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情境教学融入初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措施 论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69776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化情境教学融入初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措施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活化情境教学融入初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措施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活化情境教学融入初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措施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活化情境教学融入初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措施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活化情境教学融入初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措施 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化情境教学融入初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措施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化情境教学融入初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措施 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活化情境教学融入初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措施摘要:生活是艺术的来源,也是艺术的缪斯,美术学科作为一门与艺术息息相关的课程,与生活中的事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化情境教学是当下一种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融入生活化教学,能够打造出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给予学生有趣的课堂体验,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启发,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刻地了解美术作品中所传达的生活内涵。本文以借物寓意一课为主题,对生活化情境教学在初中美术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关键词:生活化情境初中美术美术教学有效措施引言:生活化情境教学能够将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融入到美术课堂之上,让学生通过自己日常可见的情境获得一定的熟悉感,对于课程

2、学习也更有参与感和渴望。将生活化情境教学融入到美术教学,能够将美术与学生之间距离拉近,让学生建立起正面的学习态度。学生从课程本身能够学习掌握到的知识,较之以往的传统教学法,会更加深入和稳固。一、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定义陶行知先生曾经讲过“生活即教育”理念,这也是生活化情境教学的核心所在。生活化情境教学中的“生活,与当下教学理念中的自然化和实践化的意义相似。古语有言,三人行必有吾师,实际上,我们目光所及之处都是学习的素材,我们生活中所经历的每一个场景,都是在不断拓展自己,丰富自己的内涵。生活化情境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知识讲堂,而是在教学中,教师以生活中的事物与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比对联系,将抽象化的知识理

3、念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方式表达出来,将教学游戏化,将概念生活化,学生能够更加顺畅地接受知识,掌握教师所讲述的技法内涵。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入一定的故事情境或者以多媒体设备来营造一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摆脱枯燥的书本知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帮助学生找到学科和生活之间的联系点,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美术学习的重要性,也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术知识,并用知识去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二、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融入情境教学法的意义美术课程的开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美术方面的知识,从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对学生的审美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欣赏美好,判断美丑,具备基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在当下的美术教学中,教师

4、的教学方法趋向于传统化,以教材讲解和绘画实践为主,虽然也能够达到教导学生,提升学生美术技能的目的,但是学生的行为大多是“模仿效应”,对于美术概念的了解停留在表层,将美术学科当做了一种“特长”学科,忽略了美术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联系性。教师应当改变这样的局面,将美术课堂中的生活化方面挖掘出来,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认识到“美术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含义。生活化情境教学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改善当下美术教学中的不足。教师需要摒弃过去的技能培训论,而是将教材课本中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日常相联系,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美术中的各种概念,并掌握其中的内涵,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教师在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后,

5、学生能够从美术课堂中获得更多的趣味,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对待美术学科的态度,热爱上美术,对学生长久的发展有着正面的作用。生活化情境教学还能够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将美术课程的“课上”、“课下”的概念打破,让美术生活化,让生活美感化,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三、生活化情境教学法在借物寓意一课中的具体应用途径1 .重视课前导入环节,以常见植物引发学生探究欲望在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时候,教师需要把握教学中的多个环节,以不同的教学规划来保障教学效率的最大化,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课前导入环节是一堂课的初始,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借物寓意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

6、,去寻找生活化教学的插入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能够处于一个兴致高昂的状态,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研究。例如借物寓意一课中,教材围绕着写意画展开,写意画中的素材又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见的植物,焕发着不一样的勃勃生机。教师可以将此作为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切入点,在课堂之初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讨论思考的氛围。如教材中所展示的吴昌硕画家的“春夏秋冬四条屏中的植物,教师可以通过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植物的展示播放,让学生去观察视频中的植物状态,再与教材中的植物进行对比,并鼓励学生进行异同点的总结。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能够在“教中学”,在“学中想”,从而有了自己的感悟思考,并得到了自学能力的培养。2

