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药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65890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中医药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在中医药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在中医药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在中医药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在中医药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中医药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中医药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中医药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院情况汇报如下:一、目前开展的工作(一)建设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服务体系1.优化布局,拓宽中医药服务。2020年开始,我院分两期改建医院老门诊楼。一期建成治未病中心、智慧中药煎煮中心并投入使用。2023年市政府把我院老门诊二期改建工程列为民生实事项目,目前除一楼中医文化长廊正在设计外,其他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均已进入收尾阶段。建成后的医院老门诊楼也就是扁鹊楼呈现出鲜明的中医特色:一楼东侧为中医药文化长廊,向市民普及中医药文化;一楼、二楼西侧为健康管理中心,融合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通过综合分析和个性化管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二楼东侧为

2、名医堂,邀请省级名中医及我院名中医坐诊,今年我院已与7名省级名中医达成合作,届时邀请到名医堂坐诊。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中医治疗作用,名医堂设置精品中药饮片药房,配备道地中药中的精品中药饮片和一些贵重中药,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中药饮片配方。2.加强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医院制定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建设管理办法重点专科建设管理规定,从人员培养、设备配置、资金支持、政策优惠等多方面给予支持,保障专科建设顺利进行。截至目前,针灸科获得国家级特色专科,肿瘤科、脾胃病科等10个专业入选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成员单位,儿科入选省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骨伤科、脑病科等3个专业入选省县域中医药龙头专科,心血管科、

3、肺病科等13个专业入选市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全院入选市级以上重点专科专业达63%o(二)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优势1.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我院投资500万元打造治未病科,建筑面积1800余平,设有中医体质辨识室、中医健康咨询室、中医健康宣教室、中医干预区、运动干预区、服务疗效追踪区等若干功能区。配备四诊仪、经络检测仪、闻音辨识仪等高端设备。形成了养神调身、疏通经络、明目养颜等7类干预手段和37种中医特色疗法。开展省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达12种。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脊柱侧弯等中医药干预试点。医院治未病科成功加入第三批齐鲁优势专科集群成员单位,创建成市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2,充分

4、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及中医优势病种制定诊疗方案,纳入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每年对诊疗方案进行优化,运用中西医结合不断提升临床疗效。近年来医院加大协定方、自制制剂的开发力度,研发使用协定方79种、自制剂11种,另有8种自制剂正在研发中。医院定期组织人员外出学习中医非药物疗法,现有非药物疗法70余种。到今年6月份,出院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达78.8%,出院患者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率达94.5%o3,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我院康复医学科于2019年成立,短短三年时间,床位由28张增至现在的56张。床位使用率由刚成立时的12%增至现在的102%。目前已开设神经康复

5、、骨科康复、重症康复三个亚专科。将中医适宜技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康复护理融入到新模式中,不断优化康复一体化服务流程与运行机制。围绕临床科室优势病种、患者的功能障碍等情况,通过联合查房、病例讨论、床旁康复、康复宣教等方式加强与各临床科室的协作,逐步建立康复与临床融合的中医康复全科化新模式。今年计划启用面积2000余平的儿童康复治疗区,届时将同时满足上百名儿童康复需求。今年我院成为县级中医药青少年脊柱侧弯工作站。打造出院患者诊后疾病管理中心,为出院患者提供延续性服务,2022年全年为近500名出院患者提供诊后专业化的康复服务,极大地缩短了患者恢复时间。推广中医护理到家服务,全年开展上门护理服务百

6、余例。4,打造全市共享中药房。我院智慧中药煎煮中心一期建设、二期扩建均已完成。现使用面积约900平,功能区包括接方、审方发药间、调剂间、预处理间、煎煮间、打包发货间、周转库、临方炮制间、水处理间等,现有工作人员22人,配备调剂设施一套、十功能煎药机50台、药液包装机16台、提取锅5台、浓缩锅6台、收膏调膏锅3台、膏方包装机2台、蒸汽发生器4台、水处理设备1套,日煎煮中药汤剂、浓煎剂达100O张处方4000付。2022年共调配、煎煮中药饮片处方近13万张、45万余付。目前煎煮中心利用医院的HIS系统与专用的煎煮信息系统对接,收方、审方、调剂、煎煮全过程扫码,实现了全过程监控及追溯。现已与邮政快递

7、签订物流配送协议,实现了市区及乡镇快递配送服务。(三)建设高质量中医药人才队伍1 .医院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中医药人员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山东省中医院等国内知名中医院进修学习,提高中医药业务水平。2 .医院定期组织人员报名参加师承教育培训。目前医院培养五级中医药师承指导老师5名,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名,市名老中医师带徒项目工程指导老师10名,43名青年医师申请成为学术传承人。3 .组织开展西学中培训I。通过系统的中医基本理论培训及临床实践,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技能,较好运用中医、

8、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人才,推动中医医院西医临床医生向中西医结合人员转化。目前已组织6批共104人次参加西学中培训。4 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干预率及临床疗效,医院组织临床医护人员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学习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指导,提高全体医护人员中医适宜技术掌握率,更有针对性地应用于临床。(四)推广中医药文化成立中医药宣讲团,通过四进“进基层、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开展中医义诊与中医药健康知识科普宣传,针对亚健康、慢病稳定期、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指导。融合临床科室,制定科室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针对高血压、肿瘤等疾病,制定干预套餐。对每名门诊

