生产业导师制度,完善高水平研究生导师培训体系,打造若干高水平研究生导师团队。实施职业院校教师双师双能培育工程,健全高校教师与行业企业技术人才交流互派机制,到2030年高职院校
24、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队伍比例85%以上。(七)实施扩大融合开放工程1.推动人才培养化。鼓励高校引进知名大学合作举办本科层次以上的办学机构或项目,不断拓展和优化开放办学布局,努力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探索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监控体系、支撑保障体系以及学生教育新模式。持续拓展师生互派、学分互认等合作渠道,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组织人才和区域研究人才。搭建平台,助推优秀人才引进,完善互兼互派的共享机制。引进境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与高校合作建立科研机构、高新特人才与技术孵化基地,探索建立高校对外技术引进、技术转移、技术援助等合作新机制。充分发挥化特色高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
25、升办学水平和高等教育竞争能力。2、推进中外人文交流。加快与深化教育对外开放,提升学校影响力。实施学科影响力培育工程,支持参与组织实施的教育质量评估和专业项目。依托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推进与沿线优质大学、企业共建产学研用研究院和科研中心,开展产学研用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推进高校与沿线院校合作设立学院、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加强与沿线科技与人才合作,支持高校对接落地一批标志性的产业合作项目。3、深度融入区域合作。深入完善一体化发展年度交流机制,加快研制一体化的教育标准和评估标准,协同开展区域内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监测,建立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设一批跨区域教育联盟、协作平台,深化一流大学和一流学
26、科建设合作,支持高校积极参与一体化发展,共同培养拔尖人才,共同建设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和大科学装置等大型新研究平台,形成若干个高品质教育合作品牌。(八)实施高校活力提升工程1.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分类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规范教育行政程序和权力运行方式。深化部省战略合作,将高等教育纳入合作会商重点内容。推进共建高校。推动高校完善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激发办学内生动力。创新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优化各类资源配置模式,加强绩效管理,持续加大高校财政拨款体制、人事管理制度等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2、化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
27、完善与高校事业发展指标挂钩的绩效工资水平动态调整机制,改进高校内部分配机制,激发广大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全面推行学科建设,在绩效分配、人才引进等资源配置方面,赋予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更大自主。增强学校获取资源的能力,推进学校开放办学。3、深化评价制度改革。贯彻落实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价的根本标准,深化管办评分离改革,完善高校自我评估工作机制,建立常态化办学质量监测制度与调整机制。实行分类评价,开展双一流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成效评价,引导不同高校办出特色水平。健全以德技并修
28、、产教融合为重点的高职院校评价体系。4、推进依法治教战略。完善高校章程落实机制。建立健全系统完备、层次合理、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高等教育法规体系,形成依法行政、高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社会依法评价、支持和监督教育发展的法治实施与监督机制。促进高等教育地方立法和高等教育改革决策相衔接,引领推动高等教育决策体制现代化。5、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的牵引撬动作用。鼓励高校聚焦突破卡脖子的信息化软件和研发平台,加大研发突破和应用推广,奠定核心科研信息化能力。提高信息资源和硬件设施利用率,建立高效的高等教育发展动态监测系统。统筹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构建系统配套、远期和近期相衔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高等
29、教育数字化改革工作体系,提升高等教育服务水平。加快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新基建,以技术重塑学习,推进互联网+教学改革,健全高校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把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和完善高校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高校把方向、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作用,不断提高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提升组织力和凝聚力。落实全面指导高校切实履行全面主体责任,全面推进学校建设。(二)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投入积极性,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举办高等教育。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投入机制,建立绩效换资源机制,突出扶优扶强扶特导向,兼顾
30、公平,引导高校持续提升办学水平。优化教育投入分担机制,合理确定社会、受教育者个人之间的分担比例。优化高校经常性投入机制,建立生均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经常性占教育投入比重。(三)完善质量体系。进一步健全高等教育督导评估和质量评估制度,探索基于常态化数据的智慧督导方式,建成覆盖全面、机构健全、队伍专业、程序规范、运转高效、结果权威、问责有力的现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建立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多元评价相结合的评估体系。(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建立健全协同配合,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广泛宣传教育方针政策及规划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使广大群众真正理解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及时了解高等教育发展的状况和各种信息。鼓励积极参与规划实施,努力形成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共同推进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