7、 .适当拓展写意作品,以优秀案例增强学生审美意识美术作品是艺术的代表,适当地欣赏优秀作品,能够让学生的眼界得以开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意识,也让学生在比对中获得认知,在欣赏中提升审美能力。写意画是中华绘画史中的浓墨一笔,具有较强的欣赏价值和学习意义,教师在开展借物寓意中的写意画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搜集到多种多样的写意作品,并为学生列出作品素材中的实物,让学生能够在欣赏中成长,在对比中学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画读百遍也是如此,当学生有了足够的阅历之后,就能够发现美术作品中的好与坏,感知到每一幅写意画作品中所传达出的情感,更深地理解写意二字的含义,从而掌握更多的有关中国写意画的知识。”借物寓意

8、中的“物一般来说都有着具体的象征意义,这与语文学科中的“借物抒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学生对于“写意”二字不太理解时,教师可以就着某一种植物进行多种写意作品的展示,例如梅,在寒风中盛开的梅花、白雪皑皑中的梅花、荒原中的一株梅树等,在不同的景象中,在不同画家的笔下,梅有着不一样的姿态,却都有着一定的傲气与风骨。教师在列举优秀写意案例的同时,用多媒体再为学生播放实拍的梅花景色,以及梅花周围的环境,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让学生对本节课的主题进行深入学习。3 .理论联合实践教学,给予学生写生练习的时间空间一般而言,初中美术课堂中会有手工课、绘画课、欣赏课等多个类别,教师在应用生活化情境

9、教学法时,可以将绘画课利用起来,为学生创设一些与自然世界接触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去亲身体验美术作品中的世界,并用画笔去绘制出自己所观察到的画面。借物寓意中的写意画,就是取材于生活,取材于我们常见的景观。教师将生活中的景物与写意画的绘画进行联系,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拉近与生活的距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更加地高昂。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兼顾理论教学和实际的绘画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户外写生等行动,进行学习锻炼,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意画的精髓,让学生通过画笔来体会中国画的魅力之处。教师在融入生活化教学的时候,可以因地制宜,从身边常见的环境入手。倘若校园内有一些取景较好的景观,教师可以抽出一节课

10、,作为户外写生学习课程,带领着学生进行实践绘画学习。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还可以带领着学生去公园或者一些风景区,进行观摩学习,让学生实地观察,了解生活中的美好景象。当学生用双眼发现美好之后,学生再进行绘画练习,下笔的时候就会更加坚定,也会有更多的想法和创意,对学生美术技能的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4 .布置课后绘画作业,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新创造美术学科作为一门副科,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没有充分地重视美术,教师对于学生的要求和期望也较小,导致学生当堂课学习,当堂课忘记,学习的知识具有瞬时性,对学生的长远学习不利。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情境教学的时候,需要让学生认识到,美术学科是一门具有实践意义并

11、且具有长远学习价值的课程,学生只有通过长时间的锻炼和不断地练习创造,才能够用笔来绘心,用画笔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审美。借物寓意一课中,展示了多种美术作品,这些作品并不完全与实际景物相同,而是在画家的脑海中,进行了二次加工和美化,赋予了写意画深刻的思想内涵,体现出了不一样的创造价值。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一些创作主题的作业,让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去观察自己身边的植物或者动物,再通过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新创作,完成一幅写意画作品,作为留念或者校园参赛作品。通过作业的布置,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选择性,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完成自己的写意画,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美术

12、素养的提升。四、结束语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美术学科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美育教育已经成为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将生活化情境教学融入到初中美术教育,一方面是遵从了教育改革,进行了教学创新实践,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内容,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参考文献1刘颖.浅谈初中美术的生活化与智慧课堂相融合的教学策略J.中华传奇,2020(27):82.2张月娥.初中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初探U1.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8):160-160.3莫金波.初中美术教学生活化之我见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7(12):208.占宇.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1):336.丁瑜.浅谈初中美术的生活化与智慧课堂相融合的教学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2M2):160-161.6刘丽凤.生活化情境教学融入初中美术课堂的研究J.文渊(高中版),2021(1):246-2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