9、患者四证合参、辨证施治,量身定制个性化干预方案;对每名住院患者开展健康状态评估,实施干预和追踪回访。大力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太极拳、健身气功等养生保健方法,推广体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五)强化市镇医院联动1 .根据深化完善医疗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2020年1月中医院集团改为中医院医共体,负责对成员单位对口帮扶、专科指导、坐诊查房、中医特色指导、人才培养等服务,每年开展工作时间不低于200个工作日,不断提高医共体成员单位整体业务水平。2 .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我院积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工作,近三年共培训专业人员700余人次。各乡镇医院每年都

10、选派人员到我院进修学习,自2020年开始我院累计接受乡镇进修人员70余人,专业涵盖我院的各个专业。二、工作中存在的难题1.依托中医院智慧中药煎煮中心业务,能实现区域内中药饮片调配、煎煮、配送等一体化共享服务,乡镇卫生院可以不用设立中药房,我院HlS系统与乡镇卫生院系统对接后,可实现乡镇卫生院中药饮片处方向我院流转,由我院智慧中药煎煮中心统一调配、煎煮、配送,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就医后可直接回家,中药当天或次日配送到家。中药饮片由我院统一采购、统一验收、统一调配、统一煎煮,中药饮片质量和中药煎煮质量有更好的保障,同时也为乡镇卫生院节省了采购成本和人员调剂成本、减少了仓储压力。建议卫健局组织乡镇卫生院

11、和中医院就智慧中药共享药房建设有关事项再进行协调沟通。3 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还需要完善,财政投入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发展中医药靠医疗机构业务收入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4 .中医药人才短缺,引进较困难。目前我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比例为43%,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目前为46%,上级要求此两项指标均要达到60%o5 .师承存在困境。中医药师带徒是培养中医药优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截至目前上级未对师带徒形成很好的方案,包括培训方案、考核方案等,建议上级加大对师带徒考核,或在晋职称时加入硬性指标。三、下步工作措施1.充分发挥好培训学院、适宜技术推广

12、中心作用,制定可操作实施方案,组织做好落实,定期对工作情况进行调度。按照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建设要求,做好中心建设,遴选一批简、便、验、廉的中医适宜技术,组织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掌握确有疗效的中医适宜技术,更好地服务百姓群众。6 .以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和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为依托,加强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成立名中医工作室,通过师带徒等方式,加强中医药传承。7 .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建设和宣传。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订阅号,抖音公众号等媒介,开设通俗易懂、直观简约、科学实用的中医药科普教育专栏,介绍中医药知识。院内设中医药文化宣传长廊,介绍中医药历史和历代中医大家等。每年组织

13、“中医中药中国行”和“膏方节”等义诊活动,组织中医药专家进社区、企业、学校,开展“中医药知识讲座二8 .大力发展治未病科,扩大治未病的治疗范围,将治未病与健康查体进行结合,进一步与慢病管理有机融合。在适宜人群及中医优势病种制定治未病干预方案,在全院推广使用。在现有中药衍生产品基础上,不断开发、引进确有疗效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产品。9 做大做强针灸推拿科,作为县域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积极发挥带动作用,面向乡镇卫生院人员,定期组织适宜技术培训。四、对中医药发展的几点建议(一)强化政策解读,加大中医药投入1.加强政策解读。建议上级针对国家、省市下发的政策及时跟进解读,帮助医院及时把握上级发展中医药

14、的方向,争取上级政策及资金,切实推动本地区中医药发展。10 加大中医药建设投入。建议上级设立专项资金库,加大对中医药建设的投入,包括基础建设和设备等投入,中医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投入。(二)强化中医药人才培养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议上级从市级层面出发,出台关于省级人才、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优惠条件,更好的吸引省级名中医到我市帮扶、坐诊,方便患者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我市中医药服务能力与水平。建议每年带着优惠政策到中医药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校园招聘,抢占人才资源。对于外县市区有返乡意愿,且为急需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可在政策允许单位内开辟绿色通道。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依托培

15、训学校,分期、分批、分类培养一批中医药优秀人才、推广一批中医药经典方剂、特色技术,全面提高县域内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技术水平,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推广中心作用。2023年5月我院被确定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计划培训6批次、480人。目前第一批学员已开始报名。下一步,我们将按照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实施方案,进一步压实责任,为全市培养更多的中医药人才。我院为莪华学校、适宜技术推广中心的开展投入人力、物力,建议上级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一定支持。(三)挖掘本地中医药文化资源1 .发掘当地道地中药。建议加大对道地中药材的发掘,依托中医技术,发挥出最大价值。2 .中医文化大都散落在民间,建议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大中医药文物文献、民间经方的征集和保存,可设置专项资金用于搜寻中医药文物文献、民间经方。目前我院正在设计中医药文化展示区,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可利用我院展示区,打造中医药博物馆,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时下,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机遇难得,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按照卫健局部署,瞄准目标,努力推动全市中医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