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育人在智障学生中的实践探索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育人在智障学生中的实践探索 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劳动育人在智障学生中的实践探索摘要:本校以智障学生的劳动教育为基础,开展了以“五项服务”为重心,月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的行动研究,通过少先队活动、班级建设、学科教育、社会实践等实施途径,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相结合,实现五育并举。在劳动教育活动中,智障学生逐步树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观、正确的劳动态度与优良的劳动品德,学校也形成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劳动教育新形态,实现了劳动育人的功能实效。关键词:劳动教育,智障学生,行动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劳动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劳动的理解也出现偏差,好逸恶劳、渴望不劳而获、盲目消费等现象出现。为了应对这些问
2、题,劳动教育应着重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使家长和学生理解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摒弃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不良思想;同时引导学生培养尊重劳动、辛勤劳动的意识形态。劳动教育不等于单纯地干体力活,智障学生劳动教育也不仅限制于提高生活能力的培养,而是与学生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型劳动有机结合,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进入新行业等有机结合。一、研究实施的背景和现状1.课题提出的背景全国教育大会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五育”并举,尤其是将劳动教育重新确立为教育的目标之一,意味着国家对劳动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了更加明确清晰的定位。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人文情怀的同时,怎样提高
3、学生的劳动素养、劳动本领、实践技能是我们现在特别关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校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体系。2 .课题研究的现状特殊教育也是教育的一部分,不仅要遵循特教规律,还要更好地遵循教育规律,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落实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的同时,应加强残障学生的劳动教育,树立他们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与时俱进的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和提升劳动本领,为社会服务。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劳动技能课程标准在深入分析和借鉴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4、结合培智学校的智障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而编制,但是,义务教学阶段的智障生的劳动教育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劳动教育新格局还有待进一步来研究。我校一直以来都重视智障学生的劳动教育,但主要是以生活自理能力的劳动形式为主,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了进一步拓宽劳动教育的形式,推进劳动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提升德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适应时代的发展,彰显劳动育人的功能实效,我校成立了以政教处为中心,全体班主任与劳动科任教师参与,课题组成员为核心的科研工作网络,进行劳动育人的实践探索。3 .智障学生的特点智障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和普通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
5、1)独立性较差。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父母过于宠爱孩子,生活中关于孩子所有的事情,都会由父母或者长辈代劳,长期以往,智障学生的懒惰心理会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是由于智障学生身心缺陷,不具有在劳动技能方面下功夫的意识与能力。(2)缺乏动作协调能力。很多智障学生身体协调能力较差,行动不灵敏,有的还存在身体的残疾,使得他们很难做一些细微性的动作。(3)兴趣不足。智障学生由于身心方面的缺陷,他们常存在不自信的心理,很难对劳动感兴趣,或缺乏劳动兴趣。(4)分解能力不足。就以智障学生而言,他们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对于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序还能够逐渐完成,但对于那些具有复杂工具的劳动内容,就特别容易
6、出现排斥心理,自然也不可能取得理想的劳动效果。(5)适应能力较差。智障学生通常缺少去公共场合的机会,这会导致他们语言交流能力较差,更无法适应所处的环境,这便是社会适应能力差的表现。二、研究的目标1.总体目标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行动研究为手段,以“五项服务”为重心,以学科教学为契机,以德育实践为载体,融劳动教育于德、智、体、美之中,于智障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和价值观相结合,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与能力。2.具体目标(1)更新教师的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增强其教学研究水平与沟通协调能力,在班级管理、学科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渗透科学的劳动
7、价值观。(2)增强学生的劳动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品德,使“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深入人心。(3)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开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劳动教育新格局。三、研究的内容与实施1 .引导学生进行五项服务,即独立的自我服务,每天一次的家庭服务,每周一次的班级服务,每月一次的校园服务,每学期一次的社区服务。2 .开展月度主题式劳动教育活动,从课堂学科教学,到班队会教育,再到全校活动,围绕大主题,分学段设置适当的具体劳动内容,并进行实践。3 .小学低年级进行劳动意识的启蒙教育,从学习日常生活自理做起,感知劳动的乐趣,懂得人人都要劳动。4 .小学中高年
8、级进行卫生、劳动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做好个人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体会劳动最光荣。5 .初中年级段注重增加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加强家政学习,开展社区服务,适当参加生产劳动,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意识。四、研究的成效与思考在此之前,教师理念不明晰,认为劳动教育就是劳动技能科任教师的任务和班主任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的督促。其内容“片面化、碎片化,且实践场地局限于校内。自开展本研究实践以来,以劳动教育为重点的德育活动渐成体系,且在此过程中教师更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念、提升了学科融合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劳动品德和劳动技能得以增强。两年多来,我校在劳动教育中,以主题活动为线索,从家庭的日常生活、到班级的学科教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校园活动及氛围营造,再到走出校园的社区社会性公益劳动,在整个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劳动教育新格局,使本校劳动教育的新形态初具规模。参考资料:曾天山/顾建军:劳动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178页2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3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16版)4特殊教育暂行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